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翻转课堂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指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目前我国的移动应用程序下载量居世界第二。移动APP如此受宠的原因是它具有便捷性、个性化、娱乐性3个特点[2],因此将移动APP应用到教学中是一种必然趋势。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萨尔曼·汗(Salmankhan)成功创办的可汗学院,掀起了网络教学的旋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以前的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借助信息技术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1)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中,学生从内容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通过主动学习来建构自己知识的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体。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将学习主体归还于学习者。其最大好处就是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3]。
1.2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流程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Talbert在很多课程中(如“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线性代数”)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积累,RobertTalbert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该模型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图1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
在RobertTalbert提出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张金磊等人[3]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型,这个模型更强调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有力杠杆。卢强[5]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克林顿戴尔高中的翻转课堂实践和RobertTalbert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编辑”课程和大学生学习特征设计了包括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讨论和课后升华3个阶段的翻转课堂实施过程。
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这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结合移动学习APP特点,笔者提出了移动学习APP贯穿其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移动学习APP贯穿始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该翻转课堂的学习流程中,移动APP贯穿始终,注重翻转课堂之后的反思总结是该模型的特点。
在课后,学生对补充资料进行学习,完成巩固作业,并在移动学习APP的个人空间中,发表自己的学习反思和学习体会。
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移动学习APP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效益、效率、效果的全方位提升。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在移动APP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江山野在《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一文中指出:教学过程是“从教到学”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
课前的交流讨论与课上的小组协作式问题解决过程中,强调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分组时,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异质分组,并对小组活动加以引导,尽可能让学生在问题和方向明确的情况下,互相协作,共同得出结论。
(2)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结合,提升教学质量。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传授将在课外进行,本文中的移动APP设计支持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大多数步骤,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的有机融合必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优化学习效果。
(3)符合联通主义理论中对于学习的理解。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而是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改变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保持个人与其它节点联系、畅通的过程[3]。学习者在移动APP中拥有个人学习空间,可以时刻记录学习心得,收藏学习资料,有利于日后的复习和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学习者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模块来保持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在学习网络中不断提高个人学习效果。
2支持翻转课堂的移动学习APP设计
笔者在上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支持翻转课堂的移动学习APP系统及其内容模块。
2.1系统设计
该移动学习APP的系统体系结构采用B/S运行模式(见图3)。系统的服务器端由Web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4],学生通过移动APP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通过服务器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响应,进行实时反馈,支持整个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活动。
2.2APP内容模块设计
(1)资源模块部分。最底层的是资源模块,主要由4部分构成,分别是视频模块、作业模块、补充资料模块和搜索查询模块。
视频模块:教师通过服务器端上传现有的或者根据学校和班级具体情况录制的微视频,在上课之前,学生在移动APP端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可以对观看的视频进行快进、快退、暂停等操作,以便在观看的过程中记录下学习心得和遇到的问题,该模块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图3移动学习APP的系统体系结构
图4移动学习APP内容模块框架
作业模块:教师在制定课前作业和练习时应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进行起点能力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适当,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补充资料模块: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和课上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服务器端推送相应的补充学习资料,以供学生在课后根据需要通过移动APP学习相应内容,加深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这部分的学习资料可以以链接、视频等形式呈现。
(2)学习交互模块部分。中间一层是学习交互模块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交流讨论、群组、个人空间3个模块组成。
个人空间模块: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会对该章节有一个理解和思考,课后,在个人空间模块中,学生可以写出学习的反思以及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是学习者自我反思的过程。该模块支持同学和教师给予的建议和评价,同时也支持学生在该部分收藏学习资料,目的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学习档案。
(3)课程目录部分。最顶层是课程目录模块:学生通过该模块来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和章节,既可以学习新的课程,也可以对学过的课程进行复习。
3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9]。本文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移动学习APP内容模块的框架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技术环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乐乐,黄如民.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115119.
[2]胡曦.浅论APP应用程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30):6769.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JONATHANBERGMANN,AARONSAMS.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July15,2012.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资料
一、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
张晓梅、王妍妍、马增林(2014)探讨翻转课堂的内涵,分析工商管理专业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阐述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谢朝阳(2015)从师生角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入手,就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比,并分析翻转课堂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应用的基本要求以及应用意义,同时就任课老师如何有效应用翻转课堂开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提出相应措施。陈洁(2016)结合慕课的应用,探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作用及特征,分析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并提出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及其在课前、课上、课后的应用策略。张爱琴、刘东霞、宿丽霞(2017)比较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方式的异同,分析“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就“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提出教学策略。习波、杜钟(2017)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并就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提出相应对策,主要包括:完善课前教学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应用多种反馈与评价手段等内容。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而翻转课堂强调自主与合作学习,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同时,为促进该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利用,首先应该完善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教学案例,预习内容
(二)课中———创设案例情景,开展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中,主要环节是讨论与互动,同时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先由任课老师创设学习环境,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开展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根据学生的成绩、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内容,将每5~7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并且每个小组讨论后要整理组员的观点,形成小组学习成果。班级讨论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汇集每个小组的观点,最后形成结论和学习成果。在讨论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任课老师应该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多个角度对翻转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探讨和分析,进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为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有行业专家、优秀工商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既能推动翻转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还能拉近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距离,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三)课后———整理教学资料,进行反馈评价
课后的主要任务是复习与总结,学生要汇总课堂讨论的观点,撰写总结和分析报告。任课老师通过交流互动平台及时答疑,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同时在翻转课堂教学完成后,任课老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发言、幻灯片制作情况、分析和解答问题情况、讨论发言次数、分析报告撰写等内容,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给出相应的成绩,并计入学习档案。总之,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学习任务实现前移,课前由任课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借助互联网和视频自主观看并思考。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任课老师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课后由学生递交学习报告,任课老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三、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为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结束后,对四个班级的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达94.5%。同时还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感受。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
问卷调查显示,翻转课堂满足工商管理专业教学需要,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调研过程中,在被问到“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你是否愿意接受翻转课堂用于教学”时,有186名学生(占93.3%)赞同将翻转课堂用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加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提高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此外,对比分析翻转课堂实施前后的情况,可以发现翻转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团队合作与沟通、掌握专业知识方面效果显著。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不足
调查显示,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反思和改进。一方面,任课老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改进,学生的主动性有待提升。任课老师要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解答疑惑,推动翻转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主体地位与作用,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主动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优质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缺乏。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复杂,有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离不开微视频资源的支持。但目前优质教学资源缺乏,信息共享不足。因此,有必要提高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录制能力,注重教学平台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尽管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然而,要想促进该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完善教学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根据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一)构建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
工商管理专业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效果,离不开丰富的案例资源支持。优质的案例能反映企业真实场景,调动学生兴趣,推动翻转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因此,一方面,要重视现有案例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要增强案例开发意识,采用调查研究和实地走访企业等方式,挖掘典型案例,并不断完善教学案例库,促进资源共享。同时还要注重更新和完善,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案例库,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二)建立开放式的学习平台
(三)调动学生参与并重视课堂讨论
灵活采用小组讨论、分组辩论、合作学习、班级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效融入翻转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讨论活动当中。任课老师还要适当点评,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技能。
(四)开发学习资源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任课老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要重视视频、音频、动画资料的收集,提高微课制作技巧,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翻转课堂的深入参与和教学质量提升。要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开阔学生视野。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引导教学,让学生从翻转课堂中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
总之,翻转课堂不仅满足工商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同时也推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任课老师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应该重视翻转课堂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并建立教学案例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为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最终促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张晓梅,王妍妍,马增林.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探索,2014(07):60-61.
[2]谢朝阳.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企业,2015(11):95-96.
[3]陈洁.慕课的翻转课堂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电大学报2016(2):17-20.
[4]张爱琴,刘东霞,宿丽霞.基于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1):58-63.
[5]习波,杜钟.“翻转课堂”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创办你的企业课程为例[J].管理观察,2013(7):133-135.
[6]周晓.基于翻转课堂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91-93.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电子课本、书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新应用的出现,人们开展认识到创新技术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而翻转课堂也为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的“契合”在当代课堂教学改革领域掀起了一场“思考冲动”。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思路
下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安排及考核方式出发,分别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1实现教学内容的可视化
为了完成“翻转”这一目标,要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前应先将教学内容录制成相应的视频,使教学内容可视化,让学生能够课前学习。为了提高视频内容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进行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各段视频长度应适宜,并在视频结束后展开一个小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就“计算机软硬件基础”这一节,教师课前对视频进行录制,允许融入较多新内容,可先以主流操作系统为例,对操作系统的功能、原理等进行介绍,同时,为了拓展知识可对其他使用较多的操作系统类型进行简单介绍,就各厂商与不同版本操作系统的差异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全面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原理。
2.2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为了解决课时限制等问题,可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适当修改教学内容,将课程进行合理分解,分为不同模块以供学生进行选择,通过资源共享、视频录制,开设更多更全面的模块,以供学生选修。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可以确保视频内容不至于过长,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对于Photoshop这一常见平面设计软件而言,若详细进行介绍需要完整的一个学期进行讲解,因此,可将其分成简单使用、图像合成、处理、绘制、高级应用、综合案例等模块,使学生依据自身水平,合理选择所需学习的内容,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3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化
2.4教学安排实现了虚拟化与现实化的结合
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必须选择教学平台,一个合适的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自学中自主上网提问,同其他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则利用网络解答学生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学生学习课程、浏览网页情况进行了解,为课堂授课打下基础。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实现了虚拟化与现实化的有效结合。翻转课堂解决了学生的各方面学习需求,对于不懂的知识,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学习,并从论坛上进行提问,教师予以解答。若学生因特殊原因缺课,也不用担心会落下,教学内容可以永久性存档,以便学生随时查缺补漏。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而言,应对重点内容面对面进行讲授,同时,就常见问题开展辅导。
2.5实现了多样化考核
3结束语
不可否认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诸多不足,要想全面、高效地应用于我国课堂教学仍需进一步实践与探索。在应用该教学模式时,不能一味盲目与模仿,必须厘清其内涵及理念,明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蔡晓丽,陈舜青.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3(29):57-59.
[2]李晓红.翻转课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12):29-31.
[3]汪群妃.用微教学平台构建计算机“翻转课堂”[J].职业教育,2014(12):64-66.
[4]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03-209.
[5]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9-54.
[6]徐柏林.“六步法”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基础》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25-25+41.
摘要: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旅游“导游服务”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分析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效,对其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导游服务;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吕丹萍,女,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导游服务。
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现状分析
现今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除了“服务礼仪”、“中餐服务”、“客房服务”中有部分实操内容,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其他的“旅游文化”、“导游服务”等专业课一直沿用“教师课上传授知识,学生课下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过程刻板,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特点
1.基础水平存在差异。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高分中考生一般都上普高,职高的生源大部分是低分和少部分家境较差的分数尚可的中考生。
2.学习兴趣有明显差别。与其他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平时不喜欢看书、学习,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明显差别:一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比较向往,能深刻意识到专业课程对今后的就业、深造都有一定的作用,学习兴趣较浓厚,学习主动性较强。另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抱有得过且过、混日子、拿文凭的消极心态,学习主动性不强。
(二)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材版本多。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使用过多种版本的教材,确实感觉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强,实践和技能操作缺乏,对技能操作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不足。因此,对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必须改进和突破。
2.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分离。由于专业课师资力量不足,虽然学校每年要求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锻炼,旨在掌握专业最新动态和发展,但是专业课教师平时疲于应付授课任务和做班主任,类此规定往往不能达成。导致教师很少有精力走进社会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教材本位,致使学校教学与社会岗位技能脱节,教学内容与岗位所需技能如何相结合的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3.教学方法单一。作为一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由最初的纯理论课程发展到“理实一体化”教学。[1]但教师大多采用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的模式,而且都是在实训室模拟进行,没有游客,没有真实的情景,教学方法和内容单一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二、“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的发展与运用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美国一些学校流行。
(二)“翻转课堂”的定义
(三)“翻转课堂”在我国的运用
进几年“翻转课堂”引入我国,率先在广东、南京、济南等地区发展,由于效果明显,在全国被教育行业大范围的学习与运用。
三、“翻转课堂”在“导游服务”教学中的实践
在新课程改变背景下,专业课必须进行系统改革。中职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特殊教育,以实践为重,培养应用性人才。在其课堂教学中多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将项目细分,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
(一)“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的对比
笔者在两年中对两个平行班进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实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见表1。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笔者主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来实现该模式(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支撑下,将课前知识的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巩固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三)“翻转课堂”对“导游服务”课程的新突破
1.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系列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讲解有限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结合模块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课时限制的问题。
“导游服务”是一门系统化课程,“翻转课堂”并不是适用所有内容,笔者根据当地旅游特色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理,设计为5个模块(见表2)。
例如,在“途中服务”教学设计中,将知识点与东钱湖当地的旅游路线相结合。以高速路口到小普陀景区这段路程为例,与旅行社联系,教师、金牌导游共同设计导游词,然后由金牌导游讲解,拍成视频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
实践证明,在“翻转课堂”中,运用视频化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专业潜能,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幅提升,在各级的技能大赛中大放异彩。
(四)“翻转课堂“的课业设计
课业设计必须适应教学模式,“导游服务”课业设计也必须与地方特色和专业岗位技能相结合。设计出的课业要突出地方性、技能性、实践性,切实将理论运用到实处,以提升中职生的专业技能。
(五)“翻转课堂”在“导游服务”中的运用
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提供的“翻转课堂”的视频,完成一份沿途导游讲解词的视频作业。以拍视频完成作业的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意去完成作业。视频拍摄不是一次成功的,需要反复拍摄,这就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导游词自然就能熟记。
教师则根据学生提供的视频作业,在课堂上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解决。优秀的作业则上传到学校FTP上供大家学习,并作为以后“翻转课堂”教学的素材。
(六)“翻转课堂”在实践中的难题与破解
2.学科的适用性。目前,“翻转课堂”并非适合所有的课程。如何在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这个问题是对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例如,欢迎词、欢送词、介绍下榻饭店、介绍景区这些内容是可以制作成“翻转课堂”,但地陪导游程序、各环节的交接工作等内容环节多、内容散,很难制作成“翻转课堂”,所以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做“翻转课堂”。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查阅大量资料,总结问题,完成作业,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四、翻转课堂的成效与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成效
为何这么多美国老师争相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呢主要有两大原因:(1)传统的教学效果太差,激不起孩子的学习兴趣;(2)在线视频大为流行,2007年时只有15%的网络使用者观看教育视频,2010年时则增加到30%。[3]网络上有了众多的学习资源以及高中生熟稔科技操作,为翻转课堂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两年的实践中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教学效果
由于平时的学习较为枯燥乏味,所以在制作翻转课堂的同时,不能一味的强调知识点,笔者在“翻转课堂”设计中,设置趣味性、互动性、游戏闯关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每个任务结束后通过一些评价体系,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通过团队的合作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设置最具创意“欢送词”、“最佳计调”“处理突出事件最佳小导游”的活动,学生讲解导游词的激情、技能得以提升,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式的改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将原本注重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技能,学生乐于学习,才会提高教学效果。
4.会考进步大。笔者尝到“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好处,在旅游文化教学中也试着运用“翻转课堂”,尽管在制作上并不专业,但能将教学中重点、难点通过课前“翻转课堂”形式、课中答疑重难点、课后的拓展来实现。
例如,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等教学任务比较繁重,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三)对翻转课堂的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当网络教学视频流行起来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以,有必要对执行过程的一些细节进行讨论研究。
1.信息技术的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但是在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农村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还存在很多不足,现阶段学校的网络平台对学生的支持还是非常有限。需要学校给予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才能得以开展。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4-45.
[2]应筱艳,吴星阳.信息技术助力英语“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0):77-78.
[3]金陵.萨尔曼汗.怎样走向“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55-57.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作为教学“第一现场”的传统课堂也面临着考验,必须积极改革传统课堂以迎接挑战,“翻转课堂”正是变革传统课堂一个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外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它的核心思想不是推翻和取代传统课堂,而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革新。
目前,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例如,有学者结合课程开展“翻转课堂”的实验研究,利用问卷、访谈、学习成绩对比等方法验证具体应用的有效性;有学者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有学者分析了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可行性问题等,总体而言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理念性、探索性、策略性方面,而对于“翻转课堂”如何进行课前、课内、课后活动的设计,各环节之间如何衔接等问题则鲜有研究,不具有操作性。笔者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两步四阶段十环节”实现了知识传递、知识建构和内化、知识巩固和拓展的三位一体化。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概念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得教学模式有操作依据、有理论支持,我们必须理清课堂翻转的过程,把握翻转课堂的特征,遵循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原则一: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翻转课堂”将传统的知识传递放在课前完成,课内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等活动。老师要把课堂的舞台让位于学生,成为协调者和指导者,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本人根据“翻转课堂”的特征和设计原则,在借鉴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应用案例后,提出了“两步四阶段十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课下借助微课完成知识的自学,通过自测和同学间的在线交流、合作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并通过网络在线调查学生存在的问题,使老师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第二步:课上,教师首先根据学生自学后暴露出的问题,精心设计并讲解,然后组织针对性训练,紧接着是一对一的讨论,面对面的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课上,随着问题的不断生成课堂张弛有度,呈现螺旋式前进,直到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两步”的划分最能体现“翻转”的思想。
一节完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应用分析阶段。课上,师生共同努力首先解决记忆领会阶段教师搜集到的问题,根据问题的类型,编写成问题链的形式,逐步将课时内容的难点分化,重心前移,同时选取恰当的方式组织探究式课堂或者讨论式课堂;在完成问题解答后,教师设置典型任务,根据任务难易程度学生或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或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进行适宜的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最后完成任务形成学习作品,实现知识深层次分析与初步灵活应用。学生通过疑难探究,合作突破,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再产生新的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于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教师的讲解也更有针对性,预设性的问题逐渐被生成性的问题取代,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课堂效率也大幅提高。
课下,学生之间进行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课上,师生之间进行疑难探究、合作突破、评价点拨、成果展示、反思总结五个环节,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即“十环节”。
四、对“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
1.“翻转课堂”实施需要的条件
(1)首先必备的硬件设施是人手一台电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反复观看视频内容,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对于大多数寄宿制普通高中教室里最多配备一套多媒体设备,如果是集体播放,则不符合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发展,所以要创造这样的环境只有开放计算机房。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刻性。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学生要主动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并针对具体情况展开调查和讨论。对于一般的普通高中的学生,是否都有这样的自觉性呢?正像与会的一位上海教师说的,他积极地投入“翻转课堂”的研究,但学生迫于完成各门课的作业,对看视频预习只是敷衍了事,那么必然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也就不可能提高课堂效率,这显然违背了翻转课堂的初衷。所以,在高中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建立在学生有足够的自觉性的基础上。
(3)教师要有制作微视频的技能。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实践表明,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不仅要注意在声音的录制上声情并茂,同时还要考虑形式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丰富性、趣味性等。另外,教师要设置网络平台以供学生交流经验、共享资源,也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总之,普通高中要实行“翻转课堂”,必须在设备和技术上得到保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有较高的要求。
2.对“翻转课堂”的展望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目前,在我国多数高校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并没有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因此,为顺应高校英语课程改革时展的趋势,必须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1翻转课堂特点
2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2.1翻转课堂能够缩短学生英语学习的差距
2.2翻转课堂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补习
2.3可以让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4翻转课堂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2.5有助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优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讲授英语知识内容,还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以防止学生做出扰乱课堂的行为。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下已经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在课堂活动或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使一些学生没有机会做出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从而有助于优化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管理。
2.6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形成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等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中,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讲授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但是,翻转课堂能够使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不仅可以真正的使英语教学进行分层,还可以根据每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程度来进行相对的调整,使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循环地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形成其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3高校英语教师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3.1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校英语中,作为其教学的重要目标,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追求学生的应试能力,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至于出现“哑巴英语”的情况。
3.2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精读课堂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师的单一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使得学生对其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和要点,还无法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效率。但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采取翻转模式,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3.3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自主学习比教师的常规灌输更加有效果,而翻转课堂是与该要求相符的。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加强课堂参与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但是,翻转课堂若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顺利开展,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资源准备,比如教师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所了解的资源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为学生提供与其实际情况相符的资料。(2)要对高校英语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的指导设计。高校英语教师要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任务,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所设计的任务,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3)要科学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在翻转课堂中,高校英语的练习不仅仅是完成传统教学练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并改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其观察和反思能力,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标准的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是顺应时展趋势的,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巢郦君单位:太原学院
[1]张聪.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1):71-74.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微课
引言
随着慕课的兴起,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外不少知名高等院校都开始尝试利用慕课平台开展了一些课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慕课平台设计难度较高、工作量很大,在一般高等院校很难马上得以实施。即便得以实施,普通高校学生的自学能力差异性很大,慕课在短期内也很难以体现其优越性。相较而言,微课的设计和应用更为灵活,能够使翻转课堂的效果得以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并不理想,这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为本的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尤为显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这一问题的改善,成为英语教师们积极探索的方向。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
(三)翻转课堂的优势
微课针对性强,使学生的学习重心更明确。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1.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各个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偏好都有所差异,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和需求,这导致有的学生跟不上,觉得提高英语无望,有的学生吃不饱,觉得没有收获。翻转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等级的微课视频,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同一内容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微课视频,如适合不同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的微课视频,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学习微课视频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2.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课堂要求学生记录教师讲解的要点,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当中。无论教师如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视频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进度,做笔记的方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发展。翻转课堂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参与活动,校正并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原则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特征
虽然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都是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就一所大学而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艺术和体育类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要低于其它专业学生。其次,由于区域性差异,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所不同,南方学生的发音的问题较多,北方学生的听力往往比较薄弱。此外,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英语方面擅长的领域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既要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考虑进去,又要在课堂教学中着重留意。
(二)重视微课视频质量
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微课视频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微课视频的内容安排得科学合理固然重要,视频的制作也要精良。只有微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翻转课堂的实施才有保障。同时,微课视频要按照体系进行编排,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微课视频制作并不是英语教师的专长,应该向专业人士咨询和学习,保证微课的质量。
(三)合理布置任务
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符合教育领域一贯提倡的教学发展方向。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微课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师生角色的定位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把握好各个环节,翻转课堂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使学生既能掌握语言知识又能具备自己学习语言的能力。
作者:杨春会徐雪婕赵果巍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系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在云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中,必须要提到的就是“翻转课堂”。在学校参与研究之前,我们也到外校参加过各类研讨和听课活动,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特别感谢走在前面的实验校,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清晰了认识,避免了更多的失误,使我们的研究更快地步入正轨。
明确之一:“翻转课堂”不是什么?
1.iPad的介入不是升级的ppt。
2.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价值。
3.不是用视频替代教师。
4.不是在线课程。
5.不是学生没有教师指导。
6.不是学生整堂课都盯着电脑屏幕。
7.不是学生孤立地学习。
明确之二:“翻转课堂”是什么?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明确之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1.“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过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习,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
2.“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目前不少课堂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很难落到实处,而“翻转课堂”做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
3.“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传统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但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主动地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4.“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往往是课前课后由学生自学,而学生有依赖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会在课堂上讲。“翻转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利用混合学习模式,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知识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
5.“翻转课堂”翻转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紧张,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不懂的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实践研究,成效初显
从我校一年多的实践来看,“翻转课堂”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内容设计――开发课程”“自主学习――问题反馈”“展示交流――拓展深化”。前两个阶段在课外完成,第三个阶段在课堂完成。
1.内容设计――开发课程: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课程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这是“翻转课堂”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学生课前学习内容的选择非常关键。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要把最核心、学生最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呈现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因此,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的呈现,以确保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基本上能够学懂。
2.自主学习――问题反馈:追踪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及效果
例如:在数学课“认识小数”教学中,郑雪飞老师结合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单及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开展自主学习,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教师如何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从而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这需要有一个反馈环节。在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设计微习题和学习反馈单,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通过网络在线反馈系统,教师就可以很轻松地掌握学生学习的科学数据,为课堂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3.展示交流――拓展深化: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师生共同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展示,检验课前学习的质量,并在师生多向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和拓展学习内容。为了把握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在课堂学习阶段的第一个环节就进行问题反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个别化指导。
例如:王倩老师在数学“年月日”的课堂教学中,第一个问题便是:“从课前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从学生的反馈中,教师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王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汇报,进而理解年月日的意义。同时,为学生设计多样式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深化对年月日的理解。
在“翻转课堂”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起的“沟通媒介”和“脚手架”作用,运用技术科学设计与组织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的反馈、评价与分析系统,真实记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为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奠定基础。此外,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多考虑教学的生成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多样、灵活的教学设计。
云学习方式之“翻转课堂”的研究促进了我校自主课堂教学实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实现了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有利于进行过程性监控,并且进行及时、个性化辅导,真正实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存储在“云平台”上的资源包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使得学习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把控课堂。
我们的思考
在研究和实践中,每一位参与研究的人员都受益匪浅。当然,我们也面临很多困惑和困难。
1.“翻转课堂”需要大量学习资源,教学和学习资源库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如何尽快实现资源共享,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处理好与教师个性化教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3.035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China'seducationreform,thetraditionalteachingmodelhasbeenunabletomeettheneedsofmoderneducation.CollegeEnglish,asacompulsorycourseforallmajorsinuniversities,hasanimportantpositiveinfluenceonstudents'futuredevelopment.Therefore,CollegeEnglishteachersmustconformtotheneedsofeducationreform,changetheteachingidea,teachingmodeinnovation,throughthe"flippedclassroom"teaching,broadenthestudents'horizonsofknowledgeandimprovethestudents'knowledgestructure,toachieve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students.
KeywordscollegeEnglish;flippedclassroom;teachingdesign;construction
0引言
1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其发展
1.1翻转课堂的概念
1.2翻转课堂的发展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活非常自由,大学英语与初高中英语相比,大学生英语学习压力要比初高中英语学习压力低得多,没有了升学压力的束缚。现在大学英语四级也不作为大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更加使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约束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文化类教学科目,应更加注重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英语能力包括英语交流能力、英语接收能力(听)、英语输出能力(说)。从英语本质上分析,英语对基础知识的要求非常高,例如英语词汇、语法、写作基础等,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英语能力,必须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3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作用
3.1通过“先学后教”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2实现师生、生生多元化互动交流机制
通过翻转课堂能够将传统单一的师生交流模式转化为双向交流模式,实现师生、生生多元化交流机制,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与此同时,翻转课堂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等级观念,构建师生平等关系,即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情谊能够转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精神动力,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恐惧心理,进而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状态。
3.3推动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实现公平教育
4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的有效措施
4.1明确教师、学生的定位
翻转课堂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在构建翻转课堂之处,教师首先要调整自身的心态,转变教学理念,从心理认识到师生平等的观念,彻底消除师生等级观念,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与话语权。在教师、学生定位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辅助学生学习新的应用知识。
教师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掌握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性,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实现“一对一”教学,进而解决每位学生的知识困惑,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改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要走向学生群体,以学生英语能力作为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层次,进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视频,进而保障翻转课堂的实效性与完整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4.2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
4.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结束语
参考文I
[1]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126.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46-51.
[3]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关键词]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大学英语;应用
[作者简介]曾秋霞(1983―),女,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谢丽萍(1980―),女,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江西南昌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201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MOOC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的应用研究”(14WX206)
一、引言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1.翻转课堂的定义
2.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出现同时也具有偶然性。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小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里,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sse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录制了应用PPT进行的教学课堂视频,传到网上供学生下载观看。后来他们发现学生观看视频无法完全消化吸收知识,于是就将课堂“翻转”过来。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堂老师帮学生答疑解惑。这一教学模式被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但局限是学生可利用的视频资源太少了。而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的可汗学院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视频,而且还开发了配套的课堂练习系统、奖励学生进步的徽章以及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的工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翻转课堂”不断深入,2012年,一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教育变革席卷了整个教育领域,这一年被被称为“慕课(MOOCs)元年”。尽管慕课与翻转课堂是教育领域的新名词,但这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
3.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的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教。传统的教学流程是先教后学,而翻转课堂颠覆这一流程,它把传统的知识内化阶段由课堂转移到课前,而课堂则由老师答疑解惑来实现知识的深化。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是基于微视频和网络学习的前提下开展的。视频讲解比传统的课堂预习更生动有趣,而且网上老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性的,个性化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主动观看教学视频,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的,是一种主动地知识构建。而教学视频是一个个短小精悍、紧密相连的信息单元,这些信息单元就像一块块碎片。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展开学习,并控制学习的速度和进度,真正做到了“按学生自己的水平来学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发展情况
1.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2.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四、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的模式设计
课前:老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创建教学视频,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英语资源,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本着对自己学习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学习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视频内容,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分组:课前安排同学们观看纪录片――7up。然后让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兴趣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每一小组按照任务要求选取纪录片中的一个孩子。四个人中,一个当组长,负责统筹规划,一人负责PPT的制作。
(2)分工准备:根据所提供的网站进行探究式学习,寻找所需要的视频和文字。
(3)内容讨论:各小组的四位同学一起对所获得的视频进行讨论,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4)修改润色:将所编写的人物经历进行修改润色,制作成PPT,使之文字优美、图片丰富、布局合理。
(6)课堂讨论:当同学们表演完了,老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Whoplayedamajorroleinyourdevelopmentfromachildintoawell-educatedyoungperson?Yourparents,yourgrandparents,yourteachers,orotherpeople.
Tellaboutsomeofthethingstheydidorsaidthathadagoodinfluenceontheshapingofyourcharacter,behaviororattitude.
SupposeyouareBaker’sclassmates,Brainstormhowtowritehimaletterofcongratulationsonhissuccessinessaywriting.
六、启示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5]邵淑芬.网络环境下物理主题探究性教学实验的研究[D].华南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004.
[6]王长江,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