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下)模型学习算法神经网络发展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发展史

Hello,这里是行上行下

我是隔壁壹脑云准时不拖更的袅袅~

一、前言

在介绍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起源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人类大脑是怎么工作的。198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分发给了DavidHubel、TorstenWiesel和PogerSperry。前两位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人的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是分级的。如下图所示,从视网膜(Retina)出发,经过低级的V1区提取边缘特征,到V2区形成基本形状或目标的局部,再到高层V4形成整个目标(如判定为一张人脸),以及到更高层的PFC(前额叶皮层)进行分类判断等。从视觉处理机制可以看出高层的特征是低层特征的组合,从低层到高层的特征表达越来越抽象和概念化。

这个发现激发了人们对于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思考。大脑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对接收信号不断迭代、不断抽象概念化的过程。例如,从原始信号摄入开始(瞳孔摄入像素),接着做初步处理(大脑皮层某些细胞发现边缘和方向),然后抽象(大脑判定眼前物体的形状,比如是椭圆形),然后进一步抽象(大脑进一步判定该物体是一张人脸),最后识别人脸。这个过程其实和我们的常识是相吻合的,因为复杂的图形往往就是由一些基本结构组合而成的。同时还可以看出:大脑是一个深度架构,认知过程也是深度的。

而深度学习,恰恰就是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特征(或属性类别)。例如,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度学习算法从原始图像去学习得到一个低层次表达,例如边缘检测器、小波滤波器等,然后在这些低层次表达的基础上,通过线性或者非线性组合,来获得一个高层次的表达。此外,不仅图像存在这个规律,声音也是类似的。

二、起源阶段

1943年,心理学家麦卡洛克和数学逻辑学家皮兹发表论文《神经活动中内在思想的逻辑演算》,提出了MP模型。MP模型是模仿神经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构成出的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本质上是一种“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模型。MP模型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起源,开创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新时代,也奠定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当时提出MP模型是希望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神经元反应的过程,该模型将神经元的工作过程简化为了三部分:输入信号线性加权,求和,非线性激活(阈值法)。如下图所示:

1945年冯·诺依曼领导的设计小组试制成功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始。1948年,他在研究工作中比较了人脑结构与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提出了以简单神经元构成的再生自动机网络结构。但是,指令存储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迫使他放弃了神经网络研究的新途径,继续投身于指令存储式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并在此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冯·诺依曼的名字是与普通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也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驱之一。

1949年,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在论文《Theorganizationofbehavior》中提出了神经心理学理论。赫布认为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最终是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突出部位,突触的连接强度随着突触前后神经元的活动而变化,变化的量与两个神经元的活性之和成正比。然后在《行为的组织》中提出了一种基础无监督学习的规则—赫布学习规则(HebbRule)。赫布规则模仿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建立一种“网络模型”,该网络模型针对训练集进行大量的训练并提取训练集的统计特征,然后按照样本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把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样本分为一类,这样就把样本分成了若干类。赫布规则与“条件反射”机理一致,为以后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0世纪50年代末,在MP模型和赫布学习规则的研究基础上,美国科学家罗森布拉特发现了一种类似于人类学习过程的算法—感知机学习。并于1958年,正式提出了由两层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称之为感知器(Perceptron)。感知器本质上是一种线性模型,可以对输入的训练集数据进行二分类,且能够在训练集中自动更新权值。感知器的提出引起了大量科学家对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兴趣,对神经网络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1969年,马文·明斯基和西蒙·派珀特共同编写了一本书籍《感知器》,在书中他们证明了单层感知器无法解决线性不可分问题(例如:异或问题)。由于这个致命的缺陷以及没有及时推广感知器到多层神经网络中,在20世纪7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进入了第一个寒冬期,人们对神经网络的研究也停滞了将近20年。

三、发展阶段

真理的果实总是垂青于能够坚持研究的科学家。尽管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研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但仍有为数不多的学者致力于ANN的研究。

1982年,著名物理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发明了Hopfield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是一种结合存储系统和二元系统的循环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也可以模拟人类的记忆,根据激活函数的选取不同,有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种,分别用于优化计算和联想记忆。但由于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陷,该算法并未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

1984年,辛顿与年轻学者谢诺夫斯基等合作提出了大规模并行网络学习机,并明确提出隐藏单元的概念,这种学习机后来被称为玻尔兹曼机(Boltzmannmachine)。他们利用统计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首次提出的多层网络的学习算法,称为玻尔兹曼机模型。

1991年BP算法被指出存在梯度消失问题,也就是说在误差梯度后向传递的过程中,后层梯度以乘性方式叠加到前层,由于Sigmoid函数的饱和特性,后层梯度本来就小,误差梯度传到前层时几乎为0,因此无法对前层进行有效的学习,该问题直接阻碍了深度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90年代中期,支持向量机算法诞生(SVM算法)等各种浅层机器学习模型被提出,SVM也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模型,应用于模式识别,分类以及回归分析等。支持向量机以统计学为基础,和神经网络有明显的差异,支持向量机等算法的提出再次阻碍了深度学习的发展。

四、崛起阶段

2011年,ReLU激活函数被提出,该激活函数能够有效的抑制梯度消失问题。2011年以来,微软首次将DL应用在语音识别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微软研究院和Google的语音识别研究人员先后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降低语音识别错误率至20%~30%,是语音识别领域十多年来最大的突破性进展。

2012年,DNN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惊人的效果,在ImageNet评测上将错误率从26%降低到15%。在这一年,DNN还被应用于制药公司的DrugeActivity预测问题,并获得世界最好成绩。2012年,在著名的ImageNet图像识别大赛中,杰弗里·辛顿课题组为了证明深度学习的潜力,首次参加ImageNet图像识别比赛,其通过构建的CNN网络AlexNet一举夺得冠军,且碾压第二名(SVM方法)的分类性能。也正是由于该比赛,CNN吸引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深度学习算法在世界大赛的脱颖而出,也再一次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于深度学习领域的注意。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2014年,Facebook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DeepFace项目,在人脸识别方面的准确率已经能达到97%以上,跟人类识别的准确率几乎没有差别。这样的结果也再一次证明了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识别方面的一骑绝尘。

2016年3月,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的AlphaGo(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2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帐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神经网络(通信定义)

阅读链接:

2、百度百科,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的概念)

3、博客园,《深度学习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4、博客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的起源和发展》

5、程序员客栈,《深度学习的起源、发展和挑战总结》

6、CSDN,《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7、腾讯云,《浅谈神经网络发展史:从莫克罗-彼特氏神经模型到深层神经网络》

8、搜狐,《CMU论文:一部深度学习发展史,看神经网络兴衰更替》

11、知乎,《神经网络发展历史》

作者:袅袅

校对:喵君姐姐、TingZha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常见技巧神经网络训练技巧有哪些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常见技巧 本文介绍了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的关键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端到端训练框架设计、随机值管理和权重初始化,以及应对过拟合的策略、优化方法选择、预训练模型利用和超参数优化等,强调了长时间训练和集成学习的重要性。https://blog.csdn.net/l35633/article/details/136110019
2.跟我学AI:第一篇神经网络是如何实现的(二)跟我学AI 作者马少平 AI光影社. AI前沿、基础、应用的权威科普 一篇 神经网络是如何实现的(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马少平 第二节:神经元与神经网络 自从听艾博士以数字识别为例讲解了神经网络之后,小明一直想着神经网络如何训练的问题。这天小明又来找艾博士,请教艾博士如何训练一个神经网络。 https://aidc.shisu.edu.cn/5e/57/c13626a155223/page.htm
3.一文搞懂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是这几年非常火的技术,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对人工智能或多或少的了解。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也就是说没有神经网络就没有人工智能,那么这篇文章就带大家学习一下神经网络相关的知识。这篇文章没有数学公式、没有代码,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神经网络的核心知识。 https://www.51cto.com/article/606086.html
4.神经网络除了基本单元的构造外,神经元模型中还有很多参数需要进行学习,如权重和偏置等。权重表示了神经元处理不同输入信号时的重要程度,而偏置则表示了神经元产生输出信号的难易程度,因此这些参数的学习和调整对神经网络的训练和预测精度具有极大的影响。 神经网络的结构 编辑本段 神经网络是由多个神经元(也称节点或单元)组成https://vebaike.com/doc-view-943.html
5.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有什么区别?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本文将从定义、结构、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的区别。 定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在大量数据上训练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复杂问题的高效处理。而神经网络则是一种模拟生物神经系https://www.cda.cn/bigdata/201326.html
6.科学家构建深度脉冲神经网络学习框架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被誉为第三代神经网络,使用更低层次的生物神经系统的抽象。它既是神经科学中研究大脑原理的基本工具,又因稀疏计算、事件驱动、超低功耗的特性,备受计算科学的关注。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引入,SNN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脉冲深度学习(Spiking Deep Learning)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传统SNhttps://www.cas.cn/syky/202310/t20231011_4973919.shtml
7.人工神经网络(ANN)简述本文是这几天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入门知识的总结。 我们从下面四点认识人工神经网络(ANN: 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神经元结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神经网络选择权值和学习算法。 1. 神经元: 我们先来看一组对比图就能了解是怎样从生物神经元建模为人工神经元。 https://www.jianshu.com/p/f69e16df2623
8.学习笔记: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主流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或者说学习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有监督学习(SupervisedLearning)、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和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如下图所示。 注: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算法,而是一类算法的统称。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