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成果巡礼部门动态

北京筑牢首都文化安全防线彰显“扫黄打非”队伍担当

北京市“扫黄打非”战线将服务保障重大会议活动作为政治任务和特殊使命,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强化“首都稳则全国稳”的责任担当,时刻绷紧安全弦、拧紧安全阀、织牢安全网、系牢安全绳。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以首都站位和首善标准打好“扫黄打非”主动仗,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出版传播活动,为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会议活动顺利举办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文化环境,彰显了“扫黄打非”队伍的责任担当。

做好“扫黄打非”一突出和三加强

突出重中之重。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始终把严厉打击查处非法违禁出版物及信息作为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巩固强化联防协作机制,在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建立每日会商制度,加强信息搜集研判,及时掌握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新情况新动向。同时狠抓案件查办,截至目前累计查办涉“黄”涉“非”案件1327起,其中,查办了全国首例侵犯冬奥吉祥物形象著作权案。查办的某漫画APP传播淫秽色情内容案,被称为吊销网络企业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第一案。

加强网络治理。坚持预防于治、以管促建,与29家建立网络“扫黄打非”工作站的属地互联网企业加强沟通联系,综合运用政策宣讲、约谈警示、监管查处等手段,进行动态化调度、针对性监管、必要性惩处,截至目前累计拦截清理各类网络有害信息2.2亿余条。此外,持续深化社交媒体、直播短视频、搜索引擎、电商售书、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专项整治成果,构建24小时防范体系,完善追踪溯源体系,严防出现涉“黄”涉“非”“爆点”舆情。

加强市场监管。成立专项检查组,部署全方位拉网式巡查,累计开展文化市场检查1.9万余家次,立案202起。对易出问题的大型图书批发市场、人流量大的旅游景点、集贸市场、宗教活动场所等加强巡查。今年9月初,文化执法部门联合公安和属地部门,对某大型图书批发市场及周边点位联合打击整治,捣毁取缔“黑仓库”9处,依法扣押侵权盗版图书440种37054册,行政刑事衔接移交案件18起,处置涉侵犯著作权犯罪嫌疑人24名。

加强联防联控。依托“护城河工程”,与成员省份建立省际联动打击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京津冀三地联防联控,开展集中清查整治,守牢出版物入境入京关口、流通渠道等重点阵地,筑牢首都文化安全护城河。近年来,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会同文化执法部门开展京津冀出版领域联合执法检查行动,联合执法组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和印刷复制企业3000余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3万余册,并成功破获一起涉京津冀三地发行非法出版物的重大案件。今年还开展了京津冀联合打击黑广播“净空2022·百日行动”,打掉4个涉药品虚假宣传的黑广播,推进完成17个“黑广播智能识别系统”点位建设,持续净化了频率空间。

不断完善首都“大护苗”工作格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年多来,北京市抓整治、强保护、聚资源、塑品牌,以“护苗”促“育苗”,不断完善“大护苗”工作格局。

北京市“扫黄打非”战线以“护苗+”为牵引,聚焦“价值引领”“共融共建”和“精准保护”,利用首都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少年先锋岗”“青少年中轴线文化实践”等活动,以适合青少年群体特点的思想教育、宣讲展示、社会实践等,培育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年9月开学季,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精心筹办了“护苗有我·守护未来”集中宣传活动,以主题展览、公益宣传片、主旨演讲、“护苗”项目发布等方式立体展示首都“护苗”工作成果,发出“护苗”公益倡议,呼吁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筑强“六大保护”体系,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天津以“护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举措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2年,天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会同共青团、文化执法部门等成员单位,结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的要求,以开展“护苗”行动为办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今年年初,天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制作发布了天津市2022年“护苗”行动和“绿书签行动”公益动漫形象——“新风卫士”,以“新风卫士”为主角,制作播出了“绿书签行动”公益宣传片、“护苗开学季书香伴成长”公益视频等,并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公交、地铁等移动平台上反复播出,进一步扩大“绿书签行动”宣传声势。

做好普法宣传强化警示震慑

在开展“护苗”行动中,今年天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

结合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在《天津日报》等主要媒体上公开曝光了8起2021年天津市打击侵权盗版重大案件,集中展示天津市“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成果,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特别是在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以武清区查处的“9·06”非法少儿出版物案为素材,制作播出了“以案说法”专题片《严打非法少儿出版物——9·06摧毁非法图书产业链纪实》。

抓好阵地建设开展系列宣教活动

天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切实用好“护苗”工作站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优质的课后服务基础上,还以“你好·天津”短视频大赛为平台,组织各区以短视频的方式展现“护苗”工作站活动情况,以此进一步扩大“护苗”品牌社会影响力。同时将“绿书签行动”融入全民阅读活动中,相继开展“绿书签·伴成长”专题阅读活动和“绿书签”优惠购书等活动,进一步弘扬“护苗”理念,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江苏强化系统思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今年以来,江苏省“扫黄打非”工作紧紧围绕为民宗旨,始终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持续加大监管治理、执法办案力度,全力为人民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基层阵地有效拓展宣传发动不断深化

江苏省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将“护苗”工作站建设作为拓展阵地、延伸服务的重要抓手,融入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平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大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已建成“护苗”工作站4043个、成立“护苗”联盟279个。

南京、扬州、盐城、南通等地在全市中小学校建立“护苗”工作站,推动“扫黄打非”工作阵地更加靠前部署、更加贴近需求。泰州市在“护苗”联盟框架下,打造“护苗·七彩课堂”,形成矩阵效应。连云港市成立乡村网络“护苗”工作站,组织志愿者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活动,促进基层“扫黄打非”阵地功能多元化、多样化。

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着力统筹建立“护苗”宣讲员队伍,加强资源整合,实施动态管理,推动广泛、持续开展“护苗”宣讲活动,制作“绿书签行动”“文明上网、从我做起”云端公开课,通过江苏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大力推广,深受广大师生、家长欢迎,上线一周点击量就达到12.5万次。各地开展倡议签名、法律宣讲、图书推荐、文艺表演、名家讲座、征文比赛,举办“绿书签”活动5237场次,发放宣传资料、文创产品103万余份,播放“护苗”公益宣传片15.17万次。今年以来,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印制宣传海报61万余张、“绿书签”132.7万份,发动2.2万个“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进行张贴、发放。

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监管治理成效明显

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着眼于全省“扫黄打非”队伍素质建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既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又统一标准、一贯到底。在适时开展专题培训、以案施训、个别答疑的基础上,已连续2年举办全省“扫黄打非”业务知识网上学习培训,精心安排“四史”、党规党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扫黄打非”应知应会知识等内容,组织省、市、县三级“扫黄打非”工作机构和2.2万个乡、村两级基层站点工作人员全员参与网上学习培训,累计10.8万人次通过在线学习培训、测试答题,进一步强化了“扫黄打非”队伍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履职能力和业务素养。

针对网上网下涉“黄”涉“非”突出问题,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坚持常抓常治、严查严管,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实施出版物市场检查和网络空间清理,扎实推进“新风2022”集中行动和系列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出版传播活动。今年以来,各地各级组织巡查检查店档摊点2.3万余家次,查缴非法出版物22万余册,处置网络有害信息34万余条,关闭网站1700多个,查办18起“护苗”、25起“净网”大要案,35起案件被列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

广东运用多媒体平台构建“护苗”宣传网

对照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要求,广东省深入推进“护苗2022”“绿书签行动”以及专项整治工作,着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和规范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取得了扎实成效。

切实发挥组织、指导、协调作用,主动与公安、文化、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以专案打击为抓手,不断强化震慑效能。查处广东“1·02”猥亵儿童、传播淫秽物品案,查获淫秽视频7.18万部、淫秽图片1.59万张。查处东莞吴某等人涉嫌侵犯著作权案,查获涉案人员11名,查扣侵权盗版出版物200余万册、扫描设备2套、电脑4台、移动硬盘4个。查处佛山杨某等人制售“耽美”题材有害出版物案,查获《一半暧昧》等一批有害图书以及5.7万余张销售单据,打掉2个印刷“黑窝点”,查扣速印机、覆膜机等印刷加工设备11台,刑拘杨某等3人。

山西调动优势资源形成“扫黄打非”合力

山西省晋城市坚持“能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紧盯实际,创新机制,制定了“6833”工作方案,实施了“一专三融五结合”工作方法,大力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站点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持续强化“扫黄打非”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达到100%,建成乡镇联络站全国示范点4个,建成行政村信息点省级示范点13个,市县乡村四级网格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为捍卫全市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蒙山景区,以处理“扫黄打非”线索、问题为目标,建立并优化了“五站”(景区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服务站、导游驿站、“扫黄打非”工作站)联动、“四点”(一票一街一亭一林)支撑、“三级”(景区部署-部门负责-员工落实)管理、“两支”(“一老一小”志愿者)力量、“一批”(一批示范户)引领的“54321”治理模式。发挥“两代表一劳模”和党员先锋模范辐射带动作用,开展专题宣讲20余次;依托86名志愿者和22名“护苗”网格员不定期开展“护苗2022”活动10余次、“护苗”研学4次、志愿服务60余次。

晋中市公安局太谷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为工作主线,以“五大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公安“作战”打击主力军作用,亮利剑、出重拳、强震慑,全力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向纵深发展,有效形成“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管理合力、强劲威慑。基层民警坚持网上巡查24小时不间断,入户走访调查不停歇,防范非法出版物传播扩散。在开展“护苗”行动中,完善学校智慧安防,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整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违法犯罪。文化市场执法部门依法对各种涉“黄”涉“非”活动展开凌厉进攻;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强化新媒体“微”宣传,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支持参与,有效震慑“黄”“非”违法犯罪。

广西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有力度有温度

2022年,广西积极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面加强基层站点建设,统筹资源、创新载体,推进“扫黄打非”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宣传以人为本温暖人心。撷取广西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元素,结合春节、三月三、重阳等传统节日,运用山歌、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及文化下乡、全民阅读、电影放映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扫黄打非”宣传。以“暖心护苗”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校园,通过派发“绿书签”、讲好“开学第一课”、推荐优秀读物、开展绘画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绿色阅读、文明上网。以“暖心服务”增强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结合志愿服务、文化惠民工程,将“扫黄打非”宣传融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活动,举办线上答题抽红包、阅读打卡领书券等活动,向全区各界征集“扫黄打非”情景剧微视频作品并在广西主要新闻媒体平台宣传展示,让群众讲述身边的“扫黄打非”故事,从10月下旬展播至今,播放量已超过10万。

安徽“四位一体”“护苗”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安徽省“扫黄打非”部门注重抓好“护苗”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实施“文化护苗、市场护苗、网络护苗、法治护苗”“四位一体”工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实施“文化护苗”工程,全面打造“护苗”品牌。安徽各地深入开展“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保护知识产权、青春期教育、网络安全素养等主题宣传。依托各市青少年实践基地、校园警务室(站)、心理咨询室、“扫黄打非”联络点,以及较多涉及青少年用户的互联网文化企业和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打造“护苗”工作站。摸索出台“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管理办法,推动进基层“护苗”工作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示范点在学校周边均衡发展。目前,全省共建立“护苗”工作站2500余个。

河南丰富多彩活动让宣传更有趣有效

周口市坚持“抓苗头、抓线索、抓案件、抓基层”的工作思路,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非法出版传播活动,切实保障了全市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全市累计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3万余册,处置淫秽色情等网络有害信息2.3万余条,查办各类“扫黄打非”案件31起,相继查处、审结4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督办的重点案件。

海南强基固本行稳致远

海南省坚持群防群治、疏堵并治,抓源头、强基础,凝聚“扫黄打非”强大合力,着力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营造天朗气清、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润物细无声”

“有了网络很方便,不会的东西可以上网查,但网络暴力游戏、低俗小说也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文昌中学老师钟超在网络直播课上与家长交流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方法。

海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张栢宁认为,青少年保护工作要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使青少年不想碰、不去碰“黄”“非”。

海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制作公益宣传片,在全省各大超市、影院、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持续展播。海南省委网信办综合运用图文、H5、音视频发布“扫黄打非”成效宣传信息1000多条。各级“扫黄打非”部门开展“绿书签行动”暨护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2100多名法治副校长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扫黄打非”宣讲,以案释法,循循善诱,教育未成年人主动对校园欺凌行为和非法出版物说“不”。

海口市开展“小小执法官”活动,学生们与执法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周边的出版物经营单位,通过“扫黄打非”APP搜查图书是否为正版。定安县“扫黄打非”小记者定期开展“扫黄打非”随机采访活动,增强学生们对“扫黄打非”的了解。

打赢防御战“为有源头活水来”

海南省坚持从事前抓起、从源头抓起,将源头管控与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力争将涉“黄”涉“非”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海南省网信部门坚持对传播性暗示、软色情、欺凌暴力等网络信息、网络应用进行重点监测。执法部门不定期对全省宾馆、咖啡厅、网吧等公共场所上门摸排,对学校周边书刊店、摊点、文具店、打字复印店等点位清理整治,坚决遏制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传播。

海南省通信管理部门严格落实IP地址报备、网络实名管理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核准审核等要求,及时清理空壳类备案数据,建立定期核查机制,全面提升备案主体与域名注册信息一致率。

全省构建横向协同省直有关部门,纵向联动各市(县)网信部门,全域融合志愿者、网格员、媒体记者等的网络举报一体化机制,多渠道主动受理和指导平台处置网民举报。坚持通报曝光机制,以案促改,倒逼各平台自查自纠、加强管理。

海南省海关、公安、邮政、交通等部门严格核查出版物发货、承运等手续,对仓储、物流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旅客携带、货运夹带、邮件寄递进境出版物的检查,特别是加大对重点地区的旅客检查验视力度,对境外违禁出版物堵源截流。

紧紧牵住基层这个“牛鼻子”

“‘扫黄打非’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我们坚持将‘扫黄打非’力量不断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海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副主任王保瑜说。

海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举办“扫黄打非”综合业务培训,制定规范党员、干部出版传播行为有关规定,编印“扫黄打非”工作手册,组建“扫黄打非”信息员、志愿者和监督员队伍,积极为基层高效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提供保障。

全省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站点作用,结合开展志愿服务,利用帮扶群众、疫情排查等走村入户、进店访企时机,让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充分知晓、认可。

海口、文昌、万宁等市县与辖区内经营主体签署《出版物寄递、印刷、零售企业“扫黄打非”承诺书》,加大对辖区内出版物经营情况的监管力度。

江西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市场监管

“‘绿书签’,好书香,‘护苗’大旗迎风扬……”2022年,江西省“护苗·绿书签行动”主题曲《绿书签之歌》一经发布,迅速在江西各地中小学校园推广传唱。从2015年开始,江西省已连续7年开展“护苗·绿书签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健康的阅读环境。

近年来,以“绿书签行动”为重要载体,江西省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市场监管,积极构建集政府、社会、学校、企业为一体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打响了“护苗”品牌。

多方联动,凝聚“护苗”合力

江西省委宣传部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联合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省文明办、省网信办、省教育厅、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团省委等部门制定打防并举的年度“护苗·绿书签行动”方案,积极推动校园“护苗”工作站建设,创新开展“春蕾”法治进校园等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江西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和检察院共同开展“护苗·春蕾”法治进校园和“绿书签·伴成长”“六个一”特别宣传活动。江西省组织各地检察官走进2600所中小学校进行宣讲,覆盖师生家长40万余人;集中销毁非法出版物14万余册,查处涉未成年人网络直播表演、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违规盗印教辅教材等案件30余起。

创新方法,凸显“护苗”特色

今年3月,“湘鄂赣三省‘绿书签’公益设计大赛”活动启动。活动以“绿色阅读放飞梦想”为主题,通过三省中小学生亲自设计、手绘书签方式,深化“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打击侵权盗版、保护创新创造”等思想理念。4月底,江西共收集中小学生作品2276份,有100幅作品获江西赛区优秀奖,有60幅作品入选决赛,拿到9个奖项。

今年4月,为深入推动“护苗2022·绿书签行动”,江西省组织各地开展“护苗·绿书签”快闪活动和“全民阅读灯光秀”活动。各地依托首届全民阅读大会重点推广曲目、江西“护苗”主题曲《绿书签之歌》创作快闪视频154个,在“学习强国”“护苗·绿书签”专题上线;会同省教育厅在江西省教育电视台共同开展《绿书签之歌》视频展播评选活动,有31个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1个地市在主城区地标性建筑、公共场所户外大屏展示“灯光秀”,广泛推送“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等“绿书签”理念,激发未成年人读书热情。

各地联动,营造“护苗”氛围

江西省各地结合当地特色,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景德镇市珠山区陶阳学校师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创作了数百件精美的“护苗”陶瓷作品;新余市聚焦“护苗·红色基因课”,邀请“听老兵爷爷讲党史故事”宣讲团走进全省11个设区市的13所中小学校。在萍乡,“非遗‘护苗’进校园”宣传活动请来了萍乡春锣传承人雍开全。赣州、吉安、抚州等地检察机关发布“护苗·网络安全系列课堂”“空中小课堂”“阳光法治讲堂”等法治教育课程。

福建依托八闽大地文化资源多维度宣传“扫黄打非”

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靖城古称“兰陵”,拥有文昌塔、道源亭、清水岩等17处文保单位及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近年来,靖城镇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轴,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以靖城镇文化站、兰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清水岩党建公园、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纪念馆等为载体,创新“扫黄打非+”新模式,多维度有序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

今年10月,漳州台商投资区首个校园“扫黄打非·护苗”工作站示范点揭牌仪式在角美中心小学锦宅校区举行。工作站内,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精致的创意手工、颇具古意的篆刻等学生作品摆放其中,孩子们围绕支持正版、拒绝盗版,抵制淫秽暴力有害出版物,抵制沉迷网络游戏、文明上网等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了一幅幅各具特色、富有意义的“扫黄打非”绘画作品,共同营造绿色清朗的文化环境。

霞浦县“扫黄打非”部门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突出任务,集中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共检查校园周边出版物经营单位、打字复印店等各类场所88家次,开展“剧本杀”专项检查10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个。

宁德市牙城镇将“扫黄打非”作为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工作,将“扫黄打非”融入旅游工作,面向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打造旅游景区宣传阵地,合力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

湖北激浊扬清树新风夯基垒台护幼苗

今年以来,湖北省坚持专项治理和宣传教育两手抓,网上治理和网下打击同步发力,护航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坚持问题导向规范市场秩序

抓“耽美”类出版物专项清查。紧盯校内图书室、校园周边书店以及公共文化领域,开展实体书店执法检查和网上书店专项巡查,发现疑似“耽美”类出版物及衍生品200余种,收缴400余件,下架处理3000余件。

抓中小学校园书店规范管理。结合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及时下架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62种;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书店专项清查,查处含有不良信息的动漫类、悬疑类、玄幻类等不适宜少年儿童阅读的图书2214种。

聚焦重点热点开展专项治理

紧盯重点领域,强化网络监测。针对未成年人使用较多的网络平台,加大对动漫、网剧、网络节目等网络产品中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的专项网络监测力度,清理网上各类有害信息15万条,关闭网站720个,关闭违法违规账号1125个,查办涉未成年人案件206起。

紧盯重点企业,强化示范引领。会同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在互联网企业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的通知》,推进“扫黄打非·护苗”工作站建设。微派网络自研并上线“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未成年人识别系统”,提升内容审核精准性;卓讯互动等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公益性活动。

紧盯重点案件,强化精准打击。查办了一批涉未成年人重点案件,包括黄冈蕲春“4·07”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案、武汉梅某力传播涉未成年人淫秽物品案等。

扩大宣教声势强化辐射带动

跨区域“护苗”活动影响力更大。主动发起湘鄂赣三省跨区域“护苗”行动,成功主办湘鄂赣“护苗·绿书签”公益设计大赛,征集三省中小学生有效参赛作品1.6万幅,网络访问量累计25万余次。

广泛动员,社会覆盖面更广。整合各方力量张贴发放“护苗”专题宣传海报、“绿书签”宣传单等120余万份;开展名家讲堂、书画比赛、文艺汇演等“护苗”活动超1万场次;聚焦青少年网络安全开展宣传活动5500余场次;开展“绿书签·伴成长”专题阅读活动3500余场次;7地举办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销毁活动,销毁非法出版物18万余件。

云南实现“三精准”打造“护苗”联盟品牌

云南省认真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关于深化“护苗”专项行动的部署,突出主要任务,把握主题主线主责,着力抓实涉未成年人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护苗”联盟建设,将专项整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精准把握主责,取得网上网下文化环境治理新成效。以严厉查处涉及少年儿童的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为主责,打造清朗空间。各州市“扫黄打非”部门联合文化市场执法队伍,针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刊、音像制品、复印店等点位组织3轮专项检查,集中清理夹杂“黄暴毒”、宣扬邪教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少儿出版物,查缴非法少儿出版物4000余册、盗版教材教辅2万余册;联合网信、云南安全中心等部门,及时清理网络有害和不良信息1475万条,其中色情类633万条、招嫖类351万条。

浙江形成寄递渠道“扫黄打非”进基层省域特色样板

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借助邮政快递业点多面广、流动性强、与群众接触广泛等优势,按照“宣传先行、示范创建、全面铺开”的“三步走”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行业“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在严格落实寄递渠道安全制度基础上,坚决防止各类非法有害出版物通过寄递渠道传播,打造“会查验、会报告、能追溯、能截控”的行业队伍,努力构筑“扫黄打非”安全屏障,形成了寄递渠道“扫黄打非”省域特色样板。

近年来,浙江省邮政管理系统成立了省级、市级寄递行业“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市、县全覆盖的“扫黄打非”监管队伍,并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全省邮政快递业“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的通知》,持续开展“五个一”行动计划(组织一次专题培训、制发一批宣贯资料、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培养一批宣讲团员、创建一批示范站点)。与此同时,浙江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制作了17万份宣传手册,内容包括简单易懂的宣传口号、禁寄物品规定、“画像法”查堵口诀等,发放至全省一线邮政快递人员手中,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宣传力度。浙江省各地还采取多种形式,组建了含有行业监管人员、邮政特邀监督员、邮政快递企业人员等的行业“扫黄打非”宣讲队伍,定期开展宣讲团成员培训,督促宣传团成员根据属地及企业实际制定宣讲任务,重点将查堵要求传递至邮政快递一线人员。各地探索打造出一批“防客团”“跑跑团”“邮益联盟”“浔安小哥”等行业品牌。

浙江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印发《浙江省邮政快递业“扫黄打非”示范站点、示范标兵创建工作方案(试行)》,明确了全省邮政快递业“扫黄打非”示范站点具体的建设标准。今年以来,浙江省邮政快递企业已创建“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589个,市级行业示范站点225个,省级行业示范站点100个,择优评定20个省级行业示范标兵站点。

今年以来,浙江省将行之有效的创建示范站点模式推广至全省邮政快递行业,各地结合实际,将现有的邮政快递末端网点升级打造成寄递行业“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以“复制一批、提升一批、打造一批”,进一步推动了寄递企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积极参与”的有益的行业基层宣传阵地。

四川立足实际群策群力让“扫黄打非”工作无死角

四川省持续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建设,各市(区)立足实际、群策群力筑牢线上线下防护网。

成都市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向广大未成年人及家长宣传“绿书签”知识。首先,立足家庭教育,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如何帮助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肯定三步走、鼓励四步走的案例及运用》等家长沙龙专题讲座。其次,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开展儿童阅读活动。同时,组建志愿服务团队,让网络安全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深入群众。依托“护苗”工作站,每月开展“绿书签、伴成长”专题阅读交流。

广元市探索形成“全域阵地”“全面监管”“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护苗”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等站点。在各中小学校、农家书屋、实体书店等场所建立“护苗”工作站。在学校设立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园地,引导孩子们自觉养成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及信息的良好习惯。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广元市各部门联动对全市校园及周边文化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校园周边书店、复印店等文化经营场所开展监督检查800人次,收缴非法出版物112册。在此基础上,广泛组建“护苗”联盟,引导“护苗”全民参与。比如,组建“机关党员+企事业人员+社会自然人”等“1+N”志愿者队伍。

乐山市探索推进基层“扫黄打非”横向拓展、纵向融合,不断提高基层“扫黄打非”综合治理水平。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级融媒体中心,大力开展基层“扫黄打非”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如犍为县组建“犍孃孃”志愿服务队,既宣传“扫黄打非”、疫情防控等知识,又为群众做好代缴水电费、代办残疾证等服务,赢得群众高度认可。同时,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市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建立24小时线上巡查机制。

眉山市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市的80个镇(街道)“扫黄打非”办公室、845个村(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配备网格员1264名。每年开展“绿书签行动”、“家长学校”活动、“扫黄打非”坝坝会、知识讲座等各类活动800余场。眉山市还利用基层综治中心平台,“雪亮”“天网”工程技术优势,联合基层派出所力量实现“扫黄打非”巡查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将“扫黄打非”纳入村规民约,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吉林开展“千百一”活动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

今年以来,吉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深入开展“千百一”系列活动,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提质增效。

吉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一县(区)一典型——百强基层标兵站点创建活动”,在9个市(州)、长白山开发区和梅河口新区,打造了100个“扫黄打非”基层标兵站点。吉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交通、文旅、市场监管、海关、邮政、民航、铁路等9个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建立“扫黄打非”联络点、“护苗”工作站5000余个,基本实现全行业、全领域、全方位覆盖格局。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扫黄打非”各项工作结合融合的通知》,推进基层“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吉林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群团组织阵地等7个平台,指导基层站点发挥“扫黄打非”监督员、信息员、网格员、联络员、志愿者作用,举报涉“黄”涉“非”线索300余条,协助执法检查200余次。

甘肃固本培元守正道激浊扬清送新风

近年来,甘肃省“扫黄打非”战线充分发动各方面力量,主动健全制度机制,营造了健康积极、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

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一方面需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培育未成年人鉴别意识、法治意识。为此,甘肃省常态化推进“陇原护苗·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护苗+”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护苗”工作站3115个,成立“护苗”联盟156个,发展志愿者24万余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万余场次。

今年4月26日,“陇原护苗·绿书签行动”全省20多个市县分会场联动,10万余名师生同步观看。各项富有特色的活动在千里陇原大地次第展开。如金昌市群众自创编排《万众“护苗”“绿书签”》、天水市张川镇中学师生共同创作《“护苗”有我》等说唱快板。陇南市邀请非遗传承人带领中小学生创作系列“扫黄打非·护苗”剪纸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融入“护苗”工作之中。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护苗法治宣传周”活动。

严打严管有力度。甘肃省持续实施“净网”专项行动,系统部署推进多个网上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效维护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今年以来,甘肃省及时修订网上“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动网上“扫黄打非”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严厉打击网上涉“黄”涉“非”传播内容,查处有害信息8万余条,清理关停违规经营网店113家。探索掌握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网络传播的特点规律,扩线深挖端掉20多个非法印制、存储、运输、销售窝点。

共建共管强基层。甘肃省将“扫黄打非”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标,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平安甘肃”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依托全省已建成的2.3万余个各类“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探索分类试点建设管理,组织开展基层示范点创建评选,守好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甘肃省策划设计的省级“扫黄打非”卡通形象大使“肃小侠”,统筹运用“陇小飞”“武都四宝”等各级形象标识,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制播公益短视频,广泛宣传“扫黄打非”政策知识。结合乡村振兴“培根铸魂”工程,培育形成“道德银行”“孝善矩阵”“积分超市”“马背宣讲团”等一批文明实践品牌活动。组建“七彩之光”等特色鲜明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文化市场、校园周边巡查,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水平。

宁夏集中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加强网络重点领域监管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6027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237家次,收缴及下架涉未成年人有害出版物6000余册,电子读物20余种。同时,把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短视频、社交软件等作为网络监管重点。

黑龙江建立考核评价督导问责体系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建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体系,大力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不断扩大“扫黄打非”覆盖面和影响力。

“扫黄打非”进基层走深走实。黑龙江省结合“扫黄打非”进基层、文化市场检查,组织开展全省大调研活动,形成《加强和改进“扫黄打非”工作调查研究》调研报告,渐次推进调研成果转化。

黑龙江省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和学习宣传活动,全省94.41万人次参与,推选出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景区(点)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含职业院校)各10个,带动各地加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同时,黑龙江省加强11689个“扫黄打非”工作站、联络点和581个“护苗”工作站建设,构建“县级有专业执法人员、乡镇(街道)有协管员、村(社区)有义务监督员”的三级联防体系。

黑龙江“扫黄打非”部门还在融媒体中心、极光新闻、东北网、黑龙江网等平台建立“扫黄打非”(“新风龙江”)频道、栏目,联动全省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和1万余个基层工作站点积极参与。同时,建立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扫黄打非”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今年共开展“护苗·绿书签”主题活动1207场次,参与36.3万人次,制作“扫黄打非·护苗成长”等宣传片58部。

“扫黄打非”机制建设保障有力。黑龙江省组建法律类、综合执法类和培训类3个类别的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专家库,在咨询、评审、督导、检查、培训及重大案件、专项行动与专项整治研判等工作中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

陕西建强“三支队伍”护航“雏鹰”翱翔蓝天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以“正本清源培净土,春风化雨护苗成长”为主旨,着力建强“三支队伍”,不断巩固“三大阵地”,在全县建成“护苗”工作站46个、“护苗”工作站示范点5个、“护苗”教育服务基地10个、“护苗”工作联盟1个。持续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精心组织“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送进校园,弘扬中华美德,倡导新风正气,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护航“雏鹰”翱翔蓝天。

丹凤县“扫黄打非”办公室会同文明办、文旅局、科教体局、共青团等部门在中小学校建立“护苗”工作站,基本形成有依托平台、有标牌标识、有办公条件、有骨干队伍、有制度职责、有工作经费、有宣传阵地、有活动开展、有工作台账、有举报渠道的“10有”体制机制保障。策划“公检法司工青妇护苗联盟志愿行”活动,通过“护苗”联盟“志愿红”唤起社会“护苗”大担当。7月28日,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文旅局、县科教体局、团县委、龙驹寨街道党工委举办“扫黄打非进基层护苗成长在行动”文艺宣传晚会暨首批“护苗”教育服务基地示范站授牌仪式,为首批10个单位“护苗”教育服务基地和丹凤县第一小学等5个学校“护苗”工作示范站集中授牌。

去年以来,丹凤县围绕“护苗”专项行动,组织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22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突击检查文具店、书店等120多家次。专项行动中取缔流动售书摊点3个,查办非法出版物案件2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050册,为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了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

丹凤县“扫黄打非”办公室提出一校一品牌“家校互联同心圆留守关爱不掉线”家校共育构建寄宿制学校“护苗”新体系,深入开展“教生慧眼识盗版抵制非法出版物”“书香绿书签打造校园护苗芳草地”“网格布局护苗岗护苗大使人盯人”“护苗法先行”等“护苗”活动,合力“护苗”育新人。此外联合县法院、县检察院、县科教体局建成第三小学“红领巾法学院”,在全县各级团组织和少先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宣传50余场次。策划“记者跑街看护苗直播连线督打非”融媒“护苗”专题栏目,营造“护苗”法治大环境。

THE END
1.昆明地铁4号线最新路线指南揭秘新款服饰2、购票:前往售票机购买地铁票或使用昆明地铁APP购票,初学者建议购买单程票,方便快捷。 3、进站:将车票插入闸机或扫描APP上的二维码,进入地铁站。 4、选择乘坐方向:请注意地铁行驶方向,选择正确的方向。 5、乘车:根据路线信息找到地铁4号线的列车,等待列车到来并上车。 https://www.scx1991.com/post/34593.html
2.昆明地铁1号线站点线路图(大学城南昆明地铁1号线一共18地铁站,分别为大学城南、大学城、谊康南路、联大街、驼峰街、春融街、斗南、南部汽车站、新亚洲体育城、星耀路、珥季路、晓东村、昌宏西路、巫家坝、日新路、福德、昆明火车站、环城南路。全线途径呈贡区、官渡区等2个地区。 昆明地铁1号线时间表 https://www.icauto.com.cn/chuxing/dt_441.html
3.昆明人注意!今晚乘地铁,看到这种情况切勿惊慌车站通道昆明市上海为检测地铁车站设备状态,确保乘客乘车安全,昆明地铁将在2024年12月10日、12月13日每日运营结束后(23:30至次日凌晨4:30),组织在菊华站、东郊路站陆续开展站内烟雾探测器的状态测试和功能验证工作。测试过程中车站出入口、风井口、换乘通道、商业连接通道可能会有测试烟气排出,请广大市民朋友不必惊慌,如有疑问请致电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2L0Q660550069O.html
4.同济大学干部培训干部培训楼(简称干训楼):位于校本部爱校路(赤峰路50号边门附近),主要承担来本校进修学习的干部、教师及学生家长的住宿服务。 房价及设施介绍如下: 南楼设有标准双人间,房价160元/间。楼内设施齐全、环境良好。有商务中心(传真、打印、复印、订票等)娱乐中心(棋牌室、乒乓房、桌球房、多功能会议厅及卡拉OK厅等)https://govjiaoyu.cn/peixun/1750.html
5.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酒店附近有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开放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多所大学院校所环绕。酒店距离翠湖公园,圆通山,云南大学,火车北站地铁站5分钟左右车程。自酒店出发步行约800米便是小吃街,各种云南地道小吃应有尽有,距离南屏步行街,金鹰,新西南,正义坊等大型购物中心3公里左右,距小菜园机场大巴乘车点一公里左右。https://kunming.city8.com/jiaoyupeixun/120409978_E7D8G.html
6.从昆明长水机场到云南省党政干部培训中心怎么走,坐公交也行地铁也到达机场中心站 2、乘坐地铁6号线,经过3站, 到达东部汽车站 3、步行约90米,到达东部公交枢纽站(东部客运站)站 4、乘坐k16路,经过9站, 到达吴井桥站 5、步行约20米,到达吴井桥(环城南路)站 6、乘坐184路,经过3站, 到达工人新村(西南水洲)站 7、步行约390米,到达云南省党政干部培训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85258422.html
7.来校指引云南师范大学②可到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b1层站(919路b线)——师范大学站——步行450米。 (二)昆明高铁南站——云南西南联大干部培训基地 ①步行至昆明南站火车站(出口)——地铁1号线支线——春融街站——地铁1号线——环城南路站(E口)——环城南路口(北京路)——站26路或2路——建设路站——步行681米。 https://ldgbxy.ynnu.edu.cn/lxzy.htm
8.南京地铁站名考:4号线云南路站位于云南路与北京西路交汇处。云南路南起北京西路,北至中山北路,与云南北路顺接,始建于1934年,以云南省命名。关于南京国民政府以省级行政区命名道路的规定,参见2号线上海路站。 鼓楼 参见1号线鼓楼站。0003:南京地铁站名考:1号线 鸡鸣寺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4681458
9.财富中心商圈旁边的住房,地铁站附近,小区环境好,生活很方便。,鸣门口就有公交车站,步行500m就可到北辰地铁站 小区户型 小区均为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户型,小面积50平米的到180平米的改善户型都有。 小区设施 小区自带花园,还有儿童游玩的滑滑梯等娱乐设施 生活配套 出门就是江东商业街,一排的都是铺子,做什么的都有,再500m即可达到北辰财富中心商圈跟欣都龙 房屋品质 房屋是由江https://km.anjuke.com/prop/view/A6959583577
10.昆明广福路云南省博物馆附近能设地铁站吗?官方回复→近日,有网友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昆明广福路作为南边主要的交通要道,地铁覆盖基本没有。尤其是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大剧院、数字云南这三个重要的游览参观地,都没有通地铁,很不方便。省外这些重要景点交通都会很方便,希望昆明也能增加。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https://m.loupan.com/km/news/202210/4994592/
11.云南省干部疗养院云南省干部疗养院电话,云南省干部疗养院地址地址:昆明市安宁市宁湖路附近 东湖公园 地址:昆明市安宁市百花东路附近 金色螳川 地址:昆明市安宁市牧羊湖景区内 云南省干部疗养院附近的公交地铁 温泉广场(公交站)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升庵南路 温泉客运站(公交站)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玉清路 温泉心景花园(公交站)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龙潮路 问https://map.360.cn/site/detail/a4c0dae80229ae01
12.如何搭乘地铁或公交到达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两站一中心?云南路 在1181米外,步行需要16分钟。 哪些公交线路在 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两站一中心附近停靠? 这些公交线路在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两站一中心附近停靠: 100路, 13路, 16路, 303路, 31路, 52路, 552路, 95路。 哪条 地铁 线路在 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两站一中心 附近停靠? 1号线 距离 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两https://moovitapp.com/index/zh-cn/%E5%85%AC%E5%85%B1%E4%BA%A4%E9%80%9A-%E9%BC%93%E6%A5%BC%E5%8C%BA%E6%B9%96%E5%8D%97%E8%B7%AF%E8%A1%97%E9%81%93%E4%B8%A4%E7%AB%99%E4%B8%80%E4%B8%AD%E5%BF%83-Hangzhou_%E6%9D%AD%E5%B7%9E-site_134233586-5216
13.紧急提示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提示信息(第637期)3月30 日6:30到学校上课,途中在“丽应阁包子铺”买早餐(外带),9:40左右因身体不适由其父亲(无症状感染者2)骑摩托车带至治安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导意见,由其父亲(无症状感染者2)带至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22:30经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初筛和洛阳市疾控中心http://hulin.center.hljtv.com/a/a/g/content_wap_85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