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爱因斯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以其图像清晰,色彩逼真,操作简便,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显现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优势将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突破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宏观、微观转化,动态、静态转化,扩大直观范围。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而完成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把课堂教学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

(二)扩大教学容量,促进师生互动

(三)便于长期保存,方便循环利用

(四)弥补手段不足,确保实验安全

教学中有一些实验是比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对于这些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教师和学生有些根本没有办法做。教师可以把他们制成多媒体课件,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

二、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的优势,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技术甚至被不恰当地使用,结果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机器、轻教师,仅仅是“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了课件的“解说员”,使得教师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同时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缺乏师生互动,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使得其与学生的交流更少。

(二)课件完全代替板书

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课堂上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这样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使学生感觉有点华而不实。同时,也因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量太多,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效果反而会比用传统教学手段更差。

(三)信息超量,扼杀学生思维

(四)模拟实验完全代替实验操作的实验

一些实验是比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对于这些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但不能所有的实验都完全采取模拟实验,它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协作精神,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并推动我国教育的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实现有效地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认真依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制定的各项标准,不断地提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同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一)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它教学工具的重要性

(二)过度强调知识的呈现,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一)应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上传教学课件和其它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们巩固和拓展知识

(三)应用有效的教学辅助软件,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资源的反复利用和拓展,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且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日益重视,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摆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狭隘意识和错误态度,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如此,我国的数学教育才能朝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地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燕勤,王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74-78.

作为一门中学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的重任.因此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就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一)传统教法有一定局限性

数学传统的教法比较单一,既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探索出能真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需要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因此,与传统教法相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充分让图形说话,突破教学难点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性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仅凭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2.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课堂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按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动态图形富于趣味性、奇异美,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教学过程自然、亲切,教学内容不是“从天而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记》中说:“善教者,师逸而功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理解、新的结论、新的发现.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统的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教法,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它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服务,但它只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遵循教学规律.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适度、适当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

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数学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这已经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然而,如果过多、过滥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兵夺主,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手段必须以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心挑选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让课前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最优化的实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不是代替教学

1.不能让多媒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

多媒体有时仅仅把一些事实和现象展示给学生,它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代替不了学生对教师分析的体会,代替不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的实际的操练.因此像课堂上老师对于重难点的详细讲解,对例题的示范演算,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这些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

1.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创设物理情境,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因此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是喜欢形象思维的女同学,对物理课程常常是望而生畏,经常出现一些学生由于听不懂,听不明白,而发呆,到最后演变成为睡觉,学生求知的眼神里面充满疑惑。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不熟悉,而是无法理解所发生的物理现象,因而无法准确地弄清楚物理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图片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现象形象话、直观化,也可以将学生引导进入物理情境,将物理现象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去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惯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汽车在告诉转弯的过程中间的视频,学生就能够明白什么是惯性。例如在进行电路中电流的移动方向的教学时就可以引入Flash,让电流在电路中动起来,形象而且直观,且易于理解。

2.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它可以利用中学学生实验仿真实验设备,配以各种教学实验软件,可以按照物理教学的要求进行各种实验。例如一些受条件限制的实验,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实验中引入一些视频和Falsh,例如我们在做电磁感应现象,在做法拉第的电磁实验前,先将这个实验中切割磁感线的过程给学生用一些动态视频展示出来,这样子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和原理。

3.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交互性特点,不仅能实现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Intemet技术,自主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反馈,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提高对知识的扩展和深度,起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我们在介绍圆周运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在网络上去学习去查找一些关于航天飞船,以及一些神舟系列火箭的例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个学校也都给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们学习以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热情很高,几乎每节课都在使用,然而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因此,应用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不然就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作用,反而弄巧成拙。

1.明确多媒体的辅

尽管计算机在信息识别等各个方面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在物理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它既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代替实验。课堂上师生间的知识交流与情感交融是无论多么先进的机器也取代不了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新课程要求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机器是无法给的,有很多老师整节课都是给学生看的一页页的幻灯片,学生只是听的感动,看的激动,别的什么也不懂,学生又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了解多媒体的科学性

创意,或者说创造力,在今天的中国已经被提高到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集团都在要求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创意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也蕴育着巨大经济效益。

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已经从技能、技巧等具体知识的培训转到了对设计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创意思维的培养上。然而,目前我们的创意思维的培养却因为人们对于什么是创意以及怎样去创意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着偏差而收效甚微。其问题在于:一方面,把创意当成天马行空似的玄想或灵感光临的被动等待,使创意变成了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神秘事;另一方面,让看似好的创意远离具体的设计课题而变成了为创意而创意的游戏。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在现代设计比以前更加复杂和更综合的语境下,必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重视科学理性思维。

因为,第一,创意应该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灵感突然爆发,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是设计创意的内在要求。第二,现代艺术设计比以前更加复杂和更综合。这使艺术设计实践不仅是艺术创造行为,更是科学的,理性的抉择。科学理性思维也就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必然要求。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意是理性的选择结果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创意不是灵感的突然爆发,而是理性的选择结果。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者索耶在他的著作《人类创新的科学》中写道:“灵感源于积累而非灵光乍现……实际上是将过去的观点全都推翻了。许多人认为创造性是一个人智慧的突然闪现,这种‘魔术般的’爆发是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思维的精神过程。但我们深入研究发现,当你展示你的创造性时,你使用的大脑部分与平时琢磨怎么绕过交通堵塞没什么两样。”①

“提起创造性思维,人们往往会忽视逻辑思维,认为它的‘理性’与‘创意’格格不入。实际上,逻辑思维的分析、推论对设计的创意能否获得成功时常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逻辑思维中常用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艺术设计可以得到理性的指导,从而使创意具有独特的视角,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引起受众的共鸣。”③

创意既然是理性选择的结果,那么,在强调创意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则必然是其内在要求了。

二、当代设计学科的新发展要求设计具备科学理性思维

当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要求设计师具备很高的科学理性思维能力,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

1.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表明其多学科综合的特点

一般来说,艺术设计似乎更多着眼于艺术性的思维逻辑和形式美的创造。然而,现代设计已经变成了关系的设计、事理的设计和交互设计、从产品设计演变到服务设计。“艺术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④“……设计立即变成了一个比不久之前更为复杂和更加多学科的活动。”⑤

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建构清楚地显示出现代艺术设计学已经是一个结构大、涉及面广、多学科关联互动的开放的学科体系。什么人因工程、知觉理论、消费心理、材料科学、传播学等。然而这些学科已经融入我们的设计教育,所以,我们也必须重视对科学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曾经是包豪斯的宗旨。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意识到:“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用情感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⑥柳冠中先生关于设计学的“事理学”理论(将设计视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即为事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实践中认识的能力,从对‘物’的设计提升到对‘事’这个系统上——这是中国设计教育应思考的方法。”⑦

然而,在我国依然存在着艺术院校的设计与工科院校的设计的严格区别,一些大型企业的设计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工科院校,或许直到现在他们才开始意识到:“艺术院校的学生有着与工科院校学生不同的优势”。一方面,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表明其多学科的综合性新特点;另一方面艺术与科学结合是必然趋势。所以,李砚祖先生说:“设计的当代成就和未来是由艺术与科学统合的程度而决定的。”⑧(转第39页)(接第59页)可见,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思维模式必须予以改变,培养具备科学理性思维的设计人才是提高我们艺术设计水平的必由之路。虽然,理性的功能主义和国际风格被后现代设计所诟病,但是当代的艺术设计事实上却并没有也不可能抛弃理性思维。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发端的包豪斯基础课程就开始了这样的思维。在由纳吉和阿尔贝斯所执行的基础课程中“采用感应的方式去设计,让学生去调查、探究和实验”⑨远不像我国当前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所理解的仅仅是“三大构成”的简单的视觉形式的训练。

3.艺术设计的新领域正表现为艺术思维与科学理性思维的结合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科学理性思维对于现代设计的必要性。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培养出真正有创意的设计人才就应该改变旧有的观念,把科学理性思维纳入到艺术设计思维之中。只有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创意能力的问题。现代艺术设计必须是理性的、科学的创意设计。

注释:

①[EB/OL].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02205965.html.2007-06-12/2007-09-25.

②陈明.灵感和直觉心理现象的协同论阐释[J].甘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P96—98.

③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232—233.

④同上P20.

⑤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

⑥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M].李为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宜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之上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学生在教学仅仅只是以一个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结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革者。

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

1.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图、文、声、像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及教学资源,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及承载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1、现代教育技术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1.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互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

2.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同时,学校网络与因特网连接后,学校还可以和外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远程多媒体教学,这不但实现了学生和本校的教师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目标,学生还能和外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的资金,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的潜能,合作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出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做到各取所需,补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3、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

3.1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3.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图、文、声、像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3.1.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及教学资源,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及承载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3.1.3促进师生间的交互,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性的学习。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和教师进行交流,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当中。与此同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下,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并且极大的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背景,分析了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思路,希望可以促进高职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给高职教学模式创新带来的跨时代意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完成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开发、设计、管理,以及评价。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与传统的教育技术不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主要表现为: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成果为先导,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跨时代意义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职教育的思维与模式,并促进了高职教育理念的变革。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使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发生了改变,而且在渗透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教学设计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更加先进,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所以,为了使高职教育取得深入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优势,更要求从长远眼光出发,发展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与构架。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高职教学模式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从而极大的改变了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及管理水平,最终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日趋成熟。那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呢?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实现高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使教学资源与手段更加丰富,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传统的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现代教育之后,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由于多媒体资源具有鲜活生动的特点,因此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多媒技术下,有利于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达到将知识内化的目的。因此,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利用虚拟教育技术,加强了实践能力的锻炼

虚拟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硬件、多媒体技术,以及电子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虚拟多媒体环境。在虚拟环境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虚拟教学环境更加逼真、灵活、生动,非常适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这与高职教育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可见,将现代虚拟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生产实践。虽然学生没有参与真正的实践,但是仍然可以收获到与具体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另外,这种虚拟现实技术避免了学生参与中出现的危险、事故。可以看出,该技术由于具有仿真的功效,因此使学生的参与性更高,获得的实践经验更丰富。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还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三)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共享教育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快,并且达到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建立充足的网络资源。比如,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出现与普及,使得任何持移动通信终端的人都可以利用移动学习模式开展学习与交流,即使在交通不方便地区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学习。同时,学习资源根据不同使用对象来设计和开发,且能方便快速获取与更新,使得移动学习使用对象具有普遍性,移动学习模式具有普适性。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高职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过于落后、陈旧,教学效果低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下,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实战型人才,必须转变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著名教育家曾说过,现代教育技术是时展的产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手,所以必须引起重视。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中,使教学手段、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更加完善,最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

(一)避免陷入唯教育技术论误区

高职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并无很大差异,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等。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由多个因素组成,技术是指其中的一项。作为辅的工具,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提供服务。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夸大了技术的作用,从而忽略了其他教学环节。这种做法导致教育、技术的本末倒置,脱离了教育发展的正常轨道,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二)避免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简单摒弃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全面否定。由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个性化特点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同时,由于这两种教育技术各有利弊,所以可以将两种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独特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考虑学校的自身条件以及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与爱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促进了高校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的极大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高校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过分夸大技术,陷入唯技术论误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否定;没有考虑学校的经济力量,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综合考评,才能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行性,从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美灵.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4,(06).

[2]江务学,祝衍军.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8).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宜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寿宁县鳌阳小学虽是一所有着百年底蕴的老校,但教师的年龄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偏多。“班班通”平台建立初期,大部分年轻教师对新设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学习的劲头十足,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我们鼓励广大的教职员工克服困难,勇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我们的口号是“只有我还不会的,没有我学不会的”,注重观念上的转变。在培训中,我们着重渗透这样的理念与思想: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必然;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丰富教育的手段,使之成为传统教育的优势补充,而不是在否定传统教育手段;3.我们的目标是让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当观念改变理念之后,我们的培训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级白板的功能及其使用注意事项;个人账号的建立与使用;多媒体课件(包括PowerPoint和Flash)的制作与运用。

通过培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现代联姻传统:平台的开发与运用

针对许多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操作局限,我们在操作平台的功能开发方面也有针对性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平台提供商联通公司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培训师分批次对操作平台和账户指南进行指导,并鼓励教师在使用平台和账户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熟练操作,还要适当掌握功能开发。此外,学校的教务处还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由教师中的优秀代表做示范讲解与演示。在教学中,广大教师经过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发现了白板操作平台的便捷。如,数学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个图形,过去需要借助许多的工具,而在操作平台上却显得极其方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看到了这些工具的便捷运用,也对白板的使用表示认可,并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告别粉尘,轻松点击,用白板笔在屏幕上的写写画画,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的完美融合。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一些青年教师在使用“班班通”平台进行备课、上课的同时,深入研究,不断开发平台上的新功能,形成了自己宝贵的经验。

3.利用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或会议直播。我校在“班班通”平台上开发了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学校大型的家长会,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让直播室与普通教室,乃至学生家长的4G手机直通,学生家长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客户端,可以收看我校直播的家长会议情况。

这样,学校、教师、家长之间形成了互动式管理,在“班班通”平台上得以完成。

THE END
1.浅谈现代化技术如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揭阳日报网欢迎您浅谈现代化技术如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 □温丽荣 随着多媒体、互联网资源、智能设备等的快速发展,探讨如何有效地将这些现代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分析,期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教育的需求。http://jyrb.jynews.net/content/20241217/detail341955.html
2.现代技术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反思(转载)本文的“现代教育技术”大体指目前方兴未艾的网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手段在教育上的运用。 最近读一位学生家长回忆自己当年上学的一段话,我颇有感慨。 他是这样说https://www.jianshu.com/p/99e5bf0c0435
3.提升教学能力,拥抱人工智能教师需要主动学习AI相关知识,了解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将所学、所思、所感、所获应用于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将AI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之间也应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分享AI教学经验和案例,共同探索AI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实现共同成长。http://www.jyb.cn/rmtzgjsb/202412/t20241210_2111281744.html
4.引领教育变革的新动态数字化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石,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最新教育资讯的涌现,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为教育工作者和求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本文将围绕最新教育资讯展开讨论,探究其引领教育变革的新动态。 http://www.whfangyou.com/post/453.html
5.教育信息化设备,引领新时代的先锋力量,重塑教育未来之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摇篮,也在逐步走向信息化、数字化,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更以其高效、便捷、创新的特点,引领着教育新时代的先锋力量。 https://c.yuguoxy.com/post/15574.html
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pptx应用研究目录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自主学习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考试评价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0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9825083.html
7.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用12篇)这是一个跨世纪的重大转变,也是电教的一次机遇,抓住这次机遇,及时转变观念,努力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有可能占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从而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地位。多年来,教育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和独到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2419.html
8.网络中心教育部于2015年1月15日正式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教职成函〔2015〕1号)(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对职业院校科学规范地开展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特别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9.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改革另外,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为体育课程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设备的应用程度较低。一部分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以操作教学设备,另一部分体育教师则认为现代化教学设备操作复杂,不愿在教学中予以应用,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价值的充分发挥。https://www.jy135.com/edu/279491.html
10.北师大黄荣怀: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教学漫谈但是现在已然不同,整个教育都需要变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任务八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第二,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http://ctld.scnu.edu.cn/a/20220426/4014.html
11.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精选11篇)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1688900.html
1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有以下倾向: 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教师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形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师生互动交流少了;没有或很少设计学生活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重知识传授,缺乏https://wjez.wjjy.cn/newsInfo.aspx?pkId=494
13.信息技术2.0的心得体会(通用24篇)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6028236.html
14.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心得体会15篇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以后走到教师岗位的我们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经过教育技术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性的东西。这对我的今后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心得体会2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把语文课中的"僵"化为"活"。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21217084209_6118053.html
15.一流教育服务两个“率先”(普教篇)光明日报“先忧后乐”的校园精神,熔化于景范中学的办学理念中,也熔化于学校的育人目标中。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领导认为,所有的教育活动,应将育人和指导学生做人放在首位,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尤为重要,而传承中华美德,发扬前人的优秀品德,是学校在现代化建设中的https://www.gmw.cn/01gmrb/2004-03/12/content_5153.htm
16.个人工作技术总结范文3000字(通用13篇)通过以上几个措施的实施,使煤气单耗有了很大的降低,但是节能减排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巩固和标准化作业,在采取以上四项措施的同时又加强了对设备功能的改进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一步加强技术业务的培训工作和交流,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考核,巩固目前以取得的`成果;进一步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0922085447_198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