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些趣味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更好,感受到英语中的乐趣。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的英语教材内容已超出了学生生活的范围。教学内容包含航天航空、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天文气象、环境保护等。社会学科相互结合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但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已有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使我们现有的英语课堂更加活泼生动。
三、师生和谐,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四、总结
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比如,如果某位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学生在其课堂上就会特别积极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很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情感的投入,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上课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把亲切、信任、鼓励和尊重等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怕犯错误,敢于开口大声讲英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良好状态,就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其学习的影响,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张梅单位:河北省新河县新河中学
第二篇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二、分层任务驱动,在做中学
三、倡导合作交流,共同成长
英语选修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主体探究为主,要注重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的见解,通过讨论、争辩等集思广益,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实现共同发展。例如在学校英语歌唱比赛设计海报中,学生组成的海报设计小组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才最终以集体投票的形式决定了终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交流彼此的意见,征询老师同学的看法,探讨各种细节问题。随着不同见解的深入展开,他们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最终定稿只能有一份,但该小组同学都纷纷表示他们在此过程所领悟到的合作魅力足以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实,在本课程中我们更注重的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而过程远大于结果。“三人行必有我师”,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走向成功。事实证明,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沟通组织能力,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开拓,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鼓励迎接挑战,完善自我
选修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做一个新时代的“伯乐”,致力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创设展示英语风采的舞台,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英语才气,从中体味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并向更高远的目标发起挑战。例如,笔者班上一名男生个性开朗,喜欢唱英语歌曲,跳街舞,但是比较懒散,上进心还不够。我就鼓励夸奖他的才艺,并为他在英语选修课堂上创造秀出自己英语的机会和舞台,增强了他的信心。此后,又鼓励他参加英语歌曲比赛,于是在一次次刻苦的演练中,他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逐渐改掉了松垮、懒散,没有恒心的老毛病。结果,赛前暖场、单曲独唱,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的英文舞曲TikTo征服全场,荣获英语歌曲比赛第一名。最可贵的变化还远不止此。他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英语高考听力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其实教师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上好一堂课,更重要的是在于鼓励学生发现自我的力量,并引导他逐步发现自身问题,完善自我。
五、落实个性化辅导,尊重差异
六、开展多元化评价,促进发展
选修课的评价应突出其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和管理等功能。笔者开设的英语选修课除了学分认定程序以外,还采用丰富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快乐成长。课堂活动、课外探究、问题解决等教学过程都更注重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评价不以量化手段为唯一标准,更侧重描述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省,横向纵向比较,从起点看进步,从进步看发展。比如在课程终结性评价过程中,笔者不仅对学生参与本课程的过程进行描述性评价,还创新评价手段,推出“最佳人气奖、金嗓子奖、银鞋子奖”等五花八门的奖项。其实,评价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教学过程,当学生们积极投入到这种倡导正能量的评价过程中时,我们所收获的就是学生真正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英语选修课程的指导应始终围绕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个性发展而开展,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彰显,并获得多元发展,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在实践中体会到使用和学习语言的乐趣。
作者:周彦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第三篇
(2)“人不和”: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唯一较合理的方式——高考。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的学生往往是英语的被动学习者,学习基本都是应付考试的纯粹的死知识,常成为“哑巴英语”,而且常常处于被动应付和接受的地位,无法形成学习英语的内驱力,缺乏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现在的学生认为英语知识的多少对他们将来的影响甚微。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完全就是为了应付高考,而英语分值相对也较低,导致效率低下,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理会形成巨大的无形的考试压力和应付式的压力,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生对英语更是厌烦。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备课、高效的上课,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课后的有效的复习巩固与预习。
二、高校教学实施的策略
(1)懂得并善于取舍教材
人们常说:“人无完人”。同样地,这个道理用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上也一样,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根据学生需要以及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取舍。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诸多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如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等。具体来说,有三个注意点。首先,我们既可以对教材内的单元进行重新整合,也可以对教材的某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系统调整,必要时还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其次,我们也可以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但一定要科学合理,不能根据主观臆断或个人偏爱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更不应该影响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且删减内容的所占比例不宜太大,同时要考虑如何进行适当补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的内容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补充的内容最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再次,我们可以选用同等替换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调整教学顺序及教学方法。
(2)创设英语语言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
(3)利用青少年学生的好胜心理,以活动为先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