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条件没有改变

站在2024年岁末,回看今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3%、4.7%、4.6%,前三季度增长4.8%。9月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显效,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总的看,我们“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

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无论作何评价,都避不开一个词:“来之不易”。

为什么来之不易?

向外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向内看,国内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结构调整带来阵痛……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

顶住压力、攻坚克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成果充分说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

超大市场,广阔空间——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

“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形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广阔的国内市场都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保障。

11月14日,随着新车下线,中国成为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率先“达线”,源自供销两旺:前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33%和33.9%。汽车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赛道上,中国持续领跑。

领跑,得益于供给支撑、政策驱动,也离不开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市场蕴藏宝贵商机。以汽车为例,截至6月底,保有量已达3.45亿辆,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仍不及发达国家一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只有2472万辆,后续需求源源不断。

市场孕育竞争优势。广阔市场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摊薄创新成本,也有助于提供海量应用场景,推动创新大规模应用。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领先全球,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国际先进,正是在日复一日的供需良性互动中,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了产业化步伐。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既能稳投资、促转型,也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两新”,释放了消费潜力,也提升了民生福祉……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当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绿色产业仍高速增长,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升级类产品正广受青睐,养老服务、地下管网等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还有巨大投资空间,“蛋糕”会越做越大。

事实证明,有超大规模市场这个最稀缺的资源,经营主体长期稳定发展就有广阔疆域,科技创新就有深厚土壤,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就有坚强后盾。

强大韧性,坚实基础——

韧性是最充足的底气。

“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无惧风雨,坚毅前行,中国经济在各种“压力”面前交出高分答卷。

看韧性,外贸是重要参照: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外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实现外贸提质增效,彰显了中国经济韧性。

韧性,源自稳固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

“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们,苹果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3次来华,重要原因在于“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

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驱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2%,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我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跃升至第十一位。“本钱”沉甸甸,风险挑战不足惧。

韧性,也源自高超的调控水平。

经济发展不是一马平川。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离不开宏观政策。从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到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冲击,一路走来,我国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充足。

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力推进“两重”“两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打出化债“组合拳”……今年以来,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共促经济筑底企稳。

“前高、中低、后扬”,2024年的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牢牢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巨大潜力,充沛后劲——

潜力是最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

有巨大潜力,中国经济就有充沛活力。

新疆乌尉高速、古贤水利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日新月异的中国,每天都在奔跑。

我们已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和结构看,仍有巨大潜力。

潜力在人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较低,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

潜力在城乡差距: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2%,未来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万亿级投资需求。

潜力在政策空间:当前,我国财政赤字率、政府负债率较低,政策工具箱储备依然充足。

潜力在要素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转变;社会资金总体充裕、土地高效利用空间巨大、数据要素潜能快速释放等,提供了坚实要素支撑。

潜力在巨大市场: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支撑起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提升经济运行整体效率、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总体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客观现实。这是差距,也是潜力,是发展的后劲。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聚合力,是不断释放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

从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到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今年以来,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将持续增强。

盘点,是为了认清形势、更好前行。

今年,一些主要经济体经历低增长、高通胀的同时,中国有望完成“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继续保持在30%左右。这样的“稳定表现”,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航行在高质量发展水域的中国经济大船,必将乘风、破浪、向前。

THE END
1.理论网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推动市场准入放宽,外资外贸结构趋优,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全球重要公共品。在2023年全球贸易萎缩5%左右的大背景下,我国https://www.cntheory.com/jjsh/202401/t20240110_62885.html
2.楼宇经济调研报告(通用13篇)在调研考察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商务楼宇刚刚起步,楼宇经济尚处于起始阶段,自发配置的特征比较明显,与其它中心城区和先进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在发展规模、功能配套、发展层次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特色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综合楼多,特色、专业楼宇少。我区现有楼宇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商务、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496737.html
3.发展基本状况范文12篇(全文)2 基本单位发展变化特征 2.1 基本单位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2013年年末该局普查基本单位共计1272个,二经普基本单位830个,五年间该局增加442个,增长53.2%,基本单位的增加推动了该局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13年年末该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6亿元,比2008年年末增长13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23098元增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y6w8bar.html
4.关于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反观国内,伴随着我国工业化整体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传统比较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市场需求放缓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已有所减缓,呈现“三期叠加”的新特征,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工业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国内各省市纷纷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落实“数字经http://www.nmgsme.cn/News/Detail/37515
5.独家2021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一)(二)主要发展特征 1.经济实力增强,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依托 农民合作社500强作为“领头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深度广度,整体经济实力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资产总额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农民合作社500强社均资产总额由2019年1737.2万元提升至1978.2万元,同比增长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8679051357475267&wfr=spider&for=pc
6.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精选十篇)当前,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一个“新常态”发展时期,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旅游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这种大时代背景与旅游业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叠加, 决定了我国旅游发展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j57jvp.html
7.通振远:认真落实八项举措,建设有活力的河南省县域经济摘要:2012年以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开始逐步下沉到县域,县域经济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河南省县域经济有其鲜明的特点,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本文把脉问诊,纾困解难,为建设有活力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出谋划策,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https://www.ccenet.cn/djgc/2023-07-19/3092.html
8.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之越西实践(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公平稳步提升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越西县国民经济实力进步显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475158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653910万元,年均增速6.60%,经济发展水平实现飞跃。2021年,越西地区生产总值在三州48个民族县中排名第12,全省排名143位,2022年上升至140位。http://www.ddxyjj.com/scholarship_xiangxi.asp?i=21568
9.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近年来,东营城市规划合理,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实力明显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同为资源型城市的东营和大庆在“人均GDP”指标上都高于其他城市。广州市排在城市实力评估一项的第六位。作为开放比较早的南方城市,广州经济基础雄厚,各项事业均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比较强。排在城市实力第七位和第八位的是江苏的苏州市和无锡市,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2/17/1187008_60420655.shtml
10.全文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统筹效率与公平。一方面持续提升经济实力、释放社会活力,实现了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一方面有效维护社会公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平衡和区域平衡,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现代化进程、享受现代化红利。 https://www.ceweekly.cn/news/important/2024/0505/443176.html
11.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通用11篇)在全球市场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劣势,严重影响其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不断拉大,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住这里的机遇,着重创新就能抓住机遇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实际上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产业垄断,对科技水平相对进步的发达https://mip.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40591.html
12.国际市场营销论文(通用11篇)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信息的全球共享化,经济信息全球化是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基础之上的,它将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信息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与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2]。 3、生产活动全球化。 既表现在全球经济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国际间经济协作的多样化,实力雄厚https://www.wenshubang.com/shichangyingxiaoguanlibiyelunwen/50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