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劳动模范;
2020年新浪微博“2020最具影响力时评大V”;
2019年12月获评中宣部“国家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2018年被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NCUSCR)及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评为“中美杰出青年”;
2017年12月国家出版广电总局第二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岗位技能练兵竞赛第一名;
2017年中央电视台五四青年奖;
2017年参与报道的《中国崛起》(ChinaRising)英文短纪录片获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NewYorkFestivalsTV&FilmAwards)全球铜奖;
2017年美国亚洲协会(AsiaSociety)“亚洲青年领袖”。
2016年中央电视台“十佳记者”;
2010年11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
2010年、2012年、201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年度岗位标兵。
01
基辛格夸赞王冠“严谨缜密”
15年前演讲比赛:梦想是connectingChinaandtherestoftheworld.
(点击看30秒,超珍贵完整视频~)
他离15年前的梦想「connectingChinaandtherestoftheworld.」越来越近~
无独有偶,哥伦比亚大学资深媒体学者AnneNelson也在《CCTV的全球扩张》报告中也称赞王冠:新一代的中国记者代表,新闻作品中体现了“独立精神”和“职业素养”。
02
双语男神
“国际传播领域青年领军人物”
03
冠察天下
“用一种全世界能够听懂的方式更好解释中国”
「不甘心眼睁睁地看着每当有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总是那几家欧美媒体在定义新闻‘事实’并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判断。」——这是王冠始终保持对国际传播事业激情热爱的原因,十余年里,王冠将目光放眼全球,心怀祖国,紧跟时代脉络,用思辨语言激荡东西方,坚守着新闻人的新闻理想。他在央视和CGTN撰写和主持了多部新媒体“单口”短视频,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后引发热议,被看做是中国外宣有效渗透美国主流舆论的优秀案例。
△被《纽约时报》头版转载报道
王冠曾接受过BBC、美国公共广播PBS、彭博、英国金融时报、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今日俄罗斯RT、阿塞拜疆国家台CBC等多国媒体的采访,犀利、睿智地阐释中国视角。他认为,「解决中国媒体在国际上‘失语’的问题前路漫漫。要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更有效、有力地阐述中国的观点、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刚刚开始肆虐,西方指责中国疫情防控不利,当时关于病毒的信息又相对匮乏,这个时候,王冠接受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王牌谈话栏目《UpFront》的专访,呼吁:我们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Weneedfactsnotfear),并介绍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疫的情况。这个标题也成了此次半岛台采访在油管的标题。
△点击观看《探访新疆》
04
心里住着一个运动员的国际新闻主播
“运动,是日常源动力”
曾经王冠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少儿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足球场上度过的,1995年的夏天还被入选山东济南泰山少儿俱乐部队,那时候他就想: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去打世界杯足球赛,为国争光。
△哇!快如小旋风~
△再来一个慢镜头,进球!
点击下方视频,你一定会惊讶于——全球挑战赛的严苛与残酷!
他一周去3-4次健身房,几乎雷打不动,包括定期的极限挑战比赛。
在CGTN新春快问快答中谈到自己为什么要如此自律地健身时,他说,Ifthereisnochallenge,thereisnochange(如果没有挑战,就没有改变)。
显然,在运动中获得的健康体魄和精神力量,可以反哺到高强度新闻工作中去,正向循环。
05
成为中传业界导师
“自媒体最具影响力时评大v”
2020年10月,王冠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受聘为专业硕士研究生业界导师,自2007年从中传国际新闻专业毕业,他在国际传播领域已经深耕了13年。踏实和勤奋是王冠身上最深厚的底色,新闻行业的持续积累和沉淀,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认真。恩师吴敏苏教授在朋友圈这样称赞他:作为中传杰出校友,希望未来王冠能从教育反哺层面给予当代年轻大学生更多实践价值的指导和帮助。
06
国际舞台当仁不让展示中国男人魅力
“让全世界看到更有魅力的中国男性”
「我们媒体的海外影响力依然有待提高,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他塑”大于“自塑”」,而在国际媒介中,尤其是好莱坞,东方男人的本色也被随意涂抹,时常化为“去性别化”的“弱鸡”形象。
4月2号,王冠隔空呼应来自菲律宾的世界拳王帕奎奥,同这位来自亚洲的世界拳王一起呼吁:希望停止对亚洲面孔的歧视和在美国近来频发的针对亚裔老人和妇女的肢体攻击。这位身高1米84、青训运动员出身的山东大汉还响应了帕奎奥的hashtag,霸气写道:有种来打我(fightmeinstead)。
其实,王冠一直呼吁在国际舞台出现更多能感染和影响他族的东方面孔,他们需要有强大的智慧,健硕的身体和不屈不挠的东方意志,「让全世界看到更有魅力的中国男性(不论他的出身、背景、取向)是千秋大业,是民族大义。假如我不做记者,或许会致力于这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