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标题]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标注](1994年9月7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94年9月7日公布施行)

[章节]办法

第一条为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全社会应当为提高妇女素质创造条件。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

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负责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

(二)调查研究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情况,协调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重大事项;

(三)接受对侵害妇女合法权益行为的申诉、控告、检举,并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查处;

(四)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条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妇女的利益。妇女联合会基层组织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负有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责任。

第五条妇女应当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法、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靠诚实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提高社会地位。

第六条各级妇女组织应当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教育,提高女干部的素质。

各级妇女组织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优秀女干部。

第七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第八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在女职工相对集中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步配备一定数量的女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的女职工代表比例,应当与本单位女职工所占比例基本适应。

第十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各类学校在录取新生时,应当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不得自行限制女生的录取比例。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妇女的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第十二条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妇女禁忌从事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

第十三条各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得有歧视妇女的条款。

第十四条各单位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强迫女职工提前离职。

第十五条全社会应当重视妇女生育的社会价值,在全市逐步完善妇女生育社会保障制度。

妇女实行晚婚、晚育应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保护。

第十六条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生育、流产、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晋职、晋级不受影响,所在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对其扣发减发工资、取消福利待遇。

第十七条女职工怀孕和分娩,其必要的检查、住院、手术、医药费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保险部门支付。

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的,所在单位应当使其免做夜班,核减其劳动定额。

第十八条女职工集中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健全女职工卫生保健制度。

各单位应当保证女职工至少每两年做一次妇科疾病普查。

街道和乡、镇卫生保健部门应当为当地妇女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预防妇女病的发生。

第十九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分配、出售住房和为职工缴纳保险金以及提供福利待遇方面,必须坚持男女平等,不得对女职工做歧视性规定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

妇女结婚后,婚入地应当给其划分责任田、口粮田;在婚入地没有划给责任田、口粮田之前,婚出地应当保留其责任田和口粮田。

农村妇女离婚后未再婚的,其责任田、口粮田不得被收回,在户籍所在地申请宅基地建房符合规定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批准。

第二十一条禁止利用监护权、职务从属关系、雇佣关系等,对妇女进行殴打、虐待、侮辱或者实施其他流氓行为。

禁止丈夫殴打、虐待、侮辱妻子。

第二十二条禁止干涉妇女的婚姻自由。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的妇女结婚,或者拒绝为其出具结婚登记所需证件。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者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经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

第二十三条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妇女有无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多少为由,限制和剥夺妇女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妇女离婚后确实无房屋居住的,其所在单位在分配、出售住房时,应当帮助其解决住房困难。

第二十五条夫妻离婚后,子女随女方生活,女方因困难确实无法保障子女健康成长的,可以要求变更抚养关系,也可以代理子女要求男方增加抚养费。

第二十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制止和控告、检举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行为。接受控告、检举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不得推诿、拖延、压制。

被控告、检举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控告、检举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

第二十七条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受侵害妇女可以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向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妇女组织申诉,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八条各级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对其接受的申诉、控告、检举案件,要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查处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将处理结果向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做出书面答复。特殊复杂的案件,经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同意后可以适当延期做出答复。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侵害妇女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处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page]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政府妇女权益保护机构负责解释。

THE END
1.次会议暨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部门动态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八五”普法任务落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向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延伸,着力打造天津特色守法普法品牌。 会议听取了今年以来守法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市交通运输委、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商联、天津海事局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现场评议。https://www.tj.gov.cn/sy/zwdt/bmdt/202412/t20241213_6805186.html
2.天津:精准发力提升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澎湃号·政务这是该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天津市积极落实《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构建了“一个共性清单+各领域个性清单”的“1+N”学法用法体系。其中“共性清单”覆盖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天津市地方性法规等12个重要领域,涉及重点法律法规达57部。“个性清单”则覆盖教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73059
3.关于组织参加2024年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的通知(一)登录方式:通过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可选择使用电脑版或手机版,两者数据互通)进行学习考试。登录方式一:通过电脑打开“天津法网”(http://tj.12348.gov.cn),或微信搜索关注“天津掌上12348”公众号,点击“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图标登录;方式二:在电脑或手机浏览器中键入网https://www.tjfsu.edu.cn/2024/0830/c18a8279/page.htm
4.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力谱写天津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贯彻中央和天津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作为治理监狱的总抓手,将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全部纳入督办。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学习、考试全警覆盖,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二是狠抓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http://e.mzyfz.com/mag/paper_54339_28718.html
5.培训学习个人总结(汇集13篇)8月15日至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组织人事处安排的为期7个半天的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感到受益匪浅。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参加培训的体会。 在培训中,我能够做到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踊跃参加班级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在园区的发展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思路,交流各单位成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https://www.liuxue86.com/a/5135348.html
6.中国法院网[学法才能树形象]: 尊敬的张组长,您好!我是湖北的网友,非常高兴与您交流!去年我在高院网上给王院长提出了应该出台禁令的意见,今年看到了“五条”禁令,对高院治好“队伍病”充满着期待和信心! 司法腐败与司法不公直接有关,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与权威,人民群众对此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09/03/id/7251.shtml
7.法学案例论文范文8篇(全文)现在有些学员学历较高,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逐渐增多,有真才实学的领导干部也越来越多。如果老师的5 谈建俊(江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国际经济法网. 法学案例论文 第5篇 [2]转引自孙军业.《案例教学》,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3]孙军业.《案例教学》, 天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qbthb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