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

2020年7月7日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劳动教育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劳动教育性质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倡导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二)劳动教育基本理念

1.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

3.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二、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总体目标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主要内容

(三)学段要求

1.小学

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指导学生:(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3)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指导学生:(1)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2)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3)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2.初中

3.普通高中

4.职业院校

5.普通高等学校

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使学生:(1)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2)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3)强化服务性劳动,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4)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三、劳动教育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

(一)劳动教育途径

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1.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2.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3.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兼顾校内外,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要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二)劳动教育关键环节

各地和学校要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

3.项目实践。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

5.榜样激励。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不仅要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要有身边劳动表现优异的普通劳动者和同学。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明确要求学生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向榜样看齐。

(三)劳动教育评价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1.平时表现评价

2.学段综合评价

学段结束时,要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结合综合素质档案分析,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对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建立诚信机制,实行写实记录抽查制度,对弄虚作假者在评优评先方面一票否决,性质严重的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在高中和大学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高中学校和高等学校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推动将学段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3.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

将学生劳动素养监测纳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可委托有关专业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的监测。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引导、反馈改进等功能。

四、学校劳动教育的规划与实施

(一)整体规划劳动教育

学校在劳动教育规划时要注意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关系

2.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

在开足专门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实践环节中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重叠部分,可整合实施。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中学生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可以通过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完成,日常生活劳动可以通过学生管理落实。

3.劳动的传统形态与新形态的关系

将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始终。在安排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项目时,中小学要以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的劳动为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顾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劳动。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选择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项目,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二)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1.实施机构和人员

2.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

学校要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

3.建立协同实施机制

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建立学校负责规划设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要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五、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劳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机构和人员承担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职责任务,切实加强条件保障、专业支持和督导评估,整体提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条件建设

1.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特别是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设施设备,为普通中小学和普通高等学校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可安排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推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学习、生活有关场所,逐步建好配齐劳动技术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明确劳动课教师管理要求,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推动中小学、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创造条件。

3.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各地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二)加强专业研究和指导

1.加强劳动教育研究与指导

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鼓励高等学校依托有关专业机构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

2.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

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体现“一纲多本”,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求,负责组织审查。职业院校可组织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读本,由编写院校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审查。鼓励学校、学术团体、专业机构等收集整理反映劳动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影视资料,组织研发展示劳动过程、劳动安全要求的数字资源,梳理遴选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

(三)督导评估与激励

1.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查

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学生劳动实践组织的有序性,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保障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督查和指导。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开,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

2.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激励机制

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励中,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纳入评奖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依托有关专业组织、教科研机构等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积极协调新闻媒体传播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思想,大力宣传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个人。

THE END
1.100份微课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作品汇总!24小时内领取!小吴近期整理了一份资源 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 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汇总 合计精品100个 想要的老师直接拉到文章结尾 添加小吴老师获取 资源预览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语文—《雨巷》中的意象分析 英语—《动物奇遇记》 生物—《入侵者-新型冠状病毒》 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Q3NTk2MA==&mid=2651148917&idx=1&sn=edd457789df28d2812935249f3df222d&chksm=8b51be62bc2637746560c2a412c1823a535daad43c419dcf7b0d8bf2bb895ed0c60eba8f7495&scene=27
2.学习不打烊,云端共成长——莲华学园九年级第二波寒假微课指导来啦隔空不隔爱,学习有延续。 为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均衡发展,莲华学园莲煋级部的老师们依托互联网平台,倾力打造了第二波寒假微课,为学生精心推送了专项的学法指导、能力拓展和素养提升课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坚持高效自主学习! https://www.meipian.cn/510q2j2l
3.深圳市网络课堂初中其他科目同步课堂微课优秀课例视频专辑深圳市网络课堂初中其他科目同步课堂微课优秀课例视频专辑,发行年份2015,2015深圳市网络课堂初中其他科目同步课堂微课优秀课例https://m.yanxiuwang.cn/Albums/info/order/level/albums_id/1152.html
4.为初中生精选的优质在线课程推荐清单!一来自牛哥碎念为初中生精选的优质在线课程推荐清单!一、哔哩哔哩平台:量身定制的在线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领先!? 英语科目1. 李咏梅老师的英语课程深入挖掘教材精华,内容全面详尽。2. 盖老师的课程涵盖中考必考题型,利用思维导图解析语法规则。3. “英语的平行世界”提供听、说、读、写、译全方位训练。https://weibo.com/2606812875/Ozwe0c7yb
5.2022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10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 一、实践回顾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素质。 l.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各年级级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即把研究性学习与科研课题有机结https://www.yuwenmi.com/fanwen/baogao/390791.html
6.个人教学方案2、课程教学方案二:教师使用班级微信群、QQ群等开展互动教学,疑难解答。各任课教师按照班级课表,及时发布学习计划和资源,微课、作业、课件等,指导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在微信群、QQ群等在线平台通过“语音+图片+文字+小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直播,开展实时讨论、作品点评、小视频分享等活动。 https://mip.oh100.com/a/202301/5888012.html
7.《读写》杂志2018年3月作品选登4.优秀艺术类作品 5.优秀文社展评 6.在线微作文大赛(200字左右) 7.故事接龙 8.同步优文 9.《读写》杂志读后感和朗读者视频 10.编读往来 二 来稿须知 1.来稿对象不限,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可以参与投稿 2.稿件必须真实,须为原创 3.来稿须备注《读写》杂志2018年5月投稿,并注明姓名、学校、年级、联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06/17/13374762_734794905.shtml
8.深圳教育大事记同心筑梦向未来,盘点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的林睿老师参赛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展示、时政述评共计四项作品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根据专家评审、综合评判,均入选“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该项展示交流活动由教育部主办,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初中组每省份仅能推荐2人参选。 https://www.sztv.com.cn/ysz/yszlm/mt/jyzx/79069330.shtml
9.名师点津初中语文学习方法点拨与指导8年级第1讲小说类课文阅读名师点津初中语文学习方法点拨与指导 8年级 第1讲 小说类课文阅读指导 4.练习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 举报 格灵教育 关注535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2230 JD-柒秒. 小迷糊~ 点击观看 直播4738 芭比bb 来接我放学呀 https://www.56.com/u38/v_MTQzODY0MTg3.html
10.系统已关停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24年9月15日零时起正式关停,更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应用请您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https://basic.smartedu.cn)访问使用。 如您在此期间遇到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支撑团队:4001910910。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https://www.eduyun.cn/
11.停课不停学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海口山高中学初中部的老师们于2月3号开始集体线上备课。学校积极探索、提前部署“线上开课”计划,组织学校老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前备课、备作业,以期达到“停课不停学、线下转线上,疫情蔓延,不能耽误学习!”的目的。 山高中学的老师们坐在电脑前,视线所及的是自己的讲义而非学生。因为无法通过眼神和表情等http://s.enaea.edu.cn/h/fy/zxjx/hn/2020-02-27/1983.html
12.9月起设立劳动课中小学生要学煮饭修家电上海中高考延期至7月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种菜修家电等。5月7日,上海市公布,秋季高考统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举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延期至6月18日至19日举行;中考延期至7月11日至12日举行。本周,北京小学初中入学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2-05-07/detail-imcwiwst6087802.d.html
13.初中音乐《回声》教学设计2.复听作品 教师提问:歌曲特点是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作品无伴奏,多声部,感觉声音渐渐的向远方飞去,消失在远方。 (三)探究学习 1.结合作品讲解音乐家拉索的生平,并提问:这首歌曲对拉索的意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当我们听合唱音乐会的时候,有时会听到一首名叫《回声》的无伴奏http://www.zgjsks.com/html/2020/jncs_0714/467308.html
14.进修要闻2.能够满足学生课内学会、课外迁移运用以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基于未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常态化的趋势,具有研发的必要性 二、小学语文学科线上专题课程资源的类型 1.复习巩固:实现各内容领域全覆盖 2.拓展阅读:聚焦经典作品,文体丰富多样 3.探究学习:活动中“学”,跨界学习 https://www.hdjx.org.cn/plus/view.php?aid=9277
15.速览射洪教体一周要闻速览(5.6—5.11)—四川站—中国教育在线5月7日,射洪中学初中部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争做有为青年”黑板报创办评比活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让青少年在感恩先烈、学习英雄中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良作风。 洋溪学校:举行首届校园艺术节 4月30日,洋溪学校举行“童心共乐 扬青春风采”校园艺术节,精彩绝https://www.eol.cn/sichuan/scjc/202405/t20240514_2609340.shtml
16.柘植义春的百科资料他意识到自己天生是短篇小说家,所以这两部作品都是短篇集。他还创作了侦探作品《七个坟墓》(1957年8月)、《夜莺鸣》(1959年5月)、《鬼烟囱》(1958年11月)、《某一夜》(1958年12月)(改编自《小偷与少年》(1957年9月))等,这些作品都是完成度很高的故事,同时也点缀着幽默,这些作品与《ガロ》时代的旅行作品https://www.douban.com/note/859947344/
17.语文论文范文(精选8篇)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单纯地停留在对于中国文学的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外国文学作品应到受到学生的重点关注。本文旨在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的译文美学,以培根的Of Studies(王佐良译文:《论学习》)为例。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翻译研究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00409200143_405698.html
18.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小学教师教研活动记录实用10月22——25日安排安排初中部侯晓云、胡伟两位教师到郑州听了河南省语文优质课,10月30——31日历史老师李海英到郑州学习了有关历史中考的信息,11月小学部在林州听了安阳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初中部到安阳市听了安阳市语文优质课,11月21——22日初中部班主任郝梅青老师到濮阳市淇滨中学学习“分层递进走班制”教学https://www.puchedu.cn/ziyuan/4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