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写作技巧(附范文10篇)
写作文要先审题,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命题也是如此。论文命题除了确定题目之外,还会给你写作要求。而这个写作要求会告诉你本命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并给你确立一个写作向。这个可以参考后面的论文真题分析。
在填写并确认好个人信息之后,先看题,看完之后选择一个最有把握的。如果感觉都没太有把握,就选一个命题描述说明比较多的,这样你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写的内容也更容易贴近主题。
正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层面,即写作要求中让你阐述知识点概念的部分,另一部分就是项目实践层面,即此理论或技术框架为什么要应用于项目,如何应用于项目、应用于项目之后获得了怎么样的结果。这一块可以参考后面部分。
每一大段或者两小段对应一个知识点。每段开头先点题,先说明这一段要写的知识点是那个。然后将理论与技术框架或者实现方法对应起来,接着描写技术框架的选型依据、应用、优势及取得的效果。
如果分段太少,你就会发现写着写着突然没话了,只能乱写一通。如果分段太多,其一是知识点可能不够,其二是草草几笔带过一个知识点,让人觉得没有深度,也容易失去得分点。
假如你要升级一个组件,需要写一个升级报告。当你无从下手的时候,你写一些性能提升、运行稳定性提升、主备负载均衡高可用、故障用户无感知等等专业词语,让人看起来就是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然后再和老版本对比,详细描述一下新特性,大功告成。
范文一:论软件系统架构风格
系统架构风格(SystemArchitectureStyle)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架构风格定义了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合起来的。软件系统架构风格反映了领域中众多软件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软件系统架构风格的共有部分可以使得不同系统共享同一个实现代码,系统能够按照常用的、规范化的方式来组织,便于不同设计者很容易地理解系统架构。
请以“软件系统架构风格”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分析软件系统开发中常用的软件系统架构风格有哪些?详细阐述每种风格的具体含义。
3.详细说明在你所参与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中,采用了哪种软件系统架构风格,具体实施效果如何。
范例
摘要部分:
本人于**年**月参与**项目,该系统为***,在该项目组中我担任系统架构师岗位,主要负责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本文以该车联网项目为例,主要讨论了软件架构风格在该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底层架构风格我们采用了虚拟机风格中的解释器,因该公交共有几十种不同的数据协议,使用解释器风格可以满足整车数据协议兼容性需求;中间层关于应用层的数据流转采用了独立构件风格中的隐式调用,以减低系统间耦合度、简化软件架构,提高可修改性方面的架构属性;应用系统层采用了B/S的架构风格,统一解决公交行业性难题“实施推广难、维护难”问题。最终项目成功上线,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正文部分:
随着**,**集团自**年**月起****,规划***。【项目背景内容可分2段写,第1段简要说明下项目来龙去脉】
**年**月我司**委托建设***项目。本项目****,我在项目中担任系统架构师职务,主要负责系统整体架构设计,该系统主要***,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第2段对系统整体情况进行细致介绍,项目背景第1、2段内容可以写到400到450字】
中间层我们使用独立构件风格中的隐式调用来简化构件间的交互复杂度,降低系统耦合度。主要的实现手段是,我们采用了一个开源的消息中间件作为连接构件,这个构件是apache基金会下的核心开源项目activemq,它是一款消息服务器,其性能和稳定性久经考验。由上文提到的解释器解析出对象化数据经过activemq分发到各个订阅此消息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包括运营指挥调度、自动化机护、新能源电池安全监控等,这种多web应用的情况非常适合采用消息发布与消息订阅的机制,能够有效解决耦合问题,我们在编码的过程中发现只要采用这种风格的web应用,整个迭代过程效率极高,错误率降低,而且我们使用的spring框架,消息队列的管理完全基于配置,清晰简单,维护性良好,例如整车安全主题、运营调度主题、机护维修主题等消息队列分类清晰,可以随时修改其结构也能够随时增加其他主题的消息队列,不同的web系统监听的队列也可以随时变换组合,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架构设计能够让系统的构件化思路得到良好实施,总体来说这种架构风格带来了非常清晰的数据流转架构,简化了编码难度,减低本项目的二次开发的难度。
项目于**年**月完成验收,这1年内共经历了2次大批量新购公交车辆接入,这几次接入过程平稳顺利,其中协议解释器软件性能没有出现过问题,消息中间件的性能经过多次调优吞吐量也接近了硬盘IO极限,满足当前的消息交互总量,另外由于我们的项目多次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快速适应can协议变动,得到过业主的邮件表扬。除了业主机房几次突发性的网络故障外,项目至今还未有重大的生产事故,项目组现在留1个开发人员和1个售后在维护,系统的维护量是可控的,系统运行也比较稳定。
不足之处有两个方面,第一在架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忽略PC配置,个别PC因为需要兼容老的应用软件不允许系统升级,这些电脑系统老旧,其浏览器不支持html5,导致了系统推广障碍。第二在系统容灾方面还有待改善。针对第一种问题,我们通过技术研讨会说服业主新购PC,采用两台机器同时使用方式解决。针对第二种问题我方采用了服务器冗余和心跳监测等策略,在一台服务暂停的情况下,另外一台服务接管,以增加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