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经济日趋活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300670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16.5倍,1979-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8%。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42420.4亿美元。根据IMF排名,我国经济总量由2002年的世界第6位跃居2007年第4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

注: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稍有出入。表: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

表: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国家

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的28.2%、47.9%和23.9%调整为2008年的11.3%、48.6%和40.1%。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2个百分点。

2、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逐年增加。200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2640元人民币,是1978年381元的58.4倍(按现价计算,不扣除价格因素)。按年平均汇率计算,2008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达到3194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标志着我国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根据世界发展的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生活将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变化。

注:2008年数据按总人口数计算得到。

注: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

3、工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4000亿元,增长了32.1倍,平均每年增长12.4%。

注:农业包含农林牧渔业。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60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9112亿元,增长了79.3倍,年均增长15.7%。

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8年,粮食产量达5.29亿吨,比1978年增长了73.4%,并且主要农产品产量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多类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08年年底发布的报告,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

表:主要产品产量

4、对外贸易总量平稳增长,逐年登上新台阶

2003年到2008年,我国贸易总额逐年登上新台阶,2003年位居世界第四位,2004年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2561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23.1倍,比去年增长17.8%,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外贸易增速略有放缓。

5、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市场健康成长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自2006年突破20万亿元以来,2008年一举突破30万亿元大关,达到30.35万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15.96%。1979-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8.5%。

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沪深股市股票日均成交金额为1085.82亿元,比前一年的1903.12亿元降低42.95%。截至2008年12月,沪、深两市总市值达12.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0.4%。

2008年,两市股票筹资额累计3277.18亿元,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61.4%。

6、国家外汇储备接近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我们国家外汇储备也呈跳跃式增长。继1990年突破100亿美元,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1.5万亿美元后,2008年接近2万亿美元大关,达19460亿美元,是全球国家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7、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

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自2000年起快速攀升,2001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33.8%。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企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推动税收和财政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继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4年突破2.5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3.9万亿元后,2007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1321.78亿元。

8、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

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影响下,2008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到0.95吨标准煤,仅为1978年的6%。

注:2008年数据根据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得到。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形成

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17万公里增至2008年的7.97万公里;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增至2008年的368.3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1990年的500公里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6.03万公里;通航里程和民航运输里程2007年分别达到12.35万公里和234.3万公里。表:运输线路长度单位:万公里

注:1979年起,公路运输包括社会车辆完成数量;从1984年起,公路运输包括私营运输完成的数量;1993年及以后铁路货物运输增加了行包运量。

2、通讯网络规模迅速扩大,技术层次显著提高

3、城市设施条件明显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3660平方公里,比1985年增长2.8倍。此外,2007年,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23标台,比1978年增长2.1倍;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1.43平方米,较1990年增长近2.7倍;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98平方米/人,比2006年增长8.2%,是1990年水平的5倍;城市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为93.8%和87.4%,是1990年水平的1.95倍和4.6倍。

4、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确保了农业高产稳产,连年丰收

2008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951.9万公顷,比1985年的2077.7万公顷增长42.1%。水库总库容量逐年提高,2007年达到6344.5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02.64亿立方米,比1985年的4301亿立方米增长47.5%。2007年堤防保护面积达到4551.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2万公顷,自1985年以来增长46.5%。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物质财富迅速增加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781元和4761元,按现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45.0倍和34.6倍,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5倍和7.93倍。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每人每年184元,提高到2007年的每人每年708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亿元,比2007年增长26.3%。

2、生活质量改善,消费结构升级

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逐渐下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80年的56.9%和61.8%下降到2008年的37.9%和43.7%。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预示我国新一轮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来到。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显著提高

2007年每十万人中接受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为60188人,而1964年每十万人中拥有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仅为6415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大幅增加,1982年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为615人,2007年增至6557人,增加9.7倍。

注:2006、2007年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且为6岁及以上人口中比重。其他年份为人口普查数据。

2、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教兴国硕果累累

3、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2008年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和97%。90年代初,两项覆盖率分别仅为74.7%和79.4%。

4、体育竞技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全年运动健儿在24个项目中共获得了120个世界冠军,11人2队16次创16项世界纪录。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总数100枚,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在北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位。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5、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发展

卫生机构数,医疗人员数均出现较快增长,人均占有医疗条件显著提高。2008年每万人口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7.8张,1990年每万人口拥有23.2张,每万人增加4.6张。

注:2000年统计范围调整为登记注册的医院和卫生院。

6、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

社保范围逐步扩大,2008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1990年为6166万人,增加2.55倍多。

THE END
1.国家统计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日益显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但同时也应看到,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正处于转型调整关键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2/265490.html
2.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国家统计局9月13日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阔步前行。 经济实力跨越式发展,综合产出能力全球领先,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http://www.chisa.edu.cn/general/202409/t20240918_2111246543.html
3.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阔步前行。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409/t20240912_1956418.html
4.百万亿元意味什么?经济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对此,1月18日,在国新办就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https://m.thepaper.cn/uc.jsp?contid=10834450
5.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要素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对社会有更加持久地渗透力,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这给我们的启发是()A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Bhttps://m.ha.huatu.com/2020/0408/1930164.html
6.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多大的变化。 A. 45年来 B. 30年来 C. 40年来 D. 35年来 题目标签:科技综合国力改革开放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9d703a73123b4c9193b3721e4460b3d9.html?fm=bdbdse1c9a832ddc328dd485a26e71cd1fafd
7.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种竞争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A符合题意;BD是综合国力的因素;C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不只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8f8b7a55028d11e80d7bb1a390754cf3.html
8.学习进行时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https://zswldj.1237125.cn/html/km/sjjggw/2023/3/28/9e4da35d-b3b4-4d1e-a06c-1bbdec33f714.html
9.标准答案“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标准答案】“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 [习题,答案 ]https://m.rwtext.com/7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