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进入小学之前的孩子能熟读63个汉语拼音(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这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吧?
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其实原本也提倡快乐教育,这两年,新加坡园长估计也被水涨船高的“幼小衔接”群众呼声给吓到了,中班开始就教小朋友拼音。
所以到了小学开学,儿子对拼音一点儿也不上心也是真的。老母亲的陪读生活一开始,就遇到了艰难险阻:因为人家说自己“都!会!了!”
真的都会了吗?看着开学第一周作业本上的红叉叉,我俩大眼瞪小眼。
自以为学会了拼音,谁知道都是有口无心的背诵。到了考试,又变成“它不认识你,你也不记得它”。
啥也别说了,从头学起吧。
然而,按照学校布置的作业要求,哪怕是“我读一遍,他跟读一遍”这种想象中应该很简单的事,操作难度也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儿子要在小床上蹦跶100多次,围着书桌转20多圈,或者在旋转椅上(插播一句,学习椅千万千万不要买带旋转功能的啊!)360度自传把我转到血压飙升,才肯飞快地、口齿不清地念一遍拼音,而且你根本听不清他到底念的是个什么鬼。
人家的理由是:我已经会了啊。
而且,不得法的老母亲也是经常陷入心烦气躁的境地:
指着读,人家觉得无聊;
让他读,人家不愿开口;
重复读,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人家早已拿出乐高小人开始构建一场世纪对打,根本对你的复读机式灌输法充耳不闻。
然后,传说中的陪娃写作业“鸡飞狗跳”场景就开始了。
尺呢?我戒尺呢?
在我绝望的时候,幸亏好几个妈妈们同时推荐了魔力小孩拼音这个神器啊。
有兴趣
首先,我们这个时代的小朋友,尤其是男孩子,对任何看上去像是“游戏”的东西,一定是充满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的,这点大家同意吧?
所以让儿子试用这个APP,是完全没有难度的,因为他非常有兴趣。
再说互动感受:
读拼音,我的本能反应就是指着课本上某个音节让他跟读。非常常规,也非常boring。可想而知,这个方法九成会出现儿子不感兴趣,或者睁着24K大眼睛看着我,就是不开口的画面。
但是,魔力小孩拼音的四个风铃出现,他居然就很配合地大声跟读了!因为能看到音量条,他还很有兴趣听回放,听见自己的声音。
老母亲是又舒心,又感慨:我们真的是进入了人机互动的时代了……
有成就系统
另外就是,一样是a、o、e这样他早就背得烂熟的拼音,为什么在魔力小孩的课程里他就能有耐心,一关一关地过下去呢?
我在旁边观察,原来这个学习过程设计得很像游戏。
一个是场景很适合孩子的接受度,很有童话感,画面也是美美的。有“巫师挑战”这种需要去攻克难题的反面角色,也有老师这种引导性的角色教授发音口型。
另外,拼音学习分成了很多的小岛,已经学了多少,还有多少难关没有攻克,路径图很清晰,一目了然。
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在玩的时候能获得“即时反馈”,也就是游戏里最经典的“成就系统”了。
每完成一关,最后都会出现一个小猪储蓄罐,告诉你又获得了多少金币,这让儿子非常有动力学下去。同时我也产生一丝丝高兴与担忧,这小子看来是个财迷啊!每次都激动地跟我说,妈妈,我又得了三枚金币哎!
我只好催眠自己说是不是把娃的理财启蒙也顺便给做了。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有这种不断的正面激励和反馈,所以儿子很有成就感,我完全不用催,他自己就能主动地探索下去,一个拼音岛接一个岛地往下通关。
我记得知乎上很早就有人问过,为什么“游戏”这么容易让人上瘾,而读书学习不会?
因此,游戏很容易就会触发大脑的奖励机制,而读书学习却很难。
游戏也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对世界构建认知秩序的重要方法。
道理都明白,可要让做到孩子在“玩中学”,真不容易,陪读过后,我更认识到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把现在这个开发得科学而合理的学习APP,作为学校学习的一种补充,我觉得真是对父母的一大解放!
有学术性
说实话对于使用学习APP这件事,我以前是心存疑虑的。因为不止一次听说过,很多不够专业的学习APP,就是为了让孩子开心,热热闹闹学一场下来,其实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并不大。
但我观察下来,魔力小孩的拼音APP是有学术支撑的。举个例子,比如一年级小朋友学拼音最常见的难关在于:标声调。
“推土机的tui,声调到底标在u还是i上”,儿子已经在这个问题上错了不下10次。
传统的方法,我们都会先背口诀:“有a不放过;没a找o、e”对吧?
但因为u很靠后,要靠小朋友自己去按照那个声调标注规律:aoeiuü去思考,我看难度很大。要么是背不出规律,要么是忘记了怎么去找。
但自从儿子用了魔力小孩拼音里的“魔卡保卫战”、“挑战巫师”等声调关卡呢,确实对声调的规律更熟悉了。遇到类似的难题,能靠记忆过关了。
对了,合理使用像魔力小孩这样的学习APP,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我感到亲子关系和谐多了!
比如每次儿子完成一个拼音岛的挑战后,我们还会一起听几首拼音儿歌。魔力小孩的拼音儿歌特别幽默风趣。有一次听了一首教韵母ai的拼音儿歌,叫《来来,我是一颗菠菜》
我后来查了一下,原曲是19世纪法国的《康康舞曲》,怪不得旋律这么熟悉。而且光看歌词就很好玩:
来来我是一颗菠菜,
菠菠菠菠菜菜,
多吃菠菜,
你会长得快……
舞曲后面出现了白菜、花菜,速度也越来越快,很符合小男孩的天性,谁知道最后出现的大头菜,歌词画风一转,变成:
多吃大头菜,
你会变呆,
呆呆呆呆呆呆
每次听到这里儿子都会哈哈大笑,跟着唱歌不停,不仅仅唱,居然还主动要求晚上要吃花菜!对于很多不爱吃蔬菜的孩子,这种儿歌才是真的寓教于乐吧!
陪读老母亲们应该体会最深的两大痛苦:
1.嗓子冒烟
2.着急上火——(以此带来的脑梗、心脏搭桥、高血压等等风险),真的能靠一个能玩能练习的APP解决,我已经非常知足了。
至于效果如何嘛,等我们的大考成绩出来后,再来汇报。总之,推荐各位小一生妈妈试用一下这个APP——
产品名称:魔力小孩拼音MagikidPinyin
教学理念:拼音组合教学法
教学目标:掌握更多词汇量,最有爱的拼音教学方式
软件特色:离线使用、独立学习、科学监控
适用年龄:4-8岁,无需家长引导
用摩天轮学拼音,在梦幻岛上玩耍
这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语言启蒙
有何学习特色?
★19座拼音岛+49首儿歌=1132个拼音组合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语言启蒙
★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Angell
领衔团队开发,历时7年不断更新
★针对拼音学习的特点,细细打磨
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介母组合
都有属于自己专属的学习方式
独创的摩天轮拼音学习法
用形象认知来学习拼音组合,解决拼音在教学中的现实困难:
1、孩子现实生活中较少接触拼音。
2、拼音组合方式不符合孩子的常规思维,例如a和ang,都是韵母,而g、n单独又是声母。
3、拼音容易和英文混淆。
魔力小孩的拼音学习法并不回避这些问题:
1、针对3-6岁的儿童,弱化“声母”和“韵母”的概念。
2、以兴趣为导向,通过摩天轮、滑滑梯、海盗船一些孩子喜欢的事物中,呈现拼音组合的原理,罗列了所有常用的声母、韵母组合,强化孩子发音和拼写的实际运用。
3、通过大量的丰富测试和发声练习,配合妙趣横生的强化发音故事性儿歌,让孩子真正掌握拼音。
用独特的故事背景,激励孩子帮助善良弱小的拼音精灵战胜邪恶魔法师。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拼音组合教学法
认知:每个拼音组合的学习分为拼音认知学习、声调学习、组合学习、组词学习。
朗读:学习步骤中穿插了多次朗读发音练习,强化孩子念的能力。
书写:专门的书写练习,分为拼音组合书写和声调书写。
专门针对拼音打造的“故事性儿歌”
针对不同的拼音组合,打造了专门的儿歌。每一首儿歌都是一个故事,符合孩子生活场景,妙趣横生,还配有动画。
特别在2019年更新的介母儿歌,充满中国风设计,原画师反复推敲,从寓言到成语,从京韵大鼓到河北梆子曲风,从经典文学到神话传说,力求孩子在学习拼音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
「卖西瓜」儿歌里,完美复原了中国文化遗产——京韵大鼓,但是这个全新的关于做生意和交朋友故事,有财商,有情商,孩子们一定会超级喜欢,里面还讲了中国人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智慧呢。
“挑战测试”学会拼音战胜魔法师
收集拼音能量球、破解魔卡的谜语、通过组合平衡魔杖、魔卡保卫战、修理发音齿轮、清洗被困的星星……只有准确掌握声调、韵母及声母的孩子才能顺利通关!
我们相信,让孩子喜欢上学习,不断给予他们鼓励,孩子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详尽的「学习报告」方便家长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在【家长专区】的课程设置页签里,可以查询孩子的学习情况,点字母上的“播放按钮”还能听到孩子录制的跟读。
贴心的学习设置
在【家长专区】的课程设置页签里,可以根据学校老师的要求,选择o的不同发音。
那么,在孩子们大声念出拼音,用自己的声音破除魔法师的咒语,唤醒拼音岛的时候,让我们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吧!
现在就来观看这个3分钟的介绍视频
了解这个能让你家孩子爱上拼音的神奇APP
购买方式
1、苹果iOS11以上设备用户
在APPStore中搜索「魔力小孩拼音」并下载
2、其他用户可以使用“不占内存的在线版”
搜索微博同名订阅号点击菜单栏,即可选择魔力小孩拼音并进入免费试用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