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杂志》官方网站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智慧矿山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199)

摘要基于动态三维模型建模技术、数据信息融合技术以及协同管理技术,融合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建了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功能架构设计,详细阐述了包括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漫游浏览、资源储量管理、生产仿真与管理、通风动态管理、六大系统监测、事故模拟与分析以及应急救援指挥等系统模块实现的具体功能和模块设计,并对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在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杨伙盘煤矿等用户的实际应用表明,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能够真实反映各管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能够实现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保障的一体化动态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三维模型建模;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

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运用三维建模将煤矿的矿区地表环境、勘探钻孔、采掘、通风、运输、排水、机电以及“六大系统”的设备等大量的煤矿生产场景构建三维模型,直观真实地反映各管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数据关系,直观动态地反映全矿安全、生产、经营状况,为安全生产管理者提供动态辅助决策支持。

系统基于动态三维模型建模技术,融合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建包含煤矿井上下一体化的矿井采、掘、机、运、通各专业模型,实现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保障”的一体化动态管理。真实反映各管理要素空间的位置关系,动态监测与控制煤矿的矿区地表环境、地质勘探、开采与掘进、设备管理、工业广场等数据与变化情况,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为数字化煤矿、智慧矿山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2]。

系统能够利用卫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制作井田地面三维模型、地面工业广场模型;利用二维矿图转换井下三维采掘工程模型;同时能够制作大型机电设备模型、各类分站传感器模型等。系统地分析储量、生产调度、安全监控、人员定位、视频监控、通风、排水、运输、智能工作面、压风、供水、应急救援、通讯等20余个子系统,能够实时了解井下设备布置及实时采集数据,并在三维管控系统中展示和管理[3]。

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综合利用虚拟现实与仿真、GIS、数据库、网络通信及硬件集成等技术实现矿山生产环境、生产系统、人员和设备状态的实时高仿真显示,为矿山的集中监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监测监控层、网络传输层、数据中心层、业务应用层4个层面。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总体架构

(1)监测监控层。该层主要包括采掘生产一线的自动化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包括各类控制系统、传感器和分站等,要求协议开放,便于集成,主要承担末端数据采集与控制。

(2)网络传输层。该层主要包括工业环网、通讯网络、无线网络、音视频传输网、安全监测网等,主要承担数据传输与网络应用。

(4)业务应用层。该层在智慧矿山标准规范及信息交换共享的基础上,依赖一张图管理、三维GIS、综合集成系统等构建煤矿业务应用,并协同管理。三维GIS平台集成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视频监控与自动化控制等系统,实现数据展示、数据分析与位置服务,并实现场景的三维可视化、综合集成、智能管控与报警联动,提供综合监测、安全管理等业务应用。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分为集团端应用和矿端应用,集团端应用主要有三维一张图管理、智慧矿山集成平台、大数据分析。矿端应用主要有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生产监测、应急救援指挥等。

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在具有真实坐标位置的三维环境中,动态仿真、直观展现煤矿工业广场、勘探钻孔、采掘工程、通风、机电、运输、通讯、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给排水等多个要素,并接入以上管理要素的实时数据和变化情况,动态掌握全矿的安全、生产、经营的实时状态,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煤矿数据的潜能和作用,并贯穿于煤矿规划、生产与安全管理等全过程,实现矿山的科学决策与现代管理。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图2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功能架构

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以协同应用为目标,集成接入煤矿综合自动化数据,监测与控制各自动化设备,实时监控井下瓦斯、水、火等安全隐患和温度、氧气、一氧化碳等环境数据;集成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实时报警和预警。煤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进行生产调度指挥,对各类安全隐患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处理,也可用于矿井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4]。

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运用矿井三维地理信息数据集成技术,包括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漫游浏览、资源储量管理、生产仿真与管理、通风动态管理、“六大系统”监测、事故模拟与分析以及应急救援指挥等模块[5]。

该模块进行煤矿数据管理与处理,构建煤矿三维基础平台,运用煤矿三维GIS实现煤矿地表、工业广场、勘探钻孔、煤层、采掘工程、机电设备、通风、排水等生产管理要素数据处理并三维建模,支持随采掘情况变化的模型位置动态实时更新。

3.1.1矿区环境三维可视化

矿区环境三维可视化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建立矿区地表模型,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技术建立工业广场、地面建筑和其它地理要素模型,然后在三维GIS中建立三维场景[6]。工业广场模型界面如图3所示。

图3工业广场模型界面

3.1.2采掘工程与煤层三维建模

采掘工程与煤层三维建模是利用采掘工程平面图建立采掘工程、井下硐室模型,并可随着采掘工程平面图的更新动态更新模型,构建可采煤层、采煤工作面等模型和断层、陷落柱等地质环境模型,基于已有勘探钻孔资料、煤层底板等高线等制作钻孔三维模型和煤层三维模型[7]。以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或井下巷道测量导线点数据为基础,通过转换构建井下三维采掘工程模型,根据采掘工程图及生产接续计划等制作工作面、采空区等三维模型[8]。钻孔三维模型和煤层三维模型界面如图4所示,采掘工程模型界面如图5所示。

图4钻孔三维模型和煤层三维模型界面

图5采掘工程模型界面

3.1.3机电设备建模

机电设备建模是构建综采、通风、供配电、排水、运输等系统的主要机电设备模型,包括地面风机模型、井下机电硐室、水泵房、井底车场、回采面、综采设备、带式输送机、各类供水管道、压风管道模型等。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模型界面如图6所示。

图6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模型界面

3.2.1基本操作功能

(1)图层管理。图层管理包括对地理空间要素分层管理、开关图层、设置图层属性等。

3.2.2信息查询功能

信息查询功能能够实现各类设备、管路、设施静态信息查询,包括安全监测、人员定位、压风压力、注水压力、水仓仓位、电力开关参数、带式输送机参数状态、仓位等各类工业自动化实时状态参数查询。

信息查询可按照数据层级查询统计分析,以曲线、报表、图形等方式展示。在链接了各生产子系统实时工业数据库后,可查询各子系统动态变化信息,并可通过自动化子系统实现各类机电设备的远程控制。信息查询界面如图7所示,井下主排水系统监测界面如图8所示。

图7信息查询界面

图8井下主排水系统监测界面

该模块不仅管理矿区范围内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各采煤工作面资源量数据及统计数据、各工作面回采资源量及剩余资源量等,并结合原煤产量自动计算工作面回采率,同时也管理可采煤层、工作面、断层、陷落柱等地质要素,各地质体可独立操作,便于空间分析计算和制图输出。资源储量管理界面如图9所示。

图9资源储量管理界面

该模块直观展示矿井生产信息并可基于三维模型进行实时管理,形成生产动态采掘工程三维模型,动态展示与管理工作面回采的实时位置和进尺等信息以及巷道综掘的实时位置和进尺,并动态生成各类生产报表。该模块可以和智能工作面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三维展示智能工作面的实时生产数据。在三维模型上动态管理综掘、回采、运输、排水、通风等系统的实时生产情况,方便领导辅助决策分析。三维模型可根据调度管理报表的数据动态更新,反映最新的回采进尺和综掘位置[9]。生产管理及工作面回采进尺管理界面如图10所示。

图10生产管理及工作面回采进尺管理界面

该模块能够三维动态显示矿井通风系统信息,用户可以查询进回风路线、实时风量大小、测风站、局扇、通风构筑物及风机所在位置、风机实时运行参数等。井下通风监控三维管理界面如图11所示。

图11井下通风监控三维管理界面

实现煤矿“六大系统”中各个系统数据的信息管理、动态模拟和实时查询,以及各系统监测指标的即时分析计算和预警分析等,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10]。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采掘工程三维模型为基础,自动导入传感器三维模型位置,通过软件服务接口接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和报警数据,自动生成报表,与其它系统实现关联分析,实现矿井安全的三维态势感知。监测传感器模型及实时监测监控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2监测传感器模型及实时监测监控界面

图13人员实时位置和人员历史轨迹三维显示界面

(3)紧急避险系统。可在三维采掘工程模型中集成管理紧急避险系统,包含安全出口、撤离方向和安全避灾逃生路线、永久避难硐室及救生舱位置,并且可以接入显示避难硐室内的安全监测信息和设备信息。紧急避险系统三维空间关系展示界面如图14所示。

图14紧急避险系统三维空间关系展示界面

图15通讯联络系统三维管理界面

(5)压风自救系统。集成接入显示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动态显示压风管路、自救设备位置、设备运行参数及属性查询。

(6)供水施救系统。集成接入显示矿山供水网络系统,动态显示供水路线、水泵等设备位置、设备运行参数及属性查询。

该模块运用三维巷道模型进行空间拓扑分析,模拟事故现场的灾情影响范围,计算逃生路线和模拟救援策略,辅助应急救援指挥。该模块包括井下水淹分析、井下爆炸事故模拟分析等功能。

(2)井下爆炸事故模拟分析。该分析模拟井下煤尘或瓦斯浓度超标以及发生爆炸时的破坏程度,根据划定的空间范围计算范围内巷道内体积,结合该煤尘或瓦斯浓度在此区域内爆炸产生破坏换算的TNT当量,预估该次爆炸对选定范围内巷道的破坏程度。

数据信息融合技术是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主要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的信息访问渠道。通过将内部和外部各种相对分散独立的信息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用户能够从统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信息。

(3)强大的内容管理能力。对企业各种类型信息的处理能力,支持非结构化的数据及多种数据库格式数据,并可以搜索和处理各种格式的文档。

(4)个性化的应用服务。信息门户的数据和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设置和提供,定制出个性化的应用门户,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个人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5)与现有系统的集成。能将企业现有的数据和应用无缝地集成到一起,无需重新开发,节省了投资。

(7)安全可靠的保障。通过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及完整性,保障各项业务应用的正常运转。

三维GIS技术是对地理空间中的三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直观展示真实地理世界,有强大的三维GIS分析功能。三维GIS技术是实现矿区地表、工业广场、煤层模型、采掘工程模型、设备模型等三维数据建模、管理、分析的主要技术,而且可以融合组态技术对井下设备进行在线状态监测。各类子系统控制设备通常是PLC、智能分站、传感器等,从而实现对各类生产、安全数据实时监测和实时报警。使用三维GIS技术进行建模,使其更加直观和更加真实,使用人员会感觉身临其境。同时可以连接设备监测控制系统,实现在三维仿真环境下的可视化管控,实现煤矿的地质数据、采掘工程信息生成三维GIS地图,以三维可视化角度来观察煤矿的生产过程,并将煤矿的井下生产场景、人员位置信息、矿井的出煤量以及井下各个监控点的瓦斯浓度信息在立体矿井图上清楚地展现出来[12]。

协同管理技术是在统一工作平台、统一网络环境中,以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为主线,以各部门业务流程及需求为对象,通过权限管理、资源状态管理、历史版本管理、用户数据冲突处理、数据审核等功能解决数据统一、协同工作、资源共享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可使多人同时在线处理各类图件及数据信息,提升专业配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020年8月,该系统在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杨伙盘煤矿(以下简称“杨伙盘煤矿”)、新疆焦煤集团1890煤矿得到了成功应用,实现了在统一的三维管控平台下,集成管理采、掘、机、运、通等系统的数据,综合动态管理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经营的三维动态管理仿真。实现了全矿井数据建模与管理、资源储量三维管理、采掘工程模型实时更新、三维通风模拟仿真、三维综合自动化平台数据监测、人员和车辆的实时位置三维展示、逃生路线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保障的一体化动态管理。

在杨伙盘煤矿应用本系统以后,节省设备检测维护费用、安全监管费用、减员成本费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等产生经济效益约850万元/a;杨伙盘煤矿成为地方国有企业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示范矿井,带动了周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在一个统一坐标的时空三维平台下,综合动态管理煤矿的生产、安全、经营。系统集成了地质、测量、采掘、通风、机电、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数据,实现了三维动态管理仿真,实现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保障的一体化动态管理,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和清,范文涛.浅谈数字矿山建设中矿山地理信息的构建[J].中国矿业,2007,4(8):77-79.

[2]胡建明.三维矿山数字化软件的应用和发展方向[J].金属矿山,2008,4(1):97-99.

[3]唐庆腾.数字矿山三维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4]钟频.基于虚拟钻孔技术的三维地质建模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7,1(3):100-101.

[5]苗晋祥,吴继臣,朱学立,等.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A].河南省地质学会、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河南省地质学会,2008:6.

[6]毛善君,崔建军,令狐建设,等.透明化矿山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18,43(12):3539-3548.

[7]毛善君,夏良,陈华州.基于安全生产的智能煤矿管控系统[J].煤矿安全,2018,49(12):102-107.

[8]杨培功,林宏志,宋永宝.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三维管控系统在煤矿两化融合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4,45(12):129-131.

[9]熊书敏.地下矿生产可视化管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0]邢存恩.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9

[11]张科利,任长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矿山的智能生产系统展望[J].中国矿业,2012,21(S1):76-79,130.

[12]王蔚.基于GIS的煤矿瓦斯地质信息系统研究[D].郑州:河南理工大学,2015.

AnYufei

(IntelligentMineBranchCompany,ChinaCoalAerialSurveyandRemoteSensingGroupCo.,Ltd.,Xi'an,Shaanxi710199,China)

Keywordsintelligentmine;3Dintelligentmanagementandcontrol;3Dmodeling;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bigdataanalysis

移动扫码阅读

引用格式:安鱼飞.煤矿智慧矿山三维智能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煤炭,2021,47(7):51-61.doi:10.19880/j.cnki.ccm.2021.07.008

ANYufei.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intelligentmine3Dintelligent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forcoalmine[J].ChinaCoal,2021,47(7):51-61.doi:10.19880/j.cnki.ccm.2021.07.008

作者简介:安鱼飞(1981-),男,陕西宝鸡人,高级工程师,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智慧矿山分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煤矿和金属矿的智慧矿山总体设计、建设、智慧矿山关键技术研究等。E-mail:18279742@qq.com

THE END
1.第五章信息系统工程(2024年详细解析版)响应( RESPONSE ):系统是如何通过架构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系统反馈信息) 5.1.2 需求分析 5.1.2.1 什么是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新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用户对新系统各个方面的期望) IEEE:软件需求是指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是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https://blog.csdn.net/fenfenfen520a/article/details/144398345
2.系统需求分析师招聘网2025年系统需求分析师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系统需求分析师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系统需求分析师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xitongxuqiufenxishi/
3.教师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通过调查分析,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教师日常工作安排来设计开发的系统。一是动态了解教师教研信息,规范管理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科研信息、奖惩信息等;二是为我系教师绩效评估提供支持和参考。写出需求分析文档作为项目设计的基本准则要求,以及作为系统分析员进行系统分析和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时的手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xsr5.html
4.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1 实验名称: 班级: 完成时间:6月15日 https://www.unjs.com/fanwenku/500089.html
5.基建工程信息化案例分析基础建设管理软件(1)实施规划:进行项目协同办公自动化和工程信息系统需求调研和分析、流程优化再造、表格表单设计,设计出适合集团公司项目管控模式的工程管理流程和表格表单、提出集团公司工程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对接平台集成商统一标准规范和接口预留,在统一的平台上构建业主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数据中心。 https://www.justwin.cn/example/chengtou-2.html
6.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提供表单、流程、仪表盘、API等功能,非IT用户可通过设计表单来收集数据,设计流程来进行业务协作,使用仪表盘来进行数据分析与展示,IT用户可通过API集成第三方系统平台数据。 免费试用 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中,核心观点包括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减少维护成本、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优化设备利用率等。其中,提高设备管理https://www.informat.cn/qa/73484
7.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客户信息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CRM)是一种集成了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客户信息,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将对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一、系统功能需求https://www.dugusoft.com/zixun/zixun4286.html
8.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报告.docx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Flash技术在现代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米积峻 (西安邮电学院管工院信管0901班陕西省西安市)摘要:Flash动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的一种动画发展的趋势。可以说,通过Flash进行网页设计并建设网站,开创了多媒体效果的网页或整个多媒体网站的新潮流,本文对Flash动画在网页设计中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26/5011024314002031.shtm
9.需求分析报告(通用12篇)本需求分析报告的目的是规范化本软件的编写,旨在于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能见度,便于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同时提出了本学校排课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便于程序员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协作,并作为工作成果的原始依据,同时也表明了本软件的共性,以期能够获得更大范围的应用,同时它也是进行项目策划、概要设计和详细设https://www.ruiwen.com/word/xuqiufenxibaogao.html
10.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内容汇总(第八天)质量功能部署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 是一种将用户要求转化成软件需求的技术,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升软件工程过程中用户的满意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QFD 将软件需求分为三类,分别是常规需求、期望需求和意外需求 (理解:需求分析: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QFD:常规需求、期望需求、以外需求)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16724
11.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1 https://www.yjbys.com/edu/lm/53498.html
12.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d) 信息安全服务机构 负责根据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委托,依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协助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完成等级保护的相关工作,包括确定其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行安全需求分析、安全总体规划、实施安全建设和安全改造等。 https://xxzx.cbyz.edu.cn/info/19031336081
13.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介绍,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主要包括: (1)客户数据收集和管理:即建立完整的客户档案,记录客户基本信息、联系方式、购买行为等。 (2)客户跟进和维护:即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分析客户的业务需求,实施统一的跟进和维护,而且,可以只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进行信息推送,帮助企业实现对客户的24/7管理。 https://www.huoban.com/news/post/141624.html
14.网购系统系统架构网购系统需求分析网购系统 系统架构 网购系统需求分析 1. 前言 在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的格局已发生变化,很多消费者的购物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想更加快捷方便。因此本系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开发的。本系统实现利用网络,实现网上购物,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的方便的购物方式。“网上购物系统”的开发,极好的满足了广大消费者https://blog.51cto.com/u_16099333/11350411
15.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思维导图模板软件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4c455f8f11b40fe56ece43
16.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oc7、系统和系统帮助包括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操作系统和硬件设施等提示。2。2.1 基本功能需求通过系统的分析,可得出该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如下:1应该能够存储系部信息、班级信息、任课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以及课记录和成绩等多种数据信息.2该提供对这些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3该提供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68183017.html
17.基于消息调度的分布式雷达产品生成系统2 系统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完整的S波段相控阵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由3部分组成: 雷达数据采集系统(RDAS)、雷达产品生成系统(RPGS)以及产品显示分析系统(PDAS). 具体的天气雷达系统组成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S波段相控阵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组成结构图 雷达产品生成系统作为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资料应用的核心处理部件https://c-s-a.org.cn/html/2023/6/9115.html
18.如何规划医院信息化?这样操作事半功倍!医院管理医管攻略战略计划的内容包括,提出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战略,确定信息化建设任务,估计系统开发的环境,制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战略。主要任务是,在整个组织的计划和信息化规划间建立关系。具体方法有,战略集合交换、根据组织传统制订战略和根据组织集合制订战略。 (二)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 http://zl.hxyjw.com/arc_42896
19.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盐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议收藏系统可基本实现选课信息和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扩充的功能包括与成绩相关的信息处理。同时,可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设定或自定义审核操作的规则。系统其他方面的需求有:安全保密性、可恢复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等。 1.2任务概述 1.2.1目标 本高校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象定位在普通大学,因此在进行需求分析时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8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