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湖北陕西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湖北省陕西省规章制度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工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我国劳动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是工会依法履行主责主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法治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近期,《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出台,结合本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实际,细化法律的原则性规定,为工会组织实施劳动法律监督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路径;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法治保障。

《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三百五十二号)

《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年9月26日

《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特点

《条例》旨在规范和保障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

《条例》规定了不同层级工会的监督职责,包括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村(社区)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

《条例》明确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主要职责,包括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培训和考核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接收和处理投诉和举报等。

《条例》规定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网络巡查、实地调查、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

《条例》提供了监督的保障措施,包括经费保障、监督员履职保障、监督评价机制等。

《条例》规定了违反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确保了监督活动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条例》细化了新就业形态领域的监督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

《条例》推动了“工会+N”的联动模式,形成了监督合力,通过组织联建、监督联动、队伍联训等方式,提升了监督的效能。

《条例》推进了“监督+治理”的融合,实现了多方共赢,通过全链条贯通,推动了工会监督融入社会治理,为职工维权增效,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助力。

《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全文

(下拉滑动查看)

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

(2024年9月2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组织

第三章监督职责

第四章监督实施

第五章监督保障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保障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活动。

本条例所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指工会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的有组织的群众监督。

第三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应当遵循依法监督、客观公正、依靠职工、注重预防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村(社区)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负责本区域或者本行业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用人单位工会负责本单位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完善与同级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应当听取同级工会的意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法律监督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劳动关系矛盾预防预警和源头治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医疗保障、税务等有关部门以及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应当与同级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时,可以邀请同级工会参加;在处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案件时,应当注意听取同级工会意见。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司法监督的协作,推动劳动法律法规执行,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工会与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协商机制,定期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事项进行协商,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

工会应当依法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引导职工合理有序表达诉求,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接受和配合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第九条工会设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并接受上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会员不足二十五人的基层工会,未设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的,应当设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用人单位尚未建立工会的,可以由上级工会在该用人单位聘请职工担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承担所在单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第十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由三名以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组成,设主任一名,主任由同级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担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任期与同级工会委员会任期相同。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由同级工会从会员中推选产生。用人单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中应当有一线职工,有女职工的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女性。

工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担任特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

第十一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热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具备履职能力。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不得徇私舞弊、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在履职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个人信息。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办理的监督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二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实行先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制度。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由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负责培训,经考核合格,颁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证》。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任职期满或者发生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等情况的,不再担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

第十三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主要包括下列事项:

(一)平等就业情况;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情况;

(三)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订立、履行情况;

(五)工资报酬、工资支付、最低工资规定执行情况;

(六)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规定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等处理情况;

(七)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职工特殊保护规定执行情况;

(八)劳务派遣用工情况和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情况;

(九)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规定执行情况;

(十)职工保险、福利待遇规定执行情况;

(十一)支持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有关规定执行情况;

(十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情况;

(十三)制定、修改劳动规章制度或者决定重大事项情况;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法律监督事项。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法律法规;

(二)对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实施监督,指导、支持下级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三)培训、考核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

(四)接收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举报;

(五)通过同级工会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处理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等问题;

(六)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法律监督职责。

第十五条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二)对本区域、本行业或者本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三)接收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举报,开展调查、处理和反馈;

(四)向用人单位提出依法改正意见;

(五)办理上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交办的事项。

未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的,前款职责由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履行。

第十六条上级工会应当加强对下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对上级工会交办的劳动法律监督事项,下级工会应当及时办理并报告。

涉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重大事项,或者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有困难的,下级工会应当及时向上一级工会报告,上一级工会应当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必要时,上级工会可以代行下级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职责。

第十八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可以采取网络巡查、实地调查、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方式,实施日常劳动法律监督;发现重大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的,应当通过同级工会及时向上一级工会报告。

第十九条工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法律监督投诉举报制度,公布工作地点和联系方式,接收投诉、举报。对投诉人、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十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或者收到有关投诉、举报的,应当进行登记。对属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范围的,向同级工会报告,并及时进行调查、反馈。对不属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范围或者已经由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受理的投诉、举报事项,自收到投诉、举报之日起五日内告知实名投诉人、举报人。

第二十一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实施劳动法律监督应当听取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核查事实,如实记录;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调查,查阅、复制劳动法律监督所需的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基层工会应当与用人单位沟通,督促其改正;必要时,可以组织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沟通解决。

经督促拒不改正或者协商沟通解决不成的,由基层工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处理,并在收到提示函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可以就本区域劳动用工普遍性问题,公开发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第二十三条经《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示无效的,根据实际情况,由基层工会或者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收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后,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依法处理,并在办理完成后及时向发出建议书的工会书面反馈调查处理结果。

第二十五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开展调查时,应当不少于两人;必要时,上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可以派员参与调查。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开展调查时,应当表明身份,做好调查笔录,经用人单位核阅后,由调查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有关人员共同签名或者盖章。用人单位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上注明。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实施劳动法律监督,应当加强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协同配合,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调查配合、会商研判等机制,预防和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第二十七条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需要使用工会实施劳动法律监督获取的有关资料的,应当依法提供。

第二十八条工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活动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工会预算。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统筹使用同级人民政府给予的经费补助,支持基层工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应当健全劳动法律监督评价机制,依法公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结果;配合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配套机制以及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减损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合法权益,对其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第三十六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损害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由同级工会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免除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资格;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第三十七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所称基层工会,包括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村(社区)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和用人单位工会等。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十四届〕

第二十八号

《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已于2024年9月27日经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年9月27日

《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特点

《条例》区分出产业工会这一层级,更加符合陕西工会工作实际。

《条例》厘清了工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关系。

《条例》监督内容全面涉及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充分考虑不同劳动关系类别。

《条例》将“一函两书”制度法制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

《条例》将工作经验上升到法律层面。如结合工会公开发布的高温天气提示函等经验做法,规定了县级以上总工会就本行政区域劳动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可以发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条例》强调政府与部门职责。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并完善与同级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在制定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重大政策,处理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重大问题时,应当听取同级总工会的意见。同时,最大程度扩充了“职能部门”,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公安、司法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条例》强化监督协同协作。规定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总工会与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同时,《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总工会应当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建立健全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条例》明确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纳入本级工会经费预算。

《条例》还对法律责任等内容作了规定。

《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全文

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

(2024年9月27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保障和规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指工会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的有组织的群众监督。

第三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应当遵循依法规范、客观公正、依靠职工、协调配合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工会依法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并完善与同级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在制定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重大政策,处理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重大问题时,应当听取同级总工会的意见。

第五条县级以上总工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产业工会负责本产业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用人单位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基层工会,负责本区域、本单位、本行业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公安、司法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时,可以邀请同级总工会参加;在处理重大疑难劳动违法案件时,应当听取同级总工会意见。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总工会与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总工会应当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建立健全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并配合工会依法实施劳动法律监督,完善劳动纠纷协商调解制度,加强对劳动纠纷的事前预防和协商解决。

第九条工会应当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职工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以及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引导职工依法表达诉求,并为职工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诉讼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十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在同级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具体工作,并接受上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会员不足二十五人的基层工会,可以在职工中推选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承担本单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具体工作。

第十一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由三名以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组成,设主任一名,主任由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担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女职工人数较多的,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女性。

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成员从工会工作者和职工中推选产生。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任期与同级工会委员会任期相同。

第十二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热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业务能力。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应当奉公守法、勤勉尽责、清正廉洁,不得徇私舞弊、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在履职过程中知悉的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

县级以上总工会、省级产业工会应当定期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履职能力。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管理办法由省总工会制定。

第十三条工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

(二)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

(三)受理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

(四)调查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提出意见要求依法改正;

(五)提请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有关就业规定的执行情况;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情况;

(三)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

(四)工资支付、最低工资、加班工资、福利待遇规定落实情况;

(六)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规定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情况,依法参与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等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规定执行情况;

(八)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职工等劳动特殊保护规定执行情况;

(九)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十)职工职业培训及其经费提取、使用情况;

(十一)劳务派遣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情况;

(十二)直接涉及劳动者利益的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执行情况或者重大事项的决定和执行情况;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法律监督事项。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总工会,产业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新业态平台企业工会以及关联企业工会等,应当加强对新业态平台企业以及关联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督促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等重大事项中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第十六条上级工会应当加强对下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下级工会应当及时办理上级工会交办的劳动法律监督事项,并报告办理结果。涉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重大事项或者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有困难的,下级工会应当及时向上级工会报告,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指导帮助。

第十七条工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法律监督投诉举报制度,公布受理方式,接受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反映,并对投诉举报人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可以通过实地检查、网络巡查、风险评估等方式对用人单位实施经常性监督,对发现的劳动关系风险隐患,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十八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发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线索应当登记,属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范围的,自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调查。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发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应当组织用人单位和职工进行协商,经协商解决不成的,由其所属工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根据需要也可以由该工会提请上一级工会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用人单位在收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之日起十日内应当作出书面说明。

经《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示或者协商无效的,由其所属工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根据需要也可以由该工会提请上一级工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

县级以上总工会就本行政区域劳动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发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第二十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调查时,应当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意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核查事实,如实记录,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纳入本级工会经费预算。

县级以上总工会可以结合实际,按照有关规定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配套补助制度。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本单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依法履行职责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用人单位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打击报复,无正当理由不得以调整工作岗位、降低职级、免除职务、扣减工资福利、解除劳动关系等方式,减损其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对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总工会提请同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一)拒绝或者阻挠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

(三)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隐匿、毁灭资料的;

(四)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打击报复的。

第二十五条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由同级工会责令改正;造成损害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THE END
1.武汉市总工会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列席旁听市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武汉市“工友杯”第二届“武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成功举办 武汉市级饿了么工会联合会成立 免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健康体检 “职工大舞台 遇见知音”武汉职工国风艺术展示活动隆重开演 https://www.whgh.org/
2.湖南省总工会2024年省部级劳模生活困难补助金、特殊困难帮扶金拟发放情况公示 关于“入会+社保缴费服务”宣传推广活动项目采购询价情况的公示 关于对2024年湖南省职工“五小”优秀创新 成果评选结果的公示 湖南省总工会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 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2024年职工书屋纸质图书采购配送项目 竞争性磋商结果公告 https://www.hnghw.com/
3.湖北4项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2024年第10期发布湖北省总工会 2024年12月11日 10:51 湖北 为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实施典型标杆的选树培育和示范推广建设工程有关要求,全国总工会定期分领域发布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供各级工会相互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推广应用。在2024年第10期创新案例(点击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QxMzA3Ng==&mid=2247772354&idx=1&sn=7473b12050383ee150c43d4fa392d5c1&chksm=ebef7b6407a350d2ed80e10ebc033a4fcfef0000c75fe8b3fa2035b7f865442f364f9d77d369&scene=27
4.恩施州总工会恩施州总工会是全州各县市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会的领导机关,受中共恩施州委和湖北省总工会领导。http://www.esgh.org.cn/
5.湖北枣阳市总工会春风送岗位就业送真情工会中工网讯 据湖北省总工会官网消息,连日来,湖北省枣阳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等单位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线上线下招聘会活动。 现场招聘会活动中,市总工会设立律师服务咨询台,请专业律师坐班,针对农民工在就业求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解答,对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障、劳动https://www.workercn.cn/34165/202202/11/220211134942128.shtml
6.十堰工会网中华全国总工会|湖北工会网|中工网 全站搜索标 题内 容 主席信箱 职工维权热线:12351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 12345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雪荣一行来堰调研 工会时讯 微信播报 十堰要闻 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为职工注入 http://www.syszgh.cn/
7.湖北省总工会武汉网址湖北省总工会官方网站:湖北省总工会 获取网站 所属分类:湖北政府 累计点击:5076 网站关键词: 我要纠错网站介绍 值班电话:027-88738142、8873814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259号工会大厦18-25层邮编:430077值班电话:027-88738142、88738143 上一篇:湖北省烟草专卖局http://www.whwz.com/url/1116.htm
8.江陵县总工会关于印发 《湖北省工会经费 委托税务代收业务0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03-0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02-18 江陵县劳动模范评选管理办法02-16 鄂工办字【2021】49号关于印发《湖北省基层工12-20 湖北省总工会关于调整基层工会职工集体福利标03-07 http://zgh.jiangling.gov.cn/
9.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总工会官网、官微以及中华建设网、极目新闻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内容如下: 点击图片查看湖北省总工会官网、官微报道 中华建设网聚焦报道 极目新闻报道 7月4日,十堰市房县红塔镇塘溪村村民吴先生推着自行车,像往常一样快步走过186米长的塘溪河保通桥,前往当地县城购物。“钢栈桥平稳安全,周边村民师生http://www.hbslft.com/xwzx/mtjj/202307/t20230707_67976.shtml
10.湖北这些单位正在招人凤凰网湖北来源:湖北发布、湖北省总工会、各单位官网 近期 又有这些单位正在招人 一起来看看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招聘37人 招聘计划 体检中心妇科B超医师2人、临床研究助理(护士岗)5人、临床研究助理(药学岗)1人、医疗技术岗2人、耳鼻喉科科研助理2人、助理护士20人、体检中心护士5人。 报名时间 http://hb.ifeng.com/c/8AUybCFCho2
11.杭州市总工会杭州市总工会是杭州市各区县(市)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和市直属企业工会的领导机关。杭州总工会成立于1926年10月18日。https://www.hzgh.org/
12.青岛市总工会【创新案例】青岛市总工会搭建“工友创业联盟”平台 擦亮叫响“工会帮就业”工作品牌 2024-12-11 冬日暖阳 情满心间——“齐鲁工惠·青岛行”APP十一月活动精彩回放 2024-12-11 【青岛工超】双冠王诞生!2024青岛市职工足球超级联赛圆满落幕! 2024-12-10 https://www.qdszgh.cn/
13.工会事业单位工会工作条例【总工发(2018)26 湖北省总工会文件 鄂工发〔2018〕6 全总印发《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2 湖北省总工会文件 鄂工发(2015)2号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 两代会更多>>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第三届二次教代会提 http://gh.hbskzy.cn/
14.巴彦淖尔市总工会关于2024年自治区(省、部)级劳模生活困难补助和特殊困难补助情况的公示关于2024年全国劳模生活困难补助和特殊困难补助情况的公示巴彦淖尔市总工会关于推荐2024年自治区五一 劳动奖状、奖章和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的公示 更多> 更多>>党建动态 2024-12-06市总工会党支部开展参观“千里阴山·千古岩画”巴彦淖尔阴山2024-11http://www.bynrzgh.org/
15.湖北省总工会简介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湖北省总工会成立于1926年10月10日,是湖北全省各级地方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会的领导机关,接受省委和全https://www.cnhubei.com/200608/ca1153982.htm
16.湖北省总工会? 湖北省总工会https://gh.jhun.edu.cn/c1/85/c1888a180613/page.htm
17.湖北省总工会027这是关于 湖北省总工会 的114电话名录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区、地址、电话、邮编以及产品等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名称:湖北省总工会 省份:湖北省 地市:武汉市 区县:武昌区 地址:紫阳路234号 邮编:无数据 ? 联系方式 类型:工会 产品:无数据 https://114.mingluji.com/minglu/%E6%B9%96%E5%8C%97%E7%9C%81%E6%80%BB%E5%B7%A5%E4%BC%9A
18.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地方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会的领导机关,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成立于1926年10月。截至2023年7月,湖北省总工会的主席为刘雪荣,党组书记为陈惠霞。湖北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湖https://baike.sogou.com/v69821302.htm
19.湖北省总工会--- 湖北省企业简介 最近更新时间:2024-12-09 04:46:32 湖北省总工会在武汉注册成立。在法人未登记经营下,属于工会,主营行业为工会。湖北省总工会办公地址为湖北 武汉 紫阳路234号,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技术或服务有兴趣,随时欢迎您的来电或上门咨询。 在线采购http://www.likuso.com/city19/298413.html
20.湖北省总工会地址电话邮编地图图吧行业湖北省总工会公交站: 秦园东路中北路口、东亭站、中北路地铁东亭站、中北路地铁东亭站、中北路东亭、车家岭停车场、中北路车家岭、秦园东路沙湖公园、中北路地铁东亭站、黄鹂路东亭小区、车家岭停车场、中北路车家岭、青鱼嘴站、中北路地铁青鱼嘴站、徐东大街岳家嘴、东亭路东亭花园 附近的公交车: 540路、583路、https://mpoi.mapbar.com/wuhan/MAPAYASRHBJBXBXRXNJEZMZ
21.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总工会的最新招投标信息;湖北省总工会发布最全相关的招标信息;采招网为各级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企业、供应商提供强大的专业招标采购信息查询和相关服务!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searchyz-27890079.html
22.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总工会招标采购专栏,每天实时更新有关湖北省总工会招标公告、企业采购、拟在建项目等一系列商业信息,查询更多湖北省总工会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http://www.bidizhaobiao.com/company_211711617006522368.html
23.黄冈市总工会黄冈市总工会是全市各地方总工会组织和产业工会组织的领导机关,在中共黄冈市委和湖北省总工会的领导下,依照《中国工会章程》和工会代表大会决议,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http://www.hgzgh.org/
24.湖北省总工会办公室这里是湖北省总工会办公室在顺企网武汉黄页的介绍页,位于紫阳路234号,联系电话为:88044111-2038https://www.11467.com/wuhan/co/9456.htm
25.协会2022年大事记(1)征求意见:2022年6月21日,按照省住建厅要求,在全体理事单位中征求对《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导则(征求意见稿)》《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截至7月10日,中韬华胜、中晟宏宇、湖北公力、武汉飞虹、武汉星宇、中工武大等单位反http://www.whjl.org/xhgz/xhdt/2022-12-30/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