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自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选专业是个技术活,我们普通人经验不多。所以,很多家长和考生,四处学习各种专业报考的有关知识。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城市、专业和学校取舍的问题。
下面,我们也重点围绕这三方面来展开。与大家一起探讨,如果报考山西能源学院的话,该如何去选择专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山西能源学院在哪?
学校网站的介绍是,山西能源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学风浓郁的山西省高校园区和高新技术密集的太原市小店区。校园总占地面积为7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72.178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校内实验实训室1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63个。
这对于大家来说,可能还有一些模糊了。山西能源学院2023年招生章程显示,学校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63号,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许坦西街28号。
山西的朋友都知道,第一个校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虽然不在太原市区,但距离太原市区也不是特别远,加上高校新校区比较多,所以城市这一块还算可以吧。小编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学校自身的基本情况
学校网站给出的介绍是,山西能源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使命,确立“技高品端”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学教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机制,实现师资、课程、实训等院内外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校是山西综改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山西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全国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院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高性能输送带实验室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上面的内容缺乏校史沿革的内容,大致的过程是这样,2016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建立山西能源学院。2016年5月,山西省对该校升本后有关事宜作出安排,撤销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和山西能源学院筹建处建制,在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建立山西能源学院,由山西省教育厅负责管理。
就大家关心的师资来说,该校师资队伍由杰青、优青,国家百千万、国家教学名师等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组成,并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12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36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22人,博士76人、高级职称教师99人,杰青1名,优青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2名,“三晋英才”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入选者3名。现有在校生8700余人。学院面向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湖北、四川、内蒙、江西和新疆等10个省市或地区招生。(截至2023年10月)
最后,我们重点通过招生录取和毕业就业等有关数据看一下专业建设情况
该校2023年录取已经完成,目前能够看到的公开信息不太多。其中,在山西省第二批本科A类计划749人,录取749人,最低分413分,省控线为396分。第二批本科B类文科计划130人,录取130人,最低分426分,省控线为418分;理科计划663人,录取663人,最低分为394分(征集志愿降为381分)。
2022年,该校在全国9个省份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6个,文科招生省份1个。计划招生2,600人,其中四年制本科2100人,专升本500人。实际录取考生2542人,实际报到2,493人。实际录取率为97.77%,实际报到率为98.07%。本年度共招收本省学生2284人,除山西以外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9人,占学校总计划的8%。话省内2A专业招生610人,均为理工类专业;省内2B专业招生1232人,包括理工类和文史类,其中理工类2B专业录取平均分数高于批次最低控制线19.5分,文史类2B专业录取平均分数高于批次最低控制线10.3分。2022年各专业录取分数汇总表如下:
2021年,该校计划面向全国9个省招生2104人,实际录取考生2104人,实际报到2052人。实际录取率为100.00%,实际报到率为97.53%。招收本省学生1846人,其中省内普通高考招生1742人,专升本104人,在除山西以外的8个省(市、自治区)共招生258人,占学校总计划的12%。省内2A专业招生770人,均为理工类专业,省内2B专业招生972人,包括理工类和文史类,其中理工类2B专业高于省控线1分招生822人,投档线为411分,文史类2B专业高于省控线5分招生150人。省外录取分数均超过省控线。
2022年,该校共有18个本科专业有毕业生。其中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6个专业为第三届毕业生;测绘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财务管理、能源经济等6个专业为第二届毕业生;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油气储运工程、环保设备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6个专业为首届毕业生。除了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外,本学年还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能源经济等8个专业有专升本毕业生。
2022届共有本科毕业生1709人,其中四年制本科生1562人,专升本147人。实际毕业人数1703人,其中四年制本科生毕业1556人,专升本147人。本科生毕业率为99.65%。2022届本科生达到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共1690人(其中工学1304人;管理学212人;经济学176人)。学位授予率99.24%。
截至2022年8月31日,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2.27%。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56.60%。升学208人,占12.21%,其中出国(境)留学3人,占0.21%。分专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如下:
2021年本科毕业生1480人,通过毕业审核实际毕业人数为1474人,毕业率为99.59%;授予学位1448人,学位授予率为98.24%。截至2021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68.05%。2021年,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61.62%。升学157人,占10.65%,其中出国(境)留学2人,占0.20%。各专业考研率情况如下,采矿工程20.00%,安全工程18.6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59%,资源勘查工程24.24%,测绘工程21.1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91%,机械电子工程8.70%,能源与动力工程9.23%,化学工程与工艺19.00%,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为14.29%,财务管理为4.87%,能源经济为2.44%。分专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如下:
小编上面给出了那么多数字,大家不知道找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了吗?如果还没有,再给大家补充两个信息。
第一,该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我们看到的公开信息是,该校共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6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