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导语:在网络课程设计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网络设计现状分析

1.1网站开发语言安全性

网站开发采用的语言有ASP、php、aspx、java等,实际开发制作中PHP+SQL的应用非常广泛,这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也是综合运用的重要课程,它能独立实现网页的自由切换,完成复合图形的链接,调整网站的模式结构,它的动态因素还能起到吸引眼球,脱颖而出的效果;网站开发中PHP+SQL的综合运用更是提高了网页的利用空间,加速了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同时提高了网站开发的安全性和注重浏览者的综合感受。

1.2静态网页制作中Dreamweaver的应用

现阶段,在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课程中,Dreamweaver网页静态编辑器应用最为广泛,它从最初的1.0版本升级到CS5,同时它的功能也从简单的调节色阶、饱和度、制作文字图框上上升到独立编辑和创建动漫图片,三维立体调色,人物实体渲染等丰富强大的功能,这在网页制作图像编辑上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其次它带有扫描和创作功能,使制作的图片所见即所得;同时他还具有自由变换渲染实景的强大功能,可以还原复古地域风情、分辨明暗光景、丰富人物表情等,使我们的图像新颖而富有特色。

1.3收录引擎对网站的友好度

搜索引擎属于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的后台工作,它是支撑网页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网站链接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PHP、JAVA、ASP程序的编写就好比人的大脑,它的关键度和完整度不言而喻。在制作处理完网页,建立网站后往往要优化系统,有利于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被百度收录的几率,这也是网络课程设计的范畴,由于网页脚本语言的改革使得SEO优化系统后丰富了网站的实用性,从而提高了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的热情和创新性。

2“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设计发展规划

2.1多层次深发展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2整合资源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网络课程设计效率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注重知识点的整合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是关键的一个步骤。网页制作不仅要求学生灵活掌握网站框架结构,而且在其艺术性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网页制作中加入文字描述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涉及如何加入文字并进行艺术设计,如何制作文字动态效果,并且兼顾抓取整段文字的关键词,浏览备注信息和搜索引擎中出现的频率等,这样就构成了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形成一系列连贯的知识点。再有网站开发过程中,网站链接浏览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它涉及到网站的权重问题和优先选择问题,网站权重突出了网站的地位和导向,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在搜索时习惯输入什么知识点链接哪些网站,什么样的域名优先录取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这也是我们网络课程设计中资源优化的体现。

2.3理论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4将前台简单的网页编辑延伸至后台技术的开发及数据库的整理

网站后台制作是一项乏味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网络课程设计时,注重多媒体的使用,这样可以使枯燥的编程程序直观的表达,易于学生的接受;其次后台数据库的整理工作更是需要专业知识的铺垫,需要多涉及实际数据的推算和项目数据库整理工作,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感受和自我评价能力,使它们能完全融入先进的课程设计中,从而达到理论实际结合的目的。

3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教育占据主流力量,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会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它不仅可以直观形象的讲解原理,因材施教,而且注重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动手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陵宜.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2008(03).

[2]纪明明.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卢新建.试谈ASP动态网页课程的教学探索[J].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2010(10).

作者简介

史文斌(1986-),男,籍贯:江苏苏州,大学本科,现供职于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

关键词:校企联合;专业课程设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实训教学

1目前课程设计的教学状况

2校企合作课程设计模式的实践

3课程设计的实施

为了加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实际项目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我院与20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培养协议,这些企业都是IT或DT企业,多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课程设计的建设,目前按照地域分布、专业分布建立了10多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基地2个(网络工程实验、综合布线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有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蓝狐网络、北京IBM软件、长沙中信教育中心、上海尚观有限公司实习基地、北京渥瑞达北美IT培训中心等相对固定的学生实验基地8个。

3.1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

3.2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办法

4校企合作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创新点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实验设备昂贵,且工程实践环境不易构建等特殊性,根据我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主要存在经费不足、培养经验不足,具有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经验的师资严重缺乏,实训实验辅导精力投入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完善高校教学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校内就能得到企业的培训,降低学生的培训成本,实现走出学校就能直接上岗的教学目标,培养出真正具有实战能力的、工程能力强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4.1培养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工程训练技能水平,不出校门就逐渐把专业专职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让老师们把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逐渐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学校还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学习,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研发,感受企业项目开发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和实验教师就可以不去企业也能参与具体小企业项目,积累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另外,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有助于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两年来的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大量的实训实践课程任务让学生真正参与了企业实际项目,同时也让教师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在以后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就能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学生的实验实训项目。同时我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为期1-2周的专业见习,有趣的企业文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结合

为了加大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把企业项目带到学校来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实际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工作,专业教师通过多次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讨论,使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通过参与课程设计的实际指导,也可以让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来制订下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紧跟市场前沿和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结合和完善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增强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和企业实习能有效弥补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脱节的问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项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企业实际项目进行分解,提炼出富有实际意义的案例,融入到校企共同研究开发的教材中去,这样的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实现在校内就可以进行企业案例教学。这样,教学内容既符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又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4.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5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1]陈代武,彭智朝,李曾妍.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2(5):39-40.

[2]林嵘,康其桔,侯晓霞,等.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4(增刊):389-393.

[3]戴娟萍.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有效途径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

[4]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的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关键词]Moodle平台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教学

[作者简介]熊小梅(1978-),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江西南昌330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重点资助课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11-19-1)

一、引言

信息化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益加强。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新的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模式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Moodle平台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学习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在Moodle上设计开发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自己的网络课程。本文将Moodle网络平台引入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应用,形成Moodle平台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方式,促进任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思考,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Moodle平台课程设计理论基础

1.Moodle平台特点及功能。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Dougiamas开发的。Moodle平台的特点是平台的模块化理论比较先进,各种功能都能实现动态模块化管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地选择模式,极大地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其源代码是完全开源的,人们可以根据源代码自己进行开发和拓展,提高软件的适应性和个性化特征;交互功能强大,具有Wiki、聊天、专题讨论、讨论区、作业讨论等交互功能。

2.网络课程及其设计的重要性。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与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包括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和教与学活动6个要素。网络课程设计是根据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确定课程结构、计划课程实施的过程。网络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两个阶段,教学设计阶段是在课程设计阶段之后进行的。

三、Moodle平台上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

科学的网络课程设计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Moodle环境下,设计者(教师)要有效地设计开发网络课程。参考、对比四个典型课程设计模式,即肯普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乔纳森的学习环境模型、Karen在线课程设计模式。Moodle网络课程的教学流程分为五步:

1.前期教学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在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个性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入校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不同专业实际,精心安排课程及教学内容,在Moodle平台上设计好分别呈现出来。教学目标分析:在Moodle的网络课程中,首先应制定某一些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再细化为每一个任务的教学目标。根据任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贯穿于每个版块的学习活动中。

2.制定课程及教学目标。一是确定课程结构。分析、选择、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整体结构,整体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单元和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二是制定课程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为总目标。总目标又细分成三个层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在Moodle平台中,教师新创建一门课程时,需要设置一个编辑课程设定的页面,详细列出这门课程的信息,如课程简介、课程目标等。三是细化教学目标。将课程目标细分到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各知识节点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呈现在网络课程的首页,让学生首先了解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呈现在单元学习内容之前,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过程中呈现,并让学生清楚课程目标的及知识所属层次。在Moodle平台中,教师按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目录结构分级别的方式呈现出来。

3.教学内容设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是现代职业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之一。为强化学生的计算机键盘操作训练、OFFICE训练和常用工具软件应用,将教学内容划定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键盘录入、Word文档处理、Excel电子表格、病毒和网络安全以及常用工具软件应用五大部分。在Word文档处理、Excel电子表格的教学过程别添加了常用功能,如宏、邮件合并、数据透视表等。选修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硬件组装与维护等。

5.教学模式设计。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大作业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Moodle平台中强调以活动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活动、参与活动。如Wiki活动,Moodle的Wiki有三种模式:小组模式、教师模式、学生模式。设计一个大型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让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开展协作学习,最后完成任务。

7.教学评价设计。在Moodle课程中,每个主题、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各种评价形式。教师可以利用互动评价、测验、作业、投票、心得报告等形式对课程本身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获得学生的反馈。

四、总结

经过对Moodle平台的搭建、调试及模块设计之后,要充分利用好各模块功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性强,针对课程的特点,精心进行网络课程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立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以适应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很好地组织网络课程教学,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基于Moodle平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资源等能得到有效呈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网络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讨论、向教师发问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利于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与实现。

[参考文献]

2、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改革

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对课程设计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上:

2.1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

2.2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3、结语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网络资源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教学设计

对于任何一门网络课程,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即依据前端分析及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者分析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即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的起点水平、学习风格。教学内容分析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旨在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除此还应完成教学内容的编排,通过上述学习者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择教学内容绝对不是单单照搬照抄书本上的内容,而是通过进行一定的删减、增加和重新组织,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习者。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包括两部分。

2)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协作”“会话”是学习环节四大要素中的两大要素,协作学习环境创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本网络课程主要采用留言本的形式体现出协作学习的设计,使学习者通过交互来完成协作学习。

2系统设计

3技术实现

4几点思考

[1]余胜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EB/OL].教育技术通讯,202.112.88.32/show/ysq/net_course.htm.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改革

1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从整个大学四年来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实现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2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2.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根据计算机课程在培养方案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来设计它们的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

2.2课程建设的其它方面

对一门课程,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在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教学规章制度、实验室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才有可能把一门课程建设好。

2.3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有了好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强调一些共同的方法原则,鼓励各科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探讨;

(1)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冲,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了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

(3)采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手段上,完全采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4)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建立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

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可以建立由系领导挂帅、教研室主任参与的课程建设检查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评估,听取校、系专家的听课意见,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每学期开学前任课教师都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填写教学进度表,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把关听课制度和教学问卷调查,可进一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考试内容除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外,还特别强调结合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构建“双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靠教师的直接讲授,还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方式来实现。“双主”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有利于学习者认知潜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认知能力。

关键词:网络工程;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赵卿松(1972-),男,硕士,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

1专业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

根据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的原则,课程体系的设置以“低年级实行通知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以提升学生素养,高年级实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准则,构建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

理论教学平台由三类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两个模块组成;学科基础课程按照学科大类安排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则分为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两个模块。

实践教学平台由实训、实验和实习组成:①实训包括:军训、综合课程设计等;②实验教学以课程内实验为主,并开设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③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创新教育平台由课程创新教育、学术创新活动和实践创新活动组成。课程创新教育包括学科前沿课程和创新教育课等;学术创新活动包括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实践创新活动包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培训合格证为目的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等。

2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网络人才”为目标,具备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具有网络维护与管理专长、能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按照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院目前的学科发展状况,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有特色”的培养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认真考虑了以下几点:

(1)由于网络工程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因此,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信息处理等方向上,设置了对应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2)课程设置强调了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的重要性,对重要的基础课程给予了充足的学时。

(3)将方向的选修课程分为网络规划设计及管理、网络信息处理两部分,以适应社会对网络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

表1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工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其它工科专业类似,开设大学英语、数理、政治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除了电类基础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基础外,增加了网络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原理等课程,以补充学生在数字通信领域上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网络工程的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网络规划设计方向,在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现代网络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设备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在网络组网和网络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针对网络信息处理方向则设置了网络编程、网络协议、网络互联技术、Linux系统管理、Linux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

3.1课程内实验

所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都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验,课程内实验以加深、巩固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实验以实验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每个实验项目占2学时或4学时,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或综合性实验项目,一般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学时数占课程内实验学时的30%~40%。

基础性实验项目主要是对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与过程、基本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以消除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理解上的抽象性和神秘感。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基础性实验项目的掌握为基础,综合运用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以增强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的掌握并融会贯通,适用于数字通信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现代网络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设备等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为后继的综合课程设计打下基础。设计性实验项目也是以基础性实验项目的掌握为基础,提出实验任务与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任务的方案、实验步骤和方法,适用于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网络协议、数据库系统原理等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设计类实验项目的锻炼,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的思路,掌握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综合课程设计

为培养学生的论文书写能力,要求学生书写完整的综合设计报告,包括课题背景、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详细设计、设计结果及分析、总结等内容;为保证综合设计的质量,安排了综合设计答辩环节,答辩中由学生先对设计的内容进行阐述和演示,然后答辩教师针对设计内容随机提问,以考察设计完成情况。综合设计成绩评判由平时表现、完成情况、报告质量和答辩情况等内容按照一定比例组成,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综合设计质量。

3.3实习与毕业设计

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未来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分别组织3次实习,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提供了一次综合性专业技术实践锻炼,毕业设计课题围绕网络规划设计与网络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展开,毕业设计周期为14周左右,包括选题、开题、课题任务的完成、书写毕业设计论文和论文答辩等环节。我们将校企合作方式也引入到毕业设计环节中,对部分学生实行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真题真做,以达到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同时,解决企业某方面实际问题的目的。

4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等专业基础上经过发展逐步形成的专业,作为一个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地摸索、循序渐进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春枝,李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3).

[论文关键词]高职网络课程开发应用原则对策

一、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问卷调查和存在的问题

2009年12月我们对常州大学城3所高职院校2009级高职一年级非英语专业5个班级共计2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问题,英语网络课程使用中的问题,英语网络课程给学习者带来的帮助和效果问题和英语网络课程学生学习及其效果的评价问题。学生是否满意网络课程某类问题中某条具体情况陈述是通过五个不同程度等级来体现的,百分比越高,表明网络课程的某个部分的情况越好。根据百分比的高低,学生的满意度分为高(70%~100%)、中(50%~69%)、低(0~49%)三个等级。通过分析与讨论,高职院校在英语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应用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高职院校英语网络课程学生满意度问题。在开发、使用、对学习者的帮助与学习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学生认可度不高,属于中等满意程度,而这四类中英语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的满意度最低(53.6%),情况最差,英语网络课程给学习者带来的帮助情况最好(64.1%)。

2.英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存在的问题。英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水平不高;课程缺乏明确的学习指导;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单调,表现形式单一,内容更新慢;课程结构和功能模块不合理、不齐全;网络自主学习资源不丰富等。

3.英语网络课程的使用问题。学生利用英语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网上学习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不够;学生没有系统的目标与计划;缺乏有效的网络课程学习方式;学习者缺乏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馈;教师缺乏对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跟踪、监控及全面评价。

4.网络课程对学习者的帮助问题。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但目前的网络课程对学习者英语成绩、与他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明显。

5.英语网络课程学生学习及其效果的评价问题。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主体单调,缺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评价内容不全面,缺乏学习者学习基本信息;评价形式单一;评价手段较落后;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缺乏科学的网络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二、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原则

1.课程目标、内容的发展性。网络课程具备实时快速更新的特点,具备能够及时获取新思想、新观点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尤其要运用发展的眼光,注重课程目标在提高高职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注重课程的内容选择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领域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自主性、超越性、创新性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2.内容、教师、学生、环境之间的交互性。网络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方向多向、应用灵活等特点强大的交互功能。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坚持交互性原则,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间,丰富网络课程“交互性”的内涵:一是课程内容的可交互性;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四是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交互;五是教师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交互。

3.学习模式的协作性。布鲁纳曾提出著名的“脚手架”概念,他认为,一个学生通过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能够掌握其发展能力之外的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网络课程开发设计者应根据学习项目来为学生确定协作学习目标、分组原则,提供协作资源和协作空间,发挥网络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促进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协作、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4.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网络课程设计应体现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设计网络课程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的学习条件、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网络课程目标多元化,内容难度层次化,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和自主性,课程服务的人性化。

5.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呈现的情景性。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依据自身旧的图式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重组构建自己新图式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考虑学生自身原有图式,即经验,尽量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似的真实情境与情景,如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投影仪、投影片等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景化学习是网络课程得以运行的必要环境,能让学习者更快捷地浏览学习资源、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高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三、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对策

1.课程开发与应用应贯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网络课程设计者要以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弹性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等为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发和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适合网络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

开发者要能正确地组织、引导学生构建知识,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鼓励学生积极手脑并用,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学习概念和规律,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课程内容组织应采用模块化、任务驱动、问题中心的形式。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遵循协作性、交互性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应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合理设计网络课程的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模块化设计网络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同时获得;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模块内容,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杜威的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在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中,要“以问题为中心”和“任务驱动”的形式来进行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从问题和学习的任务入手,通过寻找解决问题方案和实施任务,促进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促进摄入的新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之间的互动、连接、交融与整合,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运用把知识和技能提升为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3.课程结构和功能模块齐全,适合学生交流、协作与合作学习。网络课程功能模块应完整、有益于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应具备以下功能:提供该课程学习内容的浏览;提供沟通途径,包括讨论、观摩、合作与答疑辅导;能进行学习评价;实现教学管理等。网络课程模块大致可分为课程教学模块、课程学习模块、虚拟教室模块、教学管理模块、答疑系统模块、评价测试模块和系统导航模块等。

课程教学系统模块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程介绍、知识讲解、教学进度、实例演示、新闻动态等。课程学习模块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内容、录像视频资料、电子讲稿等,还有学习指导以及在线练习。虚拟教室模块或协商交流模块为处于不同地方的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一起讨论、共同学习的“场所”,如非同步的讨论区和电子邮件、同步的聊天室等。教学管理模块包括学生学习记录、成绩统计以及讨论记录。答疑系统模块主要包括网上答疑和讨论、常见问题解答库等模块。评价测试系统模块包括在线测试、考试模拟、作品上传、学习跟踪、作业上交等。系统导航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信息集成的框架,以避免学习者在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迷航。学习工具系统模块包括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等。

5.网络课程学习评价应重视过程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网络学习评价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事实把握和价值判断,从而考察和促进其学习质量,以促进学习者的进步与发展。

6.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的课程观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当成为这种变革的促进者,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表现,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实践能力课程设计

衡量一个中职学校其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检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采用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性教学要求实践既要落实到教学中,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一、合理的专业定位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首要条件

要想做到样样通样样精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学校应该合理地设置其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人才需求的制导。专业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其就业导向。一个好的中职学校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应该紧随当前和今后的市场需求的步伐。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专业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员;动态网页、动画的制作人员;平面、立体图的绘制人才;初级的程序设计人才;小型网络的管理人员。因此,专业设置应选择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技术等方面。

二、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根本

三、上机操作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必然手段

上机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重要也是必要的环节。在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理论知识后,只有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训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技能技巧。中职院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应的理论知识是为了其实践能力而服务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分配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做到重理论强实践。实践过程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能只限于学生自己的实践。实践的环节在教师授课的时候就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注意过程演示。实践环节分为基础实践和专业技能技巧实践。其中,基础实践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相同的实践任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最基本的使用,比如键盘鼠标的使用、打字以及各种常用的工具(如Office)的使用。从最基本的必须的技能技巧开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足够的训练。比如,从最开始的打字训练开始,就一定要确保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要过关,要求他们训练出标准正确的动作和指法,在保证盲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要求其打字速度。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具备某些职能技能的实用人才,实践性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职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计算机专业方面尤为如此。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的技术,因此,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是评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

[1]余勇.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文汇,2009,(29):36-36.

[2]赖凡,余建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70-172.

THE END
1.网页设计学习心得范文(精选8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页设计学习心得范文(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ruiwen.com/xuexixinde/6613800.html
2.网页设计学习心得4篇网页设计学习心得 网页设计学习心得4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页设计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页设计学习心得1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1462563.html
3.学习网页设计心得体会(精选12篇)网络成了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便捷工具,如今的生活,商业都已经在网络上如火如荼地开展,我认为,学习网络知识,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还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独家网页设计学习心得。希望能够为正在学习网页设计的你们也提供一点帮助。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2955873.html
4.学习网页设计心得体会10篇网络成了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便捷工具,如今的生活,商业都已经在网络上如火如荼地开展,我认为,学习网络知识,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还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独家网页设计学习心得。希望能够为正在学习网页设计的你们也提供一点帮助。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321905.html
5.学习网页设计心得体会8篇学习网页设计心得体会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网页设计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424112042_2748752.html
6.网页设计心得体会精选20篇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独家网页设计学习心得。希望能够为正在学习网页设计的你们也提供一点帮助。 学习网页设计的过程中,我也成功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一次尝试,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层次得到了解,也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网页制作的过程与一些技巧手法更有了另外一番了解,对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401133804_6784323.html
7.HTML网页设计心得体会网页设计模板html代码心得体会HTML网页设计心得体会 在学习过一段时间HTML网页设计后我对其知识有了一些了解 HTML是什么? HTML是用于创建网页的标准标记语言。它由一系列的元素和标签组成,用于搭建网页的结构和内容,包括文本、图片、链接、音频、视频等元素的排版和布局。如果把网页理解成一面墙,那么HTML就是搭建这面墙的水泥和砖。例如标签用于定https://blog.csdn.net/m0_74220452/article/details/143026486
8.超详细的网页设计学习指南,零基础入门必看!4.网页设计学习心得 网页设计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实战经验的过程,网页设计师需要在每一次设计项目中总结网页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1 整洁的布局 绝大多数的网页设计具有相似的结构,如带有导航栏的页眉位于网站顶部,页脚位于底部,中间部分为网站信息内容。如果在网页添加太多的内容,则会影响网页的整洁度。因此,网页设https://pixso.cn/designskills/web-design-learning-guide/
9.bootstrap学习心得总结css样式设计分享心得技巧网页制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bootstrap学习心得总结-css样式设计分享。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就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GPT4.0+Midjourney绘画+国内大模型 会员永久免费使用! 【如果你想靠AI翻身,你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具!】 https://www.jb51.net/web/465036.html
10.dw网页课心得体会(通用5篇)dw网页课心得体会5 转眼间,已到了期末,学习网页设计这门课程也要结束了,虽然时间有点短,但是学过这个几周以后我受益匪浅。 记得最初接触dreamweaver的时候,我很茫然,因为刚接触陌生的软件心里会很害怕跟不上老师的进程。刚开始几节课,老师讲得比较基础,还能跟得上,渐渐的老师授课的进程开始加速,有些跟不上了,需https://m.oh100.com/a/202212/5837521.html
11.html网页制作实验心得(精选6篇)篇2:html网页制作实验心得 方法一:注重实践,由实践出真知 在HTML5知识学习过程中,有些学员不喜欢动手,更喜欢听讲师讲或者自己背诵,这种学习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代码的学习,是个需要动手的过程。掌握代码不仅仅只有记忆还有尝试。尝试自己去写代码,然后发现问题,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形成理论并记忆。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38ro3ot.html
12.版式与设计课程心得在版式与设计的课程的学习中首先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cdr ,cdr是运用于平面设计的软件,其应用领域是可绘制矢量图并对各种图像进行互补处理,cdr是绘制矢量图形的软件,所绘制的都属于矢量图,图的特点是放大后图像不会失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在不断的克服这些问题,从最初的对cdrhttps://www.jianshu.com/p/b5355714e6c0
13.网页制作课程实训报告9篇(全文)网页制作课程实训报告 第1篇 模型制作课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专业实训是我们必修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进入产品设计前的实践准备。实训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为后绪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e092hwt.html
14.优设网官网UISDC国内专业设计师平台优设网 (uisdc.com) 是国内设计师入门到进阶的专业设计网站。AIGC及设计内容全面及时,全网粉丝过千万。专注前沿设计趋势和设计方法论,拥有原创独家设计内容和设计师网站导航。提供AIGC教程、灵感素材、UI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电商设计、SDC网站推荐。https://www.uisdc.com/
15.ps实训心得体会13篇ps实训心得体会3 一周的实训已经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现了制作网页的确是个艰苦且繁琐的工作,也体会到了一些平常上课时所没有体会到的东西。多媒体制作综合实训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结合图像处理与Flash设计与制作这两门核心课程所教授实践的技能而开设的项目化综合实训。它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教师https://www.gdyjs.com/lizhi/xinde/506722.html
16.网页设计心得个人网站:http://www.xiaoming.com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小明。我是一名程序员,目前在北京工作。我对编程充满热情,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用简洁优雅的代码解决。我相信,计算机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学科,能为人类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在这个个人博客上,我会分享我的编程经验和技术学习心得,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http://www.ultrasoftware.cn/
17.心得体会www.zlcool.com网站标签:心得体会,资料库提供学习心得体会等范文,资料库 网站内容描述(仅供参考): 资料库提供心得体会、学习心得等范文,作文,论文写作参考,以及网页设计素材、PPT模板、Flash素材、网页**代码、高清图片等资料。 网站Alexa排名趋势: 网站收藏|认领|报错: 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045353
18.Web网页制作师的实战心得与未来展望1. 响应式设计的艺术 响应式设计不仅仅是调整屏幕大小那么简单,它关乎到用户体验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媒体查询、弹性布局和图片优化,我能够确保网页在不同设备上都能完美呈现,让用户无论在哪都能享受到流畅的浏览体验。 2. 前端框架的力量 Vue和React等前端框架的兴起,极大地简化了前端开发流程。我利用这些框架的组件https://www.batmanit.cn/blog/j/28907.html
19.学习dreamweaver8进行网页设计的心得体会学习dreamweaver 8 进行网页设计的心得体会Dream 查看全部6条评论回答 写回答 ivanae dreamweaver 对我来说也就是起个辅助作用 编辑代码比较方便我感觉作网站不需要对DW学很深像样的网站单靠DW来作有点难需要的还是web编程语言。因为一个网站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PS flash div+css web编程 ASP ***.NET PHP JSPhttps://wap.zol.com.cn/ask/details_21486274_218236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