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知识总结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分子化学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概述

1.1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各类高校均有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该课程多针对年纪较高的本科生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课程,而各类高分子化学实验则是该课程开设的实践基础。

通过开设该课程,可以培育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更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关键作用。

1.2当前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实验教学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对理论教学依附性太强,且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低于理论教学。具体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教学内容来看,理论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创新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以及综合型实验较少。

其二,从实验设置上来看,大多选择陈旧、老套的实验,缺乏现代实验。

其三,从实验教学方式上来看,学生进行的实验项目,多为固定的,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反复实验论证,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对扎实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试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难以使学生通过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科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验操作也较为规范。但存在自主性较差,缺乏知识技能向科研创新能力的转化能力,不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因此,如何在《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探索性已成为《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下文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对《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2.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1学理念上,注重调动学生自身主动性与探索精神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实现继承传统教学优势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高分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创新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育理念。

首先,坚持学生主导地位,教师定位于实验指导者角色。在高分子化学实验中,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课堂中,教师将自身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便被动为主动。

2.2改革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教学中,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具体如下:

首先,重编《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及参考书。在新版教学大纲和参考书中引入科研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应增设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与科研前沿的保持一致。

其次,挑选应用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教学中,应多安排应用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明确高分子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所在,并通过参与实验实践获得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提升。

第三,引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本课程设计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参考目录。学生可以独立选择实验项目并设计对应的实验可行性方案,经教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实验。通过引入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学习。

2.3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配合学生探索性实验

课程学时有限,而实验室是学生《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补充。因此,高校应通过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等实验内容。一方面,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依据兴趣进行探索性实验,也可以方便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互助答疑。《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分组负责2-3项探索性实验,并可建立对应的课题组群组或网站,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针对探索性项目进行交流。

3.结语

【参考文献】

[1]胡建设,周爱娟,王宏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0,03:70-73

[2]王丽梅.改革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1:219-220+216

[3]刘宁,李田,王小丹,刘丰收.《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J].高分子通报,2011,07:110-112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式教学;绿色化学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于化学化工行业“绿色化”发展的需求愈发明确、清晰[1-2]。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但传统高分子实验中的试剂使用量很大,种类较多且大部分试剂都具有毒副作用和较强的挥发性,对环境影响很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实验技能,对于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少。因此,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学教学改革,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绿色意识[3-5]。为此,笔者在从事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探究式教学概念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6-8]。其实古人在很多年前就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已经明确表明了学会方法的重要性。探究式教学方法具体是指从学科研究领域或者从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在教学中设置一个类似于科学研究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自己思想的学习过程。相比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尝试让学生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等实验教学一样,以“验证式”实验教学为主。使用的实验教材,对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都有具体描述。课前学生预习翻看一遍,上课时教师讲解一遍,最后学生按照教材上操作进行实验过程“验证”。学生对教材和教师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而且对实验课也不重视,认为是理论课的附属,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实验课程的作用。目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可以归结为:第一,“照方抓药”式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使用这些实验知识,在大四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时就表现出明显的弱势;第二,教科书里的方法与现代化工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要求依然跟不上,教材里描写的原理和方法无法反映当今绿色化学的迫切要求[9-10],即使是全国广泛采用的新版教科书,依然没有及时反映化工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容易给学生造成“现行技术就是如此水准”的印象,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就放弃了本专业。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四、探究式教学的考核方式

五、结语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实验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地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实施,可以促使学生更为专注认真地去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邵林军齐陈泽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如何在高校开展绿色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分析[J].科学导报,2015(10):15.

[2]翟翠萍,刘学军,陈欣.高等学校绿色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J].化工时刊,2015,29(5):39-41.

[3]冯海柯.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新[J].广州化工,2013,41(9):243-244.

[4]周美云,谭绍早.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广东化工,2012,4(39):223.

[5]王丽梅.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9-21.

[6]杨喜平,曹晓雨,闫向阳,等.物理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14):214-215.

[7]陈红梅,方小牛,周小春.探究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08(8):135.

[8]崔玉,王志玲,刘志莲,等.探究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1):44-45+74.

[9]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1,22(1):1-4.

[10]杨冬梅,王军.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改革[J].大学教育,2016(1):90-92.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ourdemandforforeignexchangeandlearning,alluniversitiesacrossthecountryhaveofferedbilingualcoursesofvariouscoursesfortheirownsituationsandtheactualneedsoftrainingtalents.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TianjinPolytechnicUniversityhasopenedmanybilingualcourses,the"polymerchemistry"iscarriedoutearlier,andit’sacourseofmoresuccessfulbilingualteaching,thispapersummarizestheworkofthiscourseteachingandsomeexperienceinourschool,toexploreandcommunicatewithcolleagues.

Keywordsbilingualteaching;PolymerChemistry;collegeteaching;teachingexperience

p语教学是高校通过将英语及英文教材以不同比例加入到授课语言及教学内容中的一种授课方式,主要是为强化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追踪科技前沿发展和顺利参与各方面生产、经贸等领域国际交流的能力。[1]双语教学是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为目的的,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贸易、文化等活动必须工具;[2]是为培养高水平复合人才、与国际尽快接轨,而在展开的教学革新尝试,目前在全国各省市、各类高校均有尝试。[3]双语教学最初是素质教育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探索的突破口,目前已成为很多高校走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经之路,“育人为本”是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4]

高校双语教育模式的选择,应从本校的具体情况、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几方面出发。循序渐进地增加英语的比例,合理分配中英文教学内容和重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安排和方法。通常我国高校的双语课教学有4种开展方式:[5]

(1)渗透型。开始时将少量的适合章节和内容加入课程中,将名词和术语解释作为英文教学必备的环节;逐渐增加英文习题的练习和分析,课后布置学生进行英文原版教材的学习阅读;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步加大英语在课上的应用比例,最终达到全英文授课的目的。这种模式,适用于学院、系的整体教学安排朝全英文、半英文授课方向发展的高校和学院。

(2)渐进型。是在低年级主要以强化英语能力为主,在高年级逐步开设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专业课。学院或系要统筹安排课程,低年级时加强安排英文能力的提升;高年级开设英文授课专业课。也就是一年级英文课比重大;二年级减少英文课比重,用英文专业课程进行补充;三年级进一步提高双语、英语授课比例;四年级全部采用英文授课。这种与第一种类型的操作方式相似,都是适用于学院、系的整体教学安排都朝全英文、半英文授课方向发展的高校和学院。对学生和学校整体的要求均较高,目前仅有少数高水平大学的个别学院采用了这两种方式。此外还聘请大量外籍教师,保证全英文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3)穿插型。基本采用中文为主的授课方式,在掌握专业课内容要的基础上,对学科进展类、概念类的内容,进行英语讲解并布置英文阅读、自学内容;而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要英文讲解,且要通过汉语认真解释,并通过习题和练习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强化。此法容易操作,适应面广,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介绍了该知识的英文表述,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开拓视野。有的高校以英文为主,只用中文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强调和解释,这要求教师有熟练的英文口语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

(4)选修型。开设全英文授课的专业选修课或非专业选修课,对学生不做强制性要求,可以评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进行自主选择。这种课程的开设,可由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负责,也可以由英文水平高的普通教师承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校。

双语教学不是一门课程或某一个教师凭自身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是需要教学管理及师生共同配合,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计划、安排和组织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针对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现状,天津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团队面向我校自身特点,制定和适合我校学生的双语教学计划和方案。主要有以下的条件和特点:

1“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条件

1.1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首先从师资力量看,我校从事“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共有6名,全部为具有博士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1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他5名教师也都有在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具有扎实的读写水平和很强的听说能力。教师每年都会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数篇研究文献,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外文使用能力,保证了“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1.2教材具有广泛的认可度

我们所选取的原版参考教材是在国际上广被认可的通用教材,由GeorgeOdian编写的PrincipleofPolymerization,目前已更新到第四版。该教材从知识体系框架的构筑到细节概念的介绍、铺陈都与我们选用的汉语教材――潘祖仁编写的“高分子化学”,有很好的契合,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无论教师备课,还是学生的参考学习都很容易两相对照,平顺推进。

1.3教学成果有实际需求

天津工业大学是以化学纤维和中空纤维膜为研究侧重的院校,学校各级都很重视科研发展。每个研究室和相应的教师都需求大量的高素质的研究生和助研工作。每学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进入到教师研究小组去从事科研工作。接触到实际科研工作的学生更能体会到专业英文及其系统学习的重要性,因而更能认识到双语教学的必不可少。

2“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侧重点及办法措施

2.1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侧重点

因而我们提出,我校的“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程要牢牢把握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线,辅助相应的英语表述;使学生尽可能地把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全面了解“高分子化学”知识的脉络和英文描述,为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尽最大的努力。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注重使W生了解不同文化和思维模式下,相同知识和认知的获得的路径不尽相同。使学生通过英文内容的讲授,了解近现代西方创新、科研的模式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与国际接轨的创新能力。这种专业为主、语言为辅的教学理念,使“高分子化学”双语课程成为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一个媒介。

2.2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开设了“高分子实验”和“大型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英文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参加国外知名专家的英文专业报告会,并对报告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消化专业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说专业英语的能力,也检验了“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另外也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提供交流平台,使其认识到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状;发展前景

一、简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及其发展现状

(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演变过程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

总结:

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人们对更高水平、更高科技化的产品需求加大,绿色环保成为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社会需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性人才。有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行业有很多,而且涉及范围很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生产、教育、建筑、电子计算机、军事等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在教育、科学、汽车、军事等各个领域加大投入和创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长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教育现状[A].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11:1.

[2]赵长生,顾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J].塑料工业,2008(01):70-71.

关键词: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与纤维,教学改革

前言

《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与纤维》是面向我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大三下学期讲授。本课程主要讲授复合材料用的聚合物基体材料和增强纤维材料,涉及知识面广,摘要和突出。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交流本人在教学方面的粗浅看法和经验。

强调基本概念

图1大分子、高分子与有机物之间的关系图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连续玻璃纤维工艺基础》。这两本教材都是10年前编写的,虽然内容丰富,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很多新发展、新性能和新应用没有及时反映出来,因此,在撰写备课笔记时需要补充新内容,比如增加热塑性树脂和碳纤维等的教学内容。而且上述教材,注重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对材料基本性能与应用范围介绍不多,这与该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有一定距离,我们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在进行复合材料生产、开发和设计时能够合理、正确的选用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各种材料的性能与特点和应用范围。因此,我们以“组成-结构(/合成工艺)-性能-应用”这一主线来进行教学。强调材料的组成、合成原理/方法,突出材料的性能、应用,并能通过具体实例给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具体请见案例1)。

案例1苯乙烯含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产物性能的影响[1]

顺酐/苯酐(摩尔比)

苯乙烯含量(%)

固化时最高放热温(oC)

抗弯强度(MPa)

抗拉强

度(MPa)

热变形温度(oC)

伸长

率(%)

25oC,14h后的吸水率(%)

40/60

20

30

40

50

323

347

349

340

145

113

100

110

57.6

55.6

64.0

66.8

147

158

172

176

1.2

1.31

1.73

1.85

0.17

0.21

50/50

380

392

396

140

134

120

105

57.0

58.3

64.7

56.2

194

201

199

1.3

1.32

1.7

0.19

0.23

0.20

60/40

356

400

407

404

12l

125

124

60.5

50.6

46.5

169

219

226

225

-

1.38

1.46

1.23

0.25

关键词:聚合物;成型加工;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前言

鉴于上述特点,要学好本课程,就要求学生对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成型加工的设备与工艺有一定的感知,讲授内容要有直观性。传统单一板书的授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不易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2]

针对这些问题,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探索。将课堂讲授、动画仿真、实践教学、课外科研、生产实习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课内课外联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新模式。

二、课堂教学改革

根据聚合物成型加工涉及的主体内容和本学科特色,该课程以“材料―设备―工艺―制品”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素养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原理出发,以成型加工的工程观点为着眼点,剖析各种聚合物材料或制品适合的成型加工方法,比较不同成型加工方法之间的共性和区别,使原本宽泛的课程内容集中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和掌握抽象概念以及所涉及的实质问题。

三、课外教学改革

虽然上述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未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并且容易使学生眼高手低,实际工作时不能学以致用。《聚合物成型加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开设配套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和工厂中真实地了解和直观认识成型设备、工艺流程和制品的后处理与性能,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用知识武装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江南大学通过开设为期两周的聚合物成型工艺实验、组织课外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高分子成型加工生产实习等课外环节,提高学生对《聚合物成型加工》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其次,本专业教师以开展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聚合物制备、改性、制品设计等方面的创新课题。学生则分组参与自行设计或者与导师共同商定的课题研究,全面参与研究方案的制定、原材料的选择、共混配方与工艺的优化、制品的制备、制品的设计与性能测试、结果的总结汇报等过程。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兴趣小组开展创新课题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科研创新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查阅文献和撰写报告的能力。举办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五年多来,不少兴趣小组对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或者撰写论文,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参与踊跃,目前兴趣小组对学生的覆盖面达80%以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聚合物成型加工》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学习该课程时要求学生建立起大工程的整体观。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和目标,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要借助课外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实践的积极性,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发挥其协同效应。通过近年来对本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发现课内课外联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的适应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1]周达飞,唐颂超.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共混案例教学

聚合物材料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工业、人民生活、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是现代社会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1]。但是绝大部分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都伴随改性的过程,其目的是提升原有材料性能或改善加工性能[2]。《聚合物改性》就是面向高教学生开设的一门有关聚合物材料改性方法及原理的专业方向课程。通过多年对本门课的教学,笔者总结出以下教学要点。

1.讲明本课程的作用

《聚合物改性》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有关聚合物改性的科学研究和生产一线工作提供基础。

2.本课程教材的选择

3.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3.1多媒体结合板书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中研究问题,从而形成认识、发展能力、升华情感,并借助情境与问题,实现教学目标[4]。对于《聚合物改性》课程教学,工厂已经采用的一些改性实例都是鲜活的案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入改性实例,通过对改性实例的分析,告诉学生各种改性方法是如何提高聚合物使用性能或加工性能的,在进行聚合物改性时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为学生将来从事生产一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3课后在线答疑

4.成绩考核与评价

5.教学效果与评价

目前,工业上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技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知识更新非常快,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有时代特征,如何上好《聚合物改性》这门课,还需要一个不断探索、持续研究的过程。

[1]周鹏.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创新,2015(11):69.

[2]王国全,王秀芬.聚合物改性(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针对《纺织化学》课程体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变更课程体系,采取开放的教学氛围、互动的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实践证明《纺织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校;纺织化学;课程改革

0引言

1课程体系改革

1.1加强基础化学知识的训练

1.2根据专业方向选择授课内容

《纺织化学》涵盖与纺织品加工有关的化学过程,如纺织助剂、粘合剂、纺织浆料化学和纤维的初加工化学等。本校纺织专业设有纺织工程方向、针织方向和非织造方向,各方向开设的《纺织化学》课程的地位不同,教授内容及侧重点有所区别。如纺织工程方向和针织方向,《纺织化学》为专业基础课,前期开设《大学化学》,课堂讲授以纺织浆料化学和纤维初加工为主,要适当加入麻纤维改性及毛纤维功能整理等内容;而对非织造工程专业,《纺织化学》为专业选修课,因前期开设了《纤维化学与物理》,课程讲授要以纺织助剂、粘合剂和纤维初加工中的化学处理为主,因此《纺织化学》课程的设置及讲授要灵活安排。

1.3强调学科思想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学科思想,利用学科思想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纺织化学》知识点多,相互之间没有紧密的关联,初学者很容易混淆,且考核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故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结构-性能-应用”是《纺织化学》的核心思想,授课老师在第一堂课引导学生掌握学科思想,并在之后每一知识点讲解时,着重分析学科思想的具体应用。比如化学纤维种类多、性能差异大,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就可以从化学纤维单元结构、基团入手,先分析基本的化学结构特点,再由此推出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能,继而判断该纤维构成面料的性能特点,最后确定使用领域。利用好学科思想,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繁多的授课内容,并领悟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改革

2.1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

2.2互动的课堂教学环节

2.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2.4灵活的考核方式

课业成绩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除课程结束后的试卷考核外,课堂讨论、小组授课、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及论文撰写等也是课业成绩重要的一部分,另外还要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表现的活跃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当某一章节内容结束,为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安排课堂小测试,通过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结语

3.1现代纺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纺织化学》课程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因此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教学改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3.2改变课程体系,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采取互动的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实践证明《纺织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文献查阅、整理及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闫红芹储长流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成辉.本科高校中《纺织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2):61-64.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英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探讨

一、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英语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语言环境、教学课时(更短)、教学重点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等不同,由此给专业英语教学带来一些难题。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情况[3-5]。首先,学生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专业英语教学带来困难。专业英语以通识英语为基础,而笔者所在地方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量的专业词汇、专业术语、派生词和长难句的理解和掌握也较为困难,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高,有挫败感。其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较陈旧,题材单一,学生在有限课时中获得感不强。最后,通读教材全文并逐句翻译的常规教学方法强调了“教”,而忽略了学生为主体的“学”,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专业英语读、写、听、说能力未见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欠佳。解决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上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症下药”。“症”可概括为学生英语基础水平薄弱、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不符合学习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导致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感不足。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的思索和实践,探讨并提出了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给出对“症”的“药”。

THE END
1.英文文献阅读报告.docx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英文文献阅读报告 英文文献报告流程 一、选择文献 1.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研究方向来选择汇报文献的大致范围,可以在Psychologicalbulletin、Psychologicalreview、Annualreviewofpsychology等权威综述类期刊上查找相关的文献综述,了解该领域研究发展状况。然后选择该领域中一个最感兴趣的小方向,例如认知领域中的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7/8130022057002022.shtm
2.英文文献翻译器哪个靠谱?实测这5个英文文献翻译软件很强大适用场景:适合日常学习、研究中快速获取英文文献信息的场合。英文文献翻译效果如何?翻译结果准确,支持多种格式文档的翻译,且能保留文档原有的样式与排版,非常适合处理大量文献资料的科研人员。“GroupDocs Translation 小介绍:GroupDocs Translation是一款在线文档管理和协作平台,提供文档翻译功能,支持多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497783619058660&wfr=spider&for=pc
3.的英语单词医学英语文献阅读(一)的英文词汇新东方在线英语词典为用户提供医学英语 文献阅读(一)英语单词表及词汇书,可以分类查询医学英语 文献阅读(一)相关英语表达,查询医学英语 文献阅读(一)英语单词,学习医学英语 文献阅读(一)词汇更高效。https://www.koolearn.com/dict/tag_1867_1.html
4.PDF英文文献翻译在线文档文献翻译器我们在写论文时常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文献资料,然而,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往往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在处理PDF格式的英文文献时,由于PDF文件的特殊性质,传统的文本翻译工具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幸运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文献翻译软件相应出世,接下来我就分享https://www.xunjiepdf.com/28831
5.分享PDF英文文献免费翻译方式汇总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分享】PDF英文文献免费翻译方式汇总 网址类 1、搜狗翻译 https://fanyi.sogou.com/document 2、福昕翻译 https://fanyi.pdf365.cn/ 3、在线翻译 https://www.onlinedoctranslator.com/zh-CN/translationform 4、秒翻 http://www.miaotranslation.com/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857424
6.网易有道速读——最专业的英文文献阅读神器用AI,重新定义英文文献阅读。专为科研学者和学生量身打造,内置【AI伴读、AI翻译、AI问答、文献解读、章节摘要、笔记批注】等功能,界面简明、操作便捷,让阅读更高效更轻松。https://read.youdao.com/
7.英文文献查询网站有哪些?考而思在线小编根据多年英文文献辅导经验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学术英文资料 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 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 内容:生物、医学、药学等。 1、PMC搜索入口(在Search下拉列表中找到),可以找到全文的免费文献。https://www.kaoersiedu.com/303094.html
8.就业服务国科大&前程无忧联合大型公益线上双选会来啦!3)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沟通和写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职责 1)负责承担课题组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可独立开展研究并协助指导学生; 2)积极参与实验室各类活动组织和日常公共事务。 申请方法 应聘者请将本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邮箱:keer8008@sh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应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668147
9.如何读懂一篇文献?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https://www.paperccb.com/13159.html
10.小绿鲸英文文献阅读器——专注提高SCI阅读效率一款专注提高英文文献阅读效率的云端阅读软件,超248万科研人都在用,支持电脑、PAD和手机同步阅读,读SCI更轻松。集翻译、文献管理、笔记、AI解析、汇报PPT等功能于一体,针对【选题、做实验、写论文、文献汇报】四大场景设计了专业的解决方案。https://www.xljsci.com/
11.小绿鲸英文文献阅读器小绿鲸,专业的英文文献阅读器,国内首款专注提高SCI阅读效率的软件。网站提供:商业服务,教育学习,小绿鲸英文文献文献阅读器,小绿鲸文献,小绿鲸阅读器。【永久免费】国内首款专注提高SCI阅读效率的软件,超141万科研人都在用,读SCI更轻松。针对【选题】、【做实验】、【写论文】、【组会汇报】四大科研场景提供专业解决https://openi.cn/sites/111050.html
12.巨推荐!文献下载利器!6个网站可随时随地免费下载中英文文献!文献小镇号称是中国版的SCI-HUB,界面同SCI-HUB一样简洁明了,可以采用URL,PMID/DOI等方式搜索下载文献。 下载英文文献,进入文献小镇首页,只需要在搜索框输入文章doi即可直接进入sci-hub的下载页面。当然,下方的学术网站也提供了4个sci-hub的网站连接,而且更新速度很快,分分钟定位到sci-hub的最新网站,带来最高效的文献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53105-1263829.html
13.CopyTranslator:科研神器,阅读英文文献soeasy!吾爱破解本帖最后由 Rothschild_HHU 于 2021-4-14 14:34 编辑 前言 科研人员总是必须阅读大量文献,对文献https://www.52pojie.cn/thread-1417752-1-1.html
14.小绿鲸英文文献阅读器:基于AI的SCI文献阅读工具小绿鲸SCI文献阅读器是由北京小绿鲸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网页版的英文文献阅读工具,专门针对科研群体研发的英文文献阅读工具,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高效、便捷地阅读、管理、写作和分享英文文献。它不需要下载客户端,只要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即可直接使用。https://www.zhanid.com/daohang/xljsci.html
15.工具软件推荐–几个阅读英文文献的免费中文翻译科研利器推荐高校的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除了基础的文献管理工作之外,如何快速阅读英文论文文献并理解论文内容也成为了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下面推荐几个免费但是好用的英文文献翻译工具软件。 1 CopyTranslator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CopyTranslator/CopyTranslator https://www.stubbornhuang.com/1975/
16.38个国内外论文/期刊/文献网站汇总针对全国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情报研究机构、医院、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等各类用户的需求,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又陆续推出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指标数据库》、智立方文献资源发现平台、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092063
17.分享15个可以查英文文献的网站!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 14、SCHOLARVOX International 网址:https://www.scholarvox.com/# SCHOLARVOX International 网站包括管理学,社会学,工程学,信息学等学科的20000多本电子书,有英文有法文,可在线阅读。 15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0637979/
18.关于英文参考文献姓名格式4. 若引用文献为电子版或在线版,需在文中引用时注明出版日期和网址等信息。同时,在列出参考文献时需将电子版或在线版的URL地址列入其中。 英文参考文献作者姓名的格式应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有所区别: 1. 期刊论文:作者姓名(姓氏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小写),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卷号,期号,页码。例如:Smith J,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cankaowenxian/660565.html
19.英文文献英文期刊数据库英文硕士论文英文博士论文该搜索引擎目前支持英文,中文简体,中文繁体三种语言搜索,每个学术资料都有三种语言介绍,对于英文不太好的人搜索英文资料,或中文不好的人搜索中文资料都很有帮助,每个资料都有资料预览,这个比较不错;可以直接下载不用注册,除了有论文等学术文献资料外,还有很多源代码,工程实例等,比较有学术价值,使用也很方便。 国家科技http://essaystar.com/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