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长发,修身的黑色西装裙套上淡蓝色的西装外套,利落地倒上养生花茶,一边倒还一边说:“女人就是要懂得养生。”这位云南省最年轻的副市长袁晓瑭,呈现给记者的首先是女人,其次才是副市长……
我们的交谈从袁晓瑭递过来的名片开始,名片上隐隐约约一个大大的“爨”字,还有一条河流蜿蜒生姿。袁晓瑭说,曲靖是珠江的源头,是爨文化的发源地,风光迷人。话里透出一股热辣辣的劲,燃烧的满是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和自豪。
2012年,云南省举行优秀年轻干部竞争选拔,袁晓瑭一路过关斩将,笔试、面试都名列全省第一名。顺利通过公选后,从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副县长,一跃晋升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市副市长,那一年,她才35岁。
将学习当作习惯来坚持
从小学到研究生,袁晓瑭都是班长,一路走来,学习、管理和自律贯穿她的人生。袁晓瑭注重“自我品牌管理”,“这是一种生存的观念和态度,是一种对自己不断调整的清晰定位。可让女人梳理出一个随着岁月不断增值的人生。”
从残联工作人员到副县长,再到副市长;从主抓文教卫到分管招商工作,一次次跨越都极具挑战性。在别人看来,不可逾越的坎,却总能看到袁晓瑭以“矫健的身姿”迅速适应到新的岗位上。刚开始做招商工作时,她几乎每天都熬夜恶补现代公共管理、招商引资、商贸流通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
“知识管理一定是自我品牌管理的头条。”她捋了捋美丽的长发说。就任副市长后,她认定教育先行,因此极力促成了在曲靖市建成西南最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最近,她的床头书是余秋雨的《寻觅中华》。最吸引她的是余秋雨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不同的角度。读书就是这样,好像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作为一名政府领导,眼光和智慧一定要与时代同行,更需要独特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与时俱进地用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素养是女领导的必修课。”
激情是生命的燃料
袁晓瑭笑称自己每一天“不是在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最紧张时,十天跑七个城市。
为能招到更好的项目落户曲靖,她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及时调研,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一次招商会上,她听到对方在议论她:“这个市长的眼睛很贼。”其实是佩服她的高度灵敏。招商如同“谈恋爱”,要华丽丽地开屏展现你的好。
袁晓瑭用“创、诚、和”三个字来大展女性亲和魅力,“创”就是“创新”,“诚”就是“诚信”,“和”就是“和谐”。她说:“男人喜欢用理性面对社会,女人则用情感理解社会。女性领导身上那种柔性的力量,让很多问题可以以更加平和、更加美好的方式去解决。”
充满激情,喜欢担当、喜欢“冲上去”就是袁晓瑭的行事风格。担任镇沅县副县长期间,她曾充满激情地“夸下海口”,要把全普洱市最脏、乱、差的镇沅县变成国家级卫生县城。之后,便是一个个日日夜夜的实干苦干,亲自上阵清理垃圾粪便,回到家里身上还一身恶臭。有一次在拆除违章建筑时,遭遇了群众的强力抗拆,她就一遍遍地给上访的民众代表做工作,告诉他们,这些违章私自搭建的民工棚,大量垃圾、排泄物会形成巨大的卫生隐患和安全隐患,不仅影响市容,还关系到他们的安全。不久,那个地方果真发生了洪水,搬迁的住户们纷纷感谢袁晓瑭让他们避过了一劫,而同事们也调侃:“这个袁晓瑭还真有些傻福气。”最终,镇沅县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的边疆民族贫困自治县。
袁晓瑭说自己的职业习惯是以终为始,注重计划和高效。每天、每个任务、每个项目开始之前,都会对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构思,然后再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它。她上任一年后,一份份签约大单纷纷落地曲靖,招商引资工作荣获全省一等奖,并且帮助带动了三万八千多名妇女就业。商务、老龄、残联工作也获全省一等奖,供销工作荣获特等奖,为曲靖的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说激情好比生命的燃料,让她有能量可以随时投入下一场战斗。
爱心是一种财富
当向袁晓瑭讨要成功的秘笈时,她说:“我在残联工作十年的积累很重要,让我学会了人生需要感恩,真诚和感恩一定是成功的关键。”
从事了多年的白内障复明工程,枯燥机械,却毫无怨言,乐此不疲,常常为了要到企业的赞助来扶残扶贫,她是跑断了腿,说破了嘴。“边疆卫生条件不太好,卫生习惯差、紫外线强、海拔高的地方特别容易患白内障,所以当地百姓得白内障的人很多。每当有人复明,他们就围着大夫们弹起三弦,唱起山歌跳起舞。这时候我就会非常高兴,因为脱残一个人,脱贫一家人。”而这给她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次契机,一位老领导力荐她成为副县长的候选人。理由是这个女孩在残联工作十年了,这么艰苦的工作都这么有激情,如果给她换个更好的平台,应该会做得更好。
袁晓瑭的善良和乐于助人,跟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她出生于宁洱县磨黑镇,父母都是小学老师,祖父是马锅头,即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老板,是镇上的望族。那个家给了她很多的美好积淀,她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带着他们布施,言传身教。后来,奶奶还把家里的大老宅子捐给了政府。
在镇沅县工作时,县里每周都会安排县领导接访。很多上访群众就喜欢指名要袁晓瑭接访。有人说,即使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经过那位女县长一番合情合理的疏导,出来的时候,虽然事情一时无法解决,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袁晓瑭在基层一呆就是五年,与村民零距离接触,每每为百姓做一件好事和一件实事,就快乐无比。她资助了16名山区贫困儿童,十年来如一日。她认为,善行是一个人对生活的另一种表达,“爱心是一种财富”。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来自普洱茶故乡的袁晓瑭自然深谙茶道,她缓缓端起茶杯,指着杯里的茶叶说,“茶道是求和求真,你看,通过冲泡,就把茶叶里的精华泡了出来,就能品尝到茶叶里最本真的东西。做人也如此,要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
工作之余的袁晓瑭喜欢弹古筝,已达古筝十级,她带出很多学古筝的学生,其中,有些已经达到了十级水平。她还资助一些贫困的学生学琴促其就业。她经常给她的学生们讲,“庄子曰: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弹古筝不是一门技艺,而是一种修为。通过弹筝,可以让心性宁静,而宁静是一种生产力,可以积累到智慧和正能量,感受人生,释放压力。”
喜欢弹筝的副市长自然有不同凡响的魅力,她常在工作会议上讲,工作一要在调上,二要靠谱,三要有节奏!大家就都笑了,话语轻松又一语道地,而这是她弹筝得来的智慧。
宁静致远,这让袁晓瑭保持了绝佳的女人姿态。在她的身上,女人的魅力如茶香沁人,“新时代的女官员,就不应该抹杀性别。一个成功的女领导往往要经受双重标准的检验。工作上,用的是男性标准;生活中,一定要用女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