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返乡青年大学生成为振兴乡村的新生力量

在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战略中,青年作为现代化乡村发展的突击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最为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关键因素。而返乡青年大学生是乡村振兴青年群体中重要且特殊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城市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本,其“原住民”的身份又与农村存在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容易与“乡里乡亲”获得家乡“一草一木”的共同感受。因此,返乡青年大学生在整合乡村产业空间的在地化资源、引导乡村社会空间的多样化重构、助力乡村文化空间综合性提升等多方面为现代化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带来了“破”与“立”的新可能。

返乡青年大学生回归乡土的合情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与行动层面给予了青年在乡村改革实践中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探究其返乡的背后价值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城市资源获取的阻滞。受制于家庭资本和社会关系薄弱,农村大学生往往在城市求学和就业过程中遭遇物质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多重困境。在城市生活和资源获取均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基层却存在更大的优势和机会。

二是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血缘与地缘两大基本元素之上的。农村青年大学生原本是一群通过考学制度等途径走出乡土的成功人士,但与生俱来的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的乡村社会关系和与乡土的情感共鸣,促使农村青年精英们出现离城入乡的反向流动。

三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身处社会快速变迁中的当代青年,在价值建构和认同上既具有现代性所赋予的实用价值,也有对更高层面精神追求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农村青年大学生回村建设家乡这一行为出于其对自我和职业发展的重新审视,符合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期盼,充分展现了青年在个人之上与集体之下对个人和社会价值融合的探索。

四是对社交与生态的深度思考。社交是人的感情和归属需求,与在城市零碎的社交场合寻找各种“搭子”相比,在乡村和三两好友“围炉煮茶”、吃一顿粗茶淡饭,更能满足返乡青年大学生对自由舒适的社交状态的需要。此外,找寻自然环境下更加真实俭朴的生活状态,也是返乡青年大学生选择归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乡青年大学生振兴乡村的可能性

作为农村社会中的中坚分子,选择返回农村建设家乡的青年大学生们,在观念和行为上都携带了大量的现代性元素,能通过与农村资源的结合释放出巨大能量,为未来农村的构想、设计与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首先,在经营模式上,返乡青年大学生能基于现实情况依托地方产业资源实现衍生发展,采用数字平台和新颖的营销模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利用电商平台开拓市场缩短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生态采摘园等实现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等。

其次,在技术推广上,返乡青年大学生善于学习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对周边农户产生示范辐射效果,形成地方集群效应,扩大本地的产业发展影响力,从而对接外部大市场。

时下,网络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下的乡村空间正发生着一系列空间变迁与重组。返乡青年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传统的产业形态和经营模式,拓展市场渠道,激活并壮大农村地区的社会基础,带动新农村建设向现代化发展。

返乡青年大学生深度嵌入的可持续性

如何解决返乡青年大学生“半城半乡”的摇摆心态,实现“工作在乡村,生活也在乡村”的二次扎根,是当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要工作之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返乡青年大学生与乡村深度嵌入的可持续性:

二是构建专业成长发展机制。一方面为青年大学生制定返乡就业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加大对返乡青年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因人而异地选择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手段,探索“菜单式”培训模式。另一方面鼓励支持青年大学生进行学历提升,尝试设置专项学历提升计划,结合乡村建设实际设置报名条件并规定就读要求,从而实现返乡青年大学生在服务乡村建设中自身发展和乡村发展的双赢。

三是构筑乡村在地社区社群。增进返乡青年大学生与乡村中人的互动,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培养共同繁荣发展的社区社群,这是区别于分隔化、原子化城市人际关系的关键。同样,青年群体作为乡村建设的中坚分子,在乡村社区复兴中也要主动承担起社区社群建设和乡村伦理关系传承的责任。相信在乡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的情况下,这种源自内在需求的社群可以形成合作与共治的良性互动关系,重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当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出台政策吸引在外青年返乡创业,面对中西部县城的发展困境,返乡青年被视为改变这一困境的重要力量。我们在企盼青年群体为中国乡村带来新动能的同时,也要静下来思考,中国乡村的发展究竟需要怎样的主体?乡村吸引青年的能力究竟有多大?或许未来的乡村并不是青年占多数的社会,依旧还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生活的场域,但对愿意在乡村生活的青年来说,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选择,得到更多政策和制度性支持,将是未来乡村的图景。我们也期待青年群体为这片乡土带来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无限可能。

THE END
1.植根乡村绽芳华近年来,沁县先后招录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224名,统筹制定出台了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选育管用”配套政策,开展了系列活动,全方位引导教育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乡村一线融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为更好推动县乡村三级协同发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jc5MDI1OQ==&mid=2247512620&idx=2&sn=328a1b608bce4996baa9e900b2975fc8&chksm=96d7518fae786afa8784de80b2d0ef42a3d8bf7243f79d22f176256fc4dcc8482d59258b58c6&scene=27
2.2024年度“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即将启动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郑甜甜、黄丽琼)5月29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共同推进实施,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承担培训任务的2024年度“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即将启动。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是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为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2691522.html
3.“一村多名大学生”课堂搬进村成果交流促成长“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是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孝感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定点培养单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为了让教学更具有灵活性、适应性、互动性,上周五,湖北职院财经学院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课堂搬进汉川市汈东办事处长乐村村委会现场,促进学员学思用贯通、知行合http://m.xgnews.cn/p/137131.html
4.2023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顺利开考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吴蔚)8月3日,咸宁市2023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生考试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开考,通山县62名农村青年一同前来追逐“大学梦”。 “没想到我还能有机会圆‘大学梦’。”当天,进入考场前,来自通山县大畈镇的袁细龙感慨到。他今年45岁,希望自己能抓住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 http://m-tongshan.cjyun.org/p/153007.html
5.十堰举行“一村多名大学生”招生考试558人报名参加考试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柯栋 通讯员 石仁才 报道:3月17日上午,十堰在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第四届“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生考试,全市共有558人报名参加考试。 据了解,“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是十堰助力精准扶贫、创新性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强化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http://m.10yan.com/m/showArt.html?contentid=530431
6.利川85名农民纳入“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记者刘胜、通讯员张宝训 、陈宫井田)8日,记者获悉,利川市与恩施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启动2021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今年,该市将有85人可通过此项目走进大学校园。 据了解,利川“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主要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农民、有志于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青年农民。开设有现代农业技术、旅游管理、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8/08/031601135.shtml
7.“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与有效措施摘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所进行的地方性举施,旨在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基于此,文章在概述“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基础上,剖析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应用意义,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是建设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http://www.nfnj.cn/news/2604.html
8.2019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单独招生工作方案根据《湖北省“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鄂农发〔2018〕10号)和《恩施州“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恩农发〔2018〕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省“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录取工作流程和我州实际,特制定本单独招生(以下简称“单招”)工作方案。 http://www.eszy.edu.cn/info/1261/11403.htm
9.恩施州启动“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作恩施新恩施日报讯 (通讯员胡永忠)4月20日,从州委组织部了解到,我州2020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作启动。 根据《湖北省“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我州从2019年起委托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作。今年招收现代农业技术(养殖、种植方向)、旅游管理(乡村旅游方向)、电子商务(农村http://www.enshi.cn/2020/0421/972457.shtml
10.2024年咸宁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生考试在我校成功举行7月14日,咸宁市2024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考试在我校顺利开考。各县(市、区)共120人参加考试。在考试现场,考务工作人员认真履职尽责,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学校领导到现场指导工作。 今年,咸宁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将选拔100名优秀青年农民,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实https://www.xnec.cn/info/1148/188352.htm
11.襄阳日报我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生方案公布本报讯(通讯员韩景 全媒体记者王世翠)6月14日,记者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获悉,2023年襄阳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报名、考试及录取方案公布。 今年,襄阳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开设有现代农业技术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各招50人,共计100人。学制为3年,全日制普通专科。户口在襄阳市建制村的高中(含职高、中专、http://www.hbxytc.cn/info/1023/27317.htm
12.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开展“一村多名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10月30日,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组织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一村多名大学生”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带着对知识和实践的憧憬,走进了随县柳林镇山月随人·明玉珍韩屋度假区。 该度假区由随县政府投资打造并引进国内一线文旅品牌参股投资运营,集住宿、餐饮、会议、研学、山地度https://lyjg.szvtc.cn/info/1086/3377.htm
13.浙江安吉:大学生进村,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400亩的土地上,咖啡馆、越野车赛道、露营帐篷、烧烤等一应俱全,一到周末不少游客纷至沓来……日前,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洪家村的“一亩探野营地”,来自衢州学院的大学生们正在讨论该如何提升营地品质,完善旅游业态。很难想象,一个月前他们来到洪家村时,这块地还是一片闲置的空地。在镇村和村民的帮助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21115307374892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