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迫切需要,探索落实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实践路径,积极推进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以下简称“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启动了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为系统、专业指导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区(校)高质量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切实提高建设水平并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联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网召开了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二期研修班,活动以线上方式开展。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区所在省份省级教研部门教研员、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实验区教研员、学科教师也同时有组织地参加了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内容包括通识研修和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等12个学科研修。本次研修通过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平台进行全程直播,在线观看量累计501万人次。
01
通识研修
8月19日下午的通识研修由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教学处副处长何成刚主持。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副主任刘月霞以“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让学习真正发生”为题作专题报告。
图何成刚副处长
图刘月霞副主任
图郭华教授
图徐淀芳主任
图王月芬副主任
图姚守梅副校长
8月20日,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个学科的研修同步开展;8月21日,高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等6个学科的研修同步开展。
02
语文学科研修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周曼云主持语文学科研修,各位专家聚焦“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和实践模型、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和策略、新教材对学科和教学的要求等内容开展研修活动。
学科实践指导环节,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作题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学科深度学习内涵特征与实践模型”的报告。郑教授首先厘清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和深度学习的关系;然后具体阐释了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具体表现;通过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解读了真实的情境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学习任务要具有适度的挑战性,评价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问题。
图郑桂华教授
图周曼云老师
图黄玉慧老师
图丁鸣老师
图包旭东老师
03
数学学科研修
高中数学学科研修由首都师范大学胡凤娟老师主持。
图胡凤娟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作题为“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的专题讲座。他立足单元内容选择、单元整体分析、凝练单元学习目标和主题、构建单元教学规划、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和构建单元评价体系六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深度学习和单元教学的关键环节。
图王尚志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教授作题为“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单元教学’实施的策略分析”的专题讲座。基于如何在教学目标制定中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境和问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连续性和阶段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等问题,为实施深度学习和单元教学给出指导性建议。
图吕世虎教授
图孙秀平老师
图许琰老师
图李梁老师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闻岩副院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大永老师和王尚志教授对案例进行点评,三位老师都强调了整体性的单元教学设计对于教学教研的促进意义,需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促使学习真正的发生。
图闻岩副院长
图李大永老师
最后,李大永老师、天津市教科院沈婕老师、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浦静滢老师和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殷木森老师分别汇报各地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推进策略,相互交流经验与案例,谋求共同进步。
图沈婕老师
图浦静滢老师
图殷木森老师
04
英语学科研修
英语学科研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教研员孙铁玲老师主持,研修活动分“学科实践指导”“学科案例解读”两个环节进行。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的专题讲座以“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为题,由英语教学现状入手,聚焦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深度学习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联系、深度学习的事实路径和案例,与老师们展开交流。在报告中,王蔷教授特别强调了英语学科深度学习的育人功能。
图王蔷教授
图葛晓培博士
图蔡铭珂硕士
图孙万磊博士
图孙薇薇硕士
图孙铁玲老师
图梁亚平老师
图方秋萍老师
互动答疑环节,就老师们关心的“如何吸引不同学业水平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在深度学习课堂上如何推进落实”“学习理解、应用实践、拓展迁移等学习环节的比重分配”等问题,王蔷教授、梁亚平老师和方秋萍老师进行了坦诚交流,澄清了问题,解决了老师们教学中的困惑。
05
物理学科研修
高中物理学科研修由北京师范大学姚建欣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李春密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汤清修老师分别作了题为“深度学习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和“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实践模型”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实践上进行深度学习项目实施的指导。
图姚建欣副教授
图李春密教授
图汤清修老师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崔琰老师作了“学科项目推进策略”的报告。在探索与实践中,海淀区以项目为载体,破解难题,不断探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助力学科发展。
图崔琰老师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黎红老师介绍了西城区单元教学设计在区域层次上的推进情况,北京二十中朱宁宁老师展示“电磁感应定律”、北京四中王军老师展示“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周晓东老师展示“磁场”、深圳龙华高中王雪莹老师展示“机械能守恒定律”、青岛三十九中宁文文老师展示“改进拔罐装置——探究气体实验定律”。
图黎红老师
图朱宁宁老师
图王军老师
崔琰老师、李红老师、汤清修老师、深圳龙华教科院李琳老师、青岛教科院刘琳老师等专家针对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分别从知识背后的思维逻辑,核心任务的设计,课标、教材的研读,目标、内容与素养的关联,判断教学案例是否属于深度学习的四个判据,课程整体设计思路等角度进行了点评。李春密教授进行了总结。
图李琳老师
图刘琳老师
06
化学学科研修
化学学科研修由北京师范大学胡久华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陈颖老师主持,聚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学科“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围绕专题讲座、理论解读和案例分析开展研修活动。
专题讲座环节,胡久华教授首先阐释了化学学科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以及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进而结合案例阐述了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路径和策略。
图胡久华教授
图尹博远老师
图陈颖老师
图支瑶老师
图陈争老师
图叶斐老师
陈颖老师从明晰项目定位和方向、基于实践进行深度改进、激发活力促进创新突破等方面介绍了海淀区化学学科“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推进策略。
07
生物学学科研修
生物学学科研修由教研网执行总编朱立祥老师主持。
图朱立祥老师
专题讲座环节,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健教授以“生物学科深度学习:内涵特征与教学实践模型”为题,解读深度学习内涵、理论依据和要素。
图王健教授
图蔡磊老师
图乔文军老师
图毕诗秀老师
图田树青老师
学科沙龙由毕诗秀老师主持,与会专家共同讨论了区域推进、模板使用和考试评价等6个问题。乔文军老师总结指出,深度学习项目的推进是系统工程,需要市、区、校团队协作,是面向2035年教育改革进入新的时期的重要工作。
图学科沙龙
08
思想政治学科研修
思想政治学科研修分“学科实践指导”“学科案例解读”两个环节进行。上午的活动由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刘媛老师主持,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陈式华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分别做专题讲座。
陈式华老师以“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教学策略探索”为题,由深度学习内涵的正确理解入手,聚焦深度学习真实发生,比较了深度学习“1.0版”和“2.0版”的要素及模型,提出了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1+4+2”结构,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阐释。
李晓东教授作题为“后疫情时代普通高中思政课如何实现深度学习”的专题讲座。李教授由“准确理解后疫情时代”入手,从“教学形式”“教学素材”“教学评价”“素养培育”等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学科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聚焦深度学习为政治学科教学改进提供的助力,提出了“重视思维”“优化学材”“优化议题”“促进课改”“一体促进”等思想政治学科深度学习实现的策略。
图李晓东教授
图任兴来老师
图刘媛老师
09
历史学科研修
历史学科上午的研修由新疆教育科学院刘新宇老师主持。来自大学、教研和一线教学的名师围绕历史学科深度学习进行了专家微讲座。
图刘新宇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月琴教授作题为“历史深度学习:内涵解读与教学实践模型”的专题讲座。李教授梳理了“深度学习”提出的背景,对历史学科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指向单元教学的设计指南及实践模型。
图李月琴教授
上海市晋元高中的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做“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整体建构与主旨淬炼”的报告,指出单元教学需要整体建构和主旨淬炼,提出了单元主旨淬炼的六个途径和单元教学构建的理论和方法。
图李惠军老师
图邹玉峰老师
图刘汝明老师
图唐琴老师
图闫桂敏老师
图张逸红老师
图曹玲老师
图李绍金老师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李月琴教授对本次的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
10
地理学科研修
高中地理学科研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李慧敏主持。
图李慧敏老师
图林培英教授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陆静老师作题为“深度学习单元教学的三个‘关键点’”的专题讲座。陆老师阐释了“单元教学的价值认识和教学行为转变”“‘单元’学习系统和贯穿式探究主线的形成”“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学习评价”三部分内容,强调学生在亲历过程中建构概念并形成高阶认知。
图陆静老师
图刘育蓓老师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慧敏老师作题为“学科项目推进策略及区域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李老师介绍了海淀区推进项目研究的整体机制和实施过程,并呈现了海淀区将深度学习与教师研修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成果。
江苏省六合高中蒋小润老师作题为“单元教学指向深度学习的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的专题讲座。他厘清了单元教学、深度学习和地理实践等概念,结合案例展示了能让学生深度参与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理念。
图蒋小润老师
图邬雪梅老师
11
信息技术学科研修
华东师范大学李锋副教授作“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深度学习内涵特征与实践模型”专题讲座。李教授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实中的问题分析入手,结合具体的案例给出了具体有效的思考和教学建议。
图李锋副教授
图王振强主任
图钟建业老师
图樊磊教授
图熊雪亭老师
图白晓琦老师
12
通用技术学科研修
通用技术学科研修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管光海博士、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员张桂凤主持。
图顾建军教授
管光海博士作题为“通用技术课程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关键要素”的专题讲座。管老师从整个项目的背景、任务设计、支持指导以及问题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图管光海博士
图李作林老师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杨维国老师介绍了“发现与明确问题”单元教学案例。北京市西城区第一五六中学李单丹老师介绍了深度学习单元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过程——包装结构设计体验”。北师大台州附属中学林丹君老师介绍了“设计图样的绘制”单元教学案例。
图李单丹老师
图林丹君老师
图梁灵辉老师
李作林老师、管光海老师、张桂凤老师分别就3个案例进行指导。
图案例点评
图张桂凤老师
13
体育与健康学科研修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上午研修,由北京教育学院潘建芬教授主持。
图潘建芬教授
专题讲座环节,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陈雁飞教授作了“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学科实践指导”专题讲座,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深度学习的内涵、主要特征、基本要求、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图陈雁飞教授
图胡永恒老师
图毛旻老师
图李江泰老师
图李萌頔老师
图李韬老师
图何伟老师
图韩兵副教授
图孙卫华老师
图周真群老师
陈雁飞教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老师们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结合新课标,研究和利用好教材,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在素养目标的引领下,创设真实情景,设计挑战性任务,用持续性评价做为学习目标达成,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为期两天半的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二期研修班圆满收官。基于第一期研修班的学员反馈,本期的学科研修聚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如学科关键问题与学科大观念、作业设计与实施、评价,针对不同层次学校和学生的分类指导等;增加了更多的案例解读、课堂实录片段和专家点评,特别是成熟案例的开发过程以及实施后的具体效果和反思;新增加了面向教研员的“学科项目推进策略”介绍。受疫情影响,本期研修班及时调整为线上研修方式,并进行全程直播。直播期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区的29208份留言。
图各地研修人员认真参与研修
精
选
留
言
感谢专家们的精彩讲解,给我解了很多疑惑,使我收获颇多,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的去践行。
——龚慧725
通过本次培训,感触很多,首先是一个”新“字,理念新、方法新、思路新;其次是一个”实“字,内容充实、方法实用、切合实际;第三是一个”高“字,站位高、水平高。
——陈学锋586
通过本次培训,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围绕立德树人,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而是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引导者,是学生将来成为什么人的辅助者,课程的内容以实现语文学习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生活能力,将语文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课程的变化影响到课堂的改革,教学的设计以任务、情景、活动、评价为维度,这样的教学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匿名用户
深度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有整体意识,单元教学强调的就是从起始课到结束课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注重每一节课小目标的达成从而促进单元整体大目标的达成;深度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重视学情分析,不是仅仅从经验出发,而是通过测试,访谈,问卷调查等做出更客观的判断,从而精准确定教学起点;深度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进行以终为始,理解为先,注重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细节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强调有意义的和有效的教学。收获满满。
——陶庆明
受益匪浅!老师讲得很好,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理解很透彻,深度学习,立足于老师的教学,既有高屋建瓴的通识知识,又有丰富的课例,并且专家们的指出老师们备课中常常遇见的问题和困惑,又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思路。把学科素养和概念教学,单元设计和新课课时很好的关联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