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原子神经网络力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通用机器学习模型提供新思路|科技观察电荷动力学

10月2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由蒋彬带领的课题组在发展场诱导的原子神经网络力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描述原子体系对于外场响应的通用机器学习力场”为题,并于2023年10月12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用原子模拟助力

从微观层面理解化学世界

原子模拟是人们在微观层面理解复杂化学、生物和材料体系的光谱、反应动力学以及能量和电荷转移过程的关键工具,其关键要素是精确且高效的高维势能面(即力场)。

近年来,基于精确的原子中心的机器学习相互作用势进行高效、准确的分子模拟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做法。然而,这些模型通常是用于描述孤立体系,将能量仅视为原子坐标和原子种类的函数,无法表达外场与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场可以通过与原子、分子或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来引发体系的电子极化,自旋极化以及空间取向的变化。

这为改变化学结构、控制材料的相变、精确操纵催化反应中的化学反应性和选择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因此,亟需开发正确描述外场与体系相互作用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实现外场下复杂反应的精确且高效的模拟。

受量子化学启发

研究高精度机器学习力场方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蒋彬教授的课题组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高精度机器学习力场方法的研究。受到量子化学中原子轨道线性组合为分子轨道的概念启发,研究人员提出了递归嵌入原子电子密度描述符,再将外场视为虚拟的原子(见图1),引入场依赖的原子轨道与基于坐标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来得到对称性适配的场依赖嵌入电荷密度,从而发展出了场诱导的对称性匹配的递归嵌入原子神经网络方法。

相较于2019年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改进了前期发展的嵌入原子神经网络方法,使得嵌入电荷密度描述符中的轨道系数变为化学环境依赖,以递归的通过更新嵌入电荷密度描述符实现,提出递归嵌入原子神经网络方法(见图2)。

图2:递归嵌入原子神经网络模型的示意图

有趣的是,这种神经网络方式与物理上不太直观的消息传递神经网络形式本质上相同。研究团队进一步证明可以通过递归更新轨道系数的形式来引入更多体相互作用,推导出完备地描述一个局部化学环境,确定迭代次数(消息传递的次数)与近邻原子数之间的关系。该方法无需显式计算高阶相互作用,极大地简化了计算,并从多体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了消息传递型神经网络的优越性。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日前发表的最新成果,该方法能够将偶极矩、极化率等各种响应性质与外场依赖的能量变化精确地关联起来,适用于外场存在下的分子和周期性体系的光谱和动力学模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周期性体系,这一模型只需训练原子力数据能克服周期性体系内在的极化多值问题。通过甲基乙酰胺和液态水的动力学模拟结果(见图3和图4),验证了这一模型在强外场条件下对各种复杂体系高效建模的能力。

THE END
1.物理神经网络物理神经网络 编辑 物理神经网络是一种类型的人工神经网络,其中可电调整的材料被用来模拟一个的功能神经突触。“物理”神经网络用于强调对用于模拟神经元的物理硬件的依赖,而不是基于软件的方法来模拟神经网络。更一般而言,该术语适用于其他人工神经网络,其中忆阻器或其他电可调电阻材料用于模拟神经突触。 物理神经网络的https://vibaike.com/111076/
2.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将物理知识融合到深度学习中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简称PINN)是一种结合了深度学习和物理学知识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的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不同,PINNs 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物理法则对模型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特别是在数据较少或噪声较大的情况下。 https://blog.csdn.net/qq_28247201/article/details/136072595
3.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电力电子系统状态监测方法本发明针对pes,采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思想将电路模型信息与数据融合,有效提高模型的泛化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实际的工程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4.发明的目的5.针对纯数据驱动的状态监测方法没有可解释性,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泛化能力差,而纯模型驱动的方法又往往难以精确推导复杂pes动态方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5/202210239653.html
4.这里有个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开源项目:含模型软件论文机器之心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是由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的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用物理方程作为运算限制的神经网络,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是物理中常用的用于分析状态随时间改变的物理系统的公式,该神经网络也因此成为 AI 物理领域中最常见到的框架之一。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1-08-24-2
5.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最新进展与展望期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物理模型偏微分方程 分类号: TP183(自动化基础理论) 资助基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教师工作启动基金(90YAH2013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J2020023) 论文发表日期: 2022-04-15 在线出版日期: 2022-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sjkx202204036
6.力学所融合物理神经网络研究取得进展融合物理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s)因可以融合数据和方程,并在求解过程中不用划分精细的网格,在相关领域获得了大量应用,并在层流流动和较低雷诺数流动中获得了重要结果。然而,针对强非线性的流体力学方程和复杂的高雷诺数流动,现阶段的PINNs不能有效求解,在工程实用性方面亟需提升。?https://www.cas.cn/syky/202307/t20230705_4926468.shtml
7.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最新进展与展望摘要: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PINN),是一类用于解决有监督学习任务的神经网络,它不仅尽力遵循训练数据样本的分布规律,而且遵守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物理定律。与纯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学习相比,PINN在训练过程中施加了物理信息约束,因此能用更少的数据样本学习得到更具泛化能力的模型。近年来https://www.jsjkx.com/CN/abstract/abstract20657.shtml
8.厦门杂志论文发发表投稿引文: Ayensa-Jiménez J,Doweidar MH,Sanz-Herrera JA,Doblare M(2022)使用具有内部变量的物理引导神经网络理解胶质母细胞瘤侵袭。PLoS Comput Biol 18(4):e1010019。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cbi.1010019 编辑 器: Inna Lavrik, OvGU;德国医学院 https://www.lunwen133.com/html/2022/yxqk_gjj_0406/3490.html
9.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一种自适应配置点算法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PINN)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将深度学习与物理或数学信息结合起来, 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在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中加入偏微分方程(组), 来约束和指导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相比于传统偏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算法, https://lxxb.cstam.org.cn/article/doi/10.6052/0459-1879-24-244?viewType=HTML
10..tex基于物理的神经网络(PINN)综述笔记.tex | 基于物理的神经网络 (PINN) 综述笔记 发表于:2 年前。 本文是《Scientific Machine Learning Through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Where we are and What’s Next》这篇综述的读书笔记。 神经网络 去reddit讨论 分享给好友https://xhh.club/e/64df5704e545c05bd6565ea0/
11.物理信息神经网络与可积方程的局域波物理信息神经网络与可积方程的局域波,可积系统,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孤立子,怪波,非线性局域波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DFD/1022404155.htm
12.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PINN)各环节梳理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PINN)各环节梳理 BIMSA>BIMSA Thursday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Seminar>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PINN)各环节梳理https://www.bimsa.cn/talk/1698.html
13.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算法对快速仿真计算的优化机理依托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批准年份:2021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算法对快速仿真计算的优化机理 项目批准号 学科分类 暂无数据 资助类型 暂无数据 负责人 李野 依托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批准年份 2021 起止时间 202201-202512 https://www.medsci.cn/sci/nsfc_show.do?id=2fac1046866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