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在西安交通大学的落地生根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14浙江

项目批次:2021年第一批

项目编号:202102278052

项目类型:新工科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背景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主创新操作系统的发展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开发一个统一且高效的移动应用生态系统变得尤为重要。HarmonyOS作为一个新兴的操作系统,需要大量的应用开发者参与进来,丰富其应用生态。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需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入基于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内容的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开发工具,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通过在高校推广基于HarmonyOS内容的课程,可以促进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建设,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改革思路及举措

1、改革思路

(1)创新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

在《Web编程技术》课程教学中,将HarmonyOS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开发相结合,强调以项目驱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加入项目小组进行鸿蒙项目的开发,以掌握HarmonyOS应用开发的核心技能,并通过开发来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多元化教学手段

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Web编程技术》国家级一流课程,并配合实验室实训、行业讲座、项目阶段汇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提升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效果。

(2)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实习与就业对接

自课程融入HarmonyOS内容后,已涌现出多位在鸿蒙项目开发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并推荐1名学生到华为进行OpenHarmony实习,目前该同学正在华为西安研究所实习中,图1为上述同学的华为实习录用通知书,这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3)课程体系优化

模块化课程设计

目前,我校已将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开放实验课程。通过这种分层的模块化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更新

课程紧跟鸿蒙的发展,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技术和开发工具,确保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从2022年鸿蒙正式进入课堂到现在,鸿蒙技术路线经历了Java、JS、ArkTS的变迁,课程教学内容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及改变,以适应最新流行开发技术的发展需求。

(4)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培训

企业讲师引进

课程引进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高端人才和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讲师,提升教学质量。目前共有企业讲师2人次,进行讲座2场,如图3所示。

2、举措

(1)课程开发与推广

教学资源开发

课程推广

课程计划以西部高校为参照,先行在西安高校进行课程试点及推广,等时机成熟,再向西安外其他西部高校进行推广,以达到覆盖更多西部高校,扩大课程及HarmonyOS开发影响力的效果。

(2)实践平台搭建

创新创业平台

随着HarmonyOS教学在我校的深入进行,后期计划搭建专门的HarmonyOS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与HarmonyOS开发竞赛和创新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应用商店对接

鼓励学生进行优秀HarmonyOS项目的培育,并与华为应用市场对接,为学生作品提供展示和发布平台,促进优秀应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评价与反馈机制

多维度评价体系

课程采用了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体系中HarmonyOS项目开发占整个课程的65%。整个项目开发完全遵循项目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并注重过程管理。项目开发过程包括项目开题、项目中期、项目结题三个主要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进行答辩验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完整性。图5为部分学生进行项目答辩的场景图。

反馈与改进

课程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质量持续提升。

总之,项目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开发人才,推动HarmonyOS生态的健康发展。项目实施的具体举措包括课程开发与推广、实践平台搭建以及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完善,力求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竞争能力的双提升。

项目成果、创新点及成效

1、项目成果

课程体系建设

成立了以HarmonyOS为核心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高级课程,覆盖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的全方位学习内容。

师资队伍提升

培养了一批具备HarmonyOS开发能力的教师团队,通过参加华为官方培训和认证,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引进了多名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丰富了师资力量。

学生作品涌现

从2022年开始将HarmonyOS内容融入Web编程技术的课程教学,截至目前共进行三轮课程教学实践,产生HarmonyOS学生作品21件。学生作品列表如表1所示,部分学生作品效果如图9所示。

搭建了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和开发竞赛。

校企合作成果

2、创新点

课程设计创新

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从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到高级应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引入最新的HarmonyOS开发工具和技术,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教学模式创新

实践与理论结合,强调项目驱动学习,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掌握核心技能。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产教融合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企业导师参与指导学生项目,提供真实的开发环境和项目经验。

实践平台创新

搭建HarmonyOS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开发竞赛和创新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与华为应用市场对接,为学生作品提供展示和发布平台,促进优秀应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项目成效

行业人才培养

学生在各类开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示了高校在移动应用开发方面的教育成果。

教学质量提升

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的完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推动了高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前沿技术推广

HarmonyOS在高校的推广和应用,提升了学生对HarmonyOS操作系统的认知和使用率。

多款学生开发的应用成功上线华为应用市场,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校企合作深化

以《Web编程技术》为契机,我校与华为开展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了HarmonyOS技术在高校的推广与应用,并取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一名教师获首批“华为开发者高校布道师”;一名教师获华为鸿蒙生态人才建设春雨奖;本项目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华为优秀成果奖;我校获2023鸿蒙生态高校人才领域年度优秀高校。上述成果的证书资料如图10所示。

通过上述成果、创新点及成效,项目不仅提升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推动了HarmonyOS操作系统的普及和发展,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双赢。

应用及推广情况

1、应用情况

(1)课程开设

课程广泛开设

课程模块化

课程被设计为基础、中级和高级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

(2)教学资源开发

教材与实验手册

编写并即将出版关于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的教材和实验手册,提供详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指导。

在线课程与视频教程

(3)实践项目

项目驱动学习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开发项目,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开发技能。项目内容包括简单的应用程序开发到复杂的系统集成。

创新创业支持

2、推广情况

(1)校企合作

企业合作课程

与华为合作,共同开发和推广HarmonyOS课程,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与华为公司合作,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毕业后可直接获得华为工作机会。

(2)教学交流与推广

高校之间合作

通过校际合作和交流,推广HarmonyOS课程和教学资源,扩大项目的影响力。

(3)竞赛与活动

开发竞赛

拟举办HarmonyOS应用开发校赛,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竞赛获奖作品在校内外展示,并被推荐至高校学生竞赛华为鸿蒙赛道。

技术讲座与工作坊

定期邀请华为技术专家和行业人士举办技术讲座和工作坊,介绍HarmonyOS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最新行业动态。

(4)应用市场推广

学生作品展示

与华为应用市场对接,学生开发的优秀应用可以在市场上发布,获得用户反馈和评价。

市场化支持

我校和华为拟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将优秀的开发项目市场化,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项目在应用和推广方面取得了较显著成效。通过广泛开设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推进实践项目,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教学交流、竞赛活动和应用市场推广,扩大了项目影响力,推动了HarmonyOS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优秀表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也为HarmonyOS操作系统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经验总结

1、成功经验

校企合作的成功模式

企业参与学生项目指导,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从基础、中级到高级课程,逐步深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合理论与实践,项目驱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课程、实验室实训、行业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开发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手册、在线课程和视频教程,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2、主要挑战

教师培训与师资力量

项目初期教师对HarmonyOS的了解和掌握不足,需要通过企业培训和自学提高专业水平和授课能力。

行业及企业内的高端人才、技术专家引进或邀请难度较大,需长期投入和有效激励机制。

课程内容的更新

HarmonyOS技术发展迅速,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确保教学的前沿性。但目前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要略慢于鸿蒙技术前沿。

学生兴趣激发

初期学生对HarmonyOS的认知有限,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及以后需设计更有吸引力的项目和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经验。

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

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在更多领域和层次上开展合作,共同推动HarmonyO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建立学科竞赛华为鸿蒙赛道与我校竞赛、授课等活动的联动机制,形成HarmonyOS知识体系的学生培养闭环,更有效地服务我校课程改革和企业人才需求。

建立更加完善的实习和就业对接机制,确保更多学生能顺利进入华为进行实习或就业。

3、未来发展建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专家、技术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技术布道。

完善课程体系与资源

持续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技术和开发工具,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维护,提供更多高质量教材、实验手册和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

在更多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深化与华为的合作,共同推动HarmonyOS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建立更加完善的实习和就业对接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扩大项目影响力

通过各种渠道推广项目成果,增强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尤其加强与西部其他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推广成功经验,推动HarmonyOS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普及应用。

总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经验,通过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了面向HarmonyOS的移动应用开发人才。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与资源、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和扩大项目影响力,以推动HarmonyOS技术在高校的持续发展、普及和落地生根。

THE END
1.探讨现代教育中辅助工具的应用与发展:以数字化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及在现代教育领域,辅助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技术因其高效性和创新性,在提升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旨在阐述其如何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数字化技术提升学习效率 1、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通过互联网将教育资源传递给学习者,打破了时空http://online.gaojunyue.com/post/18249.html
2.江苏省教学名师申报人推荐表通知公告一、基本情况 二、师德表现情况 三、? 教学工作情况 1.主讲课程情况(2017年以来) 2.其它教学环节 (含指导学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竞赛获奖等,限填300字) ? 3.教学手段开发、应用情况 (教学手段主要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限填300字) http://www.lygzzx.cn/jtysx/2023_02/10_10/content-15838.html
3.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候选人展示——张屹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导下,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二、教学手段开发、应用情况 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增加“华为鸿蒙系统开发平台”引入实验教学中;“疫情防控系统”引入课程设计及项目实训中。 2、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修订课程部分教学内容。将新一代软件架构技术https://www.seig.edu.cn/sise/article/2320.html
4.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用12篇)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现代教育技术集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语音实验室等多种教育手段为一体,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传统教学模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2419.html
5.全面解读随时随地开展的在线教学:现代学校教师的灵活教学新模式在这一颠覆性教育模式下,数字工具的应用更是赋予了学校教师强大的教学支持。从在线测评到学习平台的分析工具,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提供科学的数据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迅速识别哪些学生可能在课程中遇到挑战,并实时调整教学策略,保障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http://www.hiskypcb.com/index/2024121474133.shtml
6.最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研修计划方案(17篇)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自己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427535/
7.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建议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的自主和团队学习和操作训练,通过“教”与“学”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多媒体和实物等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http://qpzx.qpedu.cn/jhkx/kcgl/kcbz/249092.htm
8.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总结6篇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https://www.yuwenmi.com/kebiao/liunianji1/3586583.html
9.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2004年教育资源建设培训材料国外许多大学设立了教育科学系,有的称为教育工程学,就是学习和研究现代信息手段如何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促进他的变革的。进年来,我国一些师范院校也建立了现代化教育研究所(或中心),开始研究这一课题。 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清楚,一旦新的信息手段出现就必定会引起教育教学的变革。https://jyj.quanzhou.gov.cn/zwgk/ztzl/lszt/2004njyzyjspxcl/200405/t20040524_2203927.htm
10.教学论文(精选20篇)关键词:小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 一、借助多媒体,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选择和营造,是师生教与学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式,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的语言学科,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一种让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的环境,英语是“用”会的,而不是“学”会的,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寓https://www.hrrsj.com/jiaoxuelunwen/qitalunwen/701677.html
1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刘欣在《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中论述道: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手段。近年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了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迅猛https://wjez.wjjy.cn/newsInfo.aspx?pkId=494
12.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3.情景教学法 4.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考核项目与要求: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各占50%。平时考核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专题材料收集、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情况,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 学习领域4:哲学与人生 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13.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持续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性教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http://jx.wuit.cn/info/1070/6415.htm
14.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教师应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差异,通过教育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通过对个案的综合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式,并据此实施个别化教育。应注重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在教学组织实施中,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适应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