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区胜利街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成果案例
平顶山市新华区胜利街小学始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16007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平顶山市一所窗口公办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2324人,在这里孜孜不倦地汲取科学文化的营养;在岗教师97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在这里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岁月。2023年1月成立胜利街小学教育集团,集团成立以来,学校秉持着童蒙养正,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笃行大爱育人,明德润行的校风;厚德育爱,严谨治学的教风;乐学善思,文雅有礼的学风,在精心雕琢养正教育办学特色道路上砥砺前行,耕耘收获。我校是河南名片学校,河南省示范家长学校,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环境,切实建成数字校园。
一、信息化基础环境
(一)校园网络环境
我校校园网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有线网络带宽100M,满足教育教学及其他信息化应用需求,支持高峰访问时期的群体并发数据流。
为保障我校师生使用无缝切换的统一无线局域校园网,有线网络设计科学合理,网络速度稳定,上网速度快。
目前学校已实现互联网、物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
数字校园智能安防系统已经与当地公安部门安防系统互联互通,校内外共安装31个高清摄像头,日志保存大于90天。
学校先后投资21万元请专业网络公司负费学校网络建设和运维。
(二)数字终端设施
近几年投入数万元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一台办公用计算机,行政管理人员办公室也配备有办公用计算机和打印机。每个班级教室配备班班通教学系统和实物展台,部分班级配备智能触摸教学一体机和智慧黑板,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全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计算机教室兼有数字阅览室、语音实验室、在线学习室等功能。下一步打算建VR/AR实验教室等虚拟实验系统。我校建设有科技小制作、剪纸、美术等创客教室。会议室配备有智慧教学终端设备。学校建有丑小鸭之声广播站、气象站等,支持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活动。配备有智能型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学校教学设备集中管控。
二、信息化应用
(一)应用平台
(二)教育教学
目前我校使用的钉钉、中小学智慧平台都是国家教育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产品。100%教师参与资源共享建设,提高资源的流通率和使用率。疫情期间教师运用钉钉开展网络教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学校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和集体备课。使用钉钉开展线上教学活动。100%教师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和交互白板系统进行常态化教学。钉钉、安全教育平台师生注册使用率均为100%,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支持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和教学质量检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参加西高皇小学举办的“专递课堂”观摩活动,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资源输出。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常态化区域性网络教研和集体备课,我校马淑萍老师参与中小学云平台录课,成绩显著。
(三)教育管理
我校运用钉钉进行在线上班打卡、运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教师会议等工作。
学校办公、校务、教学、教务、考勤、家校互动、生活服务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常态化,有效促进了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运用腾讯会议、钉钉多种平台积极开展学校远程视频会议、在线培训、线上听课等工作。
按要求使用国家、省等上级部署的学籍、教籍、信息化工作信息统计等信息管理系统,专人专项管理。从疫情开始至今,每位教师利用钉钉进行健康和位置打卡,确保了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教育评价
我校下一步将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平顶山市“学在鹰城”程兰超名师工作室中实施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全面记录和发展性评价,积极开展评比活动。
依托钉钉等平台,开展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记录与综合评价,丰富学生成长记录,形成成长档案。
基于多维数据的教师、学生画像正在筹划中。
三、用户信息素养
(一)教师信息素养
2.学校组建了一支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并精通人人通互动课堂、学乐云教学平台、CS软件、数字教材等,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素养。
4.能指导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探究世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
5.指导我校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种机器人比赛、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
(二)学生信息素养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常识,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赛事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多名学生在全省全市中小学“创意智造”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连创佳绩。
(三)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学校班子成员具有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意识,并主动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校长、副校长率先探索使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和管理工作。
(四)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学校的技术人员对全校信息化网络、录播、教学等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为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网络信息安全
(一)安全管理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加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抓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提高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水平。我校制定了《胜利街小学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设有网络安全管理员。提高了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加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领导校园网络实行实名制上网,所有教师的移动终端全部采用实名制上网账号认证,确保一人一账号,每个人对自己的账号安全负责。
(二)信息技术安全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加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领导。
成立了学校数字化骨干小组,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我校有专职电教员,选定多名年轻、懂技术、会教学的教师,组建学校数字化骨干团队。
(四)全员培训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教研活动,如数学教材培训,任务群下小学语文单篇教学培训,学乐云信息培训等,各科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学期多次组织全部教师开展校内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同时借助教育信息化2.0提升计划开展全员信息素养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资金投入
我校数字校园建设与运维的经费应形成制度化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我校硬件、软件、资源、运维、培训等经费投入比例合理,加大应用和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落实国家关于生均经费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数字校园的资源建设和运维服务,并且逐年递增。
(四)制度建设
我校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有创新特色优势,对于空白项,薄弱项,今后想办法完善提升,在硬件建设上多投入资金,花大力气逐步改进,切实建成数字校园。鉴于以上自评,特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数字校园标杆校申请,望上级部门验收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