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半天,小编第一感觉是,接下来中小学考试要“变天”了。各位爸妈看花眼了吗?重点来了: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发布会指出,“双减”督导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等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
《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要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少儿英语等是否属于学科类培训?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双减”政策落地之后,教育部下发《通知》,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范围进行了划分,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上还有人对少儿英语、数理思维、国学等是否属于学科培训存在疑问,想请问这几类培训是否属于学科类?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办公厅此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这个《通知》里面就要求,在开展校外培训时,语文、数学等9类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原话是“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这个话听起来比较专业,确实这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所以下一步,教育部也将进一步指导地方建立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来进行审核把关,来加强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国务院教督委已收到
8000多条双减问题举报
建立“双减”专项督导半月通报制度
设立“双减”问题专门举报平台目前已收到举报8000多条
一对一家教也不行
针对有人担心“双减”政策下,“一对一”家教会因此盛行起来,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对于学科类培训可能转入地下或者家庭来开展这种违规的学科类培训,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出台针对性举措,来指导各地进行科学的鉴别,对发现的违规问题会进行认真查处。对于线上的学科类培训,教育部会进行常态化的网上巡查活动,一旦发现有违规的行为,也会进行坚决的查处,来确保“双减”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发布预警提示家长校外培训缴费风险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先后于开学不久的3月和进入考试季的5月,发布了2期校外培训风险预警,提请家长注意选择有资质正规培训机构,不一次性缴纳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提请家长警惕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诱导缴费、巧立名目违规收费、炮制噱头高额收费,维护好自身权益。9月开学后,我们将在梳理群众举报问题线索、半月通报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普通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公布虚假宣传、无资质运营、卷钱跑路等机构名单和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
学校课后服务既要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辅导、指导完成作业,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要关心爱护教师,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课后服务可以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各地各校要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情况纳入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评价体系。
00后奥运健儿等将开讲开学第一课
9月1日20:00,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的2021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即将开播。《开学第一课》聚焦庆祝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讲台,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生动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