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共收录303581条法规今日更新50条法规

发布部门:中共云南省委

发文字号:云发(2005)14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5-09-13

施行日期:2005-09-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好我省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结合我省实际,作出以下决定。

一、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

(一)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决定》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些重要论断,为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决定》精神上来,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意义,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加快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三)云南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入新世纪,民族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对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贫困落后问题还比较突出;民族问题与当今社会生活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相互交织,引发矛盾的因素有所增加;各民族间交流日益频繁,但因利益关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引发的磨擦和纠纷仍然存在;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境外敌对势力不断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形势更加复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四)新世纪新阶段云南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五)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云南加快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边疆民族贫困山区。要继续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有重点地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散居民族地区、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聚居区和民族“直过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抓好对口支援,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缩小发展差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十一五”规划中,要明确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扶持计划,制定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规划,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向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县(市)和民族乡倾斜,扶持民族地区立足矿产、水能、畜牧、林业、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就地加工和增值的能力。支持和鼓励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做强做大县域经济。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民族自治地方各县(市)和各边境县(市)都能培育起l2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较强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九)加快建立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坚持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的原则,对因保护野生动植物、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而造成财政减收、增支以及影响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民族地区,由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项目支持等方式给予合理补偿。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要充分考虑地方和群众的利益,在配套产业、社会服务业、劳动用工等方面给予扶持照顾,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在安排使用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补偿费时,对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给予倾斜,重点支持原产地和资源受损地区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民族地区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予以返还。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切实解决好少数民族移民群众的补偿和安置,保证移民安置后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来的生活水平。

(十四)加快民族地区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边境贫困县、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聚居区和民族乡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家和省级安排的卫生项目向上述地区倾斜,并重点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末,实现房屋、设备、人员、技术“四配套”目标。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覆盖少数民族地区,切实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进一步扶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大民族地区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力度。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提高各民族健康素质。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积极组织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每4年举办一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留成在使用中要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三、加快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十五)加快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采取优惠政策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帮助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发展创业。企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从2006年起,每年从民族地区选派200名左右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培训,“十一五”末,争取使少数民族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

四、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十八)增强全省各民族的大团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充分理解和尊重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关心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特殊作用。要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的激励机制,长期坚持、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省委、省政府每5年召开1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对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全社会营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十九)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将其纳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务员招录和法制教育范围;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全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教材,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基本知识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开展以“民族团结月”、“民族团结周”等为载体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命名一批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加强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防止在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互联网信息上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有损民族团结的内容。

(二十)切实加强散居地区和城市民族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民族乡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规,依法保障散居地区和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的正当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为城市少数民族子女就学、就业、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提供帮助和服务。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做好清真食品和其他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保障和满足少数民族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当地政府管理。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健全工作机制,为散居地区和城市民族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二十一)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按照团结、教育、疏导、化解为主的方针,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正确处理好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建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群体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归结为民族问题。凡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问题,要以教育疏导为主,避免因工作简单化而激化矛盾。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示范点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处理工作。对别有用心、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行为,以及境外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旗号对我进行的破坏、分裂、渗透活动,依法坚决予以打击。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妥善处理涉及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

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法律法规

(二十二)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模范遵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要认真抓好《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的贯彻落实,省级有关部门、自治州以及下辖自治县的市要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各级人大要经常性地检查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加强对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充分行使自治权利,用足用好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

(二十三)进一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在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适时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把法规中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加强民族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清真食品管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形成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民族法规体系,推进民族工作依法行政。六、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二十四)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民族工作。建立民族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把民族工作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县以上各级党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THE END
1.云南民族大学办学历史和规模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学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https://www.gaokao.cn/gk-mb/122/345
2.云南中医药大学·历史沿革2022年9月,学校召开干部大会,省委组织部领导宣布省委对学校党委主要领导和行政主要领导的任职决定,邱勇任校党委书记,丁中涛任校长。 2022年11月2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呈贡校区举行。这是学校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后召开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也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https://www.ynucm.edu.cn/xxgk/lsyg/index.shtml
3.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李红燕、谷晓云2名同志免职退休的通知2024-12-06 中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王菁等3名同志任职的通知2024-12-06 中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农忠茂同志任免职的通知2024-11-13 中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黄桂英同志免职退休的通知2024-11-13 https://mzzj.yn.gov.cn/html/zhengwugongkai/fadingzhudonggongkaineirong/renshirenmian/
4.云南干部教育网云南干部教育网的信息由天津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云南干部教育网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云南干部教育网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就到天津干部培训网。http://www.jsganxun.cn/ne/522/
5.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人教育事业单位领导概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在提升地区整体素质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人教育事业单位的最新领导团队,展示他们在推动地区成人教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http://zhongtuosheji.com/post/7563.html
6.1983年,文山州民族干部学校举办苗文培训班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1983年,文山州民族干部学校举办苗文培训班|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省民语委办公室),是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下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单位于1956年6月21日由省委下发(56)091 00092号文件批准成立。现有在职职工41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专业技https://www.ynmyw.cn/view/cnMb/23/88/view/6728.html
7.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人教育人事任命重塑未来教育格局领导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教育阵地,一直致力于提升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该县成人教育事业单位迎来最新人事任命,旨在进一步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县域内的成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最新人事任命概述 根据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的决定,近期对成人教育事业单位进行了人事调整,此次任命旨在适应新时代成人教http://www.clongee.com/post/4698.html
8.学校新闻云南民族大学,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云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干部培训联系电话:400-072-5559https://www.gbpxedu.cn/colleges-news/452-2
9.王启梁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5月30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任职决定:王启梁同志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高俊,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杨红琼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清江主持会议。高俊同志宣布省委任职决定,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提出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525467388773798&wfr=spider&for=pc
10.大理大学经过42年的办学积淀,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民族文化学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成立最早且最先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https://baike.sogou.com/v333627.htm
11.那金华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前任彭金辉调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那金华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3月3日上午,云南民族大学在雨花校区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有关校领导职务任免的决定: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那金华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原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彭金辉调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0604
12.警示教育会议讲话6篇(全文)在科学设岗、动态控编,资格准入的前提下,实行政事分开,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试点县和市直学校全面推进校长公开选聘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和离任审计制;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因事设岗,明确职责,公开竞争,客观公正地对教职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yptcten.html
13.2018年《半月谈》第11期: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要有新招实招只有遵循“三个区分开来”,才能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只有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才能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半月讲解 2 志成世界科技强国,两院院士大会释放哪些信号?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https://www.kkgwy.com/sl/by/2019-01-03/216916.html
14.在初一年级全体教师会上的讲话(精选6篇)刚才,玉溪市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师大附中、云南工艺美术学校6家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省教育系统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工作扎实、富有特点、成效显著,听了以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igoo8o4.html
15.铁路干部培训网管理部、人事部、劳动和卫生部、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资本运营和开发部、物资管理部、运输局(内设综合部、营运部、调度部、机务部、车辆部、供电部、工务部、电务部、信息化部)、建设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局、审计和考核局、监察局、宣传部、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全国铁道团委、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https://www.trainingsjtu.cn/ganbupeixun/3113.html
16.云南干部培训计划云南干部培训计划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培训计划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由于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在煤矿各级领导和https://www.govjiaoyu.cn/peixun/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