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播与录播。一直在教育行业“垄断”地位的录播,被直播这种模式给重构和平分天下。前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服务用户,后者确是最久;前者能够看清一位老师,后者能够隐藏很多东西;前者能够让学员注意力集中,后者仅仅依靠学员的坚持与耐心….直播模式一直在某些行业存在,但是直到今年才开始在教育行业大幅度出现,即使如YY的教育频道也尝试走了直播间的形式。
用户不单满足学习的东西,更要所见即所得。教育行业的用户从过去信奉机构转变到信奉老师,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个体户老师能够突围,为什么那么多老师开始逃离,为什么那么多知识能够传播。教育机构无法做到知识上面垄断的时候,就是用户掌握主动的时候,以前是我的唯一,现在却是我的之一。
(2)智能化。百度知道、搜搜问问等等问答的平台,让很多有疑问的人得到解答,而教育的用户同样受惠。但是我们教育行业走出不一样的东西,拍照答题、.等等智能化的app,都在不断帮忙用户成长。我们可以质疑变化缓慢,但是请不要轻视这种技术带来的变化。
在很多传统阵型的人里面,他们连尝试都不去尝试,就看到一年后的结果就大放厥词,很无语。不管经历是怎样的,如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学习者,你才能更好的理解与看到这种智能带来的变化。
(3)学习的提升。习惯是一个可怕的生物,当你还认为是自己选择的时候,其实就以前的习惯给出的选择,而当用户不断尝试线上学习后,那么对于线下学习而已就会慢慢的放松。当一个东西容易获得后,那么用户就会追逐容易方向走,或许他们并不抗拒困难的东西,但是他们会慢慢的淘汰。每个教育机构不走出一套在线教育的链条,总归会被淘汰的,就如职业培训与外语培训两块,今年以来就有不少线下机构悄悄退出市场。
摆在在线教育面前并非钱或者其它,而是如何做得用户心中所要的需求,嘉榔接触那么多教育机构,说句不好听的话,有部分的平台就是乱来的。教育行业会出现一家.型的平台,但是并非.的形式,不知道你们是否了解过所谓的招生网站,这难道不就是你们理想中的.型平台,但是诸如厚学网、好学校等招生平台会是怎么的情况,请问有真的了解过市场。不改变思维,不增加自己接触的信息,更是难以走一条路,当然嘉榔的话都是假话,都请不要相信,我不会为我的话负责。
(4)技术革新
没有一批互联网高端人才的到来,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科技的创新才能带动行业更大的发展。
当还没有弄懂的在线教育,就自视甚高认为就是一个把课程放在网络上卖的时候,可想而知思想有多么局限。
所谓思维的更新,嘉榔就不说了,谁也知道的事情。
在线教育背后还有一股不寻常的东西,他们喜欢不断制造坏信息为荣,往往你会发现最后反而有不少的获利者。他们没办法创新,没办法创造不同的平台,所以他们采用打压手段,加上一系列的善意的面目,进而获取一批创业者的心。我们看待教育是要谨慎,但是我们相信会有更高层来把握方向,其它根本无需我们担心,我们要时刻考虑用户,那么就绝对不会出现问题。任何一个偏离用户,最终必被用户所抛弃。
嘉榔很佩服任何创业的人士,不是因为嘉榔不能,而是为他们的勇气,为追逐梦想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感到幸运。我们每个行业正因为有这么多这些人才能不断社会进步,或者没有马云还会有第二个马云,但是带来的是时代进步。
很多人其实不清楚,有一大批的教育机构在等着收编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所以他们在不断引着创业者走在一条浮夸的路上,等待他们的收割而已。
诚然在线教育一直是以内容为主,似乎脱离了内容就难以成事,但是真的如此吗嘉榔一直觉得内容只是第二位,你没有把握好入口,再优质的内容也是扯谈。作为在线教育平台而言,走好一个方向,比起怎么走,什么人走更加重要。如果内容真是重要,为什么.同学成为不了在线教育的.巨头,上面不都是内容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在线教育外语培训机构出现,优质的内容一向不是传统教育的核心吗那么多教育机构肯定有无数的内部项目,但是成功的有多少,别给我说没有优质的内容。
决定走那边,就看你怎么走。比如最近YY收购郑任强的团队,逼得刘洪波不得不离开YY,,而后独立创建网校,又是一副邢帅教育的翻版。内容与入口一直都是不能隔开的,有了入口,就有资源、有了用户,而有内容就能够不断的口碑。难道如考试类的,就是一种概率的东西,没有哪个考试机构敢说自己能够让考上,那都是夸大的宣传而已。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比如早前有几个活动机构找到嘉榔,希望可以把活动发布出去,嘉榔在不收取任何的东西情况下发布,反正也就是一件对行业有用的信息,但是通过后来了解到的信息与从不同渠道的得到的信息,显然想让我当成傻瓜,所以现在一律拒绝这些发布,现在只看活动的是否好,其它都不会考虑。
本来在线教育能够做的细分领域只有那么多,而如果让一些大的教育机构得到信息与想法,就容易从你的平台变成我们的平台,有些打着共同成长的,其实就是背后收割的举动,这是嘉榔恶意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