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晚,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天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市人大代表、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市人大代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师武军,市政协委员、市农委主任沈欣,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苗加兴,市政协委员、天津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主任孙明华,市发改委副主任魏广勇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此次新闻发布会以线上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天津礼堂,分会场设在津云新媒体中央厨房,海河传媒中心、人民日报社天津分社、新华社天津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津记者站、中央电视台驻津记者站、光明日报驻津记者站、经济日报驻津记者站、中国日报驻津记者站、科技日报驻津记者站、中新社天津分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等新闻媒体负责同志和记者代表参加。
市政协委员、天津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主任孙明华:过去五年,市委市政府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在产业协同、环境协同、基础设施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产业协同●打造了1+16承接平台,并通过这些承接平台引进北京项目3062个,投资到位额4482亿元。●中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蓝星清洗总部基地、东华智联等一些重大项目落地。环境协同●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牵头制定了首个区域环保标准。基础设施协同●京津双城之间京津、京沪、京滨、津兴四条高铁联通的格局加快形成;●建成津石高速天津西段,使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的高速里程大大缩短;●建成一批省际接口路,基本形成区域路网,为京津冀各个领域的协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体制机制协同●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等机制在有效运转。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
市人大代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师武军:根据市委、市政府批复的《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2035年)》,我们深化形成了包括规划法规、导则方案、配套文件等五大类39项的规划成果,并据此开展了建设工作。●通过近三年多的建设,相继实施了十大类的重点工程。启动了156项子工程,实现新造林11.08万亩,新建游览路、林间路、田间路100余公里,新建和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3.5万亩,新建和规范农业附属设施290余座,完成水环境治理工程11项,完成海河故道公园提升改造等17项生态基础设施工程。●目前生态屏障区内一级管控区林地面积达到18.6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了63.5%,整个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效果良好,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大写意生态场景已经显现。●到“十四五”末,我们将绿色生态屏障区打造成生态资源富集的绿谷,引领转型发展的绿峰,构建双城格局的绿珠,绿色生态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5%以上,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5%以上。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苗加兴:
2018年以来,天津全面启动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各项攻坚目标任务,生态环境实现总体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2020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22.6%,较“十二五”末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31.4%;优良天数245天,较2017年的209天增加36天。
●水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好转
2020年,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55%,较2017年增加20个百分点,超过国家考核目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首次“清零”,较2017年下降40个百分点,超过国家考核目标50个百分点,消减比例位居全国第一。
●近岸海域水质取得突破性改善
全市12条入海河流,从2017年的“全部为劣”到2020年“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70.4%,较2017年的16.6%提高53.8个百分点,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
●土壤环境质量始终保持良好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实现“两个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市人大代表、市教委主任荆洪阳:
市政协委员、市农委主任沈欣:20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稳产保供,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农业产能大幅提升,保供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成为稳社会、稳民心的“压舱石”。●“十四五”是天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五个“百万工程”进一步把基础打牢:一是100万亩的小站稻种植,把天津传统品牌发扬光大;二是发展100万亩设施农业;三是蔬菜的播种面积要达到100万亩;四是水产养殖的水面达到100万亩;五是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建设现代农业的升级版,大力发展天津优质种业,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开展乡村建设,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保障性菜田建设,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同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特色小镇、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美丽田园、美丽家园、美丽乡村,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通过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实现农民增收,把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