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及知识提纲

1、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易错点】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但只能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不能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

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4、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或:P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P11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②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6、新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

【选择题必考】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不能说成其他的,比如改革开放、保护环境等。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⑥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2走向共同富裕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③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

(1)内容: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删除引领全体人民后“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⑥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⑦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⑧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①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1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的重要性?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怎样正确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3、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4、创新改变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④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5、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知识点拨】

在P18有涉及到“时代精神”,由于整本书知识关联性比较强,可能选择题里会提前出现有关“民族精神”的内容,在本册P67和P114有具体讲解。中国精神包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两方面,其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选择题经常颠倒说法,需要注意。

1.2.2创新永无止境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

(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易错提示】

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总体比较落后,不能说“我国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

3、我国为什么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我国科技创新现状(不足)

(3)创新的重要性

(4)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4、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这里补充一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可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教育的重要性?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选择题经常把“教育”换成其他的,比如“科技”。

6、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7、“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内涵?

(1)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2)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8、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①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9、创新精神的表现?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0、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1、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①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

④积极参加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THE END
1.2023年中国教育市场创新趋势报告整体稳健部分细分赛道增长放缓近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创新教育课题组发布《分头并进:2023年中国教育市场创新趋势报告》(下称《报告》),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视野下考察教育市场2023年的发展,解读代表性赛道、公司面对新形势如何创变发展。 《报告》指出,教育市场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集聚社会资源、引领教育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教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3153013205778.html
2.教育科技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问答集锦根据CV Source数据,2019到2023年,中国教育科技融资事件数量共841起,公开披 露融资规模为945亿元。然而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1296241867836
3.中国教育科技发展现状与创新应用报告.pptx/目录目录02中国教育科技发展概述01点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03教育科技的创新应用05教育科技的创新案例分享04教育科技的发展趋势06教育科技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01添加章节标题 02中国教育科技发展概述 发展历程与现状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教育科技发展的主要阶段教育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当前教育科技发展的现状教育科技发展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125/5121304022011100.shtm
4.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精选5篇)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576200.html
5.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精选5篇)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开始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国家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 https://www.1mishu.com/haowen/237302.html
6.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肩负的是促进国家富强发展和中国科技、文化等各方面进步的重要任务。多角度发展高校创新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延伸和可持续性进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创新,大众创业”的号召,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117/15066597.shtml
7.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8篇(全文)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年以前,当我国多数高校还在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已开始意识到创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着手通过相关课程设置和科技竞赛活动来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创业教育已经在基础课程设置、学生创业活动启蒙等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pkm0lla.html
8.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坚持以德为先、知识为本、注重能力、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兼有,创新思想与工程能力并重,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应用方法与实践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的计算机领域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http://cst.qdu.edu.cn/info/1039/8175.htm
9.创新创业之我见论文(精选10篇)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https://mip.ruiwen.com/lunwen/1188175.html
10.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 我国的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创新培养还远远不够。中国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中学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和老师都只重视基础https://www.jy135.com/guanli/113298.html
11.加强国内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澎湃号·湃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加强国内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本文将从国内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素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97557
12.吴澎: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自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为了适应国家新需求,教育部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等院校“双创”教育工作也逐渐发展起来。然而,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想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捷径还需要不断努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研究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http://www.foodostc.com/workdynamics/article/id/171
13.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国内研究新闻动态湖南软件职业“两个相适应”,即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水平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既突出“职”,又突出“高”。“三个加强”,即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明确现代职业教育办学要求,才能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奠定良好思想基础。http://kyc.hnsoftedu.com/article.php?id=111
1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论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论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模式的合成体,同时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特有产物,亦与中国教育环境的发展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教育已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然而其内核所独有的前瞻性与外延发展的局部延宕相冲突,而这一矛盾亦是阻碍此种教育模式科学扩展的因素之一。因此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90120021717_1861420.html
1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6.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精选8篇)3) 成立专门面向大学生创业的基金会,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对充足的资金。 篇2: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 摘要:创新思维是以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打破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5c7d1w6.html
17.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创新创业学院&就业处在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就业、提升质量的重要作用,加大力度以创新创业赋能乡村振兴,带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发展。其中,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大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是关键。为此,我们需要全面了解青年创新创业http://www.lncu.cn/cxcyxy/26231.html
18.礼森观点我国孵化器发展现状分析从1987年第一家企业孵化器落地,到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企业孵化器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截止到2018年底,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我国企业孵化器达到4849家,位列世界第一。孵化器也从政府主导的项目,进化成了以民营企业经营为主的众创空间、联合办公。孵化器为初创期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便利,至今https://zhuanlan.zhihu.com/p/9141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