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心素养视野下POA教学法在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现状
《基础英语》课程是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为三年制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其前身即《英语精读》或《综合英语》。由于近几年高职生源质量有所下降,该课程标准及课程定位不断调整,更名为《基础英语》。本课程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并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过于薄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英语分数的提高,并没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法,形式比较单调。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职《基础英语》教学总体方案的设计
(三)POA教学法案例设计
结合POA教学法理论以及上述核心素养下《基础英语》教学总体方案的设计,笔者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Friendshipweliveby为例,用下表展示教学过程。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互训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有机融合在一起,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语言思维提升、自主学习完善和多元文化交流在三个流程中得以反复练习,这一点也更加契合《基础英语》这门课夯实学生语言基础这一课程性质;在产出评价环节,教师结合本单元“友谊”这一主题,巧妙利用批改网给学生布置了以“Howtomakefriendswithyourforeigncustomers”为题的作文,使学生在完成作文的同时,职场涉外沟通这一核心素养也可有效提升。这样的设计也充分体现《基础英语》为后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做好铺垫的特点。同时该教学设计还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智能课堂、批改网和教材配套数字课程U校园三个平台,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实现在线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
四、结语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师根据POA教学的三个阶段组织的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用分离”问题,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进程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线上”的完整学习闭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语篇主题,自主学习语言,发展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增强跨文化理解,形成思维差异感知,为创新打下基础。另外,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的自我革命。从传统的教师主体,逐渐转为学生主体,再转为学生主导,高校教师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语言、思维、文化的提升,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习惯,和做事做人统一起来,实现对人的培养。总之,结合当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进行最有效的英语教学仍需教师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04).
[2]田云.POA教学法在精读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湖北开发职业学院学报,2021(09).
[3]史丁丁.POA和OBE的教学理论研究[J].山东青年,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