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何维副委员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在战略实施和政策措施层面,党的二十大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总体战略部署。2020年,在抗击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斗争中,作出了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明确部署。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和改革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提升疾控六大核心能力。这些都为高质量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体系建设层面,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调的疾控体系。在科技发展层面,世界生命科学及医学发展突飞猛进,组织化、智能化的研究模式引领生命科学和医学不断产生前沿带动作用,为人类健康福祉带来新的曙光,也有力助推了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何维代表农工党提出了对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三点建议: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以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提升系统的社会治理张力和预防与治疗的专业合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和社会动员与组织模式,形成全社会参与健康治理的大格局,增强疾病预防控制的现代化能力。二是公共卫生改革与发展要紧密服务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并举例阐述了公共卫生领域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三是要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持续优化防治策略,推动健全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并强化实施,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真正转变。
开幕式上,中华预防医学会李斌会长、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副主席RamanBedi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方勇副院长共同签署了世界公共卫生联盟OneHealth工作委员会谅解备忘录。未来,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将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共建共管OneHealth工作委员会,推动OneHealth联合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与推广。
在学术报告环节,9位领导和嘉宾围绕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公共卫生现代化、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等主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中华预防医学会杨维中副会长、冯子健副会长兼秘书长和梁晓峰副会长先后主持了学术报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刘金峰副主任作了题为《实施健康优先战略,深化预防为主的连续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报告,全面回顾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阐释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强调要在卫生健康治理中进一步突出预防为主,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中落实预防为主,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体现预防为主,在连续性服务模式构建中强化预防为主;同时要大力培养"医防管"复合型人才,支撑预防为主。
中华预防医学会李斌会长作了题为《公共卫生现代化》的报告,全面阐述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公共卫生的基本属性,论述了公共卫生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分析了公共卫生现代化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王建军副主任作了题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宏观思考》的报告,分析阐释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落实战略的思路和举措建议。
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候任主席RamanBedi作了题为《全球公共卫生当前挑战——如何塑造全球公共卫生应对策略》的报告,阐述了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的使命、目标和机制,并对新成立的OneHealth工作委员会提出了宝贵建议。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任明辉教授作了题为《大变局下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变革:困境与展望》的报告,指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孕育着变革的机遇。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变革需要治理主体发力协调且问责、法规规范健全落地、经费充沛高效、创新理念和机制,方能构建整体协同和有效运作的治理闭环,以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