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中小学在线教学:现实改进策略与未来重构——基于学习视角的分析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中小学;在线教学;居家学习;学习科学;智能学习环境

一、引言

自2020年1月底教育部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肆虐提出“停课不停学”应对政策以来,各省市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一个多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学校、师生及家庭都投入到了这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居家在线教学“大实验”之中。

这一次大规模、普及性的在线教学实践探索,可以说是“全世界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1],同时也是一场全员性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战性培训。虽然作为一种被迫的应急性举措无前例可循,无参照可依,实践中尚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惑,但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新探索已经大大推进了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发展速度和应用覆盖面,“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及时总结和反思这一段非常时期的独特经验,可以为未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选择,为未来课堂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尝试从学习的视角,对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之学习本质、教学问题、教学改进及未来重构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反思。

二、“停课不停学”之学习本质与特性解读

无论任何时期、任何形式的教学,其最终目的一定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停课不停学”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教育政策,核心也应该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现实中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人员及教师对于“学习”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必然会影响到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政策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直播)等。因此,认识和厘清学习的本质,是在线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1.脑与神经科学研究揭示的学习本质

近百年来,人类对于学习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维到多维、由经验到科学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其中近20年来,随着在脑研究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脑与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学习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例如,新的科学研究向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揭示了“神经元是学习开始的地方”[2],学习的基础就在于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改变,学习的过程是新的突触不断形成的过程,学习的本质是构建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因此,教育神经科学家从细胞层面给出了学习的定义:“学习是大脑对刺激做出反应、建立神经联结,以形成神经网络和信息存储装置的过程”[3]。

2.学习科学研究揭示的学习本质

近年来在认知科学基础上诞生的研究教与学的新兴跨学科领域“学习科学”,也为实践者提供了新的关于学习本质和学习过程的理解与解释。学习科学共同体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理解意义、形成联系的建构性过程”。这里的“意义”,指“学习者附加到新的学习中的关联性,是学习者将新的学习与过去的学习和经验联系在一起的结果”。

丹麦学习实验室研究者克努兹·伊列雷斯(KundIlleris)整合了关于学习研究的众多已有成果,提出了一个理解学习的综合性框架:“全视角学习理论”(图表略)。该框架包含了内容、动机、互动及社会(环境)四个维度,内容维度寻求的是建构意义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动机维度寻求的是维持人的心智和身体(包括情绪)平衡,互动维度关涉到个体与其所处社会、物理及文化等环境之间的互动,而社会(环境)维度旨在发展人的社会性。与过去的学习理论几乎都局限于学习的个体水平相比,近年来建构主义及学习科学的研究更加强调学习的个体和社会双重属性[7]。

3.“停课不停学”之学习特性解读

除了遵循上述脑与神经科学及学习科学研究所揭示的关于学习的本质及一般规律之外,疫情期间的中小学居家在线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班级面对面同步教学非常不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符合所有远程教育都具有的“教一学分离、时一空分离和师一生(生一生分离)分离”的根本特征。另外,又要考虑到青少年群体不同于成年人的身心及认知、学习特点和学生所处居家学习的特殊环境。

三、“停课不停学”之教学困境与原因分析

“停课不停学”作为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无论对于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人员,还是对于一线教师、学生及家长,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的新问题。

1.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难以适应居家在线教学的需求

虽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三种重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但在现实的学校教学中,一些管理人员及教师仍然没有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纳入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之中。

在此次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实践中,无论从教师的视角还从学生自身的视角,都反映和折射出一个突出性问题,也是当前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即长期以来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自主学习所必需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导致了居家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不到位、学习过程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教学互动、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并引发了“网课学困生”的出现、不同学生群体学习结果两极分化等现象。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觉性和自律性是影响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9]。

2.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在线教学的新发展

3.已有的“数字鸿沟”引发了在线教学中新的不均衡

为了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导致“数字鸿沟”仍然存在,尤其是此次疫情之中在线教学的大规模、常态化应用需求,暴露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农村地区及弱势群体家庭中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及基础设施不充分、在线学习准备不足等问题。例如,在本研究针对河南省师生的调查中,有近10%的学生家中没有无线网络,30%的学生在用家长的手机流量上网学习,有53%的学生疫情发生之前没有任何的网络学习经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充分发挥了其覆盖面广、成本低的优势,在“停课不停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托底”作用。

四、技术赋能学习:在线教学改进策略建议

“停课不停学”实施一个多月来,随着教学实践的进展,各地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也在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寻求符合中小学生居家在线教学特点和需求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本文选择当前居家在线教学中的三个关键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策略

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是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传统学校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次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居家在线教学实践中成了应用十分普遍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涉及如下的三个关键因素:

1.丰富的、多样化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在线资源支撑

为了支持“停课不停学”的顺利实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了“空中课堂”,国家课程教材电子版也免费共享。各级政府部门、教育信息化企业(包括出版社、私立教育机构等)及高等教育机构、社会机构、教学名师团队等,继承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EducationalResource,OER)所坚持的开放共享理念和价值追求,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大量的免费优质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保障。

2.以元认知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障

3.教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学习支架设计

(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在线教学策略

1.首先让学生为自己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不同于传统班级教学中由教师设定的统一、共性的教学目标。学习科学的已有研究表明,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在24%左右[15]与教学目标相比,学生自己设定的个性化学习目标更为关键,尤其是在以“三分离”为特征的在线教学情境中。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居家在线教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中来,才更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2.充分发挥在线练习(刚试)的及时反馈优势

练习(刚试)是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此次疫情期间,随着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平台、“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及各种在线教学(学习)系统、学习工具等的广泛应用,在线练习(测试)成为教师正在采用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以纸笔为主要媒体的练习(刚试)方式,在线练习(刚试)有效解决了班级教学中的及时性、经常性、个性化反馈问题。学习科学的已有研究表明,有效练习取决于在练习和反馈之间所形成的“闭环”,只有练习而缺乏及时反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16]。而且,随着练习(刚试)的规模化和常态化,可以积累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而尝试和探索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的精准化教学。

3.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

(三)基于智能化学习技术的个性化作业推送

作业问题既是传统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在线教学的有效实施。本研究的调查显示,虽然疫情期间几乎所有教师都布置了不同形式的网上作业,但并没有充分发挥智能学习环境及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仍然停留在传统作业“网上搬家”的方式。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在教学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目前拍照搜题、组卷阅卷、日语测评、分层排课等较为成熟应用的基础上,基于自适应技术的个性化作业推送的普及和常态化应用将会是智能时代技术赋能学习新的应用方向。

五、技术创新学习未来:后疫情时代中小学在线教学应用体系构建

随着疫情的逐步结束,学校教学终将会重新回归到班级教学的常态。疫情之后,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实践和理论能否得到新的发展,甚至能否成为宝贵的“中国经验”?本研究尝试从学习研究的视角,探讨中小学在线教学应用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学习——教学——评估”一体化的在线教学应用体系

(二)“学习——教学——评估”一体化在线教学应用体系要素分析

在这一体系中,学习观的转变是基础,学习是整个在线教学系统的核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元认知能力培养是其中的关键,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智能学习环境为学习、教学和评估提供了智能化平台(工具)、个性化资源(策略)及促进学习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技术与情境支撑。

1.学习观的转变是基础

近20年来,受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景认知理论及脑与神经科学、学习科学等研究成果的影响,部分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此次疫情期间出现的许多教学问题来看,“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训练”仍然是大部分教师所持的学习观。这样的学习观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观和教学设计观,进而影响到在线教学方式及教学媒体的设计与选择。

2.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越来越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理论都达成了如下共识: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罗伯特·米尔斯·加涅(RobertMillsGagne)认为“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18],近年来国内教育研究者也越来越支持“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这样的教学观[19]。

3.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的科学化

学习科学对于教学实践变革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向实践者展现和揭示基于证据改进教学的价值与可行性。正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约翰·哈蒂(JohnHattie)一直所倡导和主张的:“基于证据的教学改良……教师应该基于证据来持续不断地改进教学。”与传统的面对面班级教学相比,在线教学系统中所积累和汇聚的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大量、多维度数据,为更加精准的学情分析和个性化学习诊断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的改进提供了证据支持,使教师可以超越个人经验,促进教学的科学化。

4.智能学习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与过去以心理学为主导的学习研究范式相比,人工智能和学习科学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学习环境”的研究和进展,也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变革中的前沿性议题。学习科学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指引,人工智能则为新型学习环境的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图表略)。

学习科学研究和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学习环境,例如智能学习平台(工具)、智能学伴、教育机器人、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诊断与分析系统、基于自适应技术的个性化学习(作业)系统等,都为实现班级教学情境中的个性化学习、落实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

5.在线教学设计理论创新

任何一项成熟的教学实践,都需要坚实的教学设计理论支撑。就目前的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而言,尚缺乏系统、成熟、有效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引领。在已有的指导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的有限理论中,部分源自国际上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理论研究。上述理论的适用对象以成年人为主,因此,更适合于成年人的在线学习;另一类对于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则是传统学校教学中的部分课程、教学及教学设计理论。

新的中小学在线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符合新时代核心素养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遵循青少年学习者的脑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借鉴已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理论,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SG技术等智能技术优势,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

六、结语:“停课不停学”大考之下“南国农之问”的应答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非常复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一直都在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有效途径。面对着今天这场全球性的特殊性“抗疫”战争,在中国政府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而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异常复杂的教育教学变革“大实验”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该遵循学习科学共同体所坚持和倡导的以现实问题解决为导向、理论创新与实践改进双重目标追求的“巴斯德象限”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勇于承担和解决疫情之下及疫情之后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实践变革中的关键问题,在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战略选择中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注释:

①本调查学生问卷样本为166198人,教师样本为18794人。

参考文献:

[2]埃里克·詹森.适于脑的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17,99-100.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周加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3-36,70-71.

[4]玛丽亚·哈迪曼.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M].杨志,王培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1.

[5]戴维·A·苏泽.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M].周加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5,57-60,11-12.

[6]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运动改变大脑[M].浦溶,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7.

[7]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6-29.

[1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7-59.

[13]洛林·w·安德森,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1.

[14]约翰·哈蒂,格雷戈里·C·R·耶茨.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M].彭正梅,邓莉,伍绍杨,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48-49,1-5.

[15]罗伯特·J·马扎诺.教学的艺术与科学——有效教学的综合框架[M].盛群力,唐玉霞,曾如刚,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8-9,29.

[16]苏珊·A·安布罗斯.聪明教学7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M].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9-80.

[17]理查德·E·梅耶.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M].盛群力,丁旭,钟丽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2-3,13.

[18]罗伯特·M·加涅,W·W·韦杰,约翰·M·凯勒.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汪亚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4.

[19]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20.

[20]唐娜·沃克·泰勒斯通.提升教学能力的10项策略:运用脑科学和学习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李海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5-6.

[21]任友群,程佳铭,吴量.一流的学科建设何以可能?——从南国农之问看美国七所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12(6).

OnlineTeaching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undertheEpidemic:Reality,ImprovementStrategyandFutureReconstruction:AnalysisfromLearningPerspective

LIANGLinmei,CAIJiandong,GENGQianqian

Keywords:"SuspendedClass,OngoingLearning";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OnlineTeaching;Home-basedLearning;LearningSciences;IntelligentLearningEnvironment

THE END
1.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需求与功能解析"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确保软件开发能够满足教育环境中师生的实际需求。需求规格说明书版本1.0详尽地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和预期目标,为后续的开发、测试和维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南。 1. 目标 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简化教师对作业的管理工作,通过提供一个在线https://wenku.csdn.net/doc/4c738it11n
2.在线学习系统需求分析(最终版).pdf在线学习系统需求分析(最终版).pdf,目录 1.1 CHP01·在线学习系统 1.1.1 系统业务描述 在线学习系统主要实现区专职安全员、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后期加入该内容) 的在线学习和考评功能。 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库, 将不同内容、 不同类型的课件通 过资源库加以区分, 将文档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17/6002051004004135.shtm
3.在线学习系统需求分析(最终版1.1 CHP01在线学习系统1.1.1 系统业务描述在线学习系统主要实现区专职安全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后期加入该内容的在线学习和考评功能。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库,将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件通过资源库加以区分,将文档类学习课件和视频类学习课件合理地https://m.renrendoc.com/paper/111861279.html
4.在线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模块概述 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用户之间的“教-学”关系为基础展开设计。系统的学习者那端主要涉及到的功能有:用户的登录与注册,个人信息的修改,课程的展示,在线选课,在线观看视频以及对课程发表评论和问答。教学者那端主要有登录注册,个人信息的修改,课程信息的发布,查看课程评价以及用户的https://www.jianshu.com/p/b107c2565026
5.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文档类码农集市专业分享IT编程学习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文档类Jo**an 上传395 KB 文件格式 doc 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需求规格书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描述 点赞(0) 踩踩(0) 反馈 所需:1 积分 电信网络下载 u010094543 2013-07-23 20:55:58 评论 资源很好 很有用处哦https://www.coder100.com/index/index/content/id/1098193
6.学生公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通用11篇)篇1:学生公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学生公寓管理系统需求概况 在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互联网的21世纪,现今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人们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如果仍使用手工操作或使用相当繁琐的软件,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物力,效率无法提高,尤其是在学校里。为此开发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软件,能够适应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7nvyw8t.html
7.需求分析报告(通用11篇)需求分析报告 篇2 一、教材分析及CAI创意: (多种媒体的选用、重难点部分的可视化、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交互策略等) 教材分析: 本章进入生态系统的学习,首先要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本节有很多代表适应方式和生物关系的名词,容易混淆,有必要引入CAI使这些关系具体形象,让学生容易理解,深化记忆。另外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曲线https://www.unjs.com/fanwenku/259792.html
8.老师屏前讲课学生屏后“摸鱼”,如何正确处理在线课程的师生交互对于如何建立满足学生需求的在线交互环境,我们下面将从交互内容和交互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 01 交互内容 研究人员对在线学习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在互联网上,学习活动参与者的在线交互过程受参与者、交互环境和交互内容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在线学习中交互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创建良好的在线学习环境(如图5),改善学生的在https://m.ais.cn/news/article/7236
9.学生寝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6篇(全文)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引 言 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学生寝室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好多学校还停留在让寝室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3i0gmg4.html
10.老师屏前讲课学生屏后“摸鱼”,如何正确处理在线课程的师生交互?对于如何建立满足学生需求的在线交互环境,我们下面将从交互内容和交互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 01 交互内容 研究人员对在线学习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在互联网上,学习活动参与者的在线交互过程受参与者、交互环境和交互内容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在线学习中交互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创建良好的在线学习环境(如图5),改善学生的在https://www.360doc.cn/article/32606862_1003676962.html
11.微服务[学成在线]day16:基于SpringSecurityOauth2开发认证服务本章节的最后通过Spring Security Oauth2完成了认证服务的基本实现,但授权还没做。一、用户需求分析 0x01 用户认证与授权 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在线学习功能,用户通过在线学习页面点播视频进行学习。 如何去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呢? 要想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就需要知道用户的身份信息,记录哪个用户在什么时间学习什么课程;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74649
12.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管理系统的需求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高校和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学生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精确度,还可以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沟通平台。本文将深入分析学生管理系统的需求,为您详细介绍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1. 学生信息管理 https://www.yixinjie.com/lib/xuegong-41928.html
13.教育管理系统有哪些项目零代码企业数字化知识站学习管理系统(LMS)是支持在线学习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平台。LMS通常包括课程管理、学习资源发布、在线作业、讨论交流等功能,支持师生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通过LMS,教师可以方便地发布学习资料和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系统还应具备学习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帮助教师和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735765/
14.在线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通用8篇)模块名称:在线答疑模块 模块功能:实现啦教师和同学的在线交流,学生可以就某个问题向教师请教。 4、教学资料模块 功能:可以下载教学资料,浏览教学视频等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1、研究的整体方案: 1)应用程序背景和需求分析 2)组建开发组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kaitibaogao/668725.html
15.最新需求分析报告(精选8篇)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需求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本报告对大学生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大学生需求分析 1. 学习需求 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提升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他们渴望通过系统的https://www.ruiwen.com/word/zuixinxuqiufenxibaogao.html
16.线上教学计划方案(通用11篇)5.积极开展线上教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及心理健康辅导美文推送。 6.学生在线学习100%;教师在线辅导答疑100%。 二、存在问题 1.体育线上运动量偏大,运动安全注意度还不够。 2.线上个性化辅导针对性不够,特别是对学困生线上辅导还不到位。 三、对策措施 https://mip.jy135.com/jiaoxuejihua/95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