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为有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实防范各类风险隐患,更好地为孩子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浙江省“双减”工作专班发布校外培训温馨提示↓↓
全省各地也发布了暑期校外培训提醒↓↓↓
杭州
向上滑动阅览
一是远离非法违规学科类培训。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暑假期间不得开展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类培训。自觉远离“无证无照”培训机构,不参加以托管、家教、咨询及“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开展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不参加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组织的学科类培训。
希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不盲目攀比,自觉抵制非法培训,如发现学科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向属地教育、文广旅游、体育、科技部门投诉举报。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认识“双减”政策的意义,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宁波
2023年暑假即将来临,为切实保障您的孩子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假期,请您让孩子多走进社会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多走进图书馆,阅读鉴赏名著名作和先贤心得;多走近长辈和父母,感知她们拳拳之心的爱,力所能及干些家务,共度亲子温馨时光。
市教育局温馨提示:暑假期间,拒绝参加学科类培训,理性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县“双减”工作专班将持续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治理行动,从严整治学科类违法违规培训,对标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一、拒绝参加学科类培训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双减”政策,暑期任何举办学科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培训的行为均为违法违规,请家长朋友自觉抵制、共同监督。如您发现有以下违规学科培训的行为,请立刻投诉举报。
1.以“一对一”“住家教师”“家政服务”“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培训;
2.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3-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违规学科类培训;
3.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等。
二、理性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如果您确需通过线下缴费,请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三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超过5000元;请与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修订版);请向机构索要合法合规票据。务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退费难”等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
宁波市教育局:0574-89183287
海曙区教育局:0574-87194905
江北区教育局:0574-87668741
镇海区教育局:0574-86276772
北仑区教育局:0574-89383969
鄞州区教育局:0574-89295205
奉化区教育局:0574-88523945
慈溪市教育局:0574-63919185
余姚市教育局:0574-62825616
宁海县教育局:0574-65259618
象山县教育局:0574-65719719
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文体局:0574-89288843
宁波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0574-89280322
温州
近日,温州市“双减”工作专班发布暑期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告家长书,特别提醒家长朋友科学理性选择校外培训。
亲爱的家长朋友:
暑假来临,为切实保障您的孩子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假期,我们将持续推进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也请家长朋友科学理性选择校外培训,与您的孩子共度亲子温馨时光。为此,我们温馨提醒您:
1.远离非法违规培训
国家“双减”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因此,在暑假期间开展的任何学科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培训都是违规行为,以幼小衔接、小升初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初中学科类内容的培训都是违规行为,请家长务必仔细甄别,远离“无证无照”培训机构,不参加以托管、家教、咨询及“一对一”“众筹私教”“夏令营”“素质拓展”等名义开展的违规学科培训。
2.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
3.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4.主动监督违规行为
我们诚恳地希望家长们能以孩子自身素质提升、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多听取孩子意见,选择孩子真正喜欢、感兴趣的培训内容,理性决定是否参加校外培训。同时,希望家长们从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角度,自觉抵制、监督举报一切非法培训,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湖州
尊敬的各位家长:
暑假来临,为切实保障你们的合法权益,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在此郑重提醒:
暑假期间,不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理性对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理性选择培训项目
一要看证照。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同时具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审核意见书》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二要看师资。从事培训的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并张贴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
三要看收费。收费项目、标准等应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公示。“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APP内的培训机构名单可供参考(安卓、苹果系统均可在手机“应用商店”内搜索下载)。
谨慎支付培训费用
请抵制“折扣”“赠课”等促销行为,不要一次性缴纳(或拆分合同缴纳)超过3个月、超60课时、超5000元总额的培训费。要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缴费后须向培训机构索要正式缴费凭证,且缴费凭证必须和培训机构名称一致。
主动监督违规行为
嘉兴
各位家长朋友:
2023年暑期已至,为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深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现做如下提示: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双减”政策,暑期任何举办学科类培训的行为均为违法违规,请家长朋友自觉抵制、共同监督。发现有以下违规学科培训的行为,请立刻投诉举报。
1.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4.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5.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6.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三、主动监督违规行为
如果您发现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可直接向属地科技、文广旅、体育等有关部门反映。同时,欢迎您对校外违规的学科类培训进行监督举报。凡经核实的信息,我们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绍兴
2023年暑期已至,为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深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现做如下提示,请机构和家长一起认真阅读。
01机构篇
1.不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3.实行明码标价、合理定价,不借暑期之机肆意涨价。
4.不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之外收取费用。
6.不一次性收费超过5000元。
7.至少开展1次安全自查自纠,消除安全消防隐患。
02家长篇
1.不组织、不参与、不支持学科类培训。
2.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理性看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
3.不盲目跟风报班,不参加“无证无照”的校外培训。
4.请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端缴费。
5.请在缴费前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6.不一次性缴纳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缴纳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
7.不一次性缴费超过5000元。
8.不使用“培训贷”等方式缴纳培训费用。
9.请留存培训发票。
对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请向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反映。
越城区:85121215
柯桥区:85585870
上虞区:82165839
诸暨市:89078263
嵊州市:83087953
新昌县:86023025
对科技类、艺术类或体育类机构存在违规行为的,请向各区、县(市)科技部门、文广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反映。
金华
暑假期间,请理性看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
暑假来临,为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杜绝违规校外培训行为,让全市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金华市“双减”工作专班特向全市广大市民及家长、各校外培训机构发出倡议:
一、正确认识暑假生活。暑期是孩子们缓解学习压力、放松心情的黄金时段。休息是为了再接再厉,给大脑充电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新的学期。家庭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孩子的重要途径,通过与父母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家庭的温暖,还能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家长们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加强亲子互动,指导孩子加强自主学习,引导孩子规律作息、锻炼体魄、培养兴趣、参与实践,切实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警惕违法违规培训。目前,金华市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均已全部注销,凡是继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培训,以及借非学科之名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和辅导,均属无证无照、未经审批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补课或参与违规培训。我们诚挚提醒家长们,要坚决抵制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以研学、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不要上当受骗,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四、确保校外培训安全。为了培训期间的安全与健康,请家长们务必选择符合国家消防规定、培训场所安全的合规机构,不去“无证无照”机构或其他违规机构参加培训。各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履行安全主体责任,把学生及家长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在暑期开课前开展一次对消防通道、消防器材、电路等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完善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培训期间日常管理,每2小时开展不少于1次的安全巡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切实维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衢州
暑假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保障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孩子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现就暑假校外培训温馨提示如下:
一、坚决拒绝违规培训。我市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清零,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都是违规培训,请家长和学生们坚决拒绝参加。自觉抵制以“教育科技、教育咨询、文化传播、托管服务”等名义开展的违规学科培训或作业辅导,以及“一对一”“住家教师”“作业辅导”“高端家政”“众筹私教”“夏令营”等各种隐形变异的违规学科类培训。
四、签订培训服务合同。缴费时,应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修订版)。对培训服务、培训收费、权利义务、培训退费、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
如果您发现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可直接向属地科技、文广旅、体育等有关部门反映。同时欢迎您对校外违规的学科类培训进行监督举报。
衢州市教育局:0570-3072423
柯城区教育局:0570-3032311
衢江区教育局:0570-3838897
龙游县教育局:0570-7022628
江山市教育局:0570-4071980
常山县教育局:0570-5021882
开化县教育局:0570-6013289
舟山
暑假期间,严禁一切形式的学科类培训,科学理性对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一、决不允许学科类培训
国家“双减”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在暑假期间开展的任何学科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培训都是违规行为,请家长不要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学科类培训。
二、决不允许非法违规培训
国家“双减”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严禁以托管、家教、咨询及“一对一”“一对多”“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开展非法(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同时,请您和孩子拒绝参加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的有偿补课活动;拒绝参加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的学科培训活动。
三、理性对待非学科类培训
如果您发现任何形式的非法违规培训,可直接向属地教育、科技、文广旅体等有关部门反映。
舟山市教育局:0580-2600102
舟山市科技局:0580-2282295
舟山市文广旅体局:文化艺术类2285536,体育类2280751
定海区教育局:0580-20222
普陀区教育局:0580-3064829、0580-3028008
岱山县教育局:0580-4483580
嵊泗县教育局:0580-5085305
台州
暑假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保障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现就暑假校外培训温馨提示如下:
一、正确认识校外培训
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过分依赖、迷信校外培训不可取。而且,暑假是孩子们舒缓压力的好时期,能让孩子们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学期。各位家长朋友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孩子合理自主开展学习,引导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孩子身心健康。
二、坚决拒绝违规培训
我市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均已平稳退出,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都属于违规培训。请自觉抵制以“幼小衔接”“小升初”“初升高”“研学”“夏令营”“托管班”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以及“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夏令营”等隐形变异的违规学科类培训。
三、理性选择非学科培训
二要看师资。机构所聘从事培训的教师必须具备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或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并张贴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
三要看收费。收费项目、标准等应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公示。
四、谨慎支付培训费用
家长朋友在缴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购课、交费、退费、消课,不可将钱转账到个人账户或是机构对公账户,不可受机构诱导使用分期贷款缴纳培训费用。
二是要避免一次性缴纳(或拆分合同缴纳)超3个月或超60课时、超5000元总额的培训费,自觉抵制“折扣”“赠课”等促销行为。
三是要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修订版)。对培训服务、培训收费、权利义务、培训退费、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
四是缴费后须向培训机构索要正式缴费凭证,且缴费凭证必须和培训机构名称一致。
五、主动监督违规行为
丽水
丽水市教育局郑重提醒:暑假期间,严禁一切形式的学科类培训,科学理性对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国家“双减”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在暑假期间开展的任何学科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培训都是违规行为,请家长不要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学科类培训。
目前,丽水市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均已全部注销,凡是继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培训,以及借非学科之名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和辅导,均属无证无照、未经审批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双减”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严禁以托管、家教、咨询及“一对一”“一对多”“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开展非法(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缴费时,应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修订版)。对培训服务、培训收费、权利义务、培训退费、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
4.积极监督举报非法违规培训
如果您发现任何形式的非法违规培训,可直接向属地教育、科技、体育、文广旅、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