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脑洞大开的“极简逻辑入门指南”
★长踞英、美、德、加逻辑类图书排行榜首位,已被译为十余种语言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谷歌数据艺术总监艾伦·考布林诚意推荐!
★入选新浪月度好书榜、“*美书店周”榜单
★著名学者止庵、“奇葩说”辩手史航力荐的讲道理必备书!
★随书附赠“汝不可再犯逻辑谬误”双面精美海报,趣味十足的测试题、生动形象的解析示意图让你爱不释手;24张神逻辑终结卡将成为你的随身宝典!
☆这本书应该被列为所有学校的必读书目。——Buzzfeed
☆读完这本书只需要30分钟,但其中的逻辑思维能让我受益终身。读过之后,我觉得我比之前至少聪明了15%。——美国读者
☆*近参加“奇葩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逻辑有很大问题,这本书里有很多提醒。书里面绝不是讲大道理,是真的、具体的、管用的逻辑。——“奇葩说”辩手、著名编剧史航
·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逻辑论证领域的新手,特别是那些——借用帕斯卡的话来说——靠图像能将事物理解得最好的人。我选择了十九个日常论证中最常见的错误,并用一些生动、好记的插图来表现它们,辅以丰富的例证。我希望读者能从中学到一些最常见的逻辑漏洞,并在实践中识别、避免它们。
·前言
本书的新颖之处还在于,它采用了生动的插图来描绘论证中的一些常见错误,这些错误时常为害我们当今的讨论。这些插图中的一部分受到了奥威尔《动物农场》之类的寓言故事以及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诗歌等幽默荒诞作品的启发。但与这些作品不同,本书并没有情节将各幅插图连在一起;它们各是独立的场景,唯一的联系是风格和主题,以提供更好的适用性和重复使用性。每项谬误都只有一页解释,我希望这会使它们更容易被记住和领会。
同一时期,我研读了好几本有关命题逻辑的书,其中之一是罗伯特·古拉的《逻辑谬误手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曾草草记在笔记本上的一系列有关论证的准则,包括“不要对事物下概括性断言”之类的条目。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对当年还是学生的我来说,却是一项激动人心的领悟。
我很快就了解到,将一个人的论证能力规范化大有益处,思想和表达会更清晰,人也变得更客观、更自信。此外,分析他人论证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可以衡量何时应从很可能陷入徒劳的讨论中退出。
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和所处社会的问题和事件,诸如公民权利和总统大选,经常引发关于政策和信仰的争论。观察这方面的论述,能感觉到其中相当一部分都缺乏良好的逻辑。
当然,逻辑并非辩论中使用的唯一工具,认识其他工具也很有用:首先恐怕是修辞学,接下来是“举证责任”之类的概念和奥卡姆剃刀原理(当试图解释一种现象时,不应引入必要之外的假设,这也被称作“简约原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有关这些主题的广泛文献。
诉诸结果
若观点带来好的结果,则论证者会诉诸听者的希望,而该希望有可能只是痴心妄想。相反,若观点带来坏的后果,则论证者会利用听者的恐惧。例如,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的话:“上帝若不存在,人们便能为所欲为。”撇开有关客观道德的讨论,即使一个纯物质的世界的确会带来显而易见的可怕后果,这也不能用来说明上帝的存在。
但我们应该记住,只有当这种论证方式被用来衡量命题的真假时,它才是错误的。若用于处理决策或政策,则并非如此。例如,由于担心对选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政治家可能会反对加税,而这是合乎逻辑的。本书将提到论证中的多种“无关转移”(RedHerring),本项谬误便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巧妙地使论证偏离了最初的命题—这一次,是偏离到“命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