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应届生或者刚进入社会的职场打工者,不少人在经历较长的工作经历后想改变职业生涯选择考公务员,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想问:30多岁能考公务员吗?还有必要考吗?能考上吗?
而在这些人群中,就有村干部、基层工作者。他们扎根基层工作任务又十分重要,密切联系群众又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执行者,但辛辛苦苦工作多年,虽被称为“干部”却并没有编制。
但,或许有人还不知道,其实是有一条成为正式公务员的绿色通道---专门为辛苦工作的他们而打开的,只要满足工作年限,村官村干部也是可以“晋升”成公务员的。
优秀村(社区)干部
工作岗位
工作年限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
连续担任四川省建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3年以上的现职人员。
2022年取消了:原书记(主任)职务调整为其他常职村(社区)干部或村临时党组织书记(工作委员会主任)的人员报考资格。
第一书记
任职已满2年、且考核等次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脱贫村主任和离任的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原纳入市(州)“三个一”帮扶力量管理的非贫困村第一书记。
四川对于优秀村干部的报考要求放宽,具体如下:
学历: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涉藏州县放宽到初中)。
只要满足以上三个要求,就能报考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中的优秀村干部岗位,晋升的机会还是很大的!那么村(社区)干部定向报考公务员有没有什么优势呢?当然有!接着往下看~
优势一
优势二
满足条件的优秀村干部数量一般要比服务基层人员和优秀工人农民等的数量要少,竞争压力自然也会小很多。
优势三
考上以后,原则上回现任职所在县(市、区)安排;从第一书记中考录的人员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原则上回帮扶所在县(市、区)安排。村(社区)干部一直从事着基层的工作,这一点对于日后开展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毕竟已经轻车熟路了。
法律分析:村干部绝大部分是没有编制的,可能有编制的,只有村支部书记。因为村书记,可以由上级党委提名,参加支部选举。指定的人选,如果本身是有编制的,任村支书后,其身份是保持不变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