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播直播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欢迎各位老师对我的做法批评指正,以期更加完善,学习效果更好。
多种教学方法云端齐发力学生教学效果线上得保障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曹世燕
一、全力借助网络教学平台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线上教学与线下传统授课一样都要进行课前准备、课中讲解和课后答疑环节,都要做好教学设计,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线上教学若采用填鸭式教学,与学生互动少,必定会导致学生对课程评价不高的结果。为此我用心设计每节课,使学生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二)题目辩论深化理解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企业文化的道德内容时,布置同学们针对“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问题进行辩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情景模拟直观再现
情景模拟就是设置一个场景,给学生明确角色,让学生去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线上教学具有虚拟性的特点,缺少传统线下教学的师生面对面沟通和交流,这限制了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使用。但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也可以灵活使用。我在讲授《市场营销》课程消费者购买过程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内容时,分配同学分别扮演顾客和营销人员模拟销售手机场景,让学生理解购买决策过程中优质服务的重要性,效果良好。
三、无声渗透思政元素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作为一线教师要依托线上课程建设“主战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努力将线上课程思政建设成有力度、有温度、有强度的生动课堂。例如在讲授《市场营销》课程影响购买者购买行为的外部要素文化要素时,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学生充分感知大国战“疫”中彰显的中国制度优势;在讲授《管理学原理》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人才对于企业、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增强爱国情怀,强化爱国主义思想。
线上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教学新思路形式新感受,为了保障更好的教学效果,我要继续努力,砥砺前行!
疫情之下充满活力的日语课堂
国际法商系周超
1.“课前、课中、课后”开放式循环共享教学模式
课前利用平台发布小组任务+课中教学讲授、学生头脑风暴模拟演练展示活动+课后布置作业任务及测评评价,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达到循环共享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重视语言的实际使用和交际功能,将基本句型融入到生活会话场景中,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编排句型,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会话掌握句型,借助句型进行口头交际,掌握基本会话的常用表达方式,训练学生独立会话的实践能力,为今后自学打下一定基础。
在日语教学内容选取上,以教材为主、课外知识为辅的原则,采用的课本是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适合学生思维习惯,每课包括欣赏,会话及解说,专栏,日语语音以及练习五个部分。除了教材上原有的知识,我还适量加入了一些趣味性的日语会话,让学生能愉悦学习。
针对以上问题除了教材上原有的知识,我还适量加入了一些趣味性的日语会话。日语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外,还让学生多练、多讲、多读,线上创设情景,让学生表演对话,提高日语应用能力。
3.教学环节配置丰富,教学方法多样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配合多种教学法(情境模拟法、案例法、在线讨论等)在信息化平台与学生互动、进而提升其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内容进行多样化模块设计,创建在线辅助教学资源集成。包括电子教材、案例库、题库、知识拓展等。本着开放式教学理念,丰富拓展课程资源,在线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实现个性化教学。
4.润物细无声,开展课程思政
在讲授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每一项素质能力培养上都要渗透思政元素,例如,在日语阅读授课中讲到日本垃圾分类时,让同学体会分类的重要性等,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
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国际法商系郜永红
最后,内因、外因结合,使同学们更多更好地获取知识。内因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每次课利用课前课后几分钟,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谈心,讲讲疫情防控,让学生早睡,注意锻炼身体,聊聊往届典型的优秀毕业生考学或创业的情况,让同学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也对专业学习或将来的发展有了信心,从而更加积极认真的听课。外因是上课加强督促,用平台讨论、摇一摇提问、随堂小测、单元阶段性测试等形式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并反复练习,以牢固的掌握所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