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没有维护孝武帝皇统这一层,当刘子业的三弟晋安王刘子勋在江州称帝时,萧惠开选择支持他对抗明帝,恐怕也存了给女婿报仇的私心?
萧惠开派巴郡太守费欣寿领二千兵东下,表示支持刘子勋。但巴东人任叔儿作乱,败杀费欣寿,陕口道被封阻;萧惠开再派益州治中程法度领三千兵经梁州外出,道路又遭氐人叛军杨僧嗣阻断。
萧惠开不仅没法帮到刘子勋,甚至差点都帮不到自己了,益州本地人看萧惠开出师不利,也趁机反叛,晋原郡率先起事,其余诸郡都立即响应,最终竟然把萧惠开围困在治所成都。
成都城里只有两千守军,萧惠开觉得自己没法容错了,还把城里的本地军队都赶出了城外。
世事难预料,因为种种原因,明帝竟然逆风翻盘,刘子勋和他的弟弟们全都交代了,眼看孝武帝的皇统已经成了明日黄花,萧惠开还得思考怎么自保,眼下本地人们都想着拿他的人头给新皇帝邀功呢。
虽然兵力有限,但萧惠开每次出战都能取胜,前后斩获很多。然而,镇压他的军队越来越多,达到了十多万。
但是,徐州刺史薛安都间接救了萧惠开一命。当初薛安都因为也支持刘子勋,也害怕地表示要投降明帝,但明帝没有做好安抚工作,结果薛安都竟然带着徐州重新投靠了当初杀他全家的北魏。明帝痛定思痛,决定吸取教训,给萧惠开一条生路,派其弟抚军车骑主簿萧惠基为使者入蜀宣旨。
却是益州人急于立功,反而不让萧惠基传旨,萧惠基到了涪城就走不下去了,命部曲攻袭叛首马兴怀,氐人邵虎、郝天赐斩杀马兴怀以后投降,萧惠基才得以完成使命。
萧惠开虽然是大哥,但其实和胞弟萧惠明也有嫌隙,和其他弟弟的关系也都不好,这次萧惠基来出差,亲兄弟之间甚至一点多余的私下交流也没有。不知道这和他当初不把封地收入给族人有没有因果关系,孰因孰果。
当然明帝不在乎那么多,他在乎的是萧惠开投降了。他又派萧惠开的同宗萧宝首循水路出使慰问益州。
可是萧宝首心思不纯,想趁机立功,竟然再煽动本地人造反,于是又有二十万人进逼成都。
萧惠开只能一边组织自保,一边派心腹送信给朝廷说明情况;为免被指抗命攻击使者,还由两名心腹带着写着原委的信件前去报告朝廷。
萧惠开的手下永宁太守萧惠训(萧惠开的从兄弟)、别驾费欣业打败叛军,活捉萧宝首;他的心腹也突围成功,朝廷明白原委,于是下令把萧宝首押回京城。
泰始四年(468年),明帝召萧惠开回京。录事参军到希微因为在当地欠债近百万,遭债主追债,眼看要被强留。萧惠开和到希微根本不熟,本来完全可以不出头,但他觉得此人随我上任,却不能随我离任,丢的是我的人,于是拿出自己的六十匹马给到希微还债。
这时,萧惠开还有二千多万资财,他全都散在路上,没有带走。至于人,到希微都得带上,周颙、纪僧真等人更不可能被落下。
其实他也许觉得此行会有生命危险。明帝果然问他当初为何起兵支持刘子勋。他回答:“臣唯知逆顺,不识天命;且非臣不乱,非臣不平。”于是就这么过去了。
泰始五年(469年),萧惠开任妹夫刘休范的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有一次他请假回京,正好会稽太守蔡兴宗赴任,相逢于曲阿。本来两人名位相当,也有旧交,但明帝和刘子勋相争时,蔡兴宗是明帝这边的大功臣,此番相见,未免尴尬。于是萧惠开命令手下不要回答蔡兴宗这边的任何问题。
于是当蔡兴宗看到很多大船路过,好奇之下派人去问到底是谁时,萧惠开手下的二三百人都低着头装聋哑人,就是不回答。他们实在是怕萧惠开啊。
不久,萧惠开转皇弟晋平王刘休祐骠骑长史、南郡太守,但没有上任。泰始六年(470年)转任少府,加给事中。
萧惠开向来性格刚烈,觉得自己不得志,把寺内所住斋前以前种得好好的花草都铲除了,另外种白杨。他对人说:“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于是发病吐血。
他终究无法用自己希望的方式过完这一生,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又除授皇弟巴陵王刘休若的征西长史、宁朔将军、南郡太守,未上任。
泰始七年(471年),萧惠开去世,享年才四十九岁。想到曾被他苛责的老部下纪僧真仍然尽心侍奉,他叹道,我死后,纪僧真必定可以富贵。
萧惠开还看好萧惠训的儿子萧琛,说他必兴自家门宗。
不过其实,昌大萧家门宗的另有其人,而且这个人萧惠开也认识,也赏识。
他任少府时,说:“当初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时,人们就服他的英明。我现在看萧建康,比曹操还厉害。”
萧建康,就是当时的有能干名声的建康令,晋兴县五等男萧道成!
先前大明年间,萧惠开和老朋友周朗曾经和袁粲同车而行,正逢大桁开,就停车说话。萧惠开取镜自照,说:“无年可仕。”周朗执镜良久,说:“视死如归。”袁粲最后说:“当至三公而不终也。”
周朗何以视死如归?因为他早就因为忤逆孝武帝而被孝武帝流放再补刀了。
袁粲最后为什么不得善终?因为萧道成夺权了。
至于后来萧道成做了什么,朋友们大概都知道了;在萧惠开的临终指点下,纪僧真也投靠了萧道成,成为了萧道成改朝换代的重要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