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

根据所学,提交一份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热点的理解分析。要求教师原创,不可抄袭。

一、含义

互联网+教育是国家战略“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和新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力引擎

二、特点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具有以下五点特征:

1.跨界连接

互联网+中的+表达的就是一种踣界,是由此及彼的连接,在跨界的基础上产生一种

新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可以+课程、+德育、+教学等等。每一种+体现的都是一种跨界连接

2.创新驱动

3.优化关系

互联网+教育打破了原有的各种关系结构使师生关系、教育机构与学习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升级到了更高的水平

4.扩大开放

互联网+教育使教育走出了学校,跨越地区、国家,全球连成一片,实现了真正的开放

5.更具生态性

教育的生态性表现为多元、多样、自然进化等,互联网+教育使上述特性更突出,更具有操作性

三、“互联网+教育”的意义

1.互联网+教育人员灵活,可以跨越老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

安排学习实践。

2.互联网+教育可以缓解师资短缺的问题,让会教爱教之人成为线上教师

3.互联网+教育形式灵活,可以跨越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界限

4.互联网+教育可以节约实践和金钱的成本。只要有网络和信息载体就可以开展学习,满足了人们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互联网+教育的实证

1.慕课

慕课(MOOC),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ourse)”,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课程,用户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以重复观看。具有规模庞大、开放程度高、公开透明、易获得可重复等本质特点

2.微课

3.翻转课堂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超热点)

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

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刻的,颠覆了整个传统教育的观念。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这种变革,迎接新的挑战。

一、教育领域的变化

(一)变革之一:教育的概念变化了,学习的渠道拓宽了

以往的学习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在学校进行。现在可以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学习。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处处可学,时时可学。

(二)变革之二: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教育要将人类生存的多方面融合起来,将受到歧视的那些人包容起来,包括妇女、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人等。

(三)变革之三:教育培养的目标转变了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今天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变化。因此培养目标要改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

(四)变革之四:课程内容的变化

未来课程不仅要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而且要把课程内容整合起来,使学习者认识事物的整体。

(五)变革之五: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

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六)变革之六:互联网改变了师生关系

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知识的权威。学生已经不是只依靠课堂上老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信息和知识。

教师主要是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合适的环境,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教育有哪些是不变的(明确重点)

(一)不变之一:教育的本质不会变

互联网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二)不变之二: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重要立论点)

有人认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可以不需要学校了,也用不着教师了。这种观念已经被多教学者所否定。

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与交往。

教师也不会消失。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但是不能迷信信息技术,要认识到他的局限,并且运用恰当,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人是要靠人来培养的,是所有机器代替不了的。教育活动蕴含着人的情感、人文精神、师生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教师在未来教育中发挥作用,就要不断学习,充分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技术进步给教育带来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

经过三年试点,2017年上海和浙江高考综合改革顺利落地,新高考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同时,新高考改革还存在一些需要化解的难题,具体如下:一、新高考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入学公平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1.是区域间高考录取率差距缩小

新高考改革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显著缩小了区域间高考录取率差距。

2.是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上升

实施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的农村学生

3.是高考加分政策更加规范

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新政策规定,2015年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只保留少数补偿性加分项目

(二)科学选才取得重要进展

1.是招生录取制度更加科学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平行志愿投档方式,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2.是高校自主招生更加顺畅

针对自主招生试点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2014年教育部专门发文加以规范。

3.是综合素质评价更加成熟

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4.是学业水平考试更加完善

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三)学生和高校选择权大幅增加

1.是考试评价机会更多选择

考试科目组合选择和考试评价次数增加,统考科目外语试行2次考试,选考科目探索多次考试

2.是招生录取方式更加多元

除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渠道外,还有自主招生、单独招生、定向招生、高职分类考试、免试推荐等多种选择

3.是高职院校通道更加宽广。

(四)监督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1.是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更加完备

建立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教育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2.是考试招生安全责任更加明确

各高校成立招生委员会,承担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规则、决定重大事项等职责。

3.是违法违规处罚措施更加严厉

建立考试招生申诉与复议制度,违纪举报机制更健全,违规处罚更严厉。

THE END
1.河南移动“和教育”告诉你什么是互联网+教育核心提示 |今年9月,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移动协办的2017年度教育管理干部信息化培训班暨“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主题为“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学习空间深度应用与融合创新,包括家校互动、在线课程、优蓓通、同步课堂、i家校、平安家校等在内的河南“和教育”产品纷纷亮相,也让我们看https://news.haedu.cn/shengnazixun/2017/1222/1016352.html
2.互联网教育公司里的年轻人:离“互联网”和教育都很远22岁的她去年大学毕业,一门心思想去互联网公司。而疫情退潮后,她也如愿来到一家在线教育的头部企业。 她的职务,是一名初三年级的课程规划老师。这样的职位在在线教育公司里有很多,甚至是整个公司里人数最多的岗位。在招聘网站上,在线教育公司的条目下“学习规划师”、“课程顾问”之类的职位名高频出现。某种程度上,https://36kr.com/p/1023061246067969
3.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https://www.jy135.com/edu/271880.html
4.“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智慧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教育指依托计算机和教育网,全面深入地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重点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何锡涛等,2012:11),也就是说https://quan.qlteacher.com/u/5cb92a70481cca4faeb0b087/blog/6241b22ffe15ac167e1525d9
5.“互联网+教育”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谈及“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帆认为可以用4个字概括,就是“提升效率”。他告诉本刊记者,“互联网+”教育可以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成本以及教育单位的经营成本(场地等),同时“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还可以满足更多的教育需求。 https://www.ndrc.gov.cn/xwdt/gdzt/jzjj/202001/t20200116_1219134_ext.html
6.中小学“互联网+”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岳阳市第十中学校长 廖小光 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相比,人类历史上这一次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正在迅速改变着教育的形态。时空限制的突破,海量资源的应用,教学形式的创新,学习自主且个性化,必然会成为教育变革的方向。在本文中,笔者作为中学一线教师,站在基础教育的角度,谈一谈在https://mob.803.com.cn/app_yyrb/2015-07/13/content_193483.html
7.教育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行业的创新,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使用教育互联网平台来提供教学服务,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学习者。互联网教育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管理的智能化等目标,为教育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https://www.yunduoketang.com/article/ma181.html
8.“互联网+”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现在是“互联网+”盛行的年代,教育也开始使用互联网教育方式,传统的线下培训教育机构纷纷依托互联网,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创业者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在线教育。那“互联网+”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呢?对此,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来看下“互联网+”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吧。 https://xuexiao.chazidian.com/news99540/
9.辽宁招生考试之窗请关注"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组织机构政务公开办事指南网报中心查询中心成绩证明招考杂志 孔峰检查指导我省2025年音乐类、舞蹈类专业省统考工作 招考要闻 阳光公示 更多 2024年12月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考前提示12-13 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戏曲类本科专业招生省际联考工作的通知12-https://www.lnzsks.com/
10.深度北师大陈丽教授:“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摘要:“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与热词。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几乎所有的规划和讲话言必谈之,尤为重视。但是,若深究其内涵,又容易简单理解为“教育+互联网”。“互联网+教育”不是现有教育的网络化,它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技术推动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互联网+教育”虽初露端倪,但https://www.erdosedu.com/info/1031/22072.htm
1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互联网的脊梁从1994年开始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注定要承载起中国教育信息化及互联网建设开路先锋的重担。一连串的第一,不过是这位先行者在未知中探索、在艰难中奋进时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足迹。 从1994年开始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注定要承载起中国教育信息化及互联网建设开路先锋的重担。一连串https://www.51cto.com/article/15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