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不按规定填报个人有关事项违反组织纪律

如实报告接受监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柴雅欣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区军雄“组织观念淡薄,长期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付慧华“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期发布的通报中,多名违纪违法人员都存在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问题。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是请示报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组织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有哪些典型表现?如何加强监督执纪,督促党员干部如实报告,自觉接受组织监督?

纪法意识匮乏、侥幸心理作祟……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可能是为掩盖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领导干部应当报告的事项是与其权力行使关联紧密的家事、家产情况。其中,家事包括婚姻、因私出国(境)证件和行为、移居国(境)外、从业、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家产包括工资收入、劳务所得、房产、持有股票、基金和投资型保险、经商办企业以及在国(境)外的存款和投资等情况。然而,个别领导干部组织观念薄弱,错报漏报甚至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

河南省登封市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牛风云认为,党员干部隐瞒不报或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纪法意识匮乏,未将如实报告当作应尽职责,敷衍应付;二是侥幸心理作祟,认为隐瞒行为不会被察觉,或者即便被发现也可能不会受到重罚;三是自我保护心理驱使,担心如实报告个人情况可能引发不良后果,如面临纪律处分、晋升受阻等。”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纪委监委联合组织部门持续加强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抽查核查,严肃处理未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行为。图为该区纪委监委联合组织部门对拟提拔使用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核查。王莎莎摄

杭州市萧山区交通运输局原一级调研员李某,在2021年5月以其妻子名义支付140余万元购买了海南省一套房产,李某在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中,未申报该房产购买情况。李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和涉嫌犯罪问题,2024年5月被开除党籍,取消其享受的退休待遇。2024年9月,萧山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140万元。

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才能有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出台了多部法规文件,不断完善报告的范围和要求。201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修订出台《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对报告主体、报告内容、抽查核实及结果处理等作出改进完善。202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对健全中国特色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作出部署。

“隐瞒不报的事项呈现隐形变异的特点,比如有的资产资金交由他人代持,有的伪造证件、谎报行程以掩盖出入国(境)事实等。”杭州市滨江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周剑杰说。

督促党员干部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组织监督

挖掘信息资源,搭建监督网络。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利用“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对挂证、工商登记信息等比对,发现违规挂证取酬、违规经商办企业等多条问题线索。金湖县纪委监委印发个人有关事项廉洁风险排查指引,督促全县各镇街、各部门建立完善本单位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定期核查机制,通过个别谈话、随机访谈、现场查看等动态了解党员干部房产、车辆、财产状况等情况,提醒党员干部及时更新个人有关事项,并分析研判情况变动背后是否存在腐败和作风问题。

开展警示教育,强化震慑效果。登封市纪委监委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制作警示忏悔录、开展党风廉政宣讲等方式,为党员干部敲警示钟、打“预防针”。今年以来,登封市纪委监委选取涉及不如实向组织报告等12起典型案例编印警示忏悔录,要求各级党组织将其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必学内容,及时组织阅看并开展研讨交流,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THE END
1.《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第十六条 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本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第十七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的; https://www.ynwater.edu.cn/jjc/info/1131/3442.htm
2.这些情况,如果不按规定向组织说明和报告将被处分《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党员干部“游必有方”,此项规定并非不允许党员干部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外出,而是要求负有报告义务的党员干部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去向,防止出现“独来独往、天马行空”等目无组织情形。 https://gzw.xianyang.gov.cn/zwgk/zcjd/202412/t20241210_1887085.html
3.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和诫勉对公职人员的影响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已经被立案审查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公职人员在被立案审查调查期间,未经纪检监察机关同意,不得出境、辞去公职;被审查调查公职人员所在机关、单位及上级机关、单位不得对其交流、晋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I2NDUyMQ==&mid=2652383576&idx=1&sn=6cd640057cd9f058086146545b378d21&chksm=f3d3e6bec4a46fa8c95cac6e3238d67282d5cda932bfa16979b70b68e9cc9ea9b94db9d8fded&scene=27
4.新法解读:关于定密权限的规定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新法学习“一卡通”“新法知识点一学就会” 原标题:《新法解读:关于定密权限的规定》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0346
5.通知公告整改情况:一是2022年10月10日团市委对“2020年9月选拔任用两名干部时先进行会议推荐再进行谈话调研推荐”“2022年4月选拔任用两名干部时讨论决定环节没有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具体情况作出说明。二是对团市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档案进行全面梳理检查,未发现不规范问题。三是2022年11月25日召开团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http://www.hsqsn.org.cn/index.php?/detail/notice/19268
6.保密工作规章制度(四)需提交市编委会研究决定的其他事宜。 三、机要文件均要由机要负责人拆封、登记、收发、保管、传阅,机要文电、资料要存放在专用保险柜内,按规定定期清理、归档、销毁。机要文件交接时,要认真清理登记并履行签字手续。一切载有秘密内容的会议记录和记事本都要作为秘密文件管理。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40520142105_3847642.html
7.保密工作规章制度(精选15篇)8、不在社交活动中携带秘密文件、资料;特殊情况确需携带的,应由本人或指定专人严格保管。 9、不在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中携带秘密文件、资料;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应按照国家保密局、海关总署《关于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zhidu/6755298.html
8.保密的制度4、传阅夹内的文件,不许随意抽取。若因工作需要,必须经收发人员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不得擅自扩大文件的传阅范围。 5、文件阅毕后,必须签注姓名(全称)及时间。 6、传阅文件必须注意保存与爱护,不得污损或丢失。 7、凡发给领导干部私人圈阅的各类文件,在年终必须按规定清退。 https://www.jy135.com/zhidu/1929631.html
9.保密工作的思考(精选8篇)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五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工作方法, 大胆探索和实践, 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保密法规工作, 注重安全行为的研究, 力保成效;对各级领导干部、保密人员和涉密人员开展保密知识培训, 使他们充分掌握保密文件的管理知识、防范知识, 提高保密技能, 将保密制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be1i8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