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论文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据库设计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数据库实现

4.1建立存储过程由于使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处理都是通过SQL语言完成的,其中有大量数据的插入、更新与删除,甚至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所以直接提交SQL语句并让DBMS进行编译再执行的话,处理的效率较低,而建立存储过程是一种有效解决手段。存储过程是一种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SQL操作[3],这样很多数据处理流程都在后台以存储过程的方式来实现,即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又可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对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研究

2.1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含义

为了满足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各种功能及标准上的要求,一般分为嵌入式的数据库、PC主数据源和同步模块这几个部分,在这些构成部分之中,微型化的嵌入式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具有最高技术性和应用性以及容易携带的特点,这就是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般含义。这三个构成部分,其中微型化嵌入式数据库有数据的容量比较小,其可靠程度比较低的缺点,但是这点在PC主数据源中会有弥补,因为PC主数据源只能用于PC机中,这样就不能按照意愿进行移动。在这些构件的中间部分是同步模块,这个部分可以进行数据的双方向的交换,将数据在嵌入式数据库和主数据源之间进行传递,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同步模块作为信息交流的桥梁。只有嵌入式数据库设计中三个部分合理的结合应用,才可以互相补差补漏,既可以有嵌入式数据库的便于携带的优势,又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这样对于想要随时获得大量信息的用户来说,就得到了满足。通过三种部件互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方式。

2.2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特点

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体系的设计中,一般采用固定的网络连接对不同的计算结点之间连接,这样可以保证网络能够连续的连接。但是随着移动数据技术的发展,它要求固定的节点和移动的结点相结合,那么以前传统的网络连接就不能够满足条件。对于移动数据库,其要求的性能比较高,所以要求有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这种设计是建立在传统分布式的数据库的建设上进行拓展而来的。现在的移动数据库是把固定的服务器节点和客户端进行连接以获取动态的数据,因此可以将移动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看作是动态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来说,传统的数据库的设计和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有着很多不同点,如果在移动的计算机环境下进行移动数据的应用就是嵌入式的数据库系统,这种可移动的特点优于传统数据库设计。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主要特点是包括有对标准的SQL进行技术支持,对事务的管理功能和完备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供多种嵌入型操作系统的应用。

3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技术和应用前景

3.1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

3.2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应用前景

多数据库系统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新兴的数据库研究领域。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部门所需信息既相互交错,又相对独立。这就要求各部门所用的数据库既能高度自治地工作,又能进行信息共享。

为弥补以上不足,在DM2的改进版本DM3中增加了协调器,用以联接各个独立的DM3数据库子系统,并协调各子系统间的各种关系,使各子系统既能高度自治地工作,又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一、多数据库体系结构

本系统可看作多个数据库子系统被协调器联起来的,高度自治的一个联邦数据库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独立处理本系统内部的事务,而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由复制技术提供,副本间的一致性由协调器协调处理,处理所需的信息在初始化时写入协调器的组间数据字典中。当对某子系统中的一份数据副本进行修改时,该子系统会将修改通知协调器,由协调器对该数据的其它副本进行修改,从而保证了所有副本的一致性。

由以上可知,子系统彼此并不直接接触,而是各自都与协调器直接相联,由协调器统一管理子系统间的通信。这样,当子系统对副本进行修改时,不必关心相应的子系统处于何种状态,也不必等待回应消息,以及异常处理,所有这些都由协调器进行管理。因此,既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也保证了子系统的独立性。

协调器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它对协调器和服务器进行初始化,并将有关信息存入组间字典;其次,它管理不同子系统间的通信,维护副本的一致性;最后,它在子系统出现崩溃时,进行异常管理及恢复工作。

二、多数据库互联机制的主要策略

多个DM3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是通过副本实现的,副本的一致性是由协调器来维持的,是一种弱一致性。通常,多数据库系统间的一致性是通过协调器周期性地访问服务器的日志来完成的。由于副本的更新带有随机性,因此,若采用这种方法,可能数据被修改多次,但其相对应的副本仍未被修改,这样就损害了数据的一致性;也可能数据并未被修改,但协调器已多次访问了服务器的日志了,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效率。

为了使协调器正常工作,我们对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DM2进行了修改。在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增加一项IsReplication。建表时,该项初始化为false;当为该表建立一个副本时,该项赋值为true。具体算法如下。

1、初始化算法。

2、维护算法。

因为旅游规划的本质是为区域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战略指导,为近期的规划开发提出具体的、实际性的指导,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试图以数据库营销的核心贯穿整个旅游规划的过程,从三个方面:规划的客源市场调查、具体市场营销方式、规划完成后的跟踪来阐述数据库营销的重要性,有别于以前的就营销而论营销的做法,以求给以后的旅游规划提供些许指导与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的旅游规划文本当中的市场营销方式大部分仍是以传统的营销方式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客源市场的需求,就营销论营销,没有把营销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的过程,缺乏整体的营销观念,在客源市场调查的过程当中,对消费者需求的调查成分偏少,即使有,在后续的旅游产品设计中也难以体现,降低了客源市场的满意度。

第三种情况是指目前的旅游规划文本在指导具体的区域旅游实践当中的精准性不够,难以跟上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充分考虑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规划文本束之高阁,没有用处,资源浪费,规划文本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规划过程的完成,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正的过程,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检验的过程。

二、问题的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现代营销的手段之数据库营销的角度去分析,以其核心观念贯穿整个规划过程,用以指导具体的规划过程。

(一)客源市场调查中的数据库营销

可以看出客源市场的这种调查方式是一次性的,消费者在规划进行过程当中的需求变化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并没有考虑,也就是说规划默认为客源市场的需求及消费模式短期内是不会变化的,其实不然,环境在时时刻刻的变化,消费者的心理也在时时的变化,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建立所调查样本的数据库,以一定的周期为间隔,采取各种数据库营销方式进行样本的调研,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样本进行归类分析,指导规划的进行。

(二)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旅游市场营销模式

传统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以产品、价格、分销、促销为模式,以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消费者的需求,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不考虑市场的营销方式是不科学的,在旅游规划过程当中应该予以摒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者、成本、方便、沟通为模式的“4C”策略,而数据库营销是这一策略的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在旅游规划创作过程当中,其基本的营销方式应该以定向直邮,电子邮件营销,网络传真营销和短消息服务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数据库营销手段为主,深挖其具体内涵,延展其多种利用方式。

通过数据库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后,就可以在宣传册的封面上贴上他们喜欢的产品图或直接与他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当然交流的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加强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关系。例如,旅行社利用自己的网站,运用数据库跟踪旅游者的习惯和兴趣爱好,以此为根据向旅游者推荐他们感兴趣的旅游线路。对旅游者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更好地帮助旅游者解决旅游购买过程中的问题,最后与旅游者建立起良好的商业关系,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并最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转(三)规划文本完成后的数据库营销

规划文本完成以后在具体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

可以结合客源市场调查中所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再次调查,不断反复,切实修正提供给消费者的旅游产品的可行性,以求“适销对路”,另一方面,服务行业的这种数据库营销有点类似于物质生产部门的“售后服务”,具体来讲,指的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当中,对客源市场或是部分游客进行回访,收集旅游者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改进。

三、问题的解决

规划的本身就是一个营销的过程,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模式以及如何采用的问题,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营销的思想贯穿于规划的始终,客源市场的调研并不仅仅是一个直线式的过程,而更多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规划是一个弹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对于旅游者的营销是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潜在消费者的过程。具体的数据库营销方式有很多,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或是几种方式的组合,应该根据客源市场的情况来定。

四、数据库营销在旅游规划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数据库营销的作用

旅游规划应该用战略的眼光、用资产的眼光来看待营销数据库,特别是应认识旅游者信息的真正价值,将规划所涉及到的旅游企业规划从“管理信息”向“利用信息”转化。企业应切实地制定出营销信息战略,对信息收集、维护和利用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评估,从而将数据库营销提升到旅游企业战略的层次上,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数据库营销的应用。

(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一致性和规范化

面对Android手机如此迅速发展的今天,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等类似的软件出现在手机终端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同时其发展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作为传统WEB应用,也必将在手机客户端上得到应用。

一、构建系统的整体框架

(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技术手段:系统采用C/S结构,MVC软件开发模式,前台使用Eclipse开发,后台服务器使用Servlet编写服务器,同时用Tomcat作为服务器,前台客户端环境使用的是Android控件[2]。通过JDBC来调用Mysql数据库,来实现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的采取的技术是JSON技术,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是完全独立的文本格式,而且还使用了一个语言习惯类似C家族(包括C,C++,C#,Java中的JavaScript,Perl,Python和等)。这些特性使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易于读取和写入,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问卷调查法。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系统应该实现哪些功能以及后续的系统的完善等。

3.科学实验法。用黑盒和白盒的方式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

(二)整体框架。

本系统采用MVC框架,该框架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便于后续的扩展和修改,细化的结构分支为:

1.用户管理:添加用户,用户信息修改。

2.论题管理:上传题目,修改题目,审核题目,选择题目。

3.论文管理:论文上传,论文下载,论文审核。

系统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二、数据库设计

系统运行的核心是一个稳定运行的数据库,数据库设计的优良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状况[3]。

(一)数据库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用户管理、论题管理、论文管理上。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满足要求并且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总结得出基于Android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要满足如下数据库需求:

该系统的用户有:管理员、学生、教师。其中教师和学生用户的编号都要能唯一标识出人物身份。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用户的姓名都应该是一个非空集合。论题和论文中必须还有教师的外键约束。

(二)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数据库需求分析,可知本系统的实体有管理员实体、普通用户实体、论文实体。

E-R模型的组成包含三个元素:实体、属性、联系。E-R模型用E-R图表示。实体是用户工作环境中所涉及的事务,属性是对实体特征的描述。

从数据需求分析中得出系统的实体属性图,遵循三范式原则,对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了整合,得出E-R图。

(三)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之后,就要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模型转化成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本系统采用的是MySQL数据库,定义管理员表、普通用户表、论文表、题目表和选择表,具体表的设计这里不再详述。

三、各模块的设计

(一)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二)论题管理模块的设计

论题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有论文题目的申报、论文题目修改、论文题目审核、学生选题。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选题环节的关键。当老师通过该系统发表课题,课题通过审核后,学生用户可以选择课题

选题界面的布局采用的是LinearLayout中包含RelativeLayout布局文件本界面需注意选择论文后跳转到申请提交界面页面跳转同样采用setContentView方法[4]。

(三)论文管理模块的设计

论文管理模块:主要包含有:论文上传、论文下载和论文审核。是实现师生间相互传送文件的基础。该模块布局文件同样是采用的LinearLayout

以上三个模块设计好后,接下来需要实现数据库的连接,这里主要用到数据库连接类DBConnection.java来实现,其中主要是字符串url、user、password作为参数,然后再去调用DriverManager类的getConnection方法[5]。最终返回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实现数据库的连接。使用工具类DAO来实现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增删查。

四、系统测试

这个系统的测试使用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两种测试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下列试验的目的:

(1)系统整体功能测试:检查各个功能模块是有遗漏的功能。

(2)接口检查:检查输入输出的信息是否符合规范。

(3)数据检查:检查数据结构是否正确并且对外部信息的访问进行验证。

(4)性能检查:检查性能要求可不可以得到满足。

五、结束语

智能手机的各种app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更多的各类管理系统都已经从WEB端拓展到了移动设备终端上了。相信在今后,基于Android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将在高校中有其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卢海东编著.Android应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PaulDeitel著Android应用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一、引言

目前国内的部分高校有了相似功能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其模块的划分大同小异,都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充分共享以及方便用户的操作。主要有南京农业大学的基于.NET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有学生平台、教师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处理平台等模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有教师出题、论文题目的审核、学生选择论文题目、开题报告审核入库、毕业论文审核入库、毕业论文查询等模块;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有:个人查询、课题查询、网上指导、请假手续、重要通知、论文格式、论文上载等七个模块。所有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体现了开发者对数据库建模的思路。而且在运行模式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分而治之的设计思想,即数据库信息(如课题、老师、学生、论文等)在各院系中是单独进行的,在各院系之间及院系与教务部门之间却没有提供信息交互的手段。

二、系统概述

(一)总体规划

基于对目前其他院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比较分析,总结其长处,提出了一套高等院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研究方案。该系统方案基于Web技术,不仅要面向学校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还要解决各部门已有的或将建立的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用率,系统结构应具有跨平台访问不同数据源的机制。在教务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布局,在提供优质、高效的业务管理和事务处理的同时,使全校师生可以在任一平台上对毕业论文的信息进行方便地沟通与交流。同时,系统要具有安全高效的通信机制,要有效预防由于Web技术的应用而引发的信息泄密和对保密信息的非法侵入等安全隐患。

(二)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这种结构中,应用服务器接收到客户机的请求页面指令后,就向数据库服务器请求有关的数据,数据库服务器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交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将之整合成页面再返回给浏览器[2]。该结构主要特点是:客户端实现零维护,系统维护和升级方便。软件程序、数据库、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组件都集中在服务器,用户除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外无需其他软件,即用户以Web页面的形式与系统进行交互。

(一)数据库设计

在具体实现上,系统整体ER图设计如图3示。

(二)界面设计

(三)安全设计

任何一个应用系统都对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即数据的保密性和可靠性。而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学生档案等重要信息,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该系统的安全性,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实现。

3.Web服务器安全保障。Web服务器的安全依赖于校园网的安全,同时对web服务器特殊的安全措施。外网用户通过校园网的VPN技术与web服务器进行通信,在校园网出口处部署网络防火墙,同时在Web服务器上主机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系统进一步防护和监测。另外,通过定时的安装补丁、及时升级、关闭不必要的服务进一步加强了WebServer层和操作系统的安全。

四、系统性能的优化

五、结论

[1]刘必荣.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7(8):54-56.

[2]杨永,梁金钤.基于B/S模式的通用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4):143-145.

[3]马薇,娄雨.Oracle数据库容灾备份中的流复制技术研究[J].科技通报,2012,28(2):182-184.

[4]刘昌平,范明钰,王光卫.可信计算环境数据封装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0):3891-3893.

[5]赵建伟.γ遥测数据远程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6):3849-3851.

1.系统设计

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操作简单,用户无需进行培训即可使用,该系统能根据统计数据或用户的查询情况生成图表,能通知公告,能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长期使用,方便对各学期学生论文的对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1档案电子化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计划书、开题报告、答辩记录等都能上传到该系统中,节省了大量的纸张。

1.2监管全面化

毕业设计过程中,通知、公告、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全记录在系统中,学校可以在该系统中随时查看毕业设计的教学进展情况。

1.3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各学期毕业论文质量的统计对比,统计结果可以生成柱状图、饼图。

1.4报表的打印输出

1.5管理规范化

2.水晶报表应用

2.1水晶报表的设计

根据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中的报表包括学生信息统计报表、教师信息统计报表、学生论文成绩报表、论文课题报表等。学生信息统计报表包括学生班级的开题报表、学生班级的计划书报表、学生论文提交情况报表。教师信息统计报表包括教师指导记录报表、教师添加课题报表、教师通知报表。每个统计报表都实现了对多个数据库表进行查询操作,在水晶报表的设计中,规定了数据的显示格式,规定了每页显示的数据条数,实现了图片的动态加载。学生论文提交情况报表如表1所示。

2.2动态创建水晶报表

水晶报表(CrystalReports)根据访问数据库的方式分为:拉模式(Pull)和推模式(Push)。在拉模式中,水晶报表自动链接至数据库和执行SQL指令,不需编写代码,在推模式中,程序开发人员需自己编写连接数据库语句、执行SQL命令语句等。

在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以推模式来实现更加的符合实际项目的要求,因此采用的是推模式,动态创建水晶报表,即自己编写连接数据库代码等。在.NET平台下动态创建水晶报表方法为:首先新建数据集文件(.xsd),然后在页面中放入CrystalReportViewer控件,该控件称为报表查看器,主要实现在页面中显示报表,接着新建Crystal报表,并进行排版和设计。最后编写代码来将数据库数据表中的数据存入数据集,并指定CrystalReportViewer控件的ReportSource属性,其主要代码如下:

3.结语

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解决了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学生通知困难,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困难、难以指导学生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的缺点。该系统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大大简化和加强毕业生论文的指导与管理工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同时,水晶报表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查询和统计毕业设计中的各类数据,为用户提供了简单的操作和数据打印功能,设计完成的报表功能强大,易于实现。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性训练。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完成专

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但当前不少高等院校在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的管理主要还是采取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在资料整理、资源共享、选题、论文撰写及指导、格式检查等诸多方面存在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系列问题。而且传统毕业设计中的毕业论文管理没有合适的交流平台,都是教师和学生单向沟通。

1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开发环境

该信息化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如图1所示。

图1系统三层体系结构图

其中表示层提供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即客户端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本系统;应用层实现业务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这一层为表示层提供功能调用,同时它又通过调用数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数据层位于底层,以为接口,主要处理应用层对数据的请求。数据层可以对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该信息化系统运用3.5+CSS+C#技术,以VisualWebDeveloper2008为开发平台,基于B/S结构,使用IIS构架Web站点,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通过访问数据库。

2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毕业设计进行的过程,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该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系统工作流程图

该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指导教师并选择其提供的课题,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及课题的被选择情况选择合适的学生及其课题。使学生的论文选报工作灵活、高效。同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及论文指导水平,否则可能面临没有学生选报的尴尬处境。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进步。

3系统的实现

3.1系统功能设计

图3功能模块图

3.2数据库设计

该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在进入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系统数据库主要包含学生表、教师表、管理员表、系统公告表和系统状态表等。数据库主要约束关系如图4所示。

图4数据库约束关系图

3.3功能实现

if

(Roles.FindUsersInRole(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ToString().Trim(),user_no.Text.Trim()).Length>0)

Session["logid"]=user_no.Text.Trim();

Session["Roler"]=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if(Session["Roler"]=="管理员")

Response.Redirect("ManagerMain.aspx",false);

if(Session["Roler"]=="指导老师")

Response.Redirect("TMain.aspx",false);

if(Session["Roler"]=="毕业生")

Response.Redirect("SMain.aspx",false);

user_pass.Text=user_no.Text="";

}

3.3.2管理员功能的实现

管理员界面的功能包括公告、学生用户管理、教师用户管理、分组管理等。

导航菜单是一个系统的导航图,用户能快速、熟练地使用系统中的各个功能就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导航菜单。导航菜单使用C#、CSS、图片等技术实现,能够点击展开或收缩。并在右侧显示相应内容,便于操作。

3.3.3教师功能实现

教师界面包括查看系统公告、学生信息、学生选报情况等,教师在此界面下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等操作,修改密码、课题方向和添加个人信息等。

3.3.4学生功能实现

学生主界面包括查看教师信息,课题选择、论文提交、查看点评、成绩查询、修改密码等功能。

4总结

[1]聂强,邹赛,刘忠利.基于信息平台整合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过程监控信息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142-146.

[2]洪建峰.基于Web的毕业论文指导交流系统设计与应用――以上海电视大学毕业论文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49-51.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ThesisSearchingSystemBasedonB/Sstructure

LIUQun-Yan,ZHANGDa-Wei

(Library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Abstract:BasedontheB/Sstructure,athesissearchingsystemisdesignedanddevelopedforacademicthesissearchingbytheASPtechniqueandSQLdatabase.Thesystemcanrunverystably,hascompletefunctionsandsatisfiesallrequirementsofthesissearchexcellently,whichprovidesagoodplatformforsufficientusingofacademicthesis.

Keywords:thesissearch;ASPtechnology;SQLSERVER;B/Sstructure

1前言

2系统技术分析及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结构为其基本框架,运用当前应用广泛的动态web技术ASP实现其与数据库的强大操作和远程客户端的交流。下面对这些技术和开发环境进行分析介绍。

2.1B/S结构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把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的技术,其实现了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分离,即用户端利用相对统一的浏览器(IE、Netscape等)代替客户端软件,实现跨平台的应用服务,B/S通常采用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B/S结构

三层B/S结构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表单形式把客户请求以HTTP协议方式发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数据库服务器经过数据处理后将符合条件的数据返回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把结果翻译成HTML模式或各类Script格式,返回浏览器供用户阅读。

2.2ASP技术

ASP(ActiveServerPage)是Microsoft提出的基于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通过在普通HTML页面中嵌入的ASP脚本语言(VBScript、Jscript),就可以建立和执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由于ASP脚本是在服务器端解释执行的,所以用其设计的程序独立于客户端浏览器且保密性较高;ASP采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ADO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访问方案,使ASP访问数据库十分方便。基于以上原因,本系统采用ASP技术来实现其功能。

2.3系统开发平台和环境

本系统服务器端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MicrosoftWindows2003Server为其操作系统,并配置IIS6.0;选取可扩充的、高效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采用专业网站开发编辑器MacromediaDreamweaverMX2004为系统开发工具;开发语言为HTML和VBScript;客户端只需要安装IE4.0或Netscape3.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即可使用本系统。

3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在开发此系统之前,作者做了大量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掌握了系统所必需具有的功能,并考虑了人机功效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设计。下面对该系统的功能模块、web页面、数据库作总体的设计。

3.1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根据用户对论文检索精度要求的不同,该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1)基本检索模块,(2)高级检索模块,如图2所示。

基本检索模块:主要适用于对检索精确度要求不高、对论文库按某一条件字段进行简单分类检索的用户。该模块的功能要求主要有:用户选择某一检索项并输入检索词,就可检索到符合该条件的所有记录,并将检索结果分页显示;可以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内容,包括摘要。

高级检索模块:该模块适用于对检索结果要求精确、多条件查询的用户。该模块的功能要求主要有:可以实现多个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将检索结果分页显示;可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信息,包括摘要。

根据学位论文的特点和用户的检索需求,其检索选择项分为七类:论文题名、论文作者、论文导师、关键词、学科专业,中文摘要、分类号。

3.2Web页面设计

根据该系统的模块及功能,实现该系统需要4个页面。检索首页index.asp,该页面采用HTML表单的形式收集用户输入的检索词及检索选择项条件;基本检索Bsearch.asp,该页实现基本检索的功能页面,并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高级检索Hsearch.asp,该页实现高级检索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查询功能,并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记录详细显示Show.asp,该页实现浏览某一纪录的详细信息,本校用户可查看全文。其页面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页面关系图

3.3后台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SQLSEVER2000来创建后台数据库。为了提高数据库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并确保数据安全,本系统采用文件实体和文件参数分别存放的方法,即在数据库中只保存论文的文件名、存放路径、文件格式和大小,而在WEB服务器指定目录存放学位论文全文。根据学位论文的构成特点和用户的查询需求,创建的数据库表的字段如下:姓名、学号、专业、培养单位、论文题名、分类号、学位级别、导师姓名、导师单位、提交日期、关键词、论文页数、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全文文件名,全文路径、全文大小、全文格式。

4系统功能实现及核心技术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三个核心技术问题。ASP与WEB数据库的连接、多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问题和查询结果分页显示问题。下面来阐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4.1ASP与WEB数据库的连接

ASP与数据库的连接一般有三种方法:(1)通过ODBCDSN建立连接,(2)通过OLEDB建立连接,(3)通过Driver建立连接,本系统选用通过Driver建立连接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程序的可移植性比较好。系统建立连接的过程如下:(1)建立数据库连接对象: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2)打开要访问的数据库:conn.open"Driver;Server=;Database=;Uid=;Pwd="(3)建立记录集对象: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4)打开记录集对象:rs.openstrsql,conn,"3","1";(5)利用记录集对象所提供的属性对Web数据库实施操作;(6)关闭记录集对象:rs.close;(7)关闭数据连接对象:conn.close;

4.2检索功能实现

本系统两大检索模块中,基本检索模块中的SQL查询比较简单,在这里不予熬述。重点来阐述高级检索模块中的动态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查询,这是开发本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难点之一。本文采用VBScript中的selectcase语句来识别用户的动态检索项,用IF语句来控制多条件的查询,专门设置变量strhigh2接受用户所选取的与、或、非条件。SQL查询语句用变量strsql来保存,而最初的查询语句是:strsql="select*fromtable1where1=1",后面依据条件对查询语句进行叠加,如:strsql=strsql&"select*fromtable1wherename="liuyan"",直到条件判断完毕,最后形成SQL查询语句,并保存在strsql变量中,执行rs.openstrsql,conn,"3","1"语句。系统查询功能实现。

为了提高系统的简单易用性和查询结果的命中精度,本系统支持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字段的精确查询,而对字段论文题名、关键词、论文摘要、提交年份、学科专业、分类号实施模糊查询,如:用SQL语句seletc*fromtable1wherenamelike%"&yan&"%实现模糊查询。

4.3查询结果分页显示

在显示查询结果时,如果所有检索的命中记录在一页显示,将不方便用户浏览,所以系统要求将查询结果分页显示。而实现查询结果分页显示关键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循环显示本页记录,(2)翻页控制。

循环显示本页记录:即当前页记录的显示问题。本系统采用双重嵌套的DoWhileLoop语句来控制当前页记录的显示,用rs.("字段名")显示记录字段;采用ADO中数据集RecordSet对象的一些属性来进行参数设置:用PageSize属性设置每页显示的记录数;用PageCount、RecordCount属性分别显示检索命中的总记录数和页数;用AbsolutePage属性表示当前页码;用MoveNext方法来移动记录指针;并用到了BOF属性和EOF属性。通过运用以上的语句控制与属性设置,实现了当前页记录的显示。

(2)翻页控制:系统要求将查询结果分多页显示,而在进行翻页时,涉及到对页面bsearch.asp或hsearch.asp(实现检索和分页显示的功能页)的自身连接,也就是web服务器端要重新执行该页面程序,重新接收用户输入的检索词和重新执行SQL查询语句,并且要求正确显示目标页记录。所以,在系统进行翻页时,要对两类参数进行传递,分别是用户输入的检索词、检索项和当前页数。本系统采用表单的隐藏域来对这两类参数进行传递,选取Request.form("")来接收用户从表单输入的检索词和检索项,而采用Request.querystring("")来接收翻页时由表单隐藏域传递的检索词、检索项参数和当前页数参数,并用IF语句来判断使用前者还是后者;翻页的自身连接采用URL方式传递目标页数。参数传递正确,系统成功实现翻页功能。

5结束语

采用web技术、数据库技术、ASP技术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系统。在此系统开发过程中,重点研究解决了动态多选项、多条件的与、或、非复杂查询问题,以及检索结果分页显示的问题。经过测试,本系统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现已应用于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解决了高校学位论文的检索难题,使得博士、硕士论文能够被科研和教学充分利用,提高了学问论文的利用率,这也是开发本系统的真正意义所在,作者感到欣慰!

[1]陈健伟,李美军,施建强,等.ASP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8-206.

[2]张固,汪晓平.ASP网络应用系统典型模块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3-95.

[3]龙马工作室.ASP+SQLServer组建动态网站实例精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73-96.

DevelopedResearchonManagementSystemofGradnationthesis(desig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WANGYu-qing,LIGe-wen,SUNYou

(Dalia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Dalian116035,China)

Abstract:Thetopicofthisarticlecomesfromtheactualproblemsofwork,basedonthegreatadvantageoftheschoolnetwork,thissystemwillmaketherealizationfortheannualstudents'graduationthesis(design)bytheinternettechnology.Thisarticlebeginswiththesystembackground,analyzesthenecessityofthedevelopmentofthesystemandintroducestheprocessandrelativetechnologyofthesystemrealizationindetail.Itpointsoutthedetailedmethods,whichfreestheteachersandstudentsfromthetediouspapermanagementprocedure.Itcarriesgreatpracticabilityandscientificvalue,whichenlargesthefunctionofthepresent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managementsystemplatform.

Keywords:Internet;Webapplication;network;JSP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等教育,不仅充分利用了优秀教育资源,而且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这也是极大促进了高校的信息化发展。目前适用于各种教育层次的教务管理、教学管理、课件、考试等系统或平台已逐渐发展成熟。但是,大多平台中的教学系统一般都是以完成“课程教学”为目标设计的,对课程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环节提供支持服务还很少。用网络平台实现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支持服务还少有人讨论,而这一应用恰是目前所需要的。[1]

本系统所研究就利用互联网Web2.0技术,采用B/S工作模式来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实践环节中教师数量不足,选题不规范,指导教师与学生难以及时沟通等问题的。

2理论基础和核心技术

2.1JSP技术

JSP(JavaServerPages)技术是以Java语言作为脚本语言的,它为创建高度动态的Web应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开发环境。JSP代码可被编译成Servlet并由Java虚拟机执行,这种编译操作仅在对JSP页面的第一次请求时发生。因此普遍认为JSP的执行效率比PHP和ASP都高。[2]

JavaServlet是一种开发Web应用的理想构架。JSP以Servlet技术为基础,又在许多方面作了改进。JSP页面看起来象普通HTML页面,但它允许嵌入执行代码,利用跨平台运行的JavaBean组件,JSP为分离处理逻辑与显示样式提供了卓越的解决方案。并且JSP可以使用JavaBeans或者EJB(EnterpriseJavaBeans)来执行应用程序所要求的更为复杂的处理,进而完成企业级的分布式的大型应用。[3]

2.2JavaBean

2.3CSS技术

CSS是CascadingstyleSheets的简称,中文译作层叠样式表单,它是一种为超文本置标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提供增强补充服务的技术,可对每一个HTML的置标(tag)做精雕细刻的修饰。它语句、文法简单,只要在源码中插入STYLE语句就可轻易实现页面内任意文本颜色、背景、边框、行距、字距的添删和修饰等功能,就可使网页更加生动活泼,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

2.4客户端脚本技术

客户端脚本是为操控和显示由服务器端返回的内容而量身定做的。这种方法可以隐藏、显示网页组件,移动或者改变颜色和字体,从而实现对用户事件的反应。显示或隐藏表单是在网页上创建下拉菜单的根本。依据鼠标位置显示相应的窗口支持网页提示功能。

本系统采用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客户端脚本语言是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对象并在网络浏览器内部运行的脚本语言。它对网页组件的控制是通过文件对象模式(DOM)实现的,该模式是一种实现与网页交互的应用程序接口(API)。[4]

2.5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一种存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工具。数据库的作用在于组织和表达信息,简而言之,数据库就是信息的集合。

1)Web数据库简介

所谓Web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基于Web模式的DBMS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DBMS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以Web这种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为平台,将客户端融入统一的Web浏览器,为Internet用户提供使用简便、内容丰富的服务。Web数据库管理系统必将成为Internet和Intranet提供的核心服务,为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提供技术支持[7]。

2)SQLServer2000简介

SQLServer2000是企业级网络关系型数据库产品,ODBC数据库引擎提供了与数据库打交道的途径,通过它以及来访问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各种操作。VisualBasic、SQLServer2000以及其他微软的软件产品都是通过ODBC数据库引擎,从而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ADO数据对象模型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与将信息显示给用户看的程序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提供了用来浏览不同记录的各种跳转方法,使用微软公司推荐的ADO对象模型将为以后的扩展带来便捷。[10]

3系统设计与开发

3.1系统研发的目的

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论文管理的网络化,使原本繁琐的选题问题简单,快捷,奏效。解放教辅人员和学生。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交的题目,在联网的计算机上随时选择,更改自己的论文题目。教师可以在任意联网的计算机上论文信息,并实现选择其论文的学生信息的打印。管理员有设置限制选题条件的功能。并能在任意联网的计算机上对选题信息按班级,教师实现打印。管理员还应有封闭数据库的权利。

3.2系统设计思想

3.3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分析

3.3.1使用UML用例图描述系统需求

该系统用户有三种身份:学生、教师及管理员。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注册,更改自己的身份信息,但学生不能改自己的用户名(学号),而且学生只有在注册自己的详细个人信息后才可以进入系统进行论文题目的选择。学生和教师的用户名可以由管理员统一。具体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8-9]

图1学生用例图图2教师用例图图3管理员用例图

3.3.2系统结构功能分析

从以上对本系统的分析,可将其分成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主要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后台是为管理员(教学秘书)提供。如图4和图5给出了前台和后台的功能结构图。

图4前台功能结构图

图5后台功能结构图

3.3.3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本系统主要用到四个数据表:

1)student(学生信息表),该表不但保存学生的基本注册信息,还包含了学生选择了哪位教师的选题(即教师编号和选题编号),主要包括:学号(学生ID)、密码、学生姓名、班级等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教师ID、论文ID。

2)teacher(教师信息表),该表用于保存教师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教师ID、密码、教师姓名、教师职称等等教师的基本信息。

3)article(论文信息表),该表用于保存论文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对应教师的ID、对应教师的论文题目及论文ID等论文基础信息。

本系统用到的数据表的关系主要有一个,如表1所示。

表1表关系

3.3.4网站整体设计

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采用JSP+JavaBean的开发模式。使用的JavaBean如表2所示。

表2学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使用的JavaBean

3.3.5网站结构设计

3.3.6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3.3.6.1个人信息管理

前台的个人信息管理主要是指用户(学生/教师)的注册信息的管理。注册时必须确保注册用户名的唯一性,因此,在保存注册信息前,需要查询数据表中是否有相同的用户名,如果没有,可以向数据表插入新的记录然后提示用户注册成功;反之,则说明同名用户存在,需要提示用户更改。

3.3.6.2论文信息管理

论文信息管理分成两个用户来完成,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所完成的工作主要有论文信息,更改和删除论文信息;学生的工作则是选择、重选论文题目,查看所选论文题目。本系统可以限制每一个教师可带的学生个数,也可限制每一个题目可供多少个学生来选择。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是主导地位,因为只有教师了论文题目信息,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论文题目中选择。

3.3.6.3选题信息管理

选题信息管理分为两种用户(即学生和教师)。学生的选题管理功能主要就是对自己所选的论文题目进行查看;教师的选题管理功能就是查看选择自己论文题目的学生的具体信息,并能够进行打印。

4系统的特色及优势

4.1方便、简洁的中文操作界面

本系统的为中文操作界面,操作简单、直观,便于用户理解系统较复杂功能,熟练本系统的操作和应用。

4.2实用性

本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高效率的功能支持,中文操作界面可以使用用户更好地利用母语优势,迅速掌握系统的操作技能。该系统不仅具有较完美的支持功能,同时采用了最优化的结构设计,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解决了毕业设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实用型系统。

4.3可移植性

本系统可以作为校园网中校园办公的辅助系统,如庞大的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只要数据库一致,就可以简单的进行移植。

4.4具有二次开发能力

尽管本系统是针对我系的实际自主设计开发的,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二次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需求。

4.5较高的性价比

本系统所需的平台是TOMCAT,该软件为免费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硬件环境所用的计算机配置为P43.0,512M内存,40G硬盘或以上即可。

实现学院论文管理信息化,把传统的学生毕业论文管理模式与校园网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使用的方便,高效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传统论文管理模式的水平和效率。既有利于教学单位的教辅人员从琐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又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快捷和便利。

本文从系统分析、功能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方面,全面叙述了系统的实现过程。采用B/S结构,运用了JSP+SQLSERVER技术实现基于Web技术的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开发。JSP不仅拥有与Java一样的面向对象性、便利性、跨平台等优点和特性,还拥有JavaServlet的稳定性并可以使用Servlet提供的API。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指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的稳定及安全。本系统比较有特点的是对论文选题的条件也进行了限制。分别分为题目和导师两种限制,不同于以往的选课系统。本系统可以作为校园网中校园办公的辅助系统,如庞大的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只要数据库一致,就可以简单的进行移植。本系统对提高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1]高贤波.网络教学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6,22(9):32-35.

[2]曾婕.基于校园网的多课程并行考试系统[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9(3):22-27.

[3]王志军,孙月霞.基于Web开发的几种服务器端脚本语言的分析与比较[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3):26-30.

[4]苑晓红,赵春玲.基于JSP的B/S结构系统的构建技术[J].科技资讯,2006,61(23):17-19.

[5]RoyceW.SoftwareProjectManagementAunifiedFramework[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WattsS.Humphrey.ManagingtheSoftwareProces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冯缨.JSP-JavaBean开发模式研究及在网上答题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16(5):25-29.

THE END
1.数据库范文12篇(全文)0 引言Lotus Notes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网络,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便于群体协同工作和信息交流的软件系统。实际上,它也是一个超文档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于它有很好的电子邮件系统,领先的全文检索和复制功能,还具有极强的安全措施,可以可靠地保证安全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7lphout.html
2.数据库系统毕业论文(精选8篇)篇1:数据库系统毕业论文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浅谈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作者 何川 省(市)级电大省电大 专业 计算机 年级 10级春 学号1XXXXXXXXXX55 目录 1 系统概述 3 2 系统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3 2.1 用户需求调查 3 2.2 系统数据流程图 4 2.3 系统数据字典 7 3 数据库结构设计 13 3.1 概念结构设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b64df.html
3.数据库应用论文数据库应用基础论文(七篇)— 1 —数据库应用论文 数据库应用基础论文(七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数据库应用论文https://www.docin.com/p-4172436637.html
4.数据库论文摘要范文数据库论文摘要范文 常见问题 2024-09-15 0 85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见问题 正文数据库论文摘要范文 写过论文的朋友都知道摘要很重要,写好摘要可以吸引审稿人、读者的注意。现如今,随着计算机与多媒体的逐渐成熟发展,数据库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部分之一,关于数据库的论文也有不少,那么要怎么写好数据库论文的摘要部分https://www.sibikeedu.com/wp/42787/
5.数据库理论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数据库设计中软件工程技术的重要数据库理论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 1、数据库设计中软件工程技术的重要作用 2、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分析 3、基于数据库的仿制药生物实验研究 4、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的实践 5、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数据库的隐患全文总字数:15258 字 篇一:数据库设计中软件工程技术的重要作用数据库设计中软件工程技术的重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23/8071101106004043.shtm
6.计算机数据库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数据库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数据库论文1 应用软件开发与系统软件开发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两个主要方面,应用软件主要是指具有实际作用、能够具体解决某一问题的https://www.yjbys.com/bylw/jisuanji/155573.html
7.数据库毕业论文数据库毕业论文数据组织的规范化形式在数据的规范化表达中一般将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称为一个关系relation而在这个关系下的每个数据标项则被称为数据元素dataelement这种关系落实到具体数据库上就是基本表而数据元素就是基本的一个字段fieldo规范化表达还规定在每一个基本表中必须定义一个数据元素为关键字key它可一地https://wenku.baidu.com/view/53842cc5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