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明网

云南解放初期,为全面开展边疆民族工作,密切党和政府与各族人民的联系,1950年,在云南省委第一次少数民族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作出向边疆民族地区派驻民族工作队的决定,以打开民族地区的工作局面。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从1952年5月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先后从云南民族学院、省级机关、西南防疫队等抽调部分学生和干部,加上各地委抽调的人员,共同组成了民族第一工作队、第二工作队、第三工作队,奔赴德宏、保山、西双版纳、红河、临沧等边境民族地区。同时,驻云南边防的各部队也相继组建了各自的民族工作队到边境一线开展工作。

民族工作队到边疆后,以帮助发展生产为中心,开展以“做好事、交朋友”为基本形式的民族工作。省委对民族工作队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一是每个工作队员都要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每个工作队员都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三是人人都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四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五是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用铁的纪律要求自己。省委还特别强调,一个人出问题不仅是个人的得失,而且会影响到民族工作队的全体成员,影响到党在民族地区的形象。

工作队员们严格遵守省委的纪律要求,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有一次,一个工作队在行进途中到达宿营地做饭时,发现炊具中多了一把锅铲,检查后发现是头天晚上向当地老乡借来忘记归还了。队领导得知后,批评了违反纪律的同志,司务长不顾路途遥远又原路返回归还锅铲。工作队员下到乡村后,用铁的纪律要求自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些当地的傣族和景颇族队员,甚至连自己亲戚请吃饭都加以谢绝,向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了与旧官僚完全不同的崭新的革命形象,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爱戴和尊重。

铁的纪律凝聚了民族工作队铁一般的革命意志。面对国民党残军在边境上的不时骚扰、历史上反动统治遗留下的民族隔阂、边境地区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加上语言不通、风俗各异、习惯不同,工作队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巨大困难和挑战。工作队员始终把到边疆民族地区工作视为无上光荣的任务,不畏艰难、不计得失、不怕委屈,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满怀信心为人民服务。

铁的纪律锻造了民族工作队铁一般的工作作风。他们深入到边疆的最基层,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薅秧、舂米、砍柴、修房子、挑水,教给群众一些农业生产技术。他们走村串寨,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送药治病、发放口粮、调运籽种,以实际行动感化和影响群众,使党的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开花。少数民族群众由衷赞叹:“盐巴不吃不得,工作队不有不得!”

THE END
1.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第十一次集中学习 2024-11-22 一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要闻回览 2024-11-18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代表团成立 2024-11-11 一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要闻回览 2024-11-11 一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要闻回览 2024-11-04 学精神 鼓斗志 明方向——云南推https://mzzj.yn.gov.cn/html/xinwenzhognxin/minzongyaowen/index.html
2.向云端·助振兴民族特色筑基石乡村振兴新发展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党建引领促成红色资源同乡村振兴的价值耦合,以文化建设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红色样板”,熔铸推进民族地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2022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U4MjY4NQ==&mid=2655468917&idx=1&sn=4c4390f87cc5b3b23038bffe48957ea7&chksm=8a0fb560d7ba770a5ecc67776cb10713e3344bc500dcc16642388c2d1a282f48f2b256e51fd8&scene=27
3.承前启后继续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今日民族网文/ 云南省社科院 徐何珊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从历史审视和现实作用的双重角度看,少数民族干部了解本民族的特点及人民https://www.jrmznet.org.cn/node/2196
4.云南民族大学,调剂名额多多少数民族干部来自不二考研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考研捡漏榜##不二考研##云南考研# 云南民族大学超话#云南民族大学考研#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ü 简介: ①专攻云南8专业,专业课保分120高级定制规划与专业课辅导服务,力保稳稳上岸②考研需https://weibo.com/7513528985/OmN7teARn
5.云南大学为临沧市举办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11月27日至12月1日,云南大学为临沧市举办的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东陆校区举行。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昌山、临沧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礼军、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临沧市的52名少数民族干部出席开班仪式。 11月27日上午,张昌山在开班仪式作讲话后为培训班学员做了“领导科学、领导艺术”专题报告http://www.dj.ynu.edu.cn/info/1029/1287.htm
6.《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除大力剿匪,省委地委县委集中注意做艰苦的群众工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外,各级政权机关均应按各民族人口多少,分配名额,大量吸收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参加政府工作。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https://zhuanlan.zhihu.com/p/672871952
7.云南民族干部学院丽江临沧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举行结业典礼本报讯 11 月8 日上午,云南民族干部 学院丽江、临沧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结业 典礼在我校雨花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云 南民族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坤祥,省委组织部干 教处处长何明华、调研员杨儒正,丽江市委组 织部副部长刘中华,临沧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 林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典礼。 https://mdxb.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1159461
8.云南边疆(精选十篇)(六)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21世纪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及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巩固。因此,云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始终将其作为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lk55912.html
9.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决定(二)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通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逐渐壮大,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显著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必须以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http://www.110.com/fagui/law_213938.html
10.谱写民族团结和谐的华美乐章——云南民族团结启示录(上)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状况,既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 云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百如说,长期以来,云南坚持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订了培养选拔少数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302/109869.shtml
11.元谋县首届中青年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 张龄丹)近期,元谋县首届中青年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培训班以“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进行,邀请了省州有关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让学员深入了解元谋独特红色文化,引导学员不断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还前往扎西会议旧址开展体验式学习,通过聆听专题https://www.chuxiong.cn/wap/content/2023-07/20/content_115369.htm
12.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举办2022年第2期全省少数民族村干部乡村振兴专题10月31日至11月4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在昆明举办第2期全省少数民族村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来自全省16个州(市),23个边境县(市),涵盖18个少数民族的40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及个别村小组长等参加了此次培训。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在昆明举办第2期全省少数民族村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 供图https://m.yunnan.cn/system/2022/11/07/032341688.shtml
13.新中国成立初期驻滇部队民族团结工作研究3.组建民族工作队伍。1952年开始,为进一步团结云南各少数民族,军队启用民族干部。在保山、丽江等地区组建了多个民族基干队,建有185个民族工作队。大批干部分散各地,为云南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了军民团结,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例如,被僳僳族人民誉为“毛主席派来的造福人”的腾冲县黑泥塘民族工作队队长王克荣;被傣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425/102744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