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已基本落下帷幕,当前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我们要明白,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学校选得不好,那之后一年的准备都白费了。
为了帮助23考研人更好地择校,今天,这里有一些性价比较高的院校,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学校吧~
第一类基本无难度
教育部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把院校划分为A区、B区两个区域。
其中,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省(直辖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自治区)。
其中B区的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大西北的双非院校,竞争小,录取率高。
基本只要过线,就可以上。
如果你对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水平等要求不高,可以考虑这些学校。
第二类略有难度
B区的一本院校,一区的二本院校和部分一本院校。
B区:云南财经、海南师范、桂林电子等
A区:江西师范、广东财经、集美大学等
第三类中等难度
B区的一本院校和部分211,以及一区一本院校。
B区:云南师范、广西师范、昆明理工等
B区211:宁夏、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域性211
A区:上海外经贸、浙江工商、浙江师范、杭电、广东外语外贸、江西财经、长沙理工等
在当地,这些学校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就业率不输部分211,但是竞争也相对较大。
但是认真复习一年,考上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第四类难度较大
下面推荐一些,在同类院校里,相对好考的双一流大学:
北京工业、北京化工、北京林业、天津工业、华北电力、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哈尔滨工程、东北农业、东北林业、东北师范、上海海洋、中国矿业、南京邮电、南京林业、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南京农业、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中国石油、福州大学、华中农业、中国地质大学、湖南师范、华南师范、四川农业、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西北农林。
这些院校分数线较高,但是因为名字或者地域的原因,报考人数相对来说较少。
大部分人,超级努力复习一年,再加上好运气(没有报考缩招专业),大概率还是可以考上的。
这些院校的具体招生信息,大家可以到学校官网去查看。
学校的选择,要符合自身需求,不能盲目。比起扎堆报考的名校,这些院校相对来说容易上岸。但也只是一个参考,每年的政策不一样,报考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在确定目标院校的时候,还有一部分考研“白名单”
一、保护一志愿院校汇总
保护一志愿的院校会更看重考生的一志愿,只要成绩过线,就可以参加复试,相对于调剂生,一志愿的考生会被优先录取。
例如天津大学的化工学院,很保护一志愿,对于那些过线的,只要进复试,基本都会被录取。
二、不压分院校汇总
这一点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河南大学和辽宁大学,初试不压分,复试绝对公平。
三、一视同仁、不歧视双非
在考研圈里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无论是跨校考研,还是复试考研调剂,有些院校会对本校的考生更“照顾”。
但仍然有很多院校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刷起自己人也绝不手软。比如吉林大学:不歧视双非,很公平;尽可能争取扩招名额,尽量把复试的人都要了。
不是人人都能考上211,考个双非研究生有何不可。再说了,总有些人只是缺个研究生文凭而已。三本到二本,二本到一本不是一种进步吗?此外,考研本身就是一场信息战,考得好不如报的好,为什么非要愣头青去撞985211?每年考研落榜的都有2/3,其中1/3考上的还包括了一大半的双非学校的研究生,考上985211的一部分人还是二三战的,一战成功985211的能有多少?北京大学19年报考统计往届生占比80%以上,所以双非应届生一次考上的的概率能有多大?
非要去做炮灰亦或者调剂时被各种看不上的学校嫌弃?
其实,只要你不嫌弃,大部分双非以及部分B区211都挺好考的。
还是那句话,上国家线是底线,一个再差的再没人报考的学校,你上不了国家线,那也是没用的。
所以,从正常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学校进复试的要求只需要国家线,那么这个学校难度就不算高。(当然啦,复试线也只是衡量一个学校难度的基本,另外还得合理考虑学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难度,专业课难度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分数线考研难度也不见得相等,以及招生人数,复试比例,以及复试难度等情况)一般来说,越好的学校专业课难度越大,得分更难。下面列举不同难度的考研学校。一、基本无难度典型学校: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贵州,云南,广西等B区非211学校。
比如: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昌吉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北方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天水师范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大理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再加上一些A区超级冷门,且地理位置不在省会城市的一些学校。典型学校,比如:牡丹江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五邑大学(广东江门市),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市),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市),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省宜宾市),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市)…等学校。
包括类似西藏大学这样:整个学校不足600人报考的211…以上学校竞争基本很小,基本过线(B区国家线)就要,适合一点也不挑剔的人。只要你不挑剔,而且过了国家线,基本都能有学上。
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以上学校在当地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就业不输部分211。(如果你本科是二本三本,想提升学校层次,但又不至于难度太大够不着,可以选择这个层次的学校)
四、较大难度下面说的算是相对好考的双一流学校(可能有遗漏)
北京工业、北京化工、北京林业、外交学院,天津工业、华北电力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哈工程、东北农业、东北林业、上海海洋、中国矿业、南京邮电、南京林业、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南京农业、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中国石油福州大学、华中农业、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农业、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上学校因为有双一流buff加成,所以分数线都会比较高。大部分专业分数线都在国家线15-40分不等,竞争是相对激烈了。
不过呢,因为名字或者地域等原因,报考的情况还是没有顶尖211那么可怕的。大多数人,超级努力的复习一年+好运气(不要选到缩招专业)应该是可以考上的。最后推荐几所私以为性价比比较高的学校。(可能有遗漏,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首经贸,北京工业,北京林业,首都师范,华北电力,北京语言大学,北工商,北二外,中国石油,中国地质…
天津: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黑龙江:东北农业,东北林业,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
吉林:东北师范,长春理工,东北电力,延边大学…
辽宁: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连海事,大连外国语…
山西:太原理工,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
河北:河北工业(在天津),燕山大学,河北大学…
山东:中国石油,山东师范,青岛大学,山东财经,济南大学…上海:上海外经贸,上海理工,上海师范,上海海洋大学江苏:
江苏大学,江苏师范,南京财经,南京审计,南信,南京工业,南京邮电,南京林业…
浙江:杭电,浙工业,浙财,浙工商,浙江师范,杭州师范…
河南: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西安理工,西北政法,西安邮电,西安外国语,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末流985,不保护一志愿)…
湖北:湖北大学,中南民族,中国地质,华中农业,武汉科技,江汉大学…
安徽:安徽师范,安徽工业,合肥工业,安徽财经
福建:福建师范,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南昌大学,江西财经,江西师范
湖南:湖南师范,长沙理工,湘潭大学
四川:四川师范,成都理工,四川农业,西南石油
重庆:重庆工商,重庆理工,重庆邮电,重庆师范,西南政法,四川外国语
贵州:贵州大学广东: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华农,广州大学,广外,
云南:昆明理工,云南师范广西:广西大学,广西师范,桂林电子科技
由于考经管专业的比较多,就再说一下经管类专业的学校。强推:东北财经(下一次很可能双一流的好学校)、江西财经、浙江工商这三个学校学科评估都挺优秀的,直逼西财,真心好学校。
此外,强推的还有一所非典型财经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和财经并重的学校,在广东就业约等于211。
推荐:首经贸、天津财经、上海外经贸、北工商、浙江财经、南京审计、南京财经、重庆工商、上海立信,这几所学校也都挺好的,不过学科评估可能比前面的学校吃亏点,其他的话都差不多。当然了,以上的学校因为是双非,所以还是在当地就业会有优势一点。
建议先定下以后想工作的地域再选择学校会好一点。在北京就业的话,首经贸大概率好过浙工商,杭州就业的话则反过来。
当然,从上面的分级情况也看到了,好学校其实都不好考。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确定合适自己的学校呢,找到一所最适合的报考学校呢?一、确定想考的专业,以及学硕专硕等基础性问题。
二、确定想去的地域(北上广)和学校层次(双一流or双非)。
三、查询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官方排名比较客观)。
四、去研招网,根据想要报考的专业去查询所有开设此专业的院校。【研招网首页—硕士目录查询】
五、记录所有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并做初步排除。
首先,排除不想去的地方的学校。比如不想去“新西兰”的,那这些地方直接不用考虑。然后,又限定了好考,所以放弃只招个位数的学校。再然后,结合学科评估以及考虑的就业地域,参考书目等多方面因素筛出几所心仪的学校。六、继续做排除法。确定了学校,就去找他们的近几年复试线,拟录取名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等情况来决定最终要报考的学校。
要特别留意专业课分数。有很多学校看起来录取分数很低,实际上是专业课压分,分分钟让你过不了国家线。
挑选学校和专业的小贴士:一、如果一个学校连历年拟录取名单都查不到,说明这个学校不太透明。
可以去知乎,考研帮,微博等地方看看是不是考研黑名单学校。何为考研黑名单学校?举个栗子,比如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保护一志愿:再比如像华南师范大学,故意卡死单科线:…如果是黑名单学校,就不要作死了,求稳妥的话还是换一所学校比较好。
二、考研公共课存在相对压分的情况。不得不承认,北上地区的考生相比B区考生确实会优秀一些(北上顶尖学校太多,自然学生水平高一些)。所以,北京上海的政治英语平均分比别的省要低一些。不过,压分对于大多数人影响不大,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地方批改的试卷,要求都是一样的。但如果你还在担心过不了国家线,那还是建议谨慎考虑北京上海等旱区的学校。推荐东三省,B区等地方的学校,公共课相比北上确实给分宽松点,过线容易些。
三、搞清楚学校初试复试分数占比情况,以及复试比例是多少。如果复试差额比3:1,你觉得这个学校还会好考吗?还有,复试分数占比大的学校存在更大的逆袭可能。基础差怕被人翻盘的话,还是报考初试占比高的学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