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九拍创始人,李红育老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特聘打击乐专家委员会九位委员之一,协助国家制定了现代音乐学科的教师考核及评定标准。同时,李红育老师还担任青岛打击乐学院及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外聘教授,并于2008年协助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建立了现代打击乐专业及现代音乐学科并亲自任教。
在天音附中任教的15年中,经李红育老师培养的几十名学生考入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音乐院校,并且连年为上海、天津、四川、武汉、西安等国内知名音乐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
九拍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视开发并提升学生的四肢协调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听力、阅读能力、表现力等综合素养。
谈及爵士鼓,四肢协调无疑是其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众多爵士鼓教师及鼓手而言,如何在教学设计中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是一项既关键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知识与理念
如何更好的理解这句话呢?例如让很多鼓手打一段即兴,一般难不到鼓手,但是如果再让这位鼓手打一遍相同的,节奏就全乱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知识和理念的支撑,如果有知识和理念的支持,即使是打一段即兴,也会知道自己打的是什么?并且在重复演奏时也能够具备自己的个性。
四肢协调
爵士鼓是最好学的乐器,也是入门最简单的,同时也是最难的,因为爵士鼓是需要四肢协调完成的,每一个肢体可以完成一到多个声部,然后四个肢体在一起可以组成更多的声部,非常丰富的演奏,但是丰富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协调。
如何鉴别鼓手是不是协调,就是看其在演奏过程中是否四肢都用。而四肢协调对于小孩子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左右脑的开发,这将会促进孩子将来在文化课、体育课方面的进步。
如何进行四肢协调的呢?李老师根据自己多年来对爵士鼓的接触,总结出了如何在演奏爵士鼓中四肢协调的方法:每一个肢体是一个点,两个肢体可以连成一条线。把双手叫做上行线,双脚叫做下行线;把左手左脚叫做左竖线,右手右脚叫做右竖线;右手左脚就是右上斜线,左脚右手就是左上斜线。也就是说可以把人的四肢连成6条线。
九拍音乐教学法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如何在打鼓的时候做到四肢协调,九拍有一个传说中的万能小人儿,小人儿可以解决所有鼓手协调的问题。
最初大家开始接触爵士鼓的时候都是从上行线练习的,但与此同时下行线也要练习,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提到这里,可能有的鼓手会有一个疑问,双踩怎么练?其实和双手的练习是一样的,包括右行线的练习,六条航线一起练习,就会有一个基础上的提升,这是第一步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或者在练鼓的时候不要一直停留在两个手的练习,因为爵士鼓是靠四肢完成的,同样一个好的鼓手在演奏时是立体的。
当两个肢体的协调练习完成后可以进行三个肢体的协调练习,关于三个肢体的协调练习,可以把四肢化为四个三角,经过了三个肢体四个角的训练和两个肢体六条线的训练才能够达到四肢协调。
关于做到以上几点,细节方面要做到的很多,李老师同学生李依卓为大家现场演示,先从最简单的十六分音符开始,做一个单击,讲到这里李老师为大家补充了一个老师们在教学中可能传递的不太清晰的问题:双手交替演奏,大家就知道这是单击或是单跳,这就涉及到击奏、跳奏和滚奏。
击奏:所有慢速的演奏都叫击奏
跳奏:所有快速的演奏都叫跳奏
滚奏:所有密集的演奏都叫滚奏
接下来李老师让学生为大家演示了四条线的练习,共四个乐句,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慢速,让孩子先熟悉,在练习过程中我们可能听到孩子演奏成倚音,这就是由于孩子四肢不协调造成的。
Paradiddle和复合跳是不同的概念,而Paradiddle是把单跳和双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锤法。把单跳和双跳组合在一起有4种可能(十六分音符),演奏中只记双跳的位置就可以了。
3、4的位置是双跳,前面是单跳。右左右右左右左左是SingleParadiddle;
1、2的位置是双跳,右右左右左左右左ReverseParadiddle;
2、3的位置是双跳,右左左右左右右左是InwardParadiddle;
两头是双跳,右左右左左右左右是OutwardParadiddle。以上是Paradiddle的四个基本存在形式,但是这四个基本存在形式是一个世界。
Paradiddle的四个常用变化形式:
1、SingleParadiddle
2、DoubleParadiddle
3、Tripleparadiddle
4、ParadiddleDiddle
四个常用变化形式和四个基本存在形式构成了一个鼓手丰富演奏的基础,而且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会发现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按照小节线/拍数来完成的,这就可以追溯到一个理论:音乐源自生活,由以上得出:理解作品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
李老师让学生为大家演示了两个肢体协调的练习用的是常用锤法包括单跳、双跳、Paradiddle,接下来讲的是综合锤法,用StickControl来进行综合锤法的练习。StickControl直译为鼓棒的控制。总结为五大类,十八条的练习。分别是单跳、双跳、Paradiddle(四个常用存在形式)、不对称(1+3,16分音符一个右手三个左手。有四种可能)、持续(单个肢体重复4次演奏)。李老师认为StickControl是一个鼓手永远练不完的,是非常复杂的内容。
风格节奏型
爵士鼓在演奏的过程中95%或者更多是在伴奏,严格意义上来说,爵士鼓属于一件伴奏乐器,但偶尔会有一点独奏。无论是做伴奏还是独奏,风格都特别重要。所有节奏型演奏的前提都是四肢协调,然后是风格节奏型。
作品
作品都是前面内容的组合,很多教学机构在教材的选用上是有误区的,选择了考级教材作为课程的教材,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考级教材是曲目,而曲目是结果。但学生跟老师学习的时候需要学习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需要让学生学习的是内容,学生学习内容的这个过程会自认而然的产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