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学习者,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接受再培训,确保自己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中小学老师在寒暑假接受培训是惯例,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科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经验、教学新技能等,培训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线下教育专家的集中培训、线上平台的专题研修等,需要老师完成规定的学时。
01
寒假教师培训走样了
2023年寒假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启动,据了解,多数地区选择的是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寒假教师研修”培训项目,该培训提供了5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多个学习资源。
其中“教师直播教学安全”课程已经于12月初开放学习,其余课程在1月初开放,完成专题研修,每位教师将获得6个学时认定。
除了“教师直播教学安全”课程外,其余课程需要教师完整观看,并在视频的结尾完成测试题,过程完整才能认定学习时长。
02
老师钻研的竟不是教学,而是视频快进方法
有一位老师说得很现实,培训得到的唯一技能是提升了老师们的视频加速技术,没人认真学习视频里的内容。
03
观点:教师培训要实现全方位创新
培训的初衷是好的,可老师们并不买单,他们在寻找“捷径”去完成培训任务,从表面上看是老师们偷懒和耍滑头,没有认真对待寒假培训问题,甚至还有人认为教师群体素养不够,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与意识,这样心态如何去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
国培、省培、市培,县区培训、校级培训,还有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研讨与会议,大家普遍认为,大多数培训内容都很空洞,不贴近教育教学实践,专家的高谈阔论对一线教学缺少指导意义,没有针对性。
还有一些培训是照本宣科,没有实际内容,只是重复过往的教育知识和理念,没有价值的培训只能沦为教师的打卡任务。
教师培训必须要实现全方位创新,从内容设计、形式呈现、学习过程、考核形式等方面都要实现创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个性化培训,让老师乐于接受培训内容,觉得培训内容对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每一场培训都要体现对知识的敬畏和尊重,内容和培训导师的选择要谨慎,并尝试通过使用一些激励手段去推动教师参与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培训的目标,避免教师培训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