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再到如今的手机应用,漫画这个并不新鲜的文化门类,借助于各路互联网媒介的更新迭代,发展速度迅猛。在资本的推动下,漫画手机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井喷出海量作品。与此同时,中国漫画中优质作品却并不多见。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漫画的发展前景怎样?如何推动优质作品产业化?
网络平台涌现海量作品
在许多“80后”的童年、少年记忆中,漫画还是一摞摞的杂志和成套的画册。从电脑、手机上看网络漫画,已是成年后的事情了。但这却是“90后”、“00后”们漫画阅读的起始阶段。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互联网+漫画”改变和颠覆了原来的产业格局。网络有着门槛低、成本低、容量大、载体多、自由度高、互动性强、传播快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也吸引了大量漫画作者纷纷采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近几年,手机漫画阅读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漫画作品海量涌现。在智能手机应用商店以“漫画”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40多款客户端,如腾讯动漫、快看、咪咕、漫画岛、有妖气等。打开每个漫画频道或手机应用,都可以看到满屏的作品。
《中国网络漫画出版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各大网站漫画作品总量有15万部左右,网络漫画作者9万多人,漫画点击量达到2000亿次。
巨头和资本推动产业化
在素有“漫画王国”之称的日本,漫画不是低龄儿童的专属,早已是全龄化的文化产品。并且形成了以漫画为基础,以动画和游戏为扩展对象,以电影动画为最高形式的ACG模式。在二次元文化逐渐破壁的环境下,国内漫画也在向全龄化扩展。
近几年,腾讯、网易、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光线传媒等企业陆续把动漫作为重要板块进行布局和经营。中国电信开发出“爱动漫”手机应用,中国移动推出“咪咕动漫”手机应用。“腾讯动漫”不仅推出手机应用和H5产品,还投入3亿元人民币扶持动漫创作者和工作室,鼓励原创,培育IP。
随着二次元概念的火热,资本也闻风而动,加入二次元产业战局。华闻传媒以3亿元并购漫友文化,奥飞动漫以9亿元收购有妖气漫画网站,合一、中文在线投资分别向A站(AcFun弹幕视频网)投入数亿元,腾讯则投资了B站(哔哩哔哩)。
企业和资本的投入,推动一些窄众的动漫IP发展成有大众消费基础的IP。比如,有妖气上火热的《十万个冷笑话》在2015年被拍成电影。还有些漫画被开发成游戏。这些足以说明漫画已进入产业化运作。
优质内容稀缺前景堪忧
会不会有平台和资本扶持这样的团队,仍然值得期待。可以预见的是,精品内容创作将成为各个漫画平台未来的发展重点,推动用户付费模式和IP产业化的成熟。(王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