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故事主角是这样一个神童:
┏━━━━━━━━━━━━━━━┓
他13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设计
18岁考入哈佛大学
21岁和自己的好友创立了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公司——微软
┗━━━━━━━━━━━━━━━┛
一、成长经历
1955年,美国西雅图,一个名叫比尔盖茨的男婴那时,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个男婴将会在21年后创办一家举世闻名的互联网公司,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首富。
1955年10月28日,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威廉·亨利·盖茨三世(WilliamHenryGatesIII)在全家的热切期盼下诞生了。他是律师和银行高管的儿子,由于其名字后面的特殊后缀,他儿时的绰号是“特利”(Trey,即骰子上刻有三点的一面)。
盖茨的父母希望将其培养成为律师,他们送盖茨前往湖畔中学就读。这是西雅图市一所私立高中,微软未来另一位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Allen)也在这里上学。
可以说,比尔盖茨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外公是银行行长、
父亲是著名律师、
母亲是公司董事;
这样奢华顶级的家庭配置,拔高了他的人生起点,也为他所达成的人生成就做好了铺垫。
从小比尔盖茨就显露出了和普通孩子不同的一面:他聪明,但却十分顽劣,平时不爱与人交流,常常一个人躲在书房看书,有时候一天也说不了一句话。乖戾的性情让他无法忍受母亲的唠叨,一般的孩子,对于母亲不厌其烦的教导,最多只是顶两句嘴,可比尔盖茨却动不动大喊大叫,有时甚至朝着母亲还会大骂脏话。
他的这些表现,让家人十分头疼,为了教育孩子,父母几乎用尽了所有办法,可不管是讲道理、关禁闭,还是泼冷水,在比尔盖茨身上都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将他带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建议要将孩子多带到外边去接触人群,让他在尝试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慢慢敞开心扉,从而改变行为和性格。此后,为了给比尔盖茨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父亲就常常带他去参加各种聚会,有时还会让他充当现场的迎宾或者小主持之类的角色。
为了让他性格更加活泼开朗,母亲则给他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谁知这一下,竟然歪打正着,撞到了比尔盖次的兴趣电脑编程上。在兴趣班上,比尔盖茨学习了许多和编程有关的东西,不仅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也逐渐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人缘也渐渐好了起来。
在学校比尔盖茨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其中和他关系最铁的就是保罗艾伦了,对编程着迷的两人,因为共同的爱好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但是湖畔中学也是盖茨生命轨迹改变的地方。在八年级时,名为“湖畔母亲俱乐部”的组织利用义卖获得的资金,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台TeletypeModel30电脑,它可与通用电器主机相连。盖茨立刻爱上了电脑。
没过多久,盖茨就找到了电脑的有趣用途。湖畔中学管理部门利用电脑帮助安排课程,而盖茨偷偷对课程进行修改,以便他的课上都是他感兴趣的女孩子。
在从湖畔中学毕业前,盖茨与艾伦首次尝试商业冒险,开发出名为Traf-O-Data的设备,电脑可借助它从城市交通部门读取信息数据,并将其提供给交通工程师。尽管Traf-O-Data只取得了相当小的成功,但却为微软的创建铺平了道路。
盖茨与哈佛大学结下很多不解之缘。比如他在那里认识了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他们住在同一个宿舍里,但仅在经济课上见过面。
13岁那一年,这两个天才少年强强联合,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计算机软件上的bug,就将其反馈给了开发公司,开发公司为此向两人支付了一笔丰厚的报酬,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6岁那年,比尔盖茨又通过编程赚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他将自己的作品以4200美元卖给了自己就读的中学。拥有超高智商的他,18岁又以离满分仅差十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当然不是比尔盖茨的首选,热爱编程的他,根本不喜欢去那学习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而之所以去法学院学习,完全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对比尔盖茨来说是一种压抑,更是一种折磨。
在大学期间,他逃课,专心和朋友窝在家里鼓捣编程的事,借此摆脱那堆令他生厌的法学课程。
1976年,21岁的比尔盖茨下定决心要以编程为事业,果断地终结了自己在哈佛的学业,和挚友艾伦一同创立了微软公司。
在父母看来,比尔盖茨这些离经叛道的做法简直是不可理喻,但他们的反对并没有对比尔盖茨造成什么影响。这家由比尔盖茨自己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的小公司,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了世界互联网企业的龙头老大。
1974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家名为MITS的公司开始销售Altair8800,这是一种基于英特尔8080处理器制造的突破性个人电脑,对于电脑爱好者和业余人士来说,软件编程变得更加容易。
在随后几周,盖茨和艾伦夜以继日地为Altair8800开发BASIC编程语言,并乘飞机来到MITS公司位于阿尔布开克的办公室,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他们给MITS公司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被双双聘用。盖茨和艾伦搬到新墨西哥州,盖茨再也未能完成在哈佛的学业。
此后,盖茨和艾伦联合创建名为“微软”的公司,并在阿尔布开克租用了一个小办公室。
二、工作经历
1980年,盖茨在哈佛大学的同学鲍尔默加入微软。到1988年,盖茨已经非常倚重鲍尔默,后者担任公司销售部门执行副总裁。
在微软成立的最初几年,其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为新兴PC市场开发编程语言方面。盖茨是一位控制欲很强的CEO,早期员工编写的每行代码他都要亲自查看。
1980年,盖茨成为商业巨星。当时,IBM需要为即将推出的PC开发操作系统,并将目光瞄准了微软。
IBMPC取得的成功激励其他科技公司争相开发自己的个人电脑,但他们需要与IBM的程序兼容。为此,他们需要与盖茨和微软签订协议。
这就为微软的增长设定了基础。IBM、Compaq、戴尔以及其他科技公司争相制造电脑,但他们都需要DOS以及随后的Windows软件支持。这令微软成为所谓PC革命的中心。
1983年,微软销售额创下5500万美元纪录,令其成为电脑行业中最大的公司。1986年3月13日,微软正式挂牌上市,股价设定为每股21美元。IPO首日结束时,其股价已经上涨至28美元。1987年,盖茨成为亿万富翁,年仅31岁。
由于持有微软大量股票,盖茨于1995年首次被评为世界首富,并保持这个头衔直到2007年。2009年和2014年,他曾两度夺回这个头衔,并保持至今。
1985年推出的Windows1.0也是盖茨与宿敌、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长期竞争大战的开始。乔布斯宣称微软窃走了“窗口”的概念,这是苹果最先提出的图形用户界面,并借此控告微软侵权。1993年,微软赢得此案。
盖茨向来以喜欢竞争闻名,但他不喜欢失败。在其领导下,微软积极推动Windows普及,从而也带动其他软件增长,特别是Office。Windows和Office最终征服了利润丰厚的企业PC市场。
即使在公司内部,盖茨也以喜欢与高管进行激烈争辩出名,迫使高管们努力捍卫自己的决定。在会议上,盖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听说过的最蠢的主意!”
当时微软的主导地位几乎无人可以撼动,甚至就连苹果都无法与其进行长期竞争。当乔布斯1997年重回苹果担任首席执行官时,他也别无选择,只能让作为竞争对手的盖茨出现在屏幕上,宣布微软向苹果注资1.5亿美元。
在科技行业,盖茨的强势导致其并没有多少拥护者,许多人甚至将盖茨描述为《星际迷航》中的最大反派博格人(Borg)。
盖茨向来以眼光长远闻名,但这并非意味着其所有预测都是对的。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精装版中,盖茨曾贬低互联网的潜力。但在平装版中,他修正了态度。
1998年,盖茨的强硬立场导致公司陷入麻烦中,当时美国对微软展开反垄断调查。此案数年后才得以解决,微软同意改革公司部分商业做法,但逃过了被拆分的命运。
2000年时,盖茨决定任命微软总裁鲍尔默担任新的首席执行官,而他则担负首席软件构架师角色。目前,盖茨依然是微软公司的象征,但其已经不再承担业务领导者的角色。
事实上,在向微软员工播放的戏剧视频中,鲍尔默与盖茨经常成为主角,比如这段《王牌大贱谍》模仿秀。
2006年,盖茨辞去首席软件构架师的职位,但依然将充当微软董事长角色,其主要精力将放在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慈善组织,由盖茨夫妇以及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管理。
自从那时以来,盖茨就开始利用其巨额财富和庞大影响力致力于解决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比如为他们提供清洁水、清洁能源以及解决全球饥饿等。
此外,盖茨还忙着管理其个人投资,比如他持有四季连锁酒店的股份。
直到乔布斯生命即将终结时,他与盖茨依然称不上朋友,但他们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所缓和。
尽管盖茨已经捐出数十亿美元善款,但其个人净资产依然超过870亿美元。
2014年,盖茨决定辞去微软董事长职务,开始担任鲍尔默继任者萨蒂亚·纳德拉(SatyaNadella)的技术顾问。
三、人物轶事
第一:盖茨从小就是一名计算机神童
当盖茨13岁的时候,他整天就和计算机为伍。考虑一下,当时还不是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电脑,也没有图形用户界面。这些都是盖茨为我们带来的。
第二:盖茨八年级开发出首个计算机应用程序
第三:盖茨与保罗·艾伦(PaulAllen)相遇
盖茨与艾伦在西雅图寄宿制中学湖滨中学(LakesideSchool)相遇。尽管当时艾伦比盖茨高两个年级,但两人都非常喜欢计算机,并因此成为好友。
盖茨和艾伦借此大获成功,这家公司也买下了BASIC。“Micro-soft”随之正式成立,后来,他们取掉了“Micro-soft”中间的连字号,新公司名称也就是现在的微软(Microsoft)。
第四:从开始便与免费软件运动斗争
盖茨早年与免费软件运动斗争,为日后其数百亿美元的身价奠定了基础。
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爱好者们能够自由盗版和共享软件,微软的BASIC就遇到了这一问题。1976年2月份,盖茨向计算机爱好者发送了一封公开信,解释免费发布软件会“阻止好软件的出现。”
盖茨坚持人们必须付费使用软件。当时,这是一种极不受欢迎的观点。即便是如今,这种观点仍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五:盖茨从创办公司之处便高瞻远瞩
上世纪80年代,盖茨的母亲、UnitedWay公司董事会董事玛丽麦克斯韦-盖茨(MaryMaxwellGates),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了一些权贵人物。在当时的UnitedWay公司董事当中,包括了随后出任IBM首席执行官的约翰欧佩尔(JohnOpel)。
IBM当时已经开发出了个人电脑,希望为其DOS操作系统开发一个版本的BASIC。盖茨说服IBM,微软确实拥有一款操作系统,但已经过时,而且微软已经把这款操作系统的专利权给了另外一家公司。
是的,盖茨的想法是正确的。IBM就此曾指责过盖茨,并把微软告上法庭。最终,两家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
第六:盖茨并不是一位好老板
从创办公司之处开始,盖茨就不善于使用社交技巧。他曾与Altair计算机的制造商首席执行官在相遇后大声争吵。
作为微软的首席执行官,盖茨曾在高管例行会议中羞辱和辱骂高管而声名狼藉。举例来说,盖茨会在会议中表示,公司高管的想法非常愚蠢。这一“辱骂高管”的模式已经成为微软基因的一部分。一位微软员工透露,即便是如今,微软高管依然采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公司。
第七: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
盖茨当年考入了哈佛大学,但是在与艾伦创办微软之后,他选择了辍学。盖茨的母亲对此并不高兴,她对盖茨的未来感到非常担心。盖茨的母亲希望盖茨能够在学校完成学业,并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律师。
但是盖茨在哈佛大学上学的经历,也让他受益匪浅,因为他在那里遇到了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鲍尔默在1980年加盟微软,是微软的第30位员工。有报道称,他当时的年薪为5万美元,并获得公司8%的股份。盖茨没有再回到哈佛大学完成学业。
第八:1978年便成为百万富翁
第九:垄断招致反垄断诉讼
随着微软的不断成长,盖茨的残忍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与苹果携手共事期间,盖茨获得了使用鼠标来控制操作系统,而不是键盘控制操作系统的灵感。苹果随后曾就此起诉微软,指控抄袭了该公司的创意,但在此诉讼中败诉。
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断流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曾多次调查微软存有不公平的商业活动。1998年,美国政府以侵犯反垄断将微软告上法庭。最终,微软在此诉讼案中败诉。
第十:最符合条件的钻石王老五
虽然以辱骂性的管理方式和残忍的对待竞争对手而闻名,但是盖茨的财富、商业头脑让他成为了美国数十年来最符合条件的钻石王老五。
但是与其他软件产业的亿万富豪不同,盖茨并不像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LarryEllison)那样深得女性的喜欢。盖茨在1989年遇到了梅琳达弗兰奇(MelindaFrench),两人在1994年1月1日结婚。婚后有两个女儿,目前居住在能够鸟瞰华盛顿湖(WashingtonLake)的一座6.6万平方英尺的豪宅中。
面对着家庭和反垄断诉讼,盖茨开始改变其残忍的方式。
图注:左为鲍尔默
收购DOS系统堪称微软初期成功的关键。正是由于IBM使用DOS的成功,引得各大厂商竞相发布PC,而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当时已经成熟的微软DOS系统。到1983年,微软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5000万美元。
正是看到了为PC开发操作系统的广大前景,在艾伦由于身体原因退出微软后,盖茨决定将微软的未来发展方向集中于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上。而也正是这一决定构建了当今横跨全球的巨大公司。
1985年,看到巨大市场空间的盖茨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从而开启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脑都被其占领的漫长岁月。
图注:盖茨和Windows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和1989年推出的Office办公软件,成了全世界的主流。截止目前,微软各类操作系统市占率超过90%。
Windows操作系统推出同年,依靠操作系统的发布,微软销售额达到1.4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而这一成绩给了盖茨信心。次年,微软正式IPO,以每股21美元上市,当天收盘价就高达28美元,盖茨一举筹得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资金。
图注:《财富》杂志对于微软上市的封面报道
虽然盖茨推出了Windows从而与乔布斯交恶,乔布斯指责盖茨剽窃了他的创意。但是从创业初期就和官司打交道的盖茨,并没有放在心上。显然在当时的盖茨看来,苹果还够不上他的眼界。
这也促成了在1987年,盖茨以1.5亿美元投资了濒临破产边缘的苹果。两人冰释前嫌。
图注:左为乔布斯,右为盖茨
在上市一年后,年仅31岁的比尔盖茨成为亿万富翁。他也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人红是非多。微软依靠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赚得盆满钵满,而且由于入局早,庞大的装机量使得微软在市场上几无敌手。最终迎来了当局对于微软是否涉嫌垄断的调查。
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微软在软件市场与IBM的冲突就展开了调查。到了1993年,美国司法部接替了贸易委员会继续调查。
图注:我国有关部门曾对微软调查垄断
在微软推出IE浏览器之后,调查力度愈加猛烈。
1995年,盖茨成为全球首富,财富总额达129亿美元,他在全球首富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12年。当年微软的总营收为59亿美元,拥有接近两万名员工。
图注:盖茨与巴菲特,两人曾位于全球首富
而就在盖茨成为全球首富后不久,微软就推出了IE浏览器,并为了市场,将其捆绑到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
此举让IE成为全球彼时市占率最高的浏览器,这种趋势也持续了十多年,成功地让微软打入了浏览器市场。但这一举动也带来了强力的反垄断调查。
1994年,美国司法部与微软签订了《承诺法令》,意图用此来约束微软在软件和操作系统市场上的横行,但是微软并未遵守。于是在1997年,美国司法部下令对微软每天实施高达一百万美元的重罚。而事情起因,正是因为微软在操作系统中捆绑了IE浏览器。
不仅美国司法部,欧盟也对微软发起了反垄断调查。1998年,当盖茨在布鲁塞尔与当地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会面时,突如其来的一块蛋糕砸到了他的脸上。事出缘由,正是部分用户为了宣泄微软的垄断行径。
图注:盖茨事后说道:“蛋糕不怎么好吃”
蛋糕袭击只是盖茨所受到的第一波打击。随后美国司法部连同20个州的首席检察官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最大的原因在于微软将IE与Windows捆绑。司法部认为微软这种举动对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造成了巨大打击,涉嫌垄断。
而捆绑销售,却是微软发家至今的最大因素。IE,Office,WindowsMedia等系统配套软件,皆是通过该方式取得了庞大的市占率。
盖茨在诉讼中,一直表示自己从未阻止竞争对手进入软件市场,但是司法部并未相信。
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如火如荼,而2000年,盖茨宣布自己将不再担任微软CEO,而交由鲍尔默接任。自己则退居首席软件架构师。
图注:微软前CEO鲍尔默
盖茨的退位并未降温司法部的诉讼。反而在同年,盖茨的微软遭遇最大危机:法官杰克逊要求微软一分为三,核心业务各成立一家公司以相互制约。
正当盖茨束手无策时,法官杰克逊由于违规被辞退,替任法官极力促进微软与司法部和解。而盖茨也各个攻破,与当初的20个州法官的一半达成了谅解。
一年后,随着政府换届,司法部的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国司法部宣布放弃拆分微软的想法,不再对此类行为提出诉讼。
图注:盖茨于2002年首次出席反垄断调查辩护
“仿佛听到了比尔盖茨的大笑声,”时评道。
虽然同期欧盟针对微软发起了更多的诉讼,让微软陷入了四面楚歌,但是由于在美国本土的反垄断案已经基本结束,盖茨松了一大口气。此后欧盟在十数年间多次调查微软,开出了总额高达20亿欧元的巨额罚单。
但是微软的攻势已经势不可挡。摆脱了反垄断调查后,盖茨的微软就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图注:欧盟对微软多次反垄断调查
在卸任CEO转任首席软件架构师之后,2001年,盖茨引领微软开发上市了WindowsXP系统,这一系统真正成就了微软的霸业。革新的图形UI,重新设计的底层交互,让WindowsXP成为了目前寿命最长的操作系统。
图注:盖茨亲自在时代广场推销操作系统
同年,盖茨在经历与世嘉、索尼合作开发主机不欢而散后,怒而决定微软自己开发并销售主机业务。将微软的利润增长多元化,正是盖茨的战略。
图注:盖茨在《时代》周刊为Xbox360站台
此后微软发展顺风顺水,家庭娱乐、操作系统等业务占据了主流,四海之内几无敌手。
而在2006年,盖茨辞去了首席软件架构师,仅保留微软董事长一位。将微软的大摊子留给了鲍尔默。
在辞去首席软件架构师同时,盖茨宣布将会在两年内逐步退出公司运营。将所有经营权都留给了多年好友鲍尔默。
2008年,自从1996年登上首富宝座12年之后,盖茨被自己的牌友巴菲特“拉下马来”。并且其宣布在微软正式退休。
图注:盖茨和扎克伯格一同登上《连线》杂志封面
但是自从盖茨退出微软日常管理之后,微软在手机业务、互联网大潮中接连受挫,错失大市场。当值CEO鲍尔默在2013年宣布在1个2月内将辞职的消息反而让微软的股价大涨7%。
面对多年好友造成的残局,盖茨不得不重新出面。
2013年底的股东大会上,当谈及鲍尔默将离职时,盖茨动情不已,称“能够领导微软这家公司,是一种福分,我感谢鲍尔默的付出。”
两个月后,盖茨在董事会上宣布替任CEO为萨提亚·纳德拉。并卸任微软董事长,新职位为CEO技术顾问,将辅佐纳德拉接手微软。
微软对于盖茨来说,依然是如孩童一般。纳德拉不负众望,如今微软市值已经突破万亿大关。
图注:纳德拉(左一)和盖茨、鲍尔默在一起
在1975年,盖茨曾经夸下豪言:“我要让世界上90%的电脑运行我们的系统。”
如今,在宣布退出微软董事会之后,他已经脱下了曾经在他身上光芒万丈的微软外壳,转而全身穿上了慈善的外衣。
图注:慈善家盖茨登上《人物周刊》封面
就在前不久,盖茨宣布将由基金会对武汉两次捐款达5500万美元。有人说他是善心之举,他却认为自己奉献太少。
不论是对这位巨人是褒是贬,盖茨无法脱下的,是他所创造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微软,也将继续带着盖茨的印记,一直奔跑下去。
图注:盖茨及其夫人在中国
四、Windows的发展史
1979年
1983年11月宣布,1985年11月发行。
Windows1.0发布。
当时的Windows不被认为是“操作系统”,即使其首创性的提出了虚拟内存概念,创造性地研制出多任务并行运行,创新性地运用了单独的可执行性文件格式,即EXE和COM。Windows1.0不被认为是操作系统的原因,是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其只是给MS-DOS添加了一个GUI外壳,并没有实际的创新;多任务并行运行只是对MS-DOS的优化。
Windows1.0基于MS-DOS操作系统,实际上其本身并非操作系统,至多只是基于在当时的纯DOS下运行的应用软件。之后的Windows2.x和windows3.x仍是基于DOS的操作系统。Windows1.0操作系统是微软第一次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图形界面的尝试,它是基于MS-DOS操作系统。Windows1.0本质上宣告了DOS操作系统的终结。
Windows1.0可以显示256种颜色,窗口可以任意缩放,在Windows1.x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程序是控制面板(ControlPanel),对驱动程序、虚拟内存有了明确的定义,不过功能非常有限。
1987年12月9日
微软发布了带有桌面图标和扩展内存的Windows2.0。图形性能的改进使得Windows2.0支持重叠窗口、控制屏幕布局等等。Windows2.0是针对Intel286处理器而设计的。
当Intel386处理器发布之后,Windows386很快随之推出,以利用该处理器扩展的内存容量。后续Windows版本继续改进电脑的速度、可靠性和可用性。而Office应用的两大重要成员:Word、Excel也首次出现。
1990年5月22日
Windows3.0于1990年5月22日发布。它将Win/286和Win/386结合到同一种产品中。Windows是第一个在家用和办公室市场上取得立足点的版本。
1992年4月6日
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3.1版本。
时任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该产品的视频教程的开头这样说:“在这段视频中,你将会看到未来:Windows。”
Windows3.1与Windows3.0相比进行了较多的改进。在当年发布后的首两个月就售出超过300万份,包括从Windows3.0版升级的在内。Windows3.11和Windows3.2均为该产品的改进版本,其中Windows3.2是简体中文版,适合Windows在中国的先驱用户。
Windows3.1Logo
Windows3.1界面
微软的Windows系列操作平台的Windows3.x家族发行于1990年到1994年间。其中的3.0版是第一个在世界上获得成功的版本。使得微软的操作系统可以和苹果电脑公司的麦金塔电脑以及在图形化界面的Commodore的Amiga竞争。Windows3.x基于MS-DOS操作系统。3.0版发行于1990年5月22日,这个系统既包含了对用户界面的重要改善也包含了对80286和80386对内存管理技术的改进。为命令行式操作系统编写的MS-DOS下的程序可以在窗口中运行,使得程序可以在多任务基础上可以使用使用,虽然这个版本只是为家庭用户设计的,很多游戏和娱乐程序仍然要求DOS存取。
MS-DOS的文件管理程序被基于图标的程序管理程序(Icon-BasedProgramManager)以及基于列表的文件管理程序(List-BasedFileManager,Winfile)取代,由此简化了程序的启动。控制面板作为系统设置的中心,包括了诸如界面颜色主题的有限控制功能。一些捆绑的应用程序也包括在Windows内,例如“写字板”、“计算器”等。
Windows3.1
Windows3.11于不久后发布,作了一些小更新。
1993年微软发行了在Windows3.1x的基础上支持一些网络功能的WindowsforWorkgroups的3.1和3.11版。除WindowsforWorkgroups系列外,在Windows3.x中,网络功能TCP/IP依靠于第三方软件,例如TrumpetWinsock。
微软还对Windows3.x开发了一个叫Win32s的附加组件,对Win32API提供有限的支持。
1994年4月14日
微软于1994年4月14日发布的基于MS-DOS的中文操作系统。它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款基于MS-DOS的操作系统。相信国内有不少Windows的先驱用户就是从这个版本开始接触Windows操作系统的;Windows3.2相当于Windows3.1的一个中文版本。由于Windows3.2消除了语言障碍,降低了学习门槛,因此很快在国内流行了起来,这个版本开始可以播放音频、视频,甚至有了屏幕保护程序和传真。
Windows3.2发行于1994年,只发行了简体中文版。
Windows3.x最终被Windows95、Windows98取代。
3.1版本首次内置了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版,奠定了Windows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来微软发布Windows3.2,是对3.1简体中文版bug的修改。
1995年8月24日
当年微软发布了其史上第二款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也就是Windows95。199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部与微软签订《Windows95中文版项目合作备忘录》。以此之界,Windows真正进入中国家庭。这份备忘录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Windows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Windows95还是第一任Windows9x内核的操作系统。
Windows95是一个混合的16位/32位Windows操作系统,其版本号为4.0,开发代号为Chicago。Windows95是微软之前独立的操作系统MS-DOS和MicrosoftWindows1.x、2.x、3.x各系统的直接后续版本。第一次抛弃了对前一代16位x86的支持,因此它要求英特尔的80386处理器或者在保护模式下运行于一个兼容的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它以对图形用户界面的重要的改进和底层工作(underlyingworkings)为特征。同时也是第一个特别捆绑了一个版本的DOS的视窗版本(MS-DOS7.0)。这样,微软就可以保持由Windows3.x创建起来的GUI市场的统治地位,同时使得没有非微软的产品可以提供对系统的底层操作服务。也就是说,Windows95具有双重的角色。它带来了更强大的、更稳定、更实用的桌面图形用户界面,同时也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在市场上,Windows95绝对是成功的:在它发行的一两年内,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操作系统。
Windows95以强大的攻势进行发布,包括了商业性质的滚石乐队的歌曲《StartMeUp》。很多没有电脑的顾客受到宣传的影响而排队购买软件,但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Windows95是什么。
Windows95新增了一个“开始”按钮以及个人电脑桌面上的工具条,这些一直保留在Windows后来大多数的产品中。但是在Windows8中,位于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被取消,而在其后,微软为Windows8.1重新加上了开始按钮。
后来的Windows95版本附带了InternetExplorer3.0,然后是InternetExplorer4.0。当InternetExplorer4.0被集成到操作系统后,它将给系统带来一些新特征。InternetExplorer被用来给系统的桌面提供HTML支持。这个也是在微软的反托拉斯案中的焦点,因为集成后的InternetExplorer排挤了微软的竞争对手网景的产品。
1998年
推出的Windows98被批是Windows95的套壳。
功能
FAT32文件分配系统
Windows98提供了FAT32文件分配系统,可支持2GB以上的大分区。对于使用FAT16的硬盘,用户无需重新分区和格式化,可用FAT32转换器转一下就可以了。采用FAT32后,既提高了硬盘空间的利用率(平均提高10%—20%),又加快了文件的存盘速度。
快速查看
Windows98的快速查看功能支持多种数据文件格式,如常见的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字处理文件、电子表格文件等,用户在日常操作中若需要了解某个文件的内容,则可采用下列方法启动Windows98的“快速查看”功能来对它们进行浏览(用户根据需要从下列几种方法中任选其一即可)。
在“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选择要查看的数据文件(可同时选择多个文件),然后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快速查看”命令。
鼠标右击要查看的数据文件,然后执行快捷菜单上的“快速查看”命令。
用鼠标将准备查看的数据文件拖到已经打开的“快速查看”窗口中。
StartEd
StartEd是一个专门用于管理Windows98自动运行程序的工具软件,该功能可轻易的对Windows98下各种具有自动运行功能的应用程序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且方法多样,方便用户对Windows98自动运行程序的管理。
FirstAid2000
FirstAid2000是Windows98系统维护软件,它具有备份及恢复Windows98重要系统文件、查找系统错误、检查系统软硬件配置并提供升级建议等诸多功能,能够为Windows98提供保护。
资源管理器
Windows98的资源管理器增加了地址输入栏、查看方式等功能。地址输入栏可以让用户像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一样输入资源位置。如果输入的不是资源本地位置,如“我的论文”文件夹名称,而是一个Internet/Intranet的网址,则直接进入这个地址查看信息。资源管理器也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查看方式,主要有单击选择和Web查看方式。
IE4浏览器
在Windows98中,已经增加了IE4浏览器,同时也包含了WWW个人服务软件PWS4.0。
网络功能
Windows98增加了对红外设备、远程设备、各种最新协议(如ATM)的支持,同时还提供了目录服务协议的支持。
应用程序
Windows98在应用程序上,增加了DVD播放,任务管理,磁盘管理等许多工具。
WindowsME被称为蓝屏小王子,是极不稳定的系统。我仅在此放一张系统图片以致敬意。
WindowsMe,这个千禧年后微软发布的第一个操作系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性意义。WindowsMe是最后一个Windows9x内核的系统。Me有三层意思,一是英语中千禧年Millennium;二是指“自己”;三是指Multimedia,多媒体。这个操作系统推出的意义还有可能是为了应对家庭用户对Windows2000的配置和定价的不解。但是这个具有过渡意义的系统却做的不尽人意。WindowsMe,在中国地区被称为蓝屏小王子,PCWorld评WindowsMe为WindowsMistakeEdition。2004年,WindowsM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不到0.01%。WindowsMe就像个早产儿,匆匆忙忙出生,错误百出、身体问题不断。
2001年
下面,到了让我们激动人心的时刻,WindowsXP来了。
WindowsXP拥有一个叫做Luna(月神)的用户图形界面,视窗标志也改为较清晰亮丽的四色窗标志。此外,WindowsXP还引入了一个“选择任务”的用户界面,使得工具条可以访问任务的具体细节。然而,批评家认为这个基于任务的设计只是增加了视觉上的混乱,因为它除了提供比其它操作系统更简单的工具栏以外并没有添加新的特性。而额外进程的耗费又是可见的。
该系统的默认桌面背景墙纸是Bliss,一张BMP格式的照片。是拍摄的纳帕县郊外的风景,照片中包括了高低起伏的绿山及有层积云和卷云的蓝天。用户也可依据喜好使用Windows2000的经典界面。
开始菜单
WindowsXP率先使用双列菜单,为之后的Windows版本的开始菜单提供了基础。微软在Windows8试图用开始屏幕取代双列开始菜单,但在Windows10回归。
远程桌面
所有版本的WindowsXP都支持远程帮助。远程帮助允许系统管理员远程连接到一台客户电脑,帮助其解决问题。但只有专业版支持远程桌面功能。该功能有两个很明显的作用:经常出差的用户需要远程登陆到他们公司的电脑,和远程管理客户端和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任何一个支持TerminalServices(终端服务)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例如Win98),来访问WindowsXP远程桌面。
网络
WindowsXP在网络方面提升显著,提供了更好的WiFi支持,并在SP2中加入了原生的蓝牙支持。WindowsXP还加入了网络QoS安全机制,InternetConnectionSharing服务和简单网络文件共享。
软件支持
WindowsXP简化了软件的安装和运行。新的WinSxS“肩并肩”文件夹可以帮助解决“DLL地狱问题”(一个程序可能会覆盖另一个软件需要的重要文件)。WindowsXP加入了错误报告机制,用户也可以从各种错误报告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WindowsXP中的文件资源管理器使用了全彩界面。相比上一个版本改变不大。但是也适应了其Luna界面。
防火墙
WindowsXP在销售时不用开启防火墙,但隐藏在电脑中的默认配置会阻止黑客打开数字入口。软件实现这一点,是通过一个简单办法,即忽略未经过内部防火墙初始化的所有请求。黑客的第一步是找到一台机器,然而WindowsXP的防火墙甚至不会对"Ping"的命令有任何反应。
系统自动恢复
在WindowsXP中,系统自动恢复功能仅支持专业版。该功能与单纯的系统备份还原不同。系统自动恢复可以在系统崩溃或者发生重大错误,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的时候,帮助系统恢复到之前正常工作的状态。不过与现在的系统恢复相比,当时WindowsXP所配备的系统自动恢复并不是全程自动的,比如说需要手动在自动备份中打开该功能才可使用。
文件系统
WindowsXP实现了从旧的文件分配表(FAT)形式向更新的NTFS文件系统的转变。新系统的硬盘上有两个文件系统,它们追踪分别储存在不同位置的文件。新的NT文件系统可让系统管理员指定谁可以进入或改变系统中的文件,还可对文件目录系统加密。
便携设备系统
2002年,微软推出了平板电脑和MediaCenter,对应专门的硬件。这些设备仅为商务设计,而且并没有触摸屏。小型上网本早期主要基于Linux系统,而微软为此推出了简化版的WindowsXP与之抗衡。WindowsXP对早期便携设备贡献颇多。
WindowsXP发布。WindowsXP尝试让Windows9x内核的用户转移到WindowsNT内核系统。这次尝试无疑极其成功,2009年XP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1%,2007年XP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76%。
WindowsXP的主要两个版本分别是XPHomeBasicEdition和XPProfessional。直到2008年WindowsXP仍然在销售之中。XP的大部分版本是32位,但特别推出了一个针对于安腾工作站的64位XP和WindowsXP64位。此外还有特殊版本WindowsXPStarterEdition,在16个国家和地区推出。
WindowsXP的特色之一,是它拥有一个基于人物的新图形用户界面,我们将其称为Luna。WindowsXP的经典的蓝天白云壁纸是加州索诺马县郊外的风景照片。WindowsXP是微软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停止支持后给予补丁的系统,第一次是IE秘狐漏洞;第二次是WannaCry补丁;第三次是2019年远程执行代码的漏洞补丁。
WindowsXP是80、90后的中国人对电脑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中国Windows盗版最多的系统,也是微软首次对中国盗版系统执行诉讼,如“番茄花园WindowsXP”“电脑公司WindowsXP”“俄罗斯破解版”“上海市政府VOL版”等。微软为了应对这些盗版软件对正版带来的损失曾经对所有盗版系统进行黑屏并显示“您可能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这个做法不仅在微软内部,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而且旋即该软件也被破解。
WindowsXP是一代“统治级”的操作系统。最初版本已于2006年停止服务,但使用人数最多的SP3一直到2014年才停止服务。但令人吃惊的是,即使在停更6年后的2020年,XP仍然在中国市场占有约1%的份额。
2001年,WindowsXP大卖的第一年,一个全新的项目在微软立项,它叫做Longhorn。这个系统是Vista的前身。从Longhorn4074来看,其华丽的UI和炫酷的桌面效果似乎都预示了Vista对UI的大改。
2006年冬
微软发布了WindowsVista。Vista有“风景、前景”的意思,这个系统也的确展示了微软接下来操作系统发展的风向。Vista的UI非常炫人,引进了WindowsAero毛玻璃的效果,在改变壁纸时甚至可以使用动态壁纸。现在动态壁纸是一个需要花19元钱去steam上买的软件,但在Vista,这个功能是免费的。Vista做的不仅是UI的优化,其还解决了WindowsXP以来的应用权限问题。简单来说,xp上所有软件一出生自带管理员权限,打开应用时默认使用管理员权限模式打开;而Vista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引入了UAC,用户账户控制(UsersAdministratorControl)。不仅如此,vista还首次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添加了全局搜索框、在中国戒网瘾没卵用的家长控制。
但Vista对比XP来说,是一次大的超越。是NT5到NT6的转变,是UI从粗糙到精致的转变,是微软开始进一步注重安全的转变。Windows7内核版本NT6.1,在Vista的NT6上仅仅是一个小升级。现在审视,“生不逢时”这个词,太适合它了。如果Vista来替代Windows10,不知道其销售量,会不会大幅蹿升?Vista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就像一个巨人。
离1985年Windows1的发布已经过去了24年。
2009年
内核版本NT6.1的Windows7发布。把Vista和Windows7对比,7的UI就像vista换了个壳,相对于vista也仅是更新了UAC使得UAC自动部分提权或关闭UAC、小组件默认隐藏、动态壁纸不再预装。Windows7发布的2009年,部分痛骂vista的用户到达了换机周期,而由于vista,各大厂商的CPU等等性能蹿升式增长,再装新系统卡就怪了。刚刚说Vista就像一个巨人,那么Windows7就是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一个成熟的时代坐享其成。Vista既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又是一款失败的产品。Windows7也一样。
Windows7,开发代号Vienna。有了Vista的“前车之鉴”,微软宣布Windows7可以关闭更多的功能,其中就包括关闭InternetExplorer。给所有Windows7预安装WindowsInternetExplorer在美国和欧洲被判垄断。Windows7为了适应从32位到64位系统的转变,涵盖了32位和64位系统。微软时任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曾经在2008年10月,宣称Windows7是WindowsVista的“改良版”,那么这样看来Windows7的好评也应证了WindowsVista的生不逢时和它隐藏在难用、配置高外表下的闪烁着熠熠光芒的优点。
研发历程
2008年1月,Windows7对选中的微软合作伙伴发布第一个公布版本Milestone1,Build6519。
2009年7月14日,Windows7正式开发完成。
2015年1月13日,微软正式终止了对Windows7的主流支持,但仍然继续为Windows7提供安全补丁支持,直到2020年1月14日正式结束对Windows7的所有技术支持。
2020年1月14日,微软宣告对Win7系统停止官方技术支持、软件更新和安全问题修复[2]。
发布历程
在2008年的PDC(ProfessionalDevelopersConference,专业开发人员会议)上,微软发表了Windows7的新工作列以及开始功能表,并在会议结束时发布了Build6801,但是所发表的新工作列并没有在这个版本中出现。
2009年10月22日,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7。
2009年10月23日,微软中国正式发布Windows7。
2012年
微软推出Windows8。Windows8弃用了以往的“古老”配置并且使用了新的ModernUI(MetroUI)。由于Windows8去掉了开始按钮,UI改变过大,所以饱受批评。Windows8.1加入了开始按钮。Windows8.x既有Windows7的UI风格,又有后面Windows10使用的扁平化风格,又有Windows8.x独有的MetroUI,使得Windows8.x整体成三系统混搭风。
Windows8中的诸多创新功能都和分布式文件系统复制(DFSR)服务有关,多个复制引擎将会通过多个服务器执行工作进而简化文件夹同步过程。这一功能改进不仅涉及到Windows8客户端还和Windows8服务器有关。
界面风格
微软在Windows8操作系统上对界面做了相当大的调整。取消了经典主题以及Windows7和WindowsVista的Aero效果,加入了ModernUI,和Windows传统界面并存。同时Windows徽标大幅简化,以反映新的ModernUI风格。前身旗形标志转化成梯形。
ModernUI新操作界面被称为“开始屏幕“,即我们所称的“动态磁贴”,可显示信息,可调节大小,调整位置,选择隐藏。ModernUI是一种界面展示技术,和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界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后两种都是以应用为主要呈现对象,而Metro界面强调的是信息本身。这使得各种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等能以“动态磁贴”的样式展现屏幕上,让人们的日常操作更加简单和快捷。
Charm边栏
Charm边栏菜单的中文名为“超级按钮”。微软把这个词解释为: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图形用户界面。在Windows8操作系统上,把鼠标移至屏幕最右下角再向上移动或最右上角再向下移动可以显示Charm菜单。在触控板Windows8操作系统上,从右手方向滑过显示屏可以显示Charm菜单。
除了大量的传统EXE应用,为适应平板需求,微软推出了Metro应用。通过Windows应用商店,开发者上传应用,用户购买使用。在原版Windows8上微软添加了很多Metro应用以方便用户,比如内置的PDF阅读器、Xbox音乐视频、自带相机应用等等。
新的IE——InternetExplorer10也被重新设计。在Modern菜单中,有InternetExplorer10的全屏应用,内核与桌面版的一样。由于它是全屏的,这样可以使用户不会在使用IE10工作时受地址栏和标签的影响,如果要显示它们,只需在空白处点一下右键。所以,如果要玩Flash游戏或者看视频等,要使用传统版IE10,也就是桌面版的IE10,默认地,在任务栏上锁定的第一个就是IE10桌面版。
在“移动优先,云为先”思路指引下,微软推出了SkyDrive。作为一个在线云盘可以轻松备份各种文件和设置。
Windows8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它的应用软件开发不仅仅能够使用当前最为火热的HTML5+CSS3+Javascript组合,而且也同时支持传统的开发语言,比如C/C++、C#、VB等。而且它摒弃了传统的界面并支持触摸技术,正是因为如此,这对基于Windows的开发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标准控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更加需要新增的控件专为数据可视化、布局、输入以及更多用途而设计。如StudioforWinRTXAML,StudioforWinJS。
WindowsToGo
WindowsToGo内置在Windows8企业版中。包含一个WindowsPortableWorkspaces功能,可以在32GB容量的U盘或更大容量的移动硬盘上装入一个系统并实现启动。说到底就是可以将win8放入可移动磁盘中随身携带使用。用户可以将Windows8个人电脑的执行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档案数据与装置设定等,全部放到USB储存装置中。
Hyper-V
Hyper-V是微软提出的一种系统管理程序虚拟化技术。是微软第一个采用类似Vmware和Citrix开源Xen一样的基于hypervisor的技术。Hyper-V设计的目的是为广泛的用户提供更为熟悉以及成本效益更高的虚拟化基础设施软件,这样可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硬件利用率、优化基础设施并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在Windows8中有安装了Hyper-V,用户只要在“控制面板”——“程序”——“添加或删除Windows”功能中勾选Hyper-V后安装并重启即可。
文件管理
”在Windows8中,“Windows资源管理器(WindowsExplorer)”名称改为了“文件资源管理器”(FileExplorer)”。为了方便对文件的管理,Windows8系统的资源管理器拖放功能再次改进,只要将移动的内容拖到地址栏相应的文件夹内,就可以将内容移动过去。Windows8的资源管理器新增了类似Office中使用的“RibbonUI”窗栏,它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文件提供更多的操作按钮图标。比如打开音乐库后会新增“Musictools”工具栏,选中歌曲后,只要点击上方文件夹,就可将歌曲移动到这个文件夹,点击“ZIP(压缩)”即可压缩歌曲。为进一步利用平板电脑的优势,微软为Windows8准备了图片密码功能,可以极大地方便触摸屏用户。普通电脑借助鼠标也可以使用图片密码功能,但更多是种娱乐功能。
原生USB3.0
微软表示Windows8遵循了USB3.0规范,同时保留了原有的软件栈,同时支持新旧USB接口、硬件、软件、集线器和其它设备。并且微软还制作了专门的USB测试工具来模拟设备行为,观察大量第三方硬件厂商的兼容性,保证USB设备在Windows8上都能够很好地运行。Windows7要使用USB3.0需要SP1,且需要额外单独安装USB3.0驱动。
我们可以发现,windows的图标随着时代的前进,windows的logo变化很大。
2015年
那么,到了离我们最近的Windows10系统,被很多人戏称为bug10。在2015年才正式亮相。
版本
备注
家庭版Home
专业版Professional
以家庭版为基础,增添了管理设备和应用,保护敏感的企业数据,支持远程和移动办公,使用云计算技术。另外,它还带有WindowsUpdateforBusiness,微软承诺该功能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控制更新部署,让用户更快地获得安全补丁软件。
企业版Enterprise
以专业版为基础,增添了大中型企业用来防范针对设备、身份、应用和敏感企业信息的现代安全威胁的先进功能,供微软的批量许可(VolumeLicensing)客户使用,用户能选择部署新技术的节奏,其中包括使用WindowsUpdateforBusiness的选项。作为部署选项,Windows10企业版将提供长期服务分支(LongTermServicingBranch)。
教育版Education
以企业版为基础,面向学校职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它将通过面向教育机构的批量许可计划提供给客户,学校将能够升级Windows10家庭版和Windows10专业版设备。
专业工作站版Windows10ProforWorkstations
Windows10ProforWorkstations包括了许多普通版Win10Pro没有的内容,着重优化了多核处理以及大文件处理,面向大企业用户以及真正的“专业”用户,如6TB内存、ReFS文件系统、高速文件共享和工作站模式。
物联网核心版Windows10IoTCore
面向小型低价设备,主要针对物联网设备。已支持树莓派2代/3代,Dragonboard410c(基于骁龙410处理器的开发板),MinnowBoardMAX及IntelJoule。
Windows10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与以往的操作系统不同,微软把Windows10由商品变为服务,通过滚动更新的形式给Windows10添加各种各样的补丁和更新。同时,Windows10也是所有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小版本最多的,达到了12个。与以往不同,Windows10的更新是必选的,将强制更新。经过近7年的发展,Windows10也荣获了Bug10的称号,真是实至名归。
在Windows10中,我们熟悉的开始菜单重新归位,这个征战了二十五年的老将经过两年短暂休整带着与Metro的融合重新归来。新增了小将虚拟桌面和任务视图,用来替代征战于WindowsVista和Windows7的3DFilps。现在的窗口化程序不像Windows8一样必须全屏运行,而是像其他程序一样可以随便拖拽调整大小,最大最小化。现在一个桌面上可以同时显示四个平铺平均面积紧密贴靠的窗口。Windows10修改了命令提示符使其可以复制粘贴;增加了平板电脑模式;增加了WindowsHello。同时,原InternetExplorer的开发团队把IE打碎揉搓,添加配料,做成了新蛋糕MicrosoftEdge。现在的MicrosoftEdge性能相比GoogleChrome或欧鹏浏览器已不相上下,是一个收到较广泛赞誉的浏览器。Windows10和Xbox的生态系统连接的更加紧密。Windows10增加了Xbox主机小帮手,其可以连接到Xbox。XboxGameBar的加入使得Windows10有了默认的录屏工具。Windows10新增了FLAC和HEVC的编解码器。此外Windows10内置了DirectX12。其旨在提供“比游戏机还好的性能”。Windows10卸载了WindowsMediaCenter,保留了WindowsMediaPlayer。
2015年5月13日
在微软的博客中公布了Windows10的所有版本,有7个不同的SKU。他们分别是:Home(家庭版)、Pro(专业版)、Enterprise(企业版)、Education(教育版)、Mobile(移动版)、MobileEnterprise(移动企业版)和IoTCore(物联网核心版)。普及最广泛的是前四个。
从1703开始微软突出地区性。1995年初定的“「文明用语」XXX年”从1703开始被修订为“台湾XXX年”,而且这种纪年法需要自己添加。微软的技术文档近年来不再采用机翻。由于机翻,曾经出现了“滚回以前的版本”“坐和放宽”“内部集线器(InsiderPreview)”“不要说我们没有没没有警告过你”等“妙语”。2017年,随1703更新所加入的LanguageCommunity应用程序邀请各地用户对自己国家的语言进行更加本地化的翻译。
2015年5月
在微软Ignite开发者大会上,公司高管JerryNixon曾经表示Windows10将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最后一个版本。
2021年10月
然而2021年10月发布的Windows11证明了此话是空话。Windows11重点更新了适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统和Ubuntu的WSL。
Windows11是首个将TPM2.0加入最低系统要求的操作系统。在这之前无论是macOS、Linux还是Windows都不对TPM2.0做要求。这刷下一系列老旧设备。但是尽管有官方要求,但是通过编辑安装镜像,Windows11仍旧可以安装到没有TPM2.0的系统上。现在Windows11的市占率不到10%。
Windows11有三个SKU。一个是家庭版,一个是专业版,一个是Windows11SE。部分Windows11设备默认开启S模式。S模式只能运行MicrosoftStore获取的应用。
截至2021年,微软每年为Windows11提供一个版本。Windows11遵循传统的微软生命周期政策。
回想起来,我曾用过的系统有windows98(20G硬盘)、2000(笔记本)、XP(某想台式机)、Vista、7、8.1、10、11(很快就回滚回10),你都用过哪些微软开发的系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