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增添动力和活力。

教师评价改革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易宁

教师评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为教师评价改革指路引航、把关定向,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新部署,高校要更加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回归教师教育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广大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人民美好生活期盼和教师职业内在规定性,都要求高校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首要职责。教师评价体系是教师践行职责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必然要为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服务。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评价过分依赖量化指标,致使教师初心使命和育人职责出现偏移。高校教师评价改革首先要扭转这种现状,围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初心、坚守本分。

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专业化发展是高校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教师评价改革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现实中,对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显性指标的过分追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被弱化,“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未得到坚持。事实上,教学与科研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协同育人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为科研指明现实课题,科研为教学提供发展动力。教师评价改革必须更好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激发教师创新创造活力。破立结合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我们既要抓住破“五唯”这个目标导向,更要在“立”的方面花大气力。教师评价在坚持破“五唯”的同时,还要加速释放教师的创新创造活力,特别是要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产出高质量成果。目前,代表性成果评价越来越受青睐并成为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虽然其在实际操作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在破解简单重复、低水平教学科研困境、更好推动教师创新创造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落实“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强化教师政治理论、理想信念、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引领教师聚焦“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目标、“四个相统一”原则锻造自我。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建立师德档案,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教师的日常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全过程,以及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各方面都要嵌入师德要求、考察师德表现,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健全教师荣誉制度,选树和宣传师德典型,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强化教书育人核心主业。强化教学实绩导向,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一流专业与课程建设、专业评价与认证、课程思政改革、课堂教学革命、教材建设与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绩效考评。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强化一线学生工作,落实好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纳入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并在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和教师职称评审中,明确规定应有学生工作经历。

彰显学术贡献关键地位。推行科研分类评价,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创新规律和特点,建立基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的业绩评价指标与路径,破除“用一把尺子量遍所有人”的僵化评价方式。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将项目报告、学术会议报告、教学成果、标准规范、创作作品、指导学生获奖等高水平成果形式作为代表性成果,并在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成果奖励、职称评审等过程中,重点考量代表性成果的原创价值与突出贡献。革新科研评价方式,探索建立以巩固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为目标的科研评价体系,既计算团队与人均科研产出,也评定科研平台、项目、成果对现有方向的支撑度,着力引导教学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教师评价‘破五唯’的运作机理与推进路径研究”(BIA22007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德智体美劳”教育评价提升高校育人效果

屈红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标志着我国由此实现了“四育”到“五育”的教育方针转变。2019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指出要“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明确了从“德智体美”转向“德智体美劳”的“五育融合”,这一提法让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又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五育融合”理念的提出,无疑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育人方向,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要求、社会呼吁、学生实现发展的环境需求下,高校要着力建构科学合理的“德智体美劳”教育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更好的人才培育效果。

育人先立德。首先,要将学生家长纳入评价的主体中。在过往的德育评价体系中,学生家长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评价主体主要是管理学生的教师与学生干部队伍。但事实上,德育的效果如何,学生家长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因此,高校应当立足校情、学生特点和家长需求,合理设置德育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同时,提供必要、便利的参与渠道让家长参与进来,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德育评价体系,打破以往以教师和学生干部为主的、相对封闭的评价体系。其次,要完善德育评价的过程性指标。道德的培养是为了人才质量的更好提升,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的“分数唯一论”看似是对人才培育目标的追求,实则放弃了德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学生的互动。因此,要重视德育教育的过程,协调好管理和激励、指导和沟通等方面的关系,释放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后,要构建现代化的德育评价体系。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德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在随之发生变化。高校要致力于丰富德育评价的途径,适时动态增加、调整和优化德育评价体系中体现现代化的指标。

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积极劳动概念的重要抓手。首先,要优化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指标。将课堂上关于劳动的知识与课堂外的实践路径有效结合,探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劳动素养标准,让劳动教育的开展有所遵循,为评价指标的合理构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其次,要将劳动教育评价和学生的综测评价协调统一。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劳动技能、形成正确劳动观的过程。但这种技能和观念的培养,仅在课堂上难以达成,因此很难进行量化考评,需要通过对学生日常的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等劳动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纳入综测评价体系中去。最后,要把劳动素养纳入监管,观察其对劳动育人效果的影响,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用好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挥棒

杨琳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教育领域突出体现为教育方式的革新。互联网承载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这种革新提供了支持,教育空间不再拘于线下,而是向线上延伸和再构。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轮动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成为常态。而线上教学在教学准备、教学展开、教学互动等方面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直接照搬线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可能导致线上教学评价的把脉失真、决策失误、处置失当。高校需尽快适应线上教学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检验线上课堂教学实践和指导线上课堂教学改进的双重目标。

第一,科学构建评价体系,指导教学供给侧改革。教育空间和方式的改变,并未改变教育的内核。好的线上教育评价体系,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目标在线上教学领域的具体化,须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故此,坚持在大思政格局下开展线上教学,在网络课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构建高校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第一原则。

高校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原则要求,在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校情实际和特色,制定兼具科学性、价值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线上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指导教师加强线上教学供给侧改革。首先,实现评价体系内部自洽。贯彻分类评价原则,构建“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四级评价体系,在学校统一指导下,适应学院、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其次,促进评价体系外部耦合。即线上教学评价体系与线下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聘用培训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研用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等对接耦合,促进线上教学评价体系与配套制度联动,建构有机统一的线上教学指挥系统。

高校应在线上教学平台数据的辅助下,更加注重学生基于自身获得感对线上教学的直接评价,以掌握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真实需求。首先,引导学生觉知自身主体性。学生评价应建立在学生沉浸式参与线上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须主动适应教师教学要求,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强化线上学习的自主性,形成线上教学的直观体验。其次,引导学生觉知自身主观性。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完全成熟,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尚在构建当中。其对线上教学的评价易受自身功利心理影响,如基于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对课程本身的喜恶态度等因素来作出评价。这将增加评价结果的主观风险,降低学生评价的参考价值。最后,引导学生觉知自身主导性。向学生揭示其评价对于线上教学改进的导向意义,使之端正评价态度,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价。此外,也要通过优化评价结果的数据分析模式,去除信息干扰,让线上教学评价趋于客观真实。

第三,优先强化过程评价,营造良好教学生态。线上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细分领域,同样须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主要原则,形成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理念—制度—实践”模式。

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在主体上,表现为教育教学教研力量的协同参与;在对象上,表现为对教师和学生的分别评价;在环节上,表现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统一;在方法上,表现为综合评价与增值评价的系统运用。概言之,应突出协调各方力量,强化全过程评价,注重个体前后阶段的发展性与综合素质的拓展性这一特点。譬如,在指标体系设计上突出过程性、综合性:评价教师的思政意识、资源建设、教学过程(如设计组织、互动辅导、检测评价与反思调整)、技术运用、教学研究等,评价学生线上学习的态度意识、方法运用、参与度与完成度、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

第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是为阶段性评价而产生,而且能够为改进未来线上教学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师生反思现有评价结果,找准自身问题和发展空间,调整线上教学的执行策略,促使线上教学质量跃升。

(本文系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角下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研究”(2021190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增值评价助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梁洋生

助推教师有效教学。增值评价改变了“学生一考定评价”的评价方式,而是以学生增值幅度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投入和教学能力。为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教学效能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看增值效果是否有效发生,促使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钻研教学组织形式,从而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目前,多个省市已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增值评价进行了有效探索,但由于增值评价整体相对复杂,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难点。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教育大数据平台已在各地开花结果,为增值评价提供了现实可能,但还需要在以下领域重点探索。

完善过程监控。过程监控是指依托智慧作业、5G网络和在线课程等信息化手段,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形成教育数据库。首先,建立基线测评,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分学科分学段建立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对基础教育学生进行全员测评,锚定学生的初始水平。其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绘制学生的个人学习画像,为增值评价创造可能。

应用评价结果。首先,根据过程监控中的自动化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教师教学的盲点和学校发展的堵点,为教与学的诊断、反馈和改进提供依据。其次,发布增值评价报告,呈现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后的成长变化,让社会、家长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了解学校教师带来的促进作用,从而减少社会各界对名校名师的盲目推崇。最后,通过增值评价分析报告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路径。

综上,随着增值评价的成熟与进步,增值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改进和学校效能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成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

THE END
1.网校系统考试系统培训系统直播教学系统在线教育系统源码因酷教育软件-在线教育私有化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教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产品包括网校系统,直播教学平台,考试系统,教育系统源码,培训系统等https://www.inxedu.com/
2.网校系统直播教学平台在线教育系统源码268教育软件268教育软件-在线教育私有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网校系统,直播教学平台,教育系统源码,培训考试等,包含学习平台,直播点播,互动班级,作业打卡,考试题库,推广营销等,专注服务各类线下机构,实现互联网转型https://www.268xue.com/
3.Eduline网校系统官网在线网校搭建企业培训系统Eduline是国内领先的在线网校教育系统软件定制开发商,提供在线网校、企业内训、知识付费系统搭建服务,功能包含:录播课、直播课、题库、营销、公司组织架构、员工入职培训等,支持电脑端、手机端、H5、在线网页、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终端,并提供一站式线上教育平台解决方案,https://www.51eduline.com/
4.探讨网络教育平台如何助力远程教育,填补教育资源空白的重要性教学http://www.shanghaifilms.com.cn的普及和发展,学习者不再受限于传统教材,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从基础知识到前沿科技,从学科课程到实用技能,网络教育平台上的课程内容种类繁多,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教育局限于面对面授课,而网络教育平台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GQ8AKK0556B2UC.html
5.线上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项目/在线教育网站线上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服务为了在教育行业提高竞争力,除了给用户提供传统的教室学习之外,必须与互联网相结合,增加线上教育。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通过互联网线上教育来获取知识,不仅便捷,而且更容易查找和保存教学内容。 https://blog.csdn.net/2401_84733791/article/details/140724425
6.线上教育直播解决方案网校直播系统打卡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作业本帮助学员巩固知识点加强学习效果,完善的助学督学系统让学习更高效 支持创建海量在线题库,提供多种题型,针对课程进行随堂考试,检测学员学习效果,高效把控学习进度 免费试用 覆盖六大线上教育场景 职业技能 兴趣培养 留学考试 语言培训 https://kai.vkaijiang.com/home/online/education
7.在线教育平台系统在线教育网校系统网校线上教育平台凡科教育,一站式在线教育平台系统搭建和线上教育平台,为教育培训行业提供全面的在线教育系统、在线教育网校系统、网校线上教育平台解决方案,内置在线课程、线上直播、知识付费平台、知识付费系统、营销互动、CRM等线上教育功能,多终端覆盖的在线教育系统,知识付费,助https://edu.fkw.com/
8.教育培训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知识付费帮助教育机构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功能强大的在线教育平台搭建和营销工具,进行线上营销拓客、知识管理、教务管理、线上教学、线上互动助学等,通过小程序、手机网站、电脑网站等多终端全覆盖的方式,实现提升教学质量,提升销售转化。 开通试用 进入控制台 教育系统文档 教育系统 助力教培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 教育系统http://www.yw-jz.com/edu.html
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线上召开发布教育操作系统“腾讯教育智脑”腾讯教育战略升级:发布面向教学场景全流程操作系统 基于行业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在“腾讯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汤道生宣布正式发布“腾讯教育智脑”,希望更深入满足教学场景全流程的需求,让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可测量、可优化,最终助力管理部门、家长、老师、学生实现一体化的精准管理,智能化的精准服务,陪伴式https://www.chinanews.com.cn/m/business/2020/09-15/9291422.shtml
10.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中小学招生入学严禁采集家长职务收入信息3月31日,北京市体育局公布《北京市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准入审查工作指南》,明确体育培训机构的收费监管、从业人员资质、培训场地、培训内容、线上培训等方面内容。教育企业动态方面,掌门教育、宝宝树、卓越教育等发布最新财务业绩;学而思编程升级,推出软硬件智能学习系统,尔湾科技品牌升级为“量子之歌”……更多教育行业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2-04-02/detail-imcwiwss9417007.d.html
11.线上教学同样精彩!光明区教育系统全面高效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如何保证学生在线上课堂的考勤?”光明区教育系统首创新式考勤方法——“签到+随机签到+点名回答问题+课后导出在线时长”的签到和考勤方式,该举措得到市教育局的认可并得以推广。 可以说,光明区教育系统在线上教学实施上下足了功夫,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线上教学工作方案,除文化课外还设置了阳光体育运动、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2-03/03/content_24968528.htm
12.延期开学期间:教育系统网上办公,提供免费线上课程,疫情防控“每日一报交汇点讯 刚刚,南京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做好延期开学期间相关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教育系统可网上办公,各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线上课程,疫情防控实行“每日一报”和“零报告”制度。 据了解,1月26日,南京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的公告》,决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由原定的2月10日延至2月17https://news.xhby.net/js/jy/202001/t20200129_6486593.shtml
13.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二十六)《大学生思政教育》媒体融合下的“第同时,线上教育方案注重活动整体系统性,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活动之间互相呼应,多方位、多渠道、多类型的运用新媒体手段分享先进事迹、传播奋斗精神,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具体安排如下: 表1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线上主题活动安排 三、综合使用线上平台 巧妙运用新媒体https://www.gpnu.edu.cn/info/1039/22761.htm
14.广西教育域名和中小学网站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线上培训会成功召开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的代表吴春妮详细介绍了edu.cn教育域名注册和ICP备案、中小学网站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需要提交的材料及流程。 最后,自治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主任肖荣亮就此次线上培训进行了现场答疑,与会人员对全区中小学统一使用edu.cn为后缀的教育域名给予高度支持。https://www.cernet.com/gongsixinwen/202212/4704.html
15.江苏教师教育正在进入系统https://www.jste.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