只需通过“专业”App就能优先购买股票,还有“炒股专家”支招,稳赚不赔。一犯罪团伙利用股民们低投入、高盈利的投机心理,将虚假炒股平台搬进网络。
6月21日,经重庆市沙坪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熊牟、蔡贾等35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分别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十个月至八个月,各并处罚金。至此,这起由最高检、公安部挂牌督办的“5·11”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最终被揭开了谜底。
6月21日,法院对最高检、公安部挂牌督办的“5·11”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第一批35名被告人进行公开宣判。
直播授课展示炒股“神力”
王钢跟着“天启”的推荐认购了两只股票,没想到都赚了钱,自此对“天启”信任有加,决定追随他炒股。
在一番介绍下,王钢点开了聚丰达App链接,实名注册了账户,充值500元,第二天就将500元提现。王钢发现提现操作顺畅,觉得这个平台很靠谱,便一次性注资5万元成为了会员。
王钢购入的大宗股票在买入后不久便由暴涨转为暴跌,他准备售卖时,因为App出现宕机、网页打不开的情况而无法售卖,错过了平仓时机,一个月亏损了120余万元。
2018年4月20日,王钢在查阅证券账户上的交割单时发现了异常:其通过聚丰达App进行的股票买卖,在国内A股市场无任何记录。自己购买股票的资金居然未流入A股市场!震惊之余,王钢意识到可能被骗,于4月22日到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报案。
环环相扣的引君入瓮骗局
2018年4月23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浮出水面。
经查,2016年前后,曾亮(在逃)等人经共谋,在广东省广州市组织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先后招募了熊牟、蔡贾等600余人。2018年4月,为逃避公安机关打击,该犯罪集团及其成员分批赴境外,继续使用虚假炒股平台App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时至2023年,主要涉案人员大批回流,第一批35名涉案人员陆续到案。
“被害人转入的资金均由该犯罪集团实际控制。”承办检察官表示,该犯罪集团通过虚构杠杆交易场景,造成被害人在虚假交易中资金亏损的假象,并采取各种理由阻止被害人提现,以完成对被害人财物的非法占有。
夯实证据啃下“硬骨头”
如何明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如何确认涉案人员个人信息?犯罪集团及其分公司涉案金额如何计算?在繁杂的电子证据中,一系列难题接踵而至。
为此,该院多次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对该案进行讨论,并及时向上级检察机关报告,为案件梳理思路,找寻破题关键。经过层层抽丝剥茧,该院梳理出引导侦查意见100余条。
在审查起诉阶段,专案组将各类电子数据分类、比对、研判,找到其中的关键节点和共同特征,对个性数据,尽量精确到人,对鉴定意见、银行交易流水、出入境资料等共性证据,则分批次收集。
2023年8月,专案组与公安干警一起研究犯罪集团组织结构图谱。
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展现犯罪集团整体情况,专案组还将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绘制成了翔实的组织结构图谱,对集团内部和各下属分公司内的每个层级每个部门的职能职责、人员隶属关系、个人身份信息、涉案金额等进行了分别明确。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专案组梳理出该犯罪集团的组织构架、人员成分,最终准确认定涉案诈骗金额约2.7亿元,涉案人员600余人。
据承办检察官介绍,要在法定时限内同时完成对600余名涉案人员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司法活动,困难不小,基于这一客观情况,专案组经与公安机关多次沟通,决定实行繁简分流,按照组织者、领导者、积极参与者等主犯到案即办,一般参与者分批处理的原则办理案件。对于已经到案人员,则继续按照法律规定,全面收集、核实证据,依法开展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活动。
2023年8月17日,公安机关将第一批35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1月16日,沙坪坝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对这35人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