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开展的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创举。延安整风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从延安整风到建国后历次全党教育实践活动,它们之间到底是怎样一脉相承的,又是怎样与时俱进的?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肖纯柏。
核心提示
●延安整风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为七大的召开和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延安整风重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延安整风基本方针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思想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延安整风端正了党的政治路线,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奠定了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使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
●延安整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把全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全党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
●延安整风造就了一大批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优秀骨干,完善了党的组织原则,保证了党的路线、政策和策略的贯彻实施,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对新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延安整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记者:延安整风的主要起因是什么?
肖纯柏:延安整风主要是解决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当时中央领导层和一些高级干部对抗战路线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有些负责同志的教条主义思想仍然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特别是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围剿了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伤亡很大。中共中央在总结新四军失败的教训时,发现过去“左倾”错误和抗战时期的右倾错误,都是因为一些高级干部和军队将领不了解中国革命实际,理论脱离实际。同时,全党由于抗战的需要,党员数量急剧增加,党员成分比较庞杂,迫切需要教育和训练党员,增强党的战斗力。从当时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敌、伪、顽、灾四重困难。日本侵略者的实力很强大,敌强我弱,敌大我小,在极为困难之际,国民党顽固派还发起了几次反共高潮,大大小小反共摩擦事件持续不断。在各种复杂矛盾面前,迫切需要提高全党的思想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统一思想,应对困难,战胜敌人。这就是延安整风的主要由来。
记者: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历史背景?为什么要把这三方面作为重点?
为什么延安整风要把反对宗派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呢?因为1942年全党开展整风的时候,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一方面,主要由六届四中全会和六届五中全会选出的一些负责同志还存在教条主义;另一方面,党内分散主义和山头主义逐步抬头。当时各个抗日根据地被四面包围,有些彼此分散、有些各自为政。有的地方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或者党政配合不够、步调不一致的现象,一些根据地出现了军队与党政组织之间不合作、不协调的情况,还有个别根据地出现党、政、党政军委员会三足鼎立的局面。另外,党的干部队伍增加了很多新党员、新干部。新干部与老干部、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在工作中有时存在一些矛盾,出现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独立主义倾向,影响到队伍的团结和战斗力。长征途中张国焘闹独立性和抗战初期王明闹独立性,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为了保证各个根据地独立自主做决定和党的团结统一,既增强活力又加强集中,迫切需要反对宗派主义,坚持党对抗日根据地政权系统的领导,调整党、政、军的关系,建立集中统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延安整风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创造性实践
记者:延安整风分为高级干部整风、全党普遍整风、总结历史经验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哪些举措可圈可点,值得注意?
肖纯柏:高级干部整风阶段,重点是讨论党的政治路线,从讨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路线开始。这一阶段的整风,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非常深入、扎实。为了增强整风学习的实效性,1941年8月,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议定成立中央学习研究组,毛泽东任组长、王稼祥任副组长。同时决定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主成立高级学习组,最初是100多人,后来扩大到250人到300人。高级学习组经常组织经典著作读书会、政策学习会和党史研讨会,研究思想方法论和列宁主义政治理论。有些马列著作和党的文献,反复阅读四、五遍,逐字逐句“啃骨头”,下了很大功夫。毛泽东认为,举办高级学习组是搞好整风“极其重要的关键”。许多过去没有读过马列本本的干部包括高中级干部,这次集中、认真读了中央规定的理论书籍。过去读过马列本本的一些领导干部,这次懂得了怎样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与方法来认识中国革命问题。所以说,高级干部整风是一次学习上的革命,转变了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了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全党普遍整风阶段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实行开门整风。这是群众路线在整风中的体现,也是群众实施自己民主权利的体现。1942年底,毛泽东在接见八路军、新四军干部时说:“你们当旅长、团长的同志,在整风中不要怕丢脸。下级对你们有意见,让他们统统讲出来,他们窝在心里的怨气吐完了,心情就舒畅了。你们把架子放下来,如实地向群众检讨一番,上下级间的关系就改善了,内部就更加团结了。”有一次,毛泽东听说陕甘宁边区一家老乡给一个军分区司令员提了意见后,高兴地说:这是天大的好事!那个老乡很有觉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气,受当兵的欺负,他们敢怒不敢言,现在他敢向我们一个分区司令员提意见,敢批评这位“长官”,你们看这有多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在广大群众的监督评议下,很多单位和领导干部改正了工作中一些缺点和矛盾,保持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总结历史经验阶段,高级干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更加深入,党内自我纠错的氛围特别浓厚。总结失败教训时,主要不是追究个别同志的责任,更不是着眼于个人的品质,而是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错误的内容和错误产生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思想根源。历史决议的起草,特别注重对革命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探索,对历史上犯过错误的同志在作结论时采取宽大的方针,既不含糊敷衍,又不伤害同志,尽量避免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这反映了经过整风的中国共产党逐步成熟、总体成熟和集体成熟。
肖纯柏: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尖锐地批判了主观主义作风,号召全党注重调查研究,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学风,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篇报告语言犀利,说理透彻,振聋发聩,是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代表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反科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提出理论联系实际,要靠调查研究、靠向历史学习、靠掌握唯物辩证法。这篇报告在当时引起了怎样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条主义出发来对待马列主义原理的大讨论。通过这场大讨论,克服了曾经在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影响,使全党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这对统一全党思想,克服教条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联系实际的作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怎样理解整风宗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句话?
为此,毛泽东强调杀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善于教育和挽救干部。我们的方法,是改造思想,以马列为武器,批判自己,批判别人;只“整”思想,不把人“整死”,是治病救人,做分析工作,不是乱打一顿。要团结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建设一个统一的党。过去对犯错误的同志只是惩罚,这一次我们主要是弄清思想,总结经验教训,要使同志们懂得犯错误不是个人的偶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小资产阶级的急性病。我们强调产生错误的社会原因,不强调个人责任。因此,组织结论作宽大些。
治病救人在延安整风中的运用,一是有自由批评的浓厚空气,负责同志随时接受干部和群众的监督与批评。二是不轻易进行组织处分,尽量团结多数人共同应对外部严峻的困难和强大的敌人。三是给犯过错误的同志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改正错误。四是开党的重要会议和起草重要文稿、文件时,请犯过错误的同志一道参加,而不是一掌推开。五是党的七大选举中央委员时,建议党代表加强团结,也要选举犯过错误并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同志。结果,王明当选为中央委员,王稼祥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还有一些知错能改的同志安排到了党的重要岗位上。这些措施,使全党达到了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延安整风为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留下宝贵财富
记者:延安整风对后世的党内教育实践活动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尤其是目前全党准备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