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培训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培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扩大受众范围,打造品牌效应。为使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堂的覆盖面更广、参与面更大、影响力更强,在保证自治区直属机关厅级以上领导为主要授课对象的同时,还适当分配了企业单位名额和处级领导干部名额。同时,把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座与内蒙古党校举办的主体培训班次有机结合,学员构成多元化,受众面更加广泛。党的十精神轮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提任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旗县党政正职读书班的学员均听过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座,通过他们的宣传和参与,使讲座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为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从第二十七期开始,我们已向盟市同步开通视频。后期我们还将制作光盘、课件,利用“内蒙古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提供在线学习服务。

二、特点成效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堂已经深受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好评和欢迎。干部一致认为,讲座对提升干部自身政策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开阔理论视野、拓展工作思路、培养战略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双休日讲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和成效。

(一)层次高端,搭建最前沿的理论平台。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座自开办以来,所聘请的教师均为每个领域具有较高水准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有些教师不乏具有世界影响力。如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泰斗的厉以宁教授。还有国家部委的有关领导,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等都受邀来到内蒙古为我们作精彩讲座。同时,讲座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经济、政治、管理、历史、宗教等多个领域,为我区的领导干部全方位拓宽视野,夯实理论基础,接受高端解读,创新工作思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二)影响力大,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堂的开办,有效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了干部教育培训渠道,为广大干部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领导干部的青睐。有的干部连续听过十几次,每期还要主动参加,感觉到自身各方面知识,特别是思想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据统计,学员认为开设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座“非常有必要”的达到90%以上;对讲座的课程设置、讲授效果满意率达到98%,非常满意率达到65.6%。

(三)辐射力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自觉学习,是新形势下提高执政能力、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名额分配下达任务,强化过程管理和通报反馈,客观上对干部学习起到了督促和鞭策的积极作用。良好的课堂反响、台上台下的积极互动,也增强了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干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这种学习氛围的辐射和带动下,干部的精力、心思和兴趣更加集中,工作、生活更富有朝气,推动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三、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一级看一级,领导是关键。自治区党委王君书记亲自抓学习,抓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对开办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堂给予高度重视,几次率常委班子和其他省部级领导干部到现场聆听讲座。以普通学员的身份带头学习、带头记笔记,对开办好自治区这一特殊培训品牌,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使讲座在不断改进中提高,好评率、上座率持续攀升。

(二)方向质量是核心。方向对不对,质量高不高,直接决定双休日讲堂的生命力。干部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在工作中严把讲座内容选题,全面了解所聘请的专家学者,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质量的授课内容。通过前期细致的工作,力求每一讲都出精品、出效果,让干部听了解渴、受益。

关键词:教学改革市场营销实践课程

一、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及网络教学平台多元化

培养市场营销“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市场营销学是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课老师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才能有力的增强实践教学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一,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高校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参与拟订学科发展计划和实验室建设,联合进行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承担部分教学科研任务。其二,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二、校内实践教育多元化

2.依托第二三课堂,拓展学生科研和创业能力。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依托第二课堂,训练专业技能;创建第三课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以学术节为平台,开展多姿多采的学术活动。学校现有CI策划协会、“挑战杯”团队等学术社团,每学期举办学术节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CI设计、我行我销、商业策划、企业营销诊断、ERP、管理模拟决策大赛等学术性活动,构成了培养本科生探索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的课外学习体系。营销理论与实战经验论坛。将实战企业家和学院派知名学者请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通过介绍营销理论前沿为学生提供理论和营销实践经验。

三、校外实践教育多元化

1.校外实习:校企合作形式多元化。学校的空间是有限的,特别是近几年来招生数逐年增加,绝大多数高校校内资源满足不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要求。所以应该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国家、省、市高科技园区的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学校与研究院的合作、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以根据企业或者社会需求选题,这样不仅能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发挥大学科技人才的优势,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可采用以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方式。

2.毕业论文(设计)实习方式及考核方式多元化。在实习方式上高校应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2003年系统提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将该专业按照“一训两段三模块”将“研究型、应用型、创业型”三类学生实习分别安排。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学院制订周密实习计划与实习指导书,明确了学生在实习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以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有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式多元化。学生毕业论文形式由传统的单一的学术型论文,拓展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营销诊断、案例分析、管理设计五种形式供学生选择。对学生论文的评价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指导老师的评分占40%,评阅老师的评分占30%,但评阅老师可以否决毕业论文,这样毕业论文就必须修改,答辩小组的评分占30%,三者加总的分数为毕业论文的最后得分。

四、营造创业环境,培养创业精神,手段多元化

2.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结合社会经济形势分析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创业过程。通过写调查报告、专题讨论和出墙报等,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启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设置弹性创业教育学分制,使其成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以此来强化创业教育。

五、职业技能认证多元化

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认证一体化。构建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1+N”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文凭+多个证书)。

营销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职业资格认证的历史并不久,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与职业技能认证挂钩。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市场学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认证考试,获得认证后,即可享受市场营销学会的会员推荐,为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多元化改革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集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毕业论文以及教学管理等综合改革、整体优化于一体,着力于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着重已有成果的集成和应用,在已有改革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继承创新。该成果解决了管理类专业,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管理类专业办学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创了新途径。这项改革,将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并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物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占用一个学期,达大学教育阶段的八分之一。这一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使用各种工具书、应用计算机、外文翻译、工程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毕业答辩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讲演与口头表达能力、反应敏捷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研总结出:这些培养目标仅靠在校园里苦读书本、纸上谈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走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

一、改革的措施

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

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分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型、签约就业型和自主创业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新颖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专业教师把关审题;也可支持学生到就业单位或实习实训基地做毕业设计(论文),可使学生受到正规的科技开发训练,熟悉未来工作单位的环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的研究,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和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持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这些措施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增强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

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共建研究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借学校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学校利用企业条件培养人才,互利互惠,建设一批工程实践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生力军,直接参与工艺设计、产品研制、科技开发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形成了特色。我校地处各大类企业门类齐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有优越的校企联合优势和校企合作传统,同时,各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多是我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可依托本地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在培养一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同时,也解决了教学设施和工程训练场地不足及到企业实习只能以参观形式进行的困难,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3.建立和完善实效显著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

利用校内资源条件,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我院学生科技园、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省水处理实验中心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再培训,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

近几年,我专业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的学历高、综合素质高,但没有工厂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因此,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在学生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也下到企业锻炼,亲身体验工程实际和生产管理运行过程,积累工程经验,既可提高他们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水平。

5.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方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要求及联合指导协议书等教学文件,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序进行。为考核学生的培养效果,制定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的操作及过程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实行10~15%的末位复审制,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是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教师既可以寻找科研立项课题,也可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习生产新技术,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这种模式也是学生渴望的,学以致用,用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申请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自主创新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真题真做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与优秀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人才流失,增加了引进人才的可靠性,节省了培训费用。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有效地缓解了我们专业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有益补充,能有效地缓解学校因扩招而造成的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了企业与科研院所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结束语

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可全面提高我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冀满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2-143.

[2]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05,1(6):59-61.

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尽早适应社会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而校外实践又能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一)大力开展实习基地建设

(二)鼓励学生开展勤工俭学与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企业不再盲目的追求毕业生的学历与学习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吃苦精神、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及是否具有爱心、责任心等。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议成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设立学生独立承包的跳蚤市场等。同时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二、校内实践

校内实践也有许多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毕业设计,其次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设计及动手类的竞赛项目。

(一)毕业设计实践教学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毕业生得到锻炼。可采用如下措施:

2.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力保证。应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评审、答辩等管理制度,对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选题、开题、撰写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开展创新性实验

三、结语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指导老师;大学生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更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需求与渴望。国务院2015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全面部署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教育部也提出各高校要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的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国各个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很多的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大学生渴望提升,但创新意识不足,坚持做下去的较少。

二、激发和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力的措施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经验,从学校、学院、指导老师和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以下一些措施,以激发和提升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能力,以飨同行。

(一)高等学校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进行教育改革

高等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平台和载体。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成立校院两级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指导、评审和咨询等,并由教务处实践科或校团委负责日常的工作。召开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总结表彰大会,树立先进典型,对有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重点宣传报道,举办优秀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展览和展示会。在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研究生推荐免试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校园学生活动的新风尚。

2.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平时也要作一些及时的小调整。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加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大一开始设立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开设一些创新创业的选修课,压缩理论课的课时,增加科技创新的实践实验课程,努力实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过程中向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通过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知识讲座和创新论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使学生更有成就感。

4.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可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和获得专利等情况可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对参加科技竞赛并获奖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

(二)二级学院搭好创新平台,创造创新活动的外部条件

二级学院(系)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直接管理和指导者。因此在学院的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途径,拓展科技创新内容,着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二级学院开放本单位的各类教学基地、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同时鼓励老师对大学生开放自己的专业研究室,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提供稳定的场所。在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培训、熟悉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后,对学生开放使用。

2.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和争取资金支持,形成以国家、省、学校和学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为主体组成项目申报体系。学院需要组织学生并指定老师协助进行项目申报。同时以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鼓励老师为学生开出合适的科创项目。利用校友和企业资助基金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科技创新顺利开展。

3.加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检查和考评力度。建立项目自查、教师检查和学院抽查检查机制,加强检查问题的整改反馈及落实工作,保证创新项目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同时严格项目结题、验收和答辩程序,对项目采用现场汇报、成果展示和专家提问形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真正完成科研创新的培养。

5.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学院应做好一、二年级的课堂引导、三年级的科研训练、四年级科研活动三者的关系。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男女性别的学生进行组合,形成稳定合理的科研团队,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明确团队负责人的主要责任。

6.学院对指导学生科研获奖的教师,在年终绩效考评、职称评定、教学奖励申报等方面优先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三)加强优秀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引导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指导教师也必须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同时加大对指导教师的大创能力培训和提高工作,特别是年轻老师的能力培训,举办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创新论坛,交流经验,提高水平。

指导教师应该富有创新精神,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和事物,在大创的教学和指导过程中充满热情,乐于奉献和吃苦耐劳,能将课堂的教学知识和课外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指导老师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素养。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

目前高校大学生进行科创项目开始时激情高涨,对科技创新参与热情较高,而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不高,很难坚持到最后。因此:

3.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竞赛为学生设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奖励机制。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升学、就业和平时的学习成绩的评定相挂钩,将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这样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科技创新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和美好前程,使他们产生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动力。

三、总结和展望

大学生是当代最具创新的群体之一,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周星宇.“挑战杯”竞赛对大学生科创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4,(12):252-253.

[2]蒋海明,赵宏宇.大学生参与科研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及作用探讨[J].2014,42(21):201-203.

[3]王新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2015,(5):288-289.

[4]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309-310.

[5]郑少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学理论,2015,(7):141-142.

[6]孔全存,陈硕,王雪莹,刘桂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人员梯队组建模式的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J].2014,31(5):24-27.

[7]蓝和慧.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团队指导教师能力[J].教育理论研究,2015,(7):27.

3.开展课堂竞赛,创新教学方法。科技竞赛集专业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可借鉴这一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或课后组织各类小型的竞赛活动。譬如可设立某个可进行比较的竞赛主题,然后将全班分为几个竞赛小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现场操作,共同完成竞赛项目,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在竞赛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而应以指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1.高度重视,加强竞赛的组织工作。要把科技竞赛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教学活动纳入日常工作中,贯穿于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应成立包括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等在内的校科技竞赛委员会,主要负责统筹科技竞赛的组织立项、项目管理、经费筹划、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2.坚持高标准,不断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科竞赛具有高端性,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因此参加科技竞赛的多是学习成绩优异,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水平有较高要求,竞赛指导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鼓励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指导教师团队。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职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的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教育部将九所本科定为试点院校,本科院校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多,得到了颇多有益的收获与经验,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本文试图在对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对国内现状的分析基础上,给出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国外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至1919年百森商学院成立以来,美国始终是全球创业学领域的领导者,2005年,全美共有1600所学院开设了2200门创业类课程,形成了系统的课程体系。首先,教育内容完善。目前,美国高校创业课程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多方面,课程涉及法律、财务、企业战略、领导艺术等各个方面,且已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提供从小学开始的创业教育。其次,课程突破了专业限制:一是将创业教育渗透至课程当中,在学科基础课方面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鼓励文、理、工相互渗透,以加强学生之间的通识教育。

(二)较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

美国高校以讲座和实践的形式来构建其实践教学体系。定期开设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为学生传递创业理念,以允许计学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另外,重视实验教学和现场模拟教学,允许学生参加校外项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三)将创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良好结合

英国也是创业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东伦敦大学已经形成了“启蒙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三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此外,英国还与企业合作,定期为公司职员提供为期8周的创业教育培训,并允许优秀学生参加,形成“企业出资、政府支持、学校出师”的良性循环格局,这类培训班不仅能让老师更好的了解企业人员想法,也能促进校企交流和合作,更真正使创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重要一环。

二、国内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一)与全国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相比,职业院校参与度不够

2002年以来,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创业课程,各种由国家、地方举办的创业大赛、创业讲堂等大型创业理念传播活动纷纷举行,掀起了一场全民创业的浪潮。截至2009年10月,已公开发表的创业教育论文已有24506篇,各方学者对于创业教育含义、体系等都进行了各自的研究。相对于全国的创业氛围,高职院校虽然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但探索脚步较慢。在24000多篇创业教育研究论文中,高职院校有关论文数量仅为163篇,不到总数的1%。我国共有1200多所高职院校,但设置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并不多,且多为二级院系自主行为,学校层面推动的更少,许多学校对于创业教育还不甚理解,相对于本科院校,许多院校对于创业教育仍处于观望了解的状态,参与度不高。

(二)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外的职业院校已经形成完备创业教育体系,即使在我国试点本科院校,经过几年的实践,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业教育体系,但在职业院校,却忽视了完整教育体系的建设。首先,课程体系不完善。许多院校开设了单独创业课程,但大多为选修课或小范围的必修课,未将创业教育纳入正常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其次,实践体系不成熟。部分走在前面的院校已经开始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大多采用创业计划书和孵化园的形式,但计划大赛多流于形式,孵化园也惨淡经营,成功孵化案例极少,且惠及面较窄,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因此,相比较国外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我国职校创业教育体系非常不完善。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仍停留在以理论研究为主,轻实践的阶段

职业院校在创业教育尝试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十分突出:首先,创业教育中,课程讲授的方式相比孵化基地更为广泛的被职业院校所采用;其次,创业课程的传授也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只能在书本上展能耐,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练拳脚,创业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最后,创业教育缺乏具有实战经历的教师,职业院校创业师资极度缺乏,尤其缺乏具有创业经历的实战家的加入,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创业实战能力较差,讲授自然偏向理论化。

三、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开始起步,影响力日益扩大,正日益得到越来越多院校的承认,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发展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找准高职院校在全国创业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分层次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也是需要分层次的,席升阳教授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应有不同的模式(2008,席升阳),见表1:

高职院校无疑属于职业教育型大学,应以实用型项目为主,注重职业化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院校中,应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创业教育(见下图1),以适应学校使命和定位,也满足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

(二)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由于没有融合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因此,往往使有热情的创业学子热情有余而内功不足。要有效的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应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创业教育做为基础性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重视吃苦、创新、坚持的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首先,课程结构上,以必修和选修相结合,辅以讲座等其他辅助形式,以主修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以选修课程灌输创业基本知识,以讲座、论坛等辅助形式深化。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创业教育课程应在传统素质课程上突出“创业”,除重视技能等方面培养外,还应从政策、法律角度为学生设置实用性课程,以扩展学生实用知识。最后,应扩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改变原有课堂讲授为主的现状,以训练为主,理论课程为选修和辅助,以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

(三)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所谓校园创业文化是指用创新和主动的开创精神思考问题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和鼓励创业创新的校园文化。要加强创业教育,除了创业课程的建设之外,还需要营造创业文化的支持。首先,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离不开学校的政策支持。学校可以从支持教师外出兼职、支持学生休学创业,无论成败都可以继续学业、创办专门创业机构、创建创业基金等方面鼓励创业创新。其次,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需要大型活动和孵化的培养。学校可以以大赛、论坛等方式为师生提供尝试、创新的环境,并联系地区的孵化机构,积极对外推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创办孵化园区,给学生更多实战演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已经到来的创业教育浪潮中不被淘汰。

[1]田明义.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纪淑军.创业富民战略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发现和捕捉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2]我国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教育论文,引导大学生走创业之路,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职业的创造者,为一个新世纪培养有创业能力的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许多大学生的创业举步维艰,往往因创业能力不足和缺乏管理知识而以失败告终。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其创业能力的提升,而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二、我国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90年下半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劳技处牵头,在北京、江苏、四川等地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虽然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但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的创业教育普遍缺失,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相当薄弱。突出表现在:

1.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对于创业教育,部分高校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无非是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重新包装。

2.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中的创业教育开展得还不普遍,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3.教育形式单一,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缺乏多样性、系统性,教学模式局限于知识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基于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体制

1.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是以它的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建立在这种知识观点之上的传统教育,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3]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机会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要强调培养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的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已为所有发达国家普遍认同。为此,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从教育观念上看,器具型教育应被智慧创造型教育所取代;从教育目标上看,知识型、专才型应被复合型、创造型、发展型和国际型培养目标所取代;从教育过程看,知识灌输式和知识习得式教育应被知识激发式和知识识得式教育所取代。”[4]

2.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大学生和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容易树立创造、创业、创新等观念。因此,特别要加强对教师创业教育观念的培养,使之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要从观念上改变仅仅为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的思想,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

3.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期,我国高校办学要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实行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实用化、共性化教学的要求,聘请创办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也可请工商税务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专家,解答创业政策问题。同时,学校内部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二)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校要在自身的特色定位中推动创业教育,与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特色人才。

首先,依据创业型人才培养标准来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素质教育论文,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大力推动适应创业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开设专业课程、创业案例课、模拟创业过程的活动课、实践课程。

2.建设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

高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水平和素质,并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练、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应从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出发,打破传统封闭的格局,积极进行创业师资的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认真记笔记,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师应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结论,多讲过程,多讲方法,多提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争论,多实践。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

社会实践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高校要改变以往刻板单一、学用分离、简单管理的传统,要让学生利用见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发展学生谋生的真本领。

此外,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比赛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实践训练方式。通过参与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开拓了知识视野素质教育论文,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提高了创业的思想素养,培养了创业能力。

5.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一方面,学校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有前景的创意融入到校办企业中去,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商务活动。

四、结语

着力打造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展的新要求,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只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加强创业教育,措施到位,当代大学生一定会激发创业热情,迅速提升创业能力。

[1]郁义鸿等.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蔡志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4.

[4]邓和平:从就业型教育到创业型教育[N]光明日报,2004-03-24(C).

关键词:教育改革;工程中心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甘黎明(1979-),女,湖北公安人,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讲师;戴鼎震(1964-),男,江苏兴化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江苏南京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166)、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L09/002)、金陵科技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XM-02-3)的研究成果。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教学理论与模式。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教育部还成立了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点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二、实习实训与工程中心结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人才个性的发挥中起了重要作用。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3344”实践教学体系:即坚持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搭建专业实验实训平台、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构建基础性实践课程、专业性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动物科学类学生学业、就业、创业与教师授业、精业、拓业“六业一体”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组成的四层次实践能力,形成学生创新创业长效稳定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积极引导大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吸引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等,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及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和指导,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较前沿的科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知识更新缓慢的不足。

三、积极开拓智力资源,构架各级工程中心平台

利用兽医学重点学科的平台建设成果开展了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六业一体”动物科学教学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研究,共建了基于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动物疫病诊断与控制实验室及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以江苏省(迈斯克)肉类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共建了“畜产品安全检验实验室”;以江苏省新型兽药产业创新联盟为平台共建“中草药药理与毒理分析实验室”。这些平台建设既保证了学生的实验、实习质量,又促进了创新、创业及教师的授业、精业及拓业能力的提高。如图2所示。

四、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优势,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所有动物医学老师都要通过不同形式轮流下基层,一是“博士教授柔性进企业”,参与兽药厂、养殖场等;二是通过南京市“科技帮扶科技服务平台”开展肉鸽健康养殖科技服务;三是通过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服务平台锻炼提高生猪养殖与疫病防治水平;四是通过教师指导大学生围绕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开实训,申报专利……诸多形式的实践锻炼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临床水平,促进了师生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师生能力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专业建设。

打造高学历结构与兽医执业资格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学历上力求60%以上的教师具备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接近100%;并要求兽医学不同方向的教师博士比例合理;执业资格上以获得“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为目标。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合作培养“名师”、“名医”,培养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水平与应用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生产上能满足动物防疫、畜产品检验、兽药研发及宠物防病与保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五、特色与效果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较早地适应就业,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自主创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了一种人才培养与准就业的关系,对企业而言,缩短了就业培训期;对高校而言,提高了师生的实践技能。

拓宽了本科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有机会接触较前沿的学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获得了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弥补了传统本科生教学中知识更新缓慢的不足,激发了他们考研继续深造的可能性。

该平台形成一套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培养新模式,有利于高校的人才资源与省市级工程技术中的生产资源、科研资源、经费资源的整合、互补,促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项目研究将提供实训基地的市场化运行模式,既有助于企业的产业升级,又能够减轻就业压力。企业与高校之间有经费投入,科技创新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能有效解决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建立了成果共享机制,对联合申报项目、共建研发平台、提升企业级别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均有帮助,形成了互惠双赢的合作格局。

教师指导实训的过程中,实践能力、科研水平、跨专业知识也会明显提高,提高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指导加强了师资队伍中高级应用型师资力量。

六、结语

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通过构架工程中心平台把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现有的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江苏(迈斯克)肉类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实训基地,构架工程中心平台,利用其资源充足、科技创新水平高、管理规范等优势,克服了传统的校外实训基地规模不大、实训项目单一、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合作机制不稳定等缺点。建立以科研、创新、生产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机制,探讨通过实训基地将学生“学业—就业—创业”以及教师“授业—精业—拓业”、“六业一体”有机整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及运行机制。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能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创办科技型公司,成为具有独立创新个性的高科技人才。教师也可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双师型”素质,增强应用型师资力量。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动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全校乃至全国高校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和指导方针。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办[2010]3号)[Z].

关键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

一、毕业设计概述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环节大概由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

习等组成,其中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技能和水平,通过一个多月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使用工具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尤其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并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作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发现毕业设计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本文就毕业设计及指导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1、不太重视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内容不够充实

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大多为开发一个应用系统软件,严格来讲,件系统的开发完全要按照软件工程的七个阶段来执行,从前期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到中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再到后期的测试和维护,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工作可做。但是事实上,学生做毕业时并不是按照这个过程来执行,他们大多所选择的内容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无非就是增、删、改、查、存、取等,这样的系统在课程设计周或实训周时已经做过,而且这些系统在网上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由此看来,毕业设计的内容缺乏灵活性、多样性,没有完全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安卓技术”等软件行业比较流行的技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软件技术专业特色和软件行业特色。

3、论文格式不规范,文字表达不强

4、设计任务划分不明确、任务不饱满

三、毕业设计解决办法

1、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可以针对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松懈的状态,在大三第一学期第十周末考结束以后,由各个分院组织召开一次全分院范围内的毕业设计动员会,由分院院长带头发言、各教研室主任强调毕业设计要求和规范,各指导教师和学生签订毕业设计承诺书,进一步规范和严肃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深处重视,从行动上执行,对于剽窃、抄袭、虚假等不端行为做斗争,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学生和对应的指导教师。

2、增加技术含量高的题目,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外延

3、加强实践监控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毕业设计奖励力度

四、小结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实战课,是学生由学校走向职位岗位前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学校要出台相应政策,实现奖励和惩罚并举,作为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完全按毕业设计规范来执行,作为学生要认真对待和用心完成毕业设计,三方齐心协力站好毕业前的最后一班岗,提交一份合格的高质量的论文。

THE END
1.广东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广东干部培训网络学院app)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有什么用网络学院免费提供线上课程学习、网络课程直播、专题班学习、学时管理、培训档案等功能。学习内容涵盖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能力、知识培训等。提供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免费阅读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有什么用 网络学院免费提供线上课程学习、网络课程直播、专题班学习、学时管理、https://news.logserver.cn/kaoshizs/202502-5782.html
2.教师自主培训学分怎么录入教师自主培训学分怎么录入 吴梦菲 2024-12-03 18:33在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的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系统中,教师可以方便地查询和录入自己的自主培训学分。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打开网站 在IE浏览器中输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的网址www.hnteacher.net,也可以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湖南省中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15330368&ucid=PjRvPHDYPjm&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
3.湖南干部培训3、最后在课程的主页面就能加入培训班。 湖南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官网怎么下载学分 不用下载。 学分时用来获取的。 要登录“干部培训网络学院”进行在线学习,并考试,取得学分。 每一个课件0.5-2分,必需完成30分。每一个课件50分钟至180分钟不等,要全程观看完课件,中途还要数次答题,否则不能继续观看。 https://www.nanjingjedu.cn/ganbu/2313.html
4.干部网络学院快速刷分技巧导读:干部教育在线怎么刷分 干部网络学院怎么快速刷分 我们要登录“干部培训网络学院”进行在线学习,并考试,取得学分。可恶的是每一个课件才0.5--2分,必需完成30分。 干部教育在线怎么刷分干部网络学院怎么快速刷分 我们要登录“干部培训网络学院”进行在线学习,并考试,取得学分。可恶的是每一个课件才0.5--2分http://www.buxi100.com/art/r794g0yzv.html
5.教程教你使用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手机APP输入【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进行搜索; 按向导依次点击【获取】【安装】【打开】 打开苹果应用商城 点击【获取】 贰 功能说明 打开手机APP并进入主界面后,底部含有【主页】、【个人中心】、【学员风采】、【固网平台】、【关于我们】五个栏目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YyMzU0Mw==&mid=2247485237&idx=2&sn=34c323be414b2e9821d2388381f4ebd4&chksm=eadcceadddab47bba0c8c707f6201e4a29600270383e6402aa2774eca4fb35c25de27207cdad&scene=27
6.湖南省干部网络教育学院湖南省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的信息由江西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湖南省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湖南省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就https://www.ctbuganxun.com/yi/708/
7.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的信息由山东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相关文章、https://www.shganxun.cn/ke/420/
8.湖南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湖南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的信息由黑龙江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湖南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湖南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http://www.sxganxun.cn/te/672/
9.东莞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2025-02-01 星期六,欢迎来到东莞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登录] 首页 学习资源 本土课程 直播课程 学员中心 学员班级 服务中心 首页 > 学习资源 >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落实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落实讲师:时长:6分钟选修人数:3212 课程章节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落实 https://wlxy.dg.cn/pc/course/6208
10.湖南干部网络培训学院湖南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的信息由吉林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湖南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湖南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就到吉林https://www.shanxiganxun.cn/ta/912/
11.湖南网络干部教育学院湖南网络干部教育学院的信息由广东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湖南网络干部教育学院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湖南网络干部教育学院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就到广东https://www.henanganxun.cn/na/643/
12.大学陕西干部网络,陕西干部网络学院联系方式信息〖壹〗、网络延迟。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是由省委组织部主办,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承办的网络学院,旨在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各级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其中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登录验证码发送失败是因为网络延迟,更换网络即可,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 〖贰〗、关于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登录入口如下: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是由省委组织https://sxtghd.com/xinxi/10010.html
13.精选笔记截至2025 年 6 月,学校累计建立校内实践基地 55 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 2 个,其中包括虚拟仿真实训室 6 个,培训基地 9 个,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1 个。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34 个,其中数控技术专业群已建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24 个 精选笔记-湖南网络工程单招考试总分多少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单独招生工作http://m.pxems.net/hunandanzhao/CBW3374467.html
14.在线干部培训3、最后在课程的主页面就能加入培训班。 广东干部网络培训学院学时怎么算的 粤组通20153号文: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干部完成学习并测试合格后获得相应学时。在线培训列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积分制度的积分项目,干部参加网络培训的学时可直接按1:1的比例折算为积分制度的积分。https://www.govjiaoyu.cn/peixun/1131.html
15.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的信息由湖南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就到湖南干部培训网。https://www.gxganxun.cn/la/832/
16.行政干部培训网络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以下简称“网络学院”)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党组的指示精神,在2005年建立的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的基础上,开发建成的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干部和教师提供网络培训的大型专业网络学院。 https://www.trainingsjtu.cn/ganbupeixun/3049.html
17.毕业下继续教育论文11篇(全文)高校应全面修订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一年级开展专业思想、国情、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年级开展择业心理、择业观和成才教育、三年级开展择业技巧、法律常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四年级开展就业政策、创业教育。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对本科生的培养向复合型、宽口径、厚基础方向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7hh17uo.html
18.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5)2012年主持申报国家级、重庆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进入选题。 6、从事网络教育的经历 自2003年开始被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聘请为《工程地质》的课程主讲教师,参与网络教学,负责课程教学的实施和监督工作。先后承担了《工程地质》课程的网络课件建设、课程录像、课程主讲等工作。 7、在本课程建设中承担的工作 目前全面负http://kjmt.5any.com/gcdz/coursebase/11/1100.htm
19.4学校应制定新教师(含见习教师)培训计划及考核制度,为每一位新教师安排至少一名带教教师,负责指导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辅导及班主任工作等,帮助其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考核,对不能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教师可按有关规定作转岗或不再续聘处理。 https://zhonghua.hpe.cn/info/iList.jsp?cat_id=28895
20.超星尔雅通识教育高校传统通识选修课受教师资源有限、课程种类不全、教室数量紧张以及教学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人口大省,生师比也更高,师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校通识教育发展。周口师范学院曾经也面临这些难题。如何通过引入优质资源,补足校本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哪些有效的管理与组织模式,能将外部课程与https://erya.mooc.chaoxing.com/
21.2020—2021学年度湖南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骨干网络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深化拓展湖南青马工程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骨干能力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团省委、省学联决定在全省高校学生干部中开展2020—2021学年度全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网络在线教育培训(以下简称湖南青马在线),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http://hnyzzy.com/tw/info/1128/2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