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与惠州仲恺高级中学进行了一次依托智笔赋能课堂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两校的授课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紧跟课改、立足高效、落实素养的教学示范课。18堂示范课均采用了北校区高端的智慧教学平台——青鹿智慧纸笔进行展示。
聚焦“数字赋能”,两校在教学实践与数字技术融合探索中,总结出了智慧纸笔课堂教学的新样式,并形成典型示范,让教学更高效、更精准!
阅读活动报道,了解更多精彩
“惠州市实验中学”公众号
“惠州仲恺高级中学”公众号
以下内容转载自:“惠州市实验中学”公众号
为增强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与仲恺高级中学的校际交流,更好地实现教学教研资源共享、策略共谋、发展共进,4月23日,仲恺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曾庆和学校党委副书记袁前带领各学科老师到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我校副校长范卫明、曾庆营、陈大奎对仲恺高级中学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全程参与教研活动。
同台交流,各具风采
两校的授课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堂紧跟课改、立足高效、落实素养的教学示范课。
语文
我校林佳妮老师以《鲁镇谜案之侦察——谁夺走了祥林嫂的春天》为题构建课堂,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辩证思考,通过数字赋能智笔的使用,筛选出学生判断的关键人物,通过人物的细节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小说的艺术之美,并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感悟,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展现了教师良好的基本功底。
仲恺高级中学李华老师通过电影《祝福》的结尾片段,激发同学们快速进入情境,授课过程中她逐步引导学生体会经典小说中人物的不幸遭遇,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数学
仲恺高级中学方黄老师以直线与屏幕的位置关系的划分标准为切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出定理的文字语音、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整堂课通过青鹿智慧纸笔系统实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结合学科特点,快速讲解学生的解题优缺点,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英语
本次英语“同课异构”活动的课题为必修二Unit5WritingforThinking围绕本单元话题Music写一篇关于“音乐对生活的影响”的演讲稿。
我校陈琳老师首先通过分析演讲稿文本,让学生了解演讲稿的基本写作框架、内容要点和语言特征。接着,她通过基本写作框架和问题链,帮助学生构思和完成演讲稿撰写。写作完成后,她利用检查清单,辅助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演讲稿。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仲恺高级中学张柔美老师首先从文本的mainidea、structure和content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帮助学生从阅读中归纳演讲稿的框架,接下来重点引导学生赏析语言之美,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并以修辞作为切口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应用,完成翻译练习,并最后进行微写作任务的产出,运用所学修辞描述音乐带来的影响,层层铺垫使得产出水到渠成。
物理
我校庄银波老师以生活中的守恒现象引入本课,题材新颖。在课堂上,庄银波老师综合应用了演示实验,微视频、问题教学等多种方法教学,在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知识时,内容环环相扣,难度层层递进,实验丰富严谨,学生互动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良好,很好的贯彻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与态度物理核心素养。
仲恺高级中学叶姝文老师在导入环节利用一个单摆实验进行游戏挑战,将心理素质和科学两者有效融合,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有效激发学生感知上的矛盾从而引发知识的有效迁移,并引导学生去思考由此活动引发的关于机械能之间关于做功和能量转化问题,结合智慧纸笔实时呈现出学生的思考和答题情况,整堂课让学生学的轻松且欢乐。
化学
我校张凤老师课堂氛围高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注重学生对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的描述,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总结归纳,加强了学生化学科学探究素养。
仲恺高级中学吕晨老师上课思路清晰,积极提问学生,课堂设计有层次,善于启发学生大胆设计实验,对实验方案点评到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生物
我校贺智颖老师通过有趣的色盲测试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伴性遗传》的教学。整节课以人类的红绿色盲疾病为例展开,通过创设红绿色盲在人类当中的遗传情景,学生在此情景中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掌握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进而了解伴性遗传在遗传过程中的特点。
仲恺高级中学唐玉珍老师准确把握课程目标,精心设计了巧妙的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并熟练使用智慧纸笔检查学生做题情况。
政治
我校黄晶颖老师通过“议——法治如何让大数据杀熟无处遁形”“悟——从规范大数据应用中感受法治国家内涵”“行——中学生在法治国家中应有何作为”三个环节层层深入,紧密连接,深化学生对法治国家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到知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仲恺高级中学吴淑怡老师从网络诈骗这一社会生活现象出发,引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例贯穿课堂始终,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议题“析法治国家之内涵”“感法治国家之意义”“寻法治国家之路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积极探寻法治国家建设的路径。整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让法治国家从书本概念转化为社会生活真问题、真思考、真感受、真行动。
我校罗忆玲老师围绕工业革命从其背景、进程、影响三大方面进行教学,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罗老师以问题探究为引导,在注重时空观念等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通过三个核心问题的设置,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进行归纳总结,注重工业革命的整体观及全局观,使学生对于工业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仲恺高级中学郭黎平老师则是另辟蹊径,以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变化为主题,以小见大,结合丰富的史料,给大家呈现了工业革命对这座城市带来的各种影响。视角独特新颖,授课生动有趣,学生反响热烈,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地理
本次地理“同课异构”活动的课题为《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我校陈东升老师从惠州市华贸天地的选址进行案例呈现,选材贴合惠州发展实际,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情境和问题的整合,将有机结合的现实情境和不断深入的问题链结合起来,推进教学实施。学生在现实案例中,通过解决层层深入的问题链,深入知识的学习,掌握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实现情境的迁移应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陈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学与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
碰撞交流激发火花
展示课活动结束后,各科目组进行了分组交流评课。各位授课老师精心的设计、精彩的课堂、精准的教学得到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重难点突破、教学目标达成等维度进行交流评价,大家畅所欲言,精细研讨,让两校教师深受启发。
独木难成林,滴水难聚海。本次同课异构校际交流活动以课代研、聚力成长,为双方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切磋教学艺术的平台。未来,我校和仲恺高级中学将会更加紧密地合作,开展更加多元的活动,促进更深层的交流,让深度互动走深走实,打造出更加精彩的课堂,成就更加卓越的教育,最终实现两校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惠州市实验中学的分校区,北校区将抓住各种契机,根据学校所能所需,积极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指向高阶思维课堂的教学实践,不断追求,接续超越,必将办好一个高品质的精品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